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桃花之约     
甘雨宁 《今日国土》2023,(Z1):60-61
<正>早就想去斗笠山看看桃花林。惊蛰刚过,春意渐浓,正是踏春好时节,我来到了斗笠山。斗笠山在我老家村子背后,山并不高,山顶隆起,大约百来米,形如农家人头上戴的斗笠。山脚有一条村级水泥路,前行数百米,转过一个山嘴,眼前就是桃花林。驻足望去,整个山坡全是桃花林,一眼望不到边。桃树一棵挨着一棵,一片火红,如同天上的云霞降临一般,在阳光下红得刺眼。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桃花林。  相似文献   

2.
庐山非山     
<正> 庐山非山,乃一部史书。拾级而上仙人洞湿滑的石阶,远眺云雾蒙蒙中的大汉阳峰时隐时现,我眼前依稀看见一个远古的身影,一个奔忙的身影——那是治水的大禹。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泗水     
<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川是何川?泗水也。——题记一水与山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孔丘,因山得名。而山,则涵养了水源,也涵养了文脉。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尼山位于泗水、曲阜和邹城三县交界处,南临尼山水库——孔子湖,东濒泗水支流沂河。尼山共有大小山头二十三座,高峰五座,排峰连峙。主峰三百四十五米,傲居其中。其实,这个高度,同那些险峰峻岭相比,也算不得高。然而,山与山的差别从来不是高度,而是山上的人。  相似文献   

4.
春到婺源     
江南四月,花红柳绿,春意盎然。都说:春天的婺源,风光如画;春天的婺源,是花的海洋;春天的婺源充满淳朴的田园气息。为了感受春天里的婺源,周末我们几个摄友带着照相器材赶在桃花红、梨花白、油菜花盛开的时节走进婺源,走进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春节,我去广东过年,见到了我的老连长,回想起当年连队生活,忆起吃蜈蚣的情节,还挺有意思的。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湖北山沟里一支测绘部队当兵,时年十六七岁。那个时候,军人陆军普通灶每个月固定的13.5元的伙食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印象中,河南省平顶山被称为“中原煤仓”,市北侧的山顶都是平的,难有好的风景。然而,近年很多游人称赞平顶山市辖鲁山县有一奇山,名石人山,“雄、险、奇、秀”蔚为大观,大有不到此山定会终生遗憾之慨。我几乎遍访河南境内的名山,独没有上过石人山。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前往平顶山探望朋友,顺路拜会了石人山。途中,河南地质调查院的高级工程师张忠慧在电话中告诉笔者,石人  相似文献   

7.
宋向阳 《地图》2000,(4):49-52
中国古代的地图有一部分是刻在石头上的,其中大多数是碑刻,如<华夷图>、<禹迹图>、<平江图>等,个别的是摩崖石刻,如桂林鹦鹉山的<静江府城池图>,这些都为广大地图爱好者所熟知.清代有一幅刻在端砚上的<端溪研坑图>,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方端砚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我在河北省图书馆阅览室翻阅<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砚>一书时,偶然发现了它的照片和拓片,并将拓片复印下来,作为收藏品.现将这方端砚介绍一下,以飨地图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泰山     
同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主办、《今日国土》杂志承办的"我心中的中华十大名山"推选活动揭晓后,泰山"一览众山"位居名山之首的消息传遍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次推选出来的"中华十大名山"依次为:泰山(山东)、黄山(安徽)、峨眉山(四川)、庐山(江西)、珠穆朗玛峰(西藏)、长白山(吉林)、华山(陕西)、武夷山(福建)、玉山(台湾)、五台山(山西)。《今日国土》杂志将陆续推出"中华十大名山"系列介绍,本期为泰山。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22日,应隆昌县委、县政府的邀请,我随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办公室主任柳忠勤到隆昌考察、调研。这是我三年来第四次到隆昌。隆昌山绿、水美、人好,环境熟了,人也熟了,  相似文献   

10.
康静 《地图》2008,(2):41-43
东宁因地处宁古塔之东而得名,南与吉林珲春为邻,东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南距日本海50余公里,边境线长179公里。盆地三面环山,是东北亚区域、中俄朝三角地带的中心。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达87%。绥芬河从东宁县经俄海参崴流入日本海。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互贸区现已建成。来东宁,我是为了参观勋山要塞。2003年我在日本东京大学学习时,在  相似文献   

