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熊昭春 《岩矿测试》1985,(3):278-283
在分析化学分离富集手段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泡塑吸附技术,它已成功地用于各种物料的分析中。1970年,Bowen等首次用泡塑萃取了卤化物中的汞、金、铁、锑、铊、铼和钼离子,以及硝酸溶液中的铀离子。Ross用泡塑作气体色层柱中的捕集剂。有人指出泡塑可捕集水中污染物如农药、多氯联苯等。Braun等利用各种萃取剂处理泡塑,研究了镍、铋、钯、铈、钒、铁与钴的分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哈密和甘肃安西县交界地带的金窝子210隐伏金矿上方,运用泡塑捕集器和液态捕集液进行大比例尺地气测量,深入研究地气测量方法在野外的应用。试验结果显示,隐伏金矿体上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Au地球化学异常,并伴随Cu、Pb、Fe等成矿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异常与覆盖层厚度、矿体产状、构造等因素相关。地气法捕集的微量物质的稀土配分模式与210金矿矿石样品的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证明了捕集的微量物质来源于深层隐伏矿体,体现了地球化学深穿透方法在戈壁地区隐伏矿产勘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茶叶的性能以及开发新型功能保健茶,研究了沏茶时绿茶对金属离子镉(Ⅱ)的捕集行为。笔者试验了不同酸度、温度、沏茶时间对茶叶捕集镉(Ⅱ)离子的影响,并通过改变镉(Ⅱ)标准溶液加入量考查了绿茶对镉(Ⅱ)离子的捕集容量及捕集率。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pH=7、温度控制90℃、沏茶时间为20min),绿茶对水溶液中微量镉(Ⅱ)的捕集率最大可迭80%以上。此结果对减小茶水中镉离子对人体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汪模辉  陈强 《矿物岩石》1990,10(4):109-112
本文将NaDDC—泡塑用于分离富集天然水中的痕量镉。对富集和洗脱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及干扰的消除作了详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H8—10的氨性环境,以柠檬酸和酒石酸作掩蔽剂,NaDDC—泡塑可定量富集天然水中的痕量镉。每克NaDDC—泡塑对镉的饱和富集容量高达45mg。富集于NaDDC—泡塑上的镉用2%磺基水杨酸在沸水浴中定量洗脱后,可直接用火焰AAS法测定。  相似文献   

5.
岩石土壤中痕量金泡塑富集光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泡塑对金的捕集特性研究,1976年国内已用于金的测定,而泡塑富集光谱测定微量金的方法,作者已有报导。分析实践表明:从0.01—65.0克/吨的范围内方法是可靠的。几年来,由于方法的不断完善,1克/吨金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由最初的18.5%下降至11.8%。  相似文献   

6.
地气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不同介质地气的空白、样品的各种对比分析,基本上可以肯定:含有一定浓度的高纯的液体捕集介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气样品的捕集是有效的,并具有元素含量本底低、易操作、分析过程简单等优点;不同介质对地气中不同元素的捕获能力有差异,王水对Au、Ag、Cu、Zn等元素的捕获能力要强于硝酸,泡塑对金元素的吸附也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矿床类型,选择合适的介质或2种介质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泡塑对金的捕集特性研究,1976年国内已用于金的测定,而泡塑富集光谱测定微量金的方法,作者已有报导。分析实践表明:从0.01—65.0克/吨的范围内方法是可靠的。几年来,由于方法的不断完善,1克/吨金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由最初的18.5%下降至11.8%。 化探的发展,使ppb级痕量金分析成为紧迫需要。文献为解决上述课题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资料号称具有了纳克检出限,但方法繁琐。作者设计了一个简便的  相似文献   

