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湖北气象》2014,33(3):304-304
正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二、投稿注意事项1.来稿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其书写顺序为: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  相似文献   

2.
正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二、投稿注意事项1.来稿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其书写顺序为: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作者单(200400  相似文献   

3.
林新彬  黄珍珍 《气象》1986,12(8):42-44
一、专家系统知识整理过程 暴雨是我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是我省气象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气象问题复杂和气象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暴雨预报水平还不很高。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理论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专家系统也逐渐被引入到气象预报中,增加了一种新的预报手段,这对推进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福建省气象局同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应用分析室、北京工业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协作,选择暴雨预报为对象,进行了建立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 建立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首先要建立暴雨预报  相似文献   

4.
<正>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二、投稿注意事项1.来稿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其书写顺序为: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单位所在地名、  相似文献   

5.
中美暴雨预报学术交流会暨技术合作会谈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喻家山举行。中国暴雨预报代表团由来自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武汉暴雨研究所、广东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等单位以及河北、天津等省市气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美国暴雨预报代表团由来自美国国家天气局、国家环境卫星资料情报局、国家海洋大气局的贝尔威利(J. D. Bellville)(团长)、克沃福特(K. C. Crawford)、格里斯(G. K. Grice)、斯科菲尔德(R. A. Scofi   相似文献   

6.
郝莹  王元  王皓  邱学兴 《气象》2019,45(7):989-1000
为了让数值预报产品能够在流域气象业务中达到最佳应用效果,从而为淮河防汛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利用2015—2017年6—8月EC、JMA、WRF、INCA四种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采用TS评分、空估率和漏估率等方法,分别评估四种模式对淮河流域24、12、6、3和1 h时间尺度暴雨的预报性能,并对比分析四种模式对各种时间尺度暴雨预报的可用时效。在此基础上,选取EC的24 h累积降水预报产品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CREST,构建淮河上游的气象水文耦合洪水预报模型,并对2016年6—8月、2017年5—8月的实时运行结果进行评估,探讨了淮河流域洪水的可预报性。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24、12h时间尺度的暴雨,EC预报性能最优、可用时效最长。当暴雨时间尺度缩短到6 h时,WRF的预报性能及可用时效均超越EC,当暴雨发生在3 h内时,WRF的优势更加明显。JMA对各个时间尺度暴雨的预报能力均最差。(2)在0~3 h预报时效内,EC和WRF均存在暴雨漏报率异常偏高、TS异常偏低的现象,其暴雨预报在临近预警中不具备参考价值。INCA则表现出在临近预报中的绝对优势,对1 h预报时效的暴雨预报TS评分为54%,可用时效为3 h。(3)EC、JMA和WRF对6、3 h时间尺度的暴雨预报性能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4)淮河上游洪水预报的可用时效为108 h。  相似文献   

7.
机理了解不够和可预报性问题的忽略是暴雨预报不尽人意的两大原因。主要讨论第二方面,即如何面对和处理可预报性问题,这对如何提高现有数值预报的价值、做好气象服务尤其重要。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及直接接触的一些研究和方法,简要地总结了数值集合预报方法在暴雨研究和预报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暴雨集合预报系统的建立:初值和物理扰动、成员数、模式分辨率、资料同化和"虚拟"集合预报;(2)预报方法:集合异常预报法、再预报相似集合法和台风路径聚类法;(3)在预报后处理与订正中的应用:平均、成员排序与最佳成员法、加权平均、概率匹配平均法和集合动力因子法;(4)对暴雨天气系统的机理分析与模式初值的改进:初值扰动差异分析和集合敏感性法、目标观测。希望国内气象业务部门能在日常业务中借鉴以上方法以提高暴雨预报和服务水平,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起点、方向和方法,这包括指导现有的一些业务集合预报系统今后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暴雨是中尺度天气现象。要解决暴雨的预报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搞清楚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预报问题。由于目前获取的分析资料时间间隔太长、空间的距离又很大,因此对认识以致预报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规律带来许多困难,这是暴雨预报常常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根据现有的条件充分挖掘各种气象资料(包括物理量场的资料)的潜力,结合现代化的监视系统来努力提高短期暴雨预报水平。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尽管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预报还非常困难,但寻找其赖以发生发展的适宜环境场(摇篮)——大尺度的环流特征仍不失为短期暴雨  相似文献   

