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有研究火星的行星科学家都必须面对两件事情:一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火星曾经充满了水,二是现在的火星表面已彻底干涸。那么火星上的水到底存在了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4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5月25日成功在火星极区着陆。由于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火星北极地区覆盖有大量的冰,所以美国制定了以寻找水为核心的火星探测战略,凤凰号就是这个战略的执行者。凤凰号有三大任务: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寻找水、致力探索火星生命,日后监控火星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10,(9):18-19
欧洲空间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他们首个联合火星任务选定了仪器。计划于2016年发射,这个探测器将会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火星大气的成分,其中也包括了于2003年发现的甲烷,以此来确定它们是否真的具有生物学起源。  相似文献   

4.
火星上日落     
今年5月火星在狮子座顺行。日落后,在东方天空很容易发现它的身影。如果在火星上看落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现在,无需猜测,可以去看真实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1,(11):20-23
火星大气中的超饱和水蒸气 欧洲空间局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在火星的大气层中存在超饱和的水蒸气。这一令人吃惊,的结果对于了解火星上的水循环以及火星大气的历史变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也被认为是太阳系里各方面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表面在远古时代曾有过大水,其自然条件也并不是太恶劣(想想地球上还有生活在火山口的厌氧喜硫磺的微生物呢)。按理说是完全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但是,现在的火星。却完全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那么,火星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一直是科学家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人类一直以来的火星探索。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搞清楚火星的生命之谜。自然,这样一个话题性的行星也会是太空类科幻片的常见题材。这次,就给大家推荐一部以火星探索为题材的经典影片——《火星任务》。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宣布,火星的近表面,甚至于表面就存在着液态水。事实上,火星研究者多年前就已经知道,火星上一定有水!因为在火星大气中早已探测到存在有水蒸气,在火星两极也发现有一定量的水冰。甚至于在火星的地下还有可能存在足够数量的冻结的水,它们融化之后,可以成为一个海洋。最近的发现,令人惊奇之处就在于:火星的近表面竟然就有液态水!  相似文献   

8.
火星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过生命的星球。人类正计划登陆火星,在未来移民火星,并以此为中转站,探访更深远的宇宙。  相似文献   

9.
一个多世纪来,公众常将红色星球——火星想象成外星人可能的家园。火星在很多方面与地球类似——都由岩石构成,都拥有大气层和天气系统。虽然其体积较地球小很多。直径大约6794千米。但火星上的一天却要比地球长40分钟,除此之外。倾斜的自转轴也让它拥有季节变化。美国宇航局经常说。探测地外行星要“跟着水走,发现生命”。随着近年火星探测器的新发现,其上述理念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太阳系探索和地外生命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际上进行太阳系空间探测的现状,着重介绍了探测月球,火星,不星和外行星的意义,目的,手段和成就,择要介绍了美国宇般局,欧洲空间局,俄罗斯和日本近年来和下世纪初的空间计划,论及地外生命搜索,主要介绍了火星上水和生命搜索进展,地外生命搜索的的SETI计划及其发民菜,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有关搜索成功的可能性的争论,以及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发现是当代天文学最时髦的,也将是未来21世纪成果最丰富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了大约50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发现与地外生命搜索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这项研究近20年来发展较快,它的研究也促进了航天学,宇宙化学,天文生物学乃至哲学等其化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宇宙信息     
《天文爱好者》2008,(7):13-17
“神舟七号”10月择机发射;中外科学家发现甚高能伽玛源的多波段对应体;“凤凰”登陆火星;火星硅土或将解谜火星生命;“哈勃”发现木星上的新红斑;冥王星领衔新家族——“类冥天体”系外行星家族再添新丁;宇宙中的天然GPS:X射线导航;行星状星云中的白矮星失踪案。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260天的“密闭飞行”后,2011年2月18日,身穿32千克白色模拟火星服(经改装的海鹰-E)的中国志愿者王跃与俄罗斯志愿者斯莫列耶夫斯基一起走出位于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的的模拟火星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火星是人类重要的地外天体探测目标之一,对火星表面进行的探测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液态水,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因此,在次表层寻找不同形式的水是目前火星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近17年来,欧洲火星快车(Mars Express)上搭载的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Mars Advanced Radar for Subsurface and Ionosphere Sounding,MARSIS)以及美国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上搭载的浅表层雷达(Shallow Subsurface Radar,SHARAD)开展了对火星次表层的大量探测。根据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获取的原始回波数据需要经过距离向处理、方位向处理、电离层校正等才能完成成像,从成像数据中提取科学信息,取得众多的科学成果。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的数据处理技术在火星次表层探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综述目前利用雷达对火星次表层展开的探测与研究,介绍了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数据处理技术,列举了取得的部分科学成果,并展望将要投入使用的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冲击下,2020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天文学家发现了最遥远的星系群,探测到了银河系中的波动,证实了火星存在地质活动。参宿四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暗事件.  相似文献   

15.
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动力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火星的空间探测获得了许多有关火星极运动的重要资料,它与理论值的比较是检验火星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为改进火星岁差章动理论提供依据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有关火星的岁差和章动研究的进展,分别对刚体火星的章动序列、火星内部结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和火星自转的简正模作了描述,并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08,(9):13-13
8月14日,美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日前向地面发回一张前所未见的火星红色尘埃颗粒的照片,照片是用原子显微镜拍摄的,放大倍数是“凤凰”号光学显微镜的100倍。火星尘埃颗粒的直径约为1微米(即百万分之一米),是罩在火星表面尘埃物质的代表,给火星灰蒙蒙的表面披上了一层粉红色。  相似文献   

17.
1609年,开普勒在确定地球轨道、获得面积定律以后,要进一步研究火星运动。当他用第谷的10个观测数据来模拟一个火星的偏心圆轨道时,发现出现了8′的误差。开普勒坚信第谷的观测资料不可能存在这样大的误差,看来问题出在把火星轨道看作偏心圆。  相似文献   

18.
首先回顾了火星重力场探测的历史、各有关探测器的轨道特征和获取的资料情况,特别对最成功的MGS项目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然后对确定火星重力场模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介绍,包括动力学模型、三体摄动问题、太阳光压和大气阻力模型等。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先验条件和求解重力场的算法,后者主要介绍GSFC采用的最小二乘法和先验约束方法及其数据定权和误差校准的经验。文中还对火星重力场与地形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火星重力场时变性的探测与研究作了重点讨论。最后对火星重力场探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并展望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对火星重力场研究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08,(4):29-30
科学家们分析了“火星勘探者”上的“高分辨率成像实验相机”(HiRISE)最新拍摄的照片,在火星上的Holden陨击坑处发现了一个巨大角跞岩和一个古老湖泊遗迹,很可能曾经与地球湖泊类似,一度适于生命栖息。科学家们发现巨型角跞岩被一层沉积物覆盖,而这些沉积物明显是曾经填满Holden陨击坑的一个宁静、稳定的湖泊干涸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从零开始     
火星在黄道星座的星空背景上的位移是所有行星中最明显的,因此火星在黄道星座中的动态是了解行星动态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首选观测对象。有一种用图解来预测火星动态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预测出今后任一日期火星将运行到哪一个黄道星座里。这个方法只要用两块三角板在一张火星动态预测图上推两次平行线就可以预测出火星今后某一天在黄道星座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