8.
氨基泡塑的合成及其应用于富集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泡塑(PUF)富集,AAS或ICP-OES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与活性炭相比,PUF的选择性好,但吸附容量偏低,可将泡塑负载不同的萃取剂或修饰不同的官能团提高吸附容量。本文将聚醚型泡塑经盐酸水解制备成氨基泡塑(PUF-NH_2)。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显示,PUF-NH_2峰形发生了明显红移(3376.5 cm-1),其中的氨基数量显著增加,另外PUF-NH_2的高分子出现明显断裂,发生水解后裸露出的氨基具有还原性,在吸附金的过程中易与金离子在PUF-NH_2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金纳米颗粒。改性后的PUF-NH_2吸附容量达到96 mg/g,与PUF相比提高了8倍。将PUF-NH_2应用于富集地质样品中的金,经炭化灼烧、50%王水提取后用ICP-OES测定,金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之间,检出限为0.15μg/g。实验证明用PUF-NH_2处理样品提高了富集倍数和分析灵敏度,有利于低品位矿石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双硫腙负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对水溶液中银离子的反相色层萃取行为,试验了Ph,流速、洗脱液及洗脱方法的影响。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法能定量捕集废水中银离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工业废气二氧化碳的地下储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二氧化碳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通过水力捕集、溶解捕集和矿物碳化等机制,可将二氧化碳储藏在地下。利用地质媒介存储二氧化碳的方法有:用二氧化碳来强化油气开采;将二氧化碳注入废弃的油气田;用二氧化碳取代煤层中的甲烷;将二氧化碳注入深蓄水层;将二氧化碳存储在盐洞中。现实技术已证明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Using the database of automatic hydro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stalled in the Don RIver delta and Taganrog Bay seashore, the sources of the anomalois scale water negative surge and salinization of the Azov Sea under conditions of low river flow in 2015–2016 are studied. The new schemes of stratification and advection of salty sea waters in the Don River mouth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water discharge and level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2.
土压缩模量预测回归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压缩模量Es的分析计算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根据土的e-p曲线试验资料建立公式求解,本文引入了数学上的回归分析方法来探讨Es与其它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找出对Es影响最显著的指标参数,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式,以此来预测Es。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亦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3.
考虑核电厂地基-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应用显式动力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极软岩、较软岩、坚硬岩上核电厂建筑结构基础的地震响应特征,比较了岩石坚硬程度对基础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岩石坚硬程度的提高,核电厂建筑物结构基础的地震响应有增加的趋势;在周期轴上,基础处的加速度反应谱曲线会随着岩石坚硬程度的提高逐渐向短周期(高频段)方向移动。在高频段,建造于较坚硬岩石上基础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谱值偏大;在中等频段,建造于较软岩石上基础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谱值偏大;在低频段,岩石坚硬程度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指示克立格估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刚  万力  胡伏生  高茂生  张琦伟 《地学前缘》2005,12(Z1):146-151
详细介绍了指示克立格估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以指示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华北某地区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含水层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水平方向上,X轴方向的相关性较Y轴方向的好,Z轴的相关性最差。用指示克立格法对未采样点处进行估值,估值结果显示含水层渗透性由山前向滨海逐渐变低,在垂直方向上,渗透性变化不明显,浅部比深部略好;同时给出了估计精度,并认为对估计精度不高的区域可通过增加适当的工程加以控制。最后用交叉验证法对估值结果进行了检验,证明建立的指示变异函数模型合理且估值效果较好。这一实际应用表明指示克立格法可以很好地描述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电信手工绘制的逻辑图不易维护的问题,研究了电信带方向逻辑图和不带方向逻辑图的自动生成算法.算法是从数据库提取缆线的路由信息,用深度优先的方式遍历缆线经过的所有坐标,采取回溯的方式,计算缆线在每个点的偏移值,调整缆线顺序,自动绘制逻辑图.产生的逻辑图没有不必要的交叉,避免了传统的手工绘制.结果表明,对于常用的电信逻辑图,自动生成算法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A review of theories of mechanisms of induced seismic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ories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 stimulation of seismic activity by underground explosions, fluid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impoundment are summarized. In all cases, the materials must be pre-stressed to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ir breaking strength in order for seismicity to be induced. Stress concentration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old faults or to inhomogeneities i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ocalizing induced seismicity.

For the few cases for which data are available, the stimulation of earthquakes by fluid injection in bore holes is adequately explained by a Coulomb-Mohr failure criterion and the concept of effective pressure in a water-filled porous mechanism. Reservoir-related earthquakes are most likely due to the same mechanism, but, in view of the low injection pressures, additional physical or chemical effects of the water on the material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re may be a weakening of the materials in old fault zones by the introduction of water or static fatigue in silicate rocks due to stress corrosion.  相似文献   


17.
土钉支护失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基坑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开挖至坑底后,基坑北侧发生失稳事故。本文就其事故发生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勘察实践及现场载荷试验成果,提出将珊瑚砂分为海洋类珊瑚砂和濒海类珊瑚砂两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对珊瑚砂进行了规范定名,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各类珊瑚砂的岩土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阐明了各类珊瑚砂的岩土力学特性,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珊瑚砂的岩土力学特性及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0):1218-1225
Copper deposits of Cuba belong to the Jurassic lead-zinc-copper, Cretaceous copper and Paleogene copper complexes, which differ substantially in their formation conditions. The island is differentiated into a number of metallogenic zones formed at the initial and early stages of the Cuba folded province. Pinar del Rio, Pinos, Trinidad and Oriente zones, of an intrageanticlinal nature, are prospective with respect to copper vein deposits of the lead-Zinc-copper complex. The Sasa and Cauto zones - intrageosynclinal - are prospective with regard to copper-pyrite and copper vein deposits of the Cretaceous complex. A metallogenic study of the island is indicated in planning the exploration of its copper prospects. -- AGI Staff.  相似文献   

20.
朱俊高  翁厚洋  王俊杰 《岩土力学》2006,27(Z2):475-479
简要分析了水力劈裂的发生条件、力学机理。基于水压楔劈机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种水力劈裂的发生判定方法。该方法假定心墙预先存在局部渗透弱面(裂缝),通过将裂缝位置的单元材料改为裂缝软材料,考虑库水进入裂缝后对裂缝周围土体的作用,建立水力劈裂分析的平面有限元模型,确定裂缝端部垂直于裂缝面的正应力,进而依据该正应力判断水力劈裂发生的可能性,该方法同时可模拟水力劈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