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焕启 《地球》2014,(1):82-85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奖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举行后,瑞典便因这个学术最高奖而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2.
王国起 《地球》2014,(3):30-33
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无法享受各种社会福利,这成为很多“外地人”心中的痛。  相似文献   

3.
志愿者行动     
李慧  骆团结 《地球》2009,(3):20-22
志愿者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瑞典地震学家巴特,1916年出生在瑞典卡特里内霍尔姆。他青年时代攻读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1939年毕业后任该校气象研究所助教,1949年获得该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任该校地震学、气象学助教,并任该校地震研究所所长。1961年成为地震学副教授,1967年升为教授。巴特是瑞典地震学研究的创始人,早在四十年代就参与建立了瑞典第一个地震研究所——乌普萨拉大学地震研究所,1949年至1976年担任该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他主持建成瑞典全国地震台网,并使之迅速达到世界第一流的观测水平。从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VAX 诊断系统是一种具有广泛能力的程序体系,它为场地服务工程师和用户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用于 VAX 硬件检验、排错和维护的工具。程序的功能范围从一般到特殊。如系统诊断程序(ESXBB)可以检测出失效的功能和子系统故障,微诊断程序能把故障隔离型班场可替换的部件(印刷电路板或 LSI 蕊片)。  相似文献   

6.
芬诺罗拉(FENNOLORA)计划—1979年的芬诺斯堪的亚长测线地震计划,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在芬诺斯堪的亚地盾下方400多公里深度下的下部岩石圈和上地幔的结构。本研究中,瑞典南部各台站记录的三个爆炸点的资料被用来导出延伸600多公里的一个二维岩石圈结构模型。这三个爆炸点,一个在德国北部(剖面WN),两个在瑞典南部,相距300km(剖面BN和CS)。从北到南,这个剖面通过瑞芬构造(Svecofennides)、斯玛兰德-伐姆兰德(Smaland-Varmland)花岗岩带、不整合地覆盖在芬诺斯堪的亚地盾上的古生代岩石,经波罗的海(这里没有台站)进入德国北部的加里东构造区,在德国北部有一个爆炸点,但没有台站。这三个记录剖面图的解释是基于二维射线跟踪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渐近射线理论综合地震图的计算。由于没有从德国的爆炸点到瑞典南部台站0~150km内的数据,因此,得不到这一地区详细的地壳结构图。测得地壳的厚度为32km。在大约50km深处,速度从8.00km/s迅速增大到8.35km/s,而下边是一个一直延伸到70km深度的低速带。对瑞典南部的相遇剖面BN和CS,情况完全不同,解释结果表明,地壳厚度与剖面北段相差大约12km。此段的莫霍面比较深,下地壳较厚,且有一个壳-幔过渡带,而不是速度的迅速增大。在这个相遇剖面的南段,有一个范围有限的地壳低速区。这一解释结果最重要的方面,是指出了瑞典南部两个爆炸点之间,地壳结构的变化出现在小于几十公里的、横向宽度有限的一个过渡区内。我们认为,模型的这个过渡区是一个主要的岩石圈边界,它与斯玛兰德-伐姆兰德花岗岩带与瑞芬构造的交接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芒 《地球》2010,(1):110-112
大概在公元前2500年,瑞典中部就出现了最早的滑雪板,而早期挪威北部的岩画里也出现过滑雪的猎人或是士兵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滑雪更贴近自然、贴近大地,所以更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瑞典地震台站记录的基础上,对瑞典中部的格林基斯伯格(Grangesberg)铁矿的岩爆序列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个岩爆序列总共包括340次岩爆,发生在1974年8月至1976年7月期间,其震级范围从从0.5到M_L3.2之间,且大部分在M_L1.0以上。从R波和S波振幅比求得的岩爆震深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第一个岩爆也是最大的岩爆,即1974年8月30日的岩爆深度最大,估计约1-2km,1975年夏天深度骤减,大约200m,之后深度逐渐增加。从岩石实际体积的减少得出结论,以上情况是与地震能量释放率的减少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联系不同的触发因素,对能量和应变的积累、释放曲线进行了研究,采矿作业可能对大规模突变有影响,而降雨似乎跟细节上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同时发现一天两次的月亮潮汐也有作用,并且半月一次的月亮潮汐和较大的岩爆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在瑞典的矿井中出现岩爆实属罕见,至于说在瑞典产生一系列震动这还是第一次。类似于这样一个余震序列,使我们有可能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瑞典的区域地震活动明显地与全球地震活动相关。该结果表明,瑞典区域地震活动通过板块内部构造与全球地震活动相联系,而不是仅仅由区域效应,如上次冰川作用后陆地隆起,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21,(5)
正如今的赤峰,绿色植被越来越多了。对绿色,人们已不再是渴望,而是去尽情地享受。赤峰从荒漠化到绿起来,又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用实践演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命题。每当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总勾起人们一连串的往事,这样以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1.
地壳上部的应力特征 1958年,瑞典学者哈斯特首次报道了采用套心法在瑞典等地测量地壳应力的成功试验。随后,他在欧洲、非洲等地进行了测量,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哈斯特对各地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地壳中的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某些地区甚至大于垂直应力几倍到十几倍。这一结论与当时流行的传统观点恰恰相反。因此,学术界对这一发现产生了强烈反映。  相似文献   

