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0年11月3日)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们在召开雅安地质灾害防治"五条线"建设和邛崃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与"五到位"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以及对绵竹清平特大泥石流成功预警进行现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今天召开2010年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通讯》2010,(24):42-42
<正>刘如松2001年11月从九龙镇调任清平乡,现任绵竹市清平乡人大主席,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清平乡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境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多达139处。"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刘如松放弃节假日休息,暴雨期间一直坚守岗位,前往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市从1980年设立特区以来,目前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灾害。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模型库、危险性区划、划分预警片区、获取气象和水文临界判据、预警结果制图输出和发布6个步骤;然后给出了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模型;最后设计了深圳市地质灾害评价与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描述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说明了系统运行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以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四川省属我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和重灾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质灾害类型众多,危害严重,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重。为服务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四川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县(市)级、乡镇级、村级三级监测网络体系的研究,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机制模型,并围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监测、管理与专业调查3项任务,设计了与群测群防体系机制相适应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结构,形成了"隐患点信息查看─灾情信息采集与上传─灾情信息接收与处置"的群测群防业务链;据此业务链,基于智能手机探讨了有关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的功能实现。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调查数据为试验数据进行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群测群防"监测"与"管理"两项任务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常态化监测与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10,(24):41-41
<正>董山梁2005年调入大昌镇从事地质灾害监测群测群防工作。几年来,他指导并带领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奔忙在一线,确保全镇地质灾害实现"零伤亡"的目标。每年汛期和三峡水库蓄退水期间,董山梁都要深入到每一个地质灾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通讯》2012,(21):21-31,1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为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制定本规划。规划对象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六种地质灾害类型,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以2011~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全文内容共七个部分,即: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环境影响与效益评估,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今年进入4月以来,一些地方已陆续出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2009年地质灾害形势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部领导在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当前,国土资源系统正在开展“保增长保红线”和“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2000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组织编制出台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等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03,(2):19-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激励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管理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促进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确定在2003年4月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对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相似文献   

11.
<正>从江县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地带,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多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从江县国土资源局工程师,舒培源对自己的要求是"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做好群测群防工作。人命关天的  相似文献   

12.
永嘉县是浙东南沿海典型的以山地为主的丘陵县,年平均降雨量达1700毫米以上,属浙江省多雨型区域,东北部山区是全省暴雨中心.据调查,截至目前,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县域总面积的92.1%,共有地质灾害点352处,直接威胁1962户近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温州市地质灾害点数量最多的县.近年来,永嘉县按照“点面结合、动态管理、预防为主、科学防范”的要求,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守护生命工程抓实抓好.2010年,成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2012年,实现了基层国土资源所“五到位”;2013年,成为温州市唯一的高标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连续14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精密空间对地观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勤  黄观文  杨成生 《测绘学报》2017,46(10):1300-1307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剧烈,地质灾害呈现频发态势,精密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其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地质灾害特点和监测方法,并对InSAR、LiDAR、高分遥感和GNSS 4种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技术特点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其次对高精度空间监测技术融合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最后对未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4月13日)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2009年工作,研判形势,全面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天的会议邀请了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目的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联动,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刚才,国家防办邱瑞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的研究,探究地质灾害排查、监测、管理、防治的业务模式,依托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的建设成果,利用InSAR、WebGIS、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设计开发地质灾害监管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监管的技术与防灾减灾机制体制的融合,形成排查、监测、巡查、监管为一体的"群测群防"信息化工作体系。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管理的可视化、人员管理的实时化、项目监管的全程化、资料归档的自动化,提高了地质灾害监管和防治的工作效率,是一种高效并与"群测群防"机制相配套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很高兴参加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我们和中国气象局长期合作,工作日益深入,感情越来越浓。2003年以来,我部与中国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合作,双方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在工作体制、预警方法、应对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借此机会,受姜大明部长委托,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向中国气象局长期以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向热情参与和积极推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气象局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土资源部决定于2010年4月~9月,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活动。《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结合实际,编制实施方案;认真准备,保证培训质量;注重沟通,加强督促指导;抓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联合媒体,做好宣传报道。《通知》同时附有"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宣传培训主题、目的、对象、内容、教材、师资、进度安排及组织机构等。  相似文献   

18.
在青藏高原现代冰川雪线遥感调查与监测结果基础上,对青藏高原30 a以来因现代冰川雪线变化而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区域进行了论述,并对冰川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我省启动了地质灾害信息与预警系统项目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了以基础数据库为支撑,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自动化预报预警系统为专业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有效减少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紧紧抓在手上不放松,多措并举,以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和科学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起“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防灾”的新格局,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通过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全省共避免3万多人伤亡;通过实施搬迁重建,有近20万群众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居;通过实施地灾工程治理和应急降险处置,使数十万居住在地灾危险区附近的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