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2009年7月15日北京天文馆网站开通10周年。北京天文馆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专业天文馆,在天文科普教育方面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天文科普专家,他多年来积极筹划和推动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发展,是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之一。为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98年,将6741号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以表彰他对天文普及事业的贡献。今年是李元先生80寿辰,又是他从事天文科普工作60周年。借此良机,本人根据自己与李元在一起工作多年的体会,就他在北京天文馆创业和敬业的史实做一回顾。担起开馆的重任1957年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北京天文馆”提字。5月,天象厅基建完工,7月民主德国专家安装完天象仪回国,这一切均拉开了北京天文馆对外开放的序幕。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16日的《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简字不简单》的文章,北京天文馆的退休职工赵世英注意到文章只字未提照片中的高鲁先生。为弥补这一缺憾,同时又恰逢高鲁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2007年6月26日亦即高鲁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日),赵老先生专门给本刊写来特稿,以极其崇敬的心情追忆高鲁先生。  相似文献   

4.
回顾与展望──纪念北京天文馆建馆40周年崔振华北京天文馆由两部分组成,即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的北京天文馆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的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落成于1957年9月29日,并于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即1442年),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中国与其他国家天文学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林巧为庆祝北京天文馆建馆40周年、北京古观象台建台555周年,北京天文馆于1997年9月15—19日在北京古观象台举办第二届《中国与其他国家天文学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  相似文献   

6.
北京天文馆的历届馆长本刊记者水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北京天文馆40周年诞辰。40年来,北京天文馆为了天文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所做出的卓越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并且已经在广大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在这大喜的日子里,我们不...  相似文献   

7.
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40年的光辉历程——祝贺《北京天文馆文集》出版·李元·在纪念北京天文馆建馆40周年之际,出版这本文集,不仅仅是北京天文馆的一件大事,就是对中国科普界、天文学界也是一份厚礼。据我所知,在世界各国的天文馆中还没有这样规模的文集,因此在世界天文馆的...  相似文献   

8.
6月28日,刚刚落成的北京天文馆馆外沙河天文科普教育基地迎来了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活动。受中国天文学会和“张钰哲彗星奖”基金的资助者邵正元先生的委托,北京天文馆在这里为“池谷—张”彗星  相似文献   

9.
1992年6月20日,在北京天文馆举办“庆祝北京天文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会后举行了学术报告会。 1992年9月 与北京天文馆合作举办“国际空间年”展览。 1992年10月 与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委员会等方面联合在京举办“亚太地区天文教育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经过五年多与癌症病魔的抗争,2001年1月15日10时55分,卞德培先生不幸与世长辞。他的逝世,不仅是北京天文馆的一大损失,更是天文科普事业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1957年9月北京天文馆建成时,老馆大厅的天顶绘有我国著名美术大师吴作人、艾中信先生创作的大型天顶壁画《中国古代天文神话》。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壁画被毁,没能成为文物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2.
郭霞 《天文爱好者》2008,(12):46-47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联合国正式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 北京天文馆近期隆重推出由德国蔡司公司制作的“探索宇宙”节目——和伽利略一起领略宇宙魅力。同时,在老馆的东展厅引进了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史博物馆策划主办的《伽利略望远镜》展览。为使广大读者能分享与伽利略一同探索宇宙的乐趣,我们特别邀请北京天文馆信息中心郭霞女士撰文介绍“探索宇宙”节目。同时,我们得到展览部全体同事的大力支持,将意大利《伽利略望远镜》展览画册刊印在杂志里。而《天上宫阙》一文更详细介绍了首次亮相在老馆西展厅《玩转星空》展览中的中、西星空图。百闻不如一见,若想真正体验冬月北京天文馆的热度,请到天文馆来吧?  相似文献   

13.
考察团的任务北京天文馆改造被列为北京市政府重点工程,为此,北京天文馆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决定组团赴台湾考察。由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曹凤国任团长,北京天文馆崔石竹馆长、崔振华研究员,北京市科委条件处处长林耕,北京天文馆司徒冬、赵世英、...  相似文献   

14.
宇宙在召唤     
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典礼之际,举办了首届中国太空美术作品展,隆重展出画家吴同椿、喻京川、全霖辉、刘蔚等人创作的60余幅作品。国内许多媒体都专文报道新世纪在中国土地上的这一展事,揭开了中国太空美术的新篇章。这次展览由北京天文馆主办,在开幕式上,当馆长朱进博士和天文馆的其他领导以及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李元、李竞先生把荣誉证书、收藏证书发到作者手中时,全场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文馆史话李元1997年是北京天文馆建立40周年,也是中国天文馆事业的4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天文馆已经走过的四十年的道路,回顾中国天文馆发展的历史,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天文馆事业可能具有现实意义。萌芽时代的回顾天文馆是一座天文科普教育机构,它是以装...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简讯北京天文馆召开改造方案讨论会北京天文馆于1995年8月31日下午2:3O邀请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北京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10余人就北京天文馆的二期改造工程方案进行了讨论。讨论会由北京天文馆...  相似文献   

17.
《探索宇宙奥秘》李良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一版 铜版纸彩色印刷 16开:382页(彩色天文图片600余幅)定价148元 在喜庆中国天文学会成立80周年之际,由北京天文馆科普作家李良主编的《探索宇宙奥秘》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与展望     
《天文爱好者》问世至今,已出版300期了。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的老编辑,对于经历了风雨阳光历程,能有今天这种风格和面貌的杂志倍感亲切和兴奋。遥想近半个世纪前的1957年9月,我从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北京天文馆工作。那时正值北京天文馆落成准备开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天文馆召开──“世界一流天文馆讨论会”1994年3月2日北京天文馆召开了“世界一流天文馆讨论会”。会上首先由崔振华馆长通报了天文馆二期工程的情况,他指出“北京市委、市领导非常重视北京天文馆的改造工程,北京天文馆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天文馆”。李元、卞德...  相似文献   

20.
本刊编委、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马星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7日18时50分不幸逝世,享年74岁。12月11日上午,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约一百多位马教授生前友好人士,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