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段雯娟 《地球》2014,(2):72-75
2013年12月24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项目“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地质大运动八年抗战胜利收官。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李廷栋、孙枢、刘宝琚、马宗晋、陈毓川、钟大赉、张国伟、刘嘉麒、莫宣学、王成善等十位院士、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于海峰副司长、科技与国际合作司高平副司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副局长、发展研究中心严光生主任、谭永杰总工、施俊法副总工程师等专家和领导出席评审验收会,项目成果评定为优秀等级。  相似文献   

2.
刘焕启 《地球》2013,(5):72-75
正地质信息技术是找矿、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质工作勘探、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地质信息技术工作贯穿于矿产开发、利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石油、天然气、煤、铀等能源矿产有较大找矿潜力,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有所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地质找矿新机制探索初见成效,以社会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走过了风风雨雨8个年头,工作专题涉及成矿规律、矿产预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与集成等7个子专题组。通过各省及大区工作人员的努力,目前华东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已分层次、分阶段完成了铁、铜、锌、铅、金、磷、钨、锑、稀土、锰、镍、锡、铬、钼、银、硼、锂、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21个矿种(组)的潜力评价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朱训 《地球》2014,(5):104-107
就矿找矿是指依据已知找矿线索而开展的一种找矿。就矿找矿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条指导方针,也是矿产勘查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找矿方法。就矿找矿与新区找矿是找矿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对范畴,讲的是矿产勘查工作在空间上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如何在与侵入岩体成矿相关矿种中提取与导矿相关的导矿岩体与构造,提高重力资料的研究程度和应用水平,使重力勘探在研究多金属矿产的物质来源,示矿信息等诸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本文从江西省德兴-婺源地区的15万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中,通过使用RGIS2010重磁电数据处理软件对15万重力测量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求取四阶趋势剩余场,通过对重力剩余场与地质构造,岩体的重力场体现,使用重力归一化梯度辅助反演解释岩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金属矿产预测提供矿源物质提供来源通道和预测岩体深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矿产预测评价中不确定性传播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预测与评价是是由多个阶段组成的系统工程,包括数据收集,资料整理,信息提取,信息综合,预测评价、成果表达等.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和变化多样性及人类认识的不完备性致使矿产预测与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且前一阶段的不确定性会传播给后一阶段,从而导致相当数量的不确定性积累与传播.本文简要分析了矿产预测与评价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给出矿产预测与评价的不确定性表达模型,研究了矿产预测与评价不确定性的合成算法和传播算法.  相似文献   

7.
段雯娟 《地球》2014,(4):70-73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项目实施8年之久,不但成果丰硕,而且创新颇多: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4)
<正>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和重要找矿远景区,开展战略性新兴矿产、大宗紧缺矿产调查与评价,取得一批重要进展。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50余处,为促进形成一批大型资源基地奠定了地质基础。新疆、四川、贵州等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青海、黑龙江金矿,新疆、湖南、  相似文献   

9.
段雯娟 《地球》2013,(2):72-76
回首2012年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惆怅。可以说,2012年是地质找矿工作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全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日益完善的勘查投入机制、收益机制和激励机制下,重大的勘查成果精彩呈现,找矿工作成效突出。2012年地质找矿取得了新的突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达360亿元(社会投入260亿元)。新增大中型矿产地近200处。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过17  相似文献   

10.
矿业     
《地球》2010,(6):7-7
国土资源部要求稀土等矿区建立协管员队伍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期发出《关于建立稀土等矿产矿区协管员队伍的通知》,就建立稀土、钨、锡、锑、钼、高铝黏土、萤石等矿产矿区协管员主要职责、选聘条件、选聘程序等作出要求。《通知》要求,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将建立矿区协管员制度作为全国稀土等矿产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预测是综合地学信息,进行优选靶区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MapInfo为平台,VC为二次开发工具,以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建立了MapInfo综合信息矿产资源评价系统.文中对MapInfo综合信息矿产资源评价系统的流程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并以陕南地区金矿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其它系统相似或相近,证明该系统的有效性,为矿产预测提供了又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地球》2015,(5)
<正>国土资源部加大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严重的重点地区、重大案件施行重典问责,是今年国土资源部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2月,国土资源部已将重点矿区的卫片数据下发到各省。3月,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利用矿产卫片筛选了一批重大矿产违法线索,并下发到相关省进行核查、整改查处。4月,在地方核查的基础上,执法监察局又筛选了一批重大线索,分成3个组到实地进行了进一步核查、督办;4月底,下发了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地震区划图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图件,地震区划编制工作是各国建设中必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工程建设地震设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设需要,每隔若干年,编制一代新的地震区划图,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本文就我国地震区划工作的历史、早期工作、发展阶段和科学思路等几个问题,作了概略性介绍。  相似文献   

14.
段雯娟 《地球》2019,(9):34-36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是水土保持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及时、全面反映我国水土流失状况,2018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不久前,水利部召开发布会,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水土保持司副司长莫沫、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任林祚顶介绍了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磁法在我国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随着经济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找矿难度的加大,磁法在矿产预测中,尤其是在寻找隐伏构造和岩矿体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合叙述了磁法技术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方法,并对将来磁法技术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16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召开第11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实施方案》,提出在2012~2020年内,积极推进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施勘查示范工程,促进全国页岩气勘查快速发展,基本摸清中国页岩气资源家底和开发利用前景。徐绍史认为,近年来,中国能源资源供给形势日趋严峻,而作为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1,(7):20-20
我国大部分非油气矿山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多数进入开采的中晚期,一些重要矿山面临接替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和发改委,组织实施了危机矿山找矿工作。专项实施以来,全面完成全国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在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新增一批资源储量,找矿理论和方法技术不断创新,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段雯娟 《地球》2014,(4):66-69
2006年~2013年,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项目紧密围绕“开展全国成矿地质背景综合研究,编制技术要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大区和省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负责大区和省级成矿地质背景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24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项目"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地质大运动八年抗战胜利收官。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李廷栋、孙枢、刘宝、马宗晋、陈毓川、钟大赉、张国伟、刘嘉麒、莫宣学、王成善等十位院士、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于海峰副司长、科技与国际合作司高平副司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副局长、发展研究中心严光生主任、谭永杰总工、施俊法副总工程师等专家和领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1985年5月7日—15日在福建省泉州和厦门召开的“全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概况。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75个单位的近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除大会报告外,还分区域构造、新构造地震和矿产三个组进行讨论,其中与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有关的主要有:①长乐一诏安断裂变质带;②东南沿海升降速率;③滨海断裂带;④北西向构造;⑤华夏古陆等五个问题。大陆边缘构造是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一部分,对此深入研究,对寻找矿产、保护环境和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