9.
苏州全国暴雨预报研究学术交流会综述全国暴雨预报研究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1月5日到9日在苏州召开.全国省(自治区)气象科研单位,有关大专院校共48人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总结近年来在暴雨预报研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21日08时—22日08时,青海省东北部地区普降小到中雨,其中大通县气象测站8月21日18时至22日07时出现特大暴雨,降水量达144.9mm,不仅创该站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日降水量(08—08时)极大值,同时也创本省单站日降水量(08—08时)历史极大值。特大暴雨引发山洪,致使2714人受灾,1人死亡。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资料,对青海省大通县特大暴雨致洪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归纳了特大暴雨致洪气象指标与预报技术难点,旨在为今后的预报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第 1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张敦颢 ( 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韦肇晋 ( 2 )…………………………………………………大力宣传贯彻《广西气象条例》推进气象依法行政………林少雄 ( 5)………………………………………………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 ( 7)………………………………·天气分析与预报·数值预报产品和卫星云图在“98.6”暴雨过程中的应用王艳兰 ( 10 )………………………………………………台风“榴莲”暴雨的湿位涡…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4,(3):53-54
为了做好气象工作的“两个服务”,我们对梅雨季节大、暴雨的预报方法进行改革,寻找预报大雨暴雨的预报指标。在1973年梅雨期(5—6月)中,共出现大、暴雨13次,我们报准了11次。现将预报方法和指标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气象》2004,28(6):46-48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     (期~页 )贵阳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的业务方法研究(1~ 8)……………………………………………………初步建立贵州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流程(1~ 13)……………………………………………………贵州省城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简介 (1~ 17)………贵州 2 0 0 4年的异常气候事件介绍 (1~ 2 1)………宁德市 2 0 0 2年 8月 10~ 11日暴雨过程的初步分析(1~ 2 4 )…………………………………………黔南州优质烤烟生态环境条件分析 (1~ 2 7)………气象产量生物学解释预报模型研究 (1~ 33)………毕节地区大—暴雨的气候分…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5~2007年汛期成都区域气象中心的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产品和德国、日本数值预报模式的降水产品,针对四川暴雨构建样本资料,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SVM)建立暴雨预警模型,开展暴雨预警预报试验,并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2008年汛期四川省逐日暴雨有无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产品建立的SVM暴雨预警模型,对暴雨定点预报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暴雨预警指数为0.2。   相似文献   

15.
《湖北气象》2014,(2):111-111
正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二、投稿注意事项1.来稿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其书写顺序为: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单位所在地名、邮政编码、摘要(200~400字为宜,一般含研究目的、资料、方法、结果与主要结论)、关键词(3~8个);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单位所在地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EC资料及广西气象台降水资料,采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广西1960年以来日暴雨30站以上的锋面暴雨过程,了解该类暴雨的发生特征。表明:(1)该类暴雨年平均出现0.8次,1990年以后呈增多趋势,月分布最多出现在5月;(2)有7次过程引发主要江河超警戒洪水,主要出现在汛期5~7月;(3)暴雨落区频数分析显示,最大频数位于桂北;(4)持续2d超大范围锋面暴雨过程出现2次,主要出现在2008年以后;(5)暴雨预报关键区南风指数≥45m.s-1,同时北风指数≤0m.s-1,是该类暴雨预报的关键指标,过程比例为72.2%,处于合理预报指标范围,可以作为该类暴雨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汕尾市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和10个乡镇(区)中尺度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探测资料对前汛期暴雨的时段和地域分布作出分析.为预报暴雨落区、落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伯威  匡本贺 《气象》1986,12(1):14-15
武汉暴雨研究所今年开始承担“江淮流域暴雨数值预报研究”课题。为了更好地贯彻气象科研工作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气象业务建设的方针,提高科研效率,缩短从科研到应用的周期,我们决定在课题的第一年(1985年)江淮流域汛期,开始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细网格天气数值模式,进行暴雨预报实战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中纬度低槽东移影响下陕西强降水天气的精准预报能力,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模式(简称EC-thin)、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全球模式(简称CMA-GFS)、中央气象台格点指导预报产品(简称SCMOC)、陕西省气象局自主研发动态交叉取优产品(简称DCOEF)、多源实况融合资料及全省396个气象监测站资料,选取了陕西三次低槽东移背景下强降水过程(2019年6月4—5日关中、陕南暴雨过程,简称“0604”暴雨过程;2018年6月17—18日陕南暴雨过程,简称“0617”暴雨过程;2018年7月10—11日关中西部、陕北暴雨过程,简称“0710”暴雨过程),对比分析强降水的实况差异及影响系统演变特征,提炼预报着眼点。基于各模式前期预报质量,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动态融合客观订正方法,检验了该方法在此类强降水过程中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1)“0604”暴雨过程和“0617”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和陕南地区,“0710”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陕西西部和北部地区;“0604”“0710”暴雨相较“0617”暴雨过程,强降水持续时间短,雨带移动速度快。(2)尽管这三次暴雨过程均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一、《暴雨灾害》于2011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以报道暴雨科学及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为重点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监测与预报研究;暴雨洪涝与其他气象灾害天气气候成因、预测技术;国内外暴雨等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