12.
1974年8月3O日在瑞典中部的格林基斯伯格(Grangestberg)铁矿(60.07°N,15.00°E)发生了一次岩爆(M3.2),其后又有一系列的余震发生。由当地的一个台阵和瑞典全国地震台网的记录表明:这个系列从1974年8月30日一直延续到1978年6月6日,历时45个月的时间,其间共记录到505次事件。震级的范围从M_L0.5到3.2,其中M_L1.o以上的震级资料完整,并已建立起一种可靠的频次-震级关系。地震波能量释放和事件的频度的历史时间互相吻合,表现出一种平均震级的可靠稳定性。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通常是以阶段间的急剧波跳来划分的。在每一阶段中,能量和频度都可以表示为时间的线性函数。能量释放近似于一条对数余震蠕变恢复曲线。和实际观测到的能量释放情况进行比较,这条曲线提供这样一种可能,震级在3.0-3.1的岩爆和可能贮存在花岗岩薄层中的最大应变能相对应。这一薄层的性质,可以通过所有类似岩爆和爆破这样地近表现象所特有的R波的衰减计算来说明。岩爆系列表现出介于一个通常的余震系列和一个天然地震群之间的一种震动的特性。它是瑞典有可能进行详细研究的这种类型系列的第一个系列,在这第部分中,对于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0月18~23日在大同—阳高地区发生了一组中强地震,最大震级为Ms6.1。这次地震是在华北地区1966~1976年强震活动高潮之后,在连续10a无6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平静背景上发生的。由于本区观测台网较为密集,因而在震前观测到较为丰富的前兆现象。通过对这些前兆特点及其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在大同—阳原盆地加速下降后(震前2~3a),在前兆中长期—中期阶段,前兆异常由震源区向远区扩展(135→330km),在前兆异常的短期阶段,大部分异常从远场逐渐向孕震区收缩。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大同—阳高地震的孕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大同—阳高孕震区地壳内存在断层面的障碍体或硬包体,它们具有较强的抵抗变形的能力,从而使得该区的应力随时间不断积累,在此过程中,周围地震的发生对其应力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使其增加,如渤海地震,有的使其减小,如邢台地震,到1985年前后,大同—阳高地震的孕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4.
岩爆地震学     
普通地震学中所采用的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适用于对岩爆的研究。把上述思想作为指导原则,我们对瑞典中部地区的格兰葛斯堡(Grangesberg)铁矿区的岩爆进行了为期4年的连续研究,这项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至少,从定性分析的意义上来说是这样。在搞清楚了局部的、近地表地层结构的情况下,即可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岩爆源的各种参数——定位及震源机制。岩爆按其震级及时间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它的物理性质及其统计学特性,包括对岩爆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5,(10)
<正>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地质公园的建立,世界地学工作者们历经了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后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由此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17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旨在各成员国将本领域内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地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国际合作,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16.
石棉川-02井系国家基本井,经过1996年7月对井口装置改造后,所记录到的固体潮潮差明显加大,观测精度和观测质量都有较大提高,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从1995年起,连续4年在中国地震局地下水观测台网质量评比中取得优秀以上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方地震台阵和瑞典地震台网的记录,我们对1974年8-10月间瑞典中部格林基斯伯格(Grangesberg)铁矿山中总共469个事件的岩爆序列进行了调直研究,这些事件的震级在0.5到3.2之间(包括所有M_L≥1.1事件),因而已允许建立一个可靠的频度-震级关系,岩爆的时间历程、能量和应变释放都证明:反映岩爆本质的序列及一般的余震序列与区分得很清楚的活动性变化的四个阶段相似,主岩爆发生在1974年8月30日,震级M_L3.2,在间隔为38个月的调查研究期间,其余震序列实际上已趋于结束。本文讨论了震源机制(包括触发效应)。这是瑞典的第一个岩爆序列,已有可能对该余震序列的模拟进行详细的研究。除了所关心的该矿地震部分外,我们还希望所得结果对矿山规划和矿山开采具有实际意义,即该序列的分析结果也可以在瑞典的其他矿区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南黄海地区地震链及其有序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门可佩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0):2573-2579
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839年以来Ms≥5中强地震链时空有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本区南黄海海域和全区Ms≥6强震的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对未来6级强震进行了预测,同时分析讨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分期.结论表明:本区从1998年起进入新一轮平静幕,此幕可能持续到2042年前后,下次活跃幕的首次6级强震可能发生在2053年前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84年至1986年3年期间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记录的长周期数据,以讨论作为远震S前驱波的上地幔过渡带产生的S—P和P—S转换波的存在,这类转换波已在大量单台站记录上得到证实,许多记录的简单叠加加强了转换相位的出现,并证明不同板块区域之间过渡带性质没有重要的横向变化。400km间断面的S—P和P—S转换波在70°至85°之间距离上得到很好的观测,而670km间断面的转换波在87°以上距离观测得很好。已发表的震源机制分析和与合成地震图比较说明,转换震相的形态主要由地震辐射图型所控制,接收点下方经历S—P转换的震相可以从倾滑事件观测到。这些事件沿台站方向上辐射强SV和弱P波。在另一方面震源区域下方P—S转换经常可以从沿台站方向激发强P波和很小的SV波能量的事件中观测到,同时也从一些走滑事件中观测到。观测资料与合成地震图比较表明,Dziewonski和Anderson(1981)的PREM模型可以解释绝大部分观测数据。然而,从670km间断面上观测到的S—P和P—S转换波经常比合成地震图的振幅强。转换波和P波尾波的加强干涉,震源辐射的影响以及比在PREM模型中更高的670km间断面的速度反差都可能成为这一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CT技术和其他专业学科的发展,CT理论与技术在工业、地球物理、医学影像、工程勘探、无损探测、现代农业、安全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CT的发展,经历了从非螺旋CT到螺旋CT、从单排CT到多排CT等几个发展阶段,目前能谱CT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