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1982—83年的厄尼诺和南方涛动是本世纪最强的一次ENSO(El-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本文分析对比了El-Ni(?)o当年(1982)夏季(6—8月)和El-Nino次年(1983)夏季的西北太平洋低纬度环流特征发现有明显的差异,在1982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弱;850hPa低纬度西风较强;200hPa上低纬度东风较强,在赤道海洋上已建立了沃克反环流,根据1982年和1983年夏季向外的长波辐射差异图可发现菲律宾以东洋面上ITCZ活跃。而在1983年夏季的低纬度环流几乎与1982年夏季的相反。这两年上述的差异是与赤道太平洋中部或东部的海温异常增暖有关的。   相似文献   

3.
1997/1998年ENSO过程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珠江口气象站风速与潮汐站潮位资料,对1955~1998年12次El Nino过程的珠江口季风强度与海平面变化特点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El Nino发生前一年冬季,珠江口冬季平均风速较常年值大0.4 m/s,El Nino发生当年,月平均风速也普遍大于常年,而月平均海平面则普遍较常年偏低,其中10与11月份负距平为6 cm左右。东亚地区的季风异常对珠江口海平面异常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86-1987年尼厄诺期间太平洋海水水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资料,分析了1986—1987年厄尼诺期间太平洋海水水位的变化,并与1982—1983年期间海水水位变化作了比较。证明海水水位不但对风场有很好的响应,而且还能较好地反映暖水团的移动,是监视ENSO事件的一种有效指标。文中还给出了厄尼诺事件不同发展阶段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分布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李俊  邵俊年 《气象学报》1988,46(3):372-375
统计分析表明,强厄·尼诺事件发生后,热带和北半球气温将升高、气温上升较海温滞后2个季节。此外,夏季风主要系统(如副热带高压等)的加强也比海温增暖滞后1—2个季节。可见,厄·尼诺对夏季大尺度环流和天气异常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作者曾以1982—1983年厄·尼诺事件为例,分析了这两个夏季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发现1983年热带副热带对流层上部南亚高压强,大洋中部槽(TUTT)加深;赤道东风急流减弱;副热带高压加强,热带大气平均温度升高等现象。进一步分析还发现,1982  相似文献   

6.
张先恭  赵汉光 《气象》1988,14(4):3-7
本文根据美国CAC和北京气象中心的大气和海洋资料,分析了1988—1987年厄尔尼诺事件在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及大气的响应,并和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作了比较。研究了厄尔尼诺与中国夏季雨带位置和气温异常的关系,找到了一些判断厄尔尼诺年夏季雨带位置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7.
耿全震  黄荣辉 《气象学报》1996,54(2):132-141
研究了1982/1983年12—2月对流层上层由辐散风和瞬变的涡度通量所产生的涡度源异常对定常波异常的强迫作用。结果表明,瞬变的涡度通量辐合的异常有抵消或耗散辐散风产生的涡度源异常的趋势;定常波的异常是在这两种强迫力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同时还表明,对1982/1983年的情况,热带和赤道中东太平洋上的涡度源异常以及中纬度北太平洋上的涡度源异常都对太平洋/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The forcing of anomalous divergent wind and transient vorticity fluxes to the anomaly ofstationary waves of DJF (December—January—February) 1982/1983 i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that the anomaly of the transient vorticity flux convergence tends to cancel or dissipate the anomalyof the vorticity sources generated by divergent wind.The stationary wave anomalies are maintainedby both of these forcings.It is also found that,for the DJF 1982/1983 case,both of the vorticitysource anomaly over the tropical and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and that over the midlatitude NorthPacific are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y over the Pacific/NorthAmerica region.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ECMWF/WMO格点资料分析了1982—83厄尔尼诺年夏季北半球大气定常涡旋和瞬变涡旋活动及其动量、热量、水汽的输送特征和静止涡的E—P通量,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前后,北半球夏季大气涡旋活动有很大差异;厄尔尼诺结束后,北半球大气的定常涡旋活动明显增强,其动量、热量和水汽的向北输送异常加强,结果使太平洋等地热带高层东风减弱,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副热带高压加强,以及东亚等地降水异常增多。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热带海温强烈增暖对出现异常大气环流影响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of 1982/1983 strong ENSO processes, ke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apid development, immense intensity and abrupt retreat are revealed with regard to the warm episode in 1997/1998, features governing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fo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during its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for the process are diagnostically studi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