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球状星团M79 基本资料: 梅西叶编号:M79 NGC编号:NGC1904  相似文献   

2.
爱好者观测:以上所列疏散星团是所有梅西叶天体中比较抢眼的几个。从位置上看,M36、M38在御夫座五边形的内部,M37贴着五边形的一条边,而M35差不多就在附近双子座的一只脚的位置上,其附近有昴星团、猎户座大星云等著名天体。  相似文献   

3.
对疏散星团进行统计研究时,场星的混淆可能是一个严重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本文详细讨论了在估算疏散星团维里(Virial)质量时,正确利用成员概率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只有利用大概率的成员星才能得到合理的星团Virial质量。重新计算后M11的Virial质量为5094μ_⊙,与直接观测到的光度质量的最新结果(4671μ_⊙)符合得很好,维里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4.
王家骥 《天文学进展》1999,17(2):159-167
应用《Hipparcos星表》中的自行和视差等数据,可以确定员星团、毕星团以及其它近距疏散星团的距离。对由此所得的结果以及由地面观测已得的结果作了评述,指出毕星团的距离问题已经圆满解决,等于(46.34±0.27)pc。可是,由Hipparcos定出的昂星团距离,却比最新的一些地面测定结果近了10%以上.另外,由Hipparcos定出的其他近距星团的距离,明显地分为两种情况,即由鬼星团、后发星团、英仙星团和Blanco1星团确定了一条主序,而易星团与IC2301和IC2602两个星团一起,得出了另一条主序,两者相比,后者暗了约0.5mag.这些问题与矛盾,有待于进一步的地面和未来的空间观测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合理假设星团成员星的内部随机运动为各向同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纯运动学资料确定星团距离的方法,并依此方法估算出疏散星团M11的速度距离为(1.89±0.52)kpc。这一结果与其他作者给出的星团M11的光度距离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展,在星系中观测到了越来越多的大质量年轻星团和超星团,它们不能简单地归类于银河系中的疏散星团或球状星团,因而其性质和演化意义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该文对大质量年轻星团和超星团的发现、观测特征以及演化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梅西叶所列入星表的这10a余个天体,他自己也没有看得很清楚,再加上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他认为这些天体都是星云和星团。自1923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河外星系的存在之后,人们发现梅西叶天体中不仅有很多星云和星团,还有许多河外星系。具体地说,银河系内的星云和星团有67个,河外星系有40个。另外还有3个既不是星云、星团,也不是星系。具体说,M24是恒星云;M40是一对光学双星,两成员之间没有物理联系:M73是一个小星群,各成员之间也没有物理联系。下面,我们分门别类地介绍梅西叶天体。  相似文献   

8.
王家骥 《天文学进展》1997,15(2):145-156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年老的天体之一,是储存着银河系早期演化珍贵信息的“化石”。球状星团的天体测量,主要包括球状星团天区内恒星相对自行的测定,并由这些相对自行数据采用适当方法定出星团的绝对自行,或者直接测定绝对自行。利用这些自行数据,或者进一步与测光和视向速度数据结合,可以开展与球状星团的距离、运动、动力学状况、质量、年龄、演化等等以及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等有关的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在本文中对本世纪70  相似文献   

9.
老年球状星团和年轻的超星团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致密星团,观测表明它们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质量分层效应.该文在介绍这两类星团质量分层的探测途径和观测表象的基础上,对形成这种分层效应的两种可能的机制--动力学分层和原初分层做了简要的讨论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若干疏散星团的实测资料,对近代确定星团成员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得到的结论是: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星成员的研究可以取得基本一致的结果。合理的做法也许是应该根据星团观测资料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确定成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G302=L3107是球状星团M4中的一颗红星,目前还没有自行或视线速度的测定,Greenstein和Lee分别给出此星的星等和色指数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疏散昨团NGC2286天区内250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及成员概率判定资料,首次对该星团的半径、光度函数以及内部运动等做较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对NGC2286这个中等年龄的星团,正处于动力学演化的初级阶段,在空间和速度上都没有表现出象年老疏散星团M67那样较为明显的分层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上海天台和Bonn大学天台的照相底片资料及大视场CCD观测数据,测定了球状星团M10(NGC6254)天台中532颗恒星相对于依巴谷参考系和ACT星表的绝地自行,相对于Hipparcos参考星和ACT参考星分别得到的测定结果符合得很好,根据自行测定结果进行了星团成员判定,有两颗星族II父变星被证实为星团的成员,根据星团的绝对自行,结合其距离与视向速度观测结果,得了了M10的空间运动轨道。  相似文献   

14.
球状星团M3的绝对自行测定及其空间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振宇  王家骥 《天文学报》2000,41(2):163-171
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两期共14张球状星团M3底片的PDS扫描结果,以ACT星表中的24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为参考架,用中心重叠法进行天体测量归算,得到了这个星团中心附近1°5.5x1°.5天区内534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并利用这些自行对成员概率进行估算,得到这个星团的赤经方向绝对自行为-0.3±0.3mas/yr,赤纬方向绝对自行为-3.1±0.3mas/yr.使用该自行值,结合已知的M3的距离和视向速度,计算了其在给定的银河系引力势中的运动轨道.  相似文献   

15.
王家骥  陈力  陈鼎 《天文学报》2005,46(2):207-215
利用上海天文台相隔29年的两期天体测量底片,测量了球状星团M79的绝对自行,采用Harris给出的这个星团离开太阳的距离和视向速度数据,计算了星团当前的空间运动速度;根据银河系引力势模型,进一步计算了该星团在银河系中的轨道参数,还对利用自行数据所作的球状星团运动学研究的不确定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准确的成员判定是星团蓝离散星研究的首要问题。本利用星团的测光、自行和视向速度等数据及观测资料,对10个较年老的疏散星团进行了蓝离散星的证认和成员确定工作,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较纯的星团蓝离散星样本。  相似文献   

17.
温文  赵君亮  陈力 《天文学报》2006,47(1):9-18
利用上海天文台40厘米折射望远镜照相观测资料所得出的恒星自行,按最大似然原理确定了疏散星团NGC6530天区内恒星的成员概率.分析表明星团成员确定是非常有效的,成员概率p≥0.9的恒星计有250颗.最后,确定了星团的空间运动,并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赵君亮  陈力 《天文学进展》2001,19(4):492-498
移动星团视差的精确测定对于宇宙距离尺度以及许多天体物理关系的研究起重要的定标作用。因此,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确定移动星团视差的方法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之中。对此作了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2007,25(4):338-345
对疏散星团质量分层的有关问题做了简要的评述,包括空间质量分层和速度质量分层的表现形式和探测途径,质量分层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最后概要介绍了2MASS测光资料对探讨疏散星团质量分层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月深空指南     
M41M41是个明亮的疏散星团,位于天狼星正南方约4度的地方,亮度约5等,视力好的人在野外黑暗环境下肉眼都能看到它。这是个比较松散的疏散星团,包含了约100颗恒星,使用20×80双筒望远镜可以看到它零散的恒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