11.
登了很多山的我,从未像登海南岛五指山那么惨。摔倒时怕滚下深不见底的悬崖,顺势抓住了身旁的竹丛,结果导致右手中指间被竹节撸掉  相似文献   

12.
水峪润物     
李青松 《今日国土》2023,(Z1):54-57
<正>在这里,水是如此的丰沛,甚至连名字都溢出了水。京东金海湖镇境内,有一个诗意淋漓的村庄叫水峪。何谓峪?两山夹一谷,谓之峪。水峪,即为有水流淌的山谷。我随施海来到水峪一看,果然如此。然而,水能造福,也能泛滥成灾。物无美恶,多则即是问题。仰观之,村庄往上是一道水坝,拦住了整日哗哗流淌的水流,生生憋出了一座水库。水坝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筑的。当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家家出义务工,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情报》2012,(6):F0003-F0003
位于辽宁省东半岛的大连是著名的海滨城市,依山面海。北东向低山五陵绵亘102公里,构成了风光秀丽的海岸风光地貌。总面积约171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350.89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为地质  相似文献   

14.
品泰山     
泰山.是我童年里的泰山。我的家乡淄川,离泰山不近也不远,隔着一座颜山.隔着一座苗山.还有一座高耸险峻的青石关。路上,有蒲松龄背了书袋的步履。有相向而流的孝妇河的源泉。有泰山行宫和常年的香火。一条向西南的大路.弯弯曲曲,就连接了泰山和童年的许多梦幻。  相似文献   

15.
正寒风摇落枯树上最后一片红叶,黄水的冬天真正来临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像抖落的片片梨花,悠悠扬扬款款落地,给土家山寨披上了一层银装,积雪如玉,晶莹剔透。无数冰川、冰瀑、冰塔、冰挂……冰清玉洁,琳琅满目,别有一番北国情趣。  相似文献   

16.
<正>南京最美的风景线在哪里?有人说秦淮河,有人说紫金山……而我却对南京明城墙情有独钟。她绵延33.7公里,保护着这座历史名城,巍峨壮观;她背靠秦淮河,穿过森林湖泊,通过密集的居民区,将狮子山、清凉山、富贵山、紫金山、鸡笼山等丘陵联成一体,风景秀美。尽管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一已经被拆除,但她依然是南京城"山水城林"自然风貌的最重要一环,是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中山经江汉图》系山海经地理复原图之六,是根据对《五藏山经》中次十一经(部分)。中次十二经的文字解读而创作。原图尺寸1.1m×1.6m。该图再现了《五藏山经》所记述的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其方位大体在今日湖北省、湖南省及其相邻的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一带,并以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为中心,故而称之为江汉图。具体来说,中次十一经(部分)诸山,即今日的桐柏山脉和大别山山脉。中次十二经诸山,包括今日的洞庭山、幕阜山山脉、庐山等地。其中庐山古称柴桑山,当年三国吴国水师都督周瑜的帅府便设在这里。吴国的水…  相似文献   

18.
尼佬  理池 《地图》2019,(1):143-143
“我们走山脊这条路!”我打开等高线地图,指着弯弯曲曲河谷之上那条最高处的黄线,向队友们宣布。有三个新手宣布不走了。其他五个人实在不想错过这可能是最后、也是最好的直面高加索山的机会,坚决表示要跟上。  相似文献   

19.
踏入英谈,便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这里的山,这里的路,这里的墙,这里的瓦,映入眼帘的全是红色。及至细看,整个英谈似乎都是用红色的岩石打造的,与笔者的名字暗合,于是,一股暖流由心底泛起:我这不是找到根了吗?!两个小时,随着中国景观村落评委们的脚步,我对英谈匆匆过了一遍,哎  相似文献   

20.
《中山经南阳图》系山海经地理复原图之四,是根据对《五藏山经》中次十经和中次十一经的文字解读而创作。原图尺寸0sinX1.1m。该图复原再现了中次十经和中次十一经(部分)所记述的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其方位大体在今日河南省境内的南阳及其周边地区。中次十一经共记有48座山,是《五藏山经》26条山脉里山数最多的一条;其地理方位大约即今日伏牛山及其余脉和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在绘制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时,考虑到构图的审美需要和与今日地理方位的对应,将中次十一经的48座山分别绘制在《中山经南阳图》和忡山经江汉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