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6,(7):47-48
美国研究人员2日宣布,他们在南极洲发现了一个直径卿英里(约482.7公里)的大坑。他们认为这是宇宙陨石撞击的结果,而那次撞击造成了2.5亿年前地球物种大灭绝。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3,(5):63+56
正理性并不完全排斥"末日"的概念,全球许多物理学家在努力研究宇宙的最终走向。上海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新洲教授就是其中一位。每天,李新洲都会进入全球宇宙学者们共同关注的学术网站。他告诉记者,全世界目前约有2000位宇宙学家,平均每天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4,(9):63-64
正宇宙时空中的引力波让我们有机会一窥遥远过去宇宙大爆炸瞬间发生的事情。原始引力波的发现如果能得以证实,将在整个科学领域内产生涟漪效应。引力波的存在支持了一些非常关键的预测,例如宇宙是如何开始和运作的,并为将现代物理学的两个基础理论合二为一提供了一线希望。引力波预测成为现实大质量天体加速穿越时空结构时引起空间动荡产生的涟漪就叫作引力波,很早以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成功理论就已经预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尽管它们从未被直接探测到。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9,(3):F0003-F0003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其实天文学界也存在类似疑问:在早期宇宙中,先有黑洞还是先有星系?一个国际研究小组6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黑洞早于星系诞生。  相似文献   

5.
朱浩 《地理教学》2008,(7):40-41
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科学上所讲的宇宙概念,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它不同于哲学上的宇宙概念。哲学上的宇宙概念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相似文献   

6.
宇宙万物中,唯有生命是最积极、最活跃、最生机勃勃、最神秘莫测的了。自从来到这个星球上以后,它便以其坚强的意志生存.下来,以其磅礴的气势扩展开去,分化繁衍,以至无穷,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啊!如果没有生命,地球只能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星球,宇宙也只能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宇宙,即令其空间无限,时间永恒,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南极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在2003年10月底太阳风暴期间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极区电离层的吸收效应,它们主要是强度为2. 7dB的宇宙噪声突然吸收和强度高达31dB持续4d的极盖吸收。  相似文献   

8.
崔松 《地理教学》2001,(7):24-25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一章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读懂《九月星空图》,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笔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李学海 《地理教学》2012,(21):31-33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浙教版《科学》教材九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转化与平衡,知道了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层次结构、运动、变化、转化和平衡等基本特性,转化与平衡是可重演的研究,可以通过猜想加实验验证的方式来进行;第一章"演化的自然"是不可重演的研究,基于此,可以由现象→假说→模型,模型、假说法非常适合这一章的教学。第一章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久远到现代的线索展示自然的演化过程。宇宙是物质的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第一堂课,不要马上讲“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而要来一段“绪言”,这对整个高中地理的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2,(14):24
中新网6月18日电据外媒17日报道,人们普遍认为,随着宇宙的扩张时间正在变快。然而,根据最新研究显示,时间正在逐渐变慢,并且将最终停止。据西班牙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被宇宙扩张理论"愚弄了"。事实上,时间正在变慢,最终一切将会停止。就像照片"凝结"住的瞬间一样,届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元宇宙应用于教育可为教学带来全新的变革和体验。教育元宇宙赋能中学地理教学已是教学创新与发展之势。本文在理性审视教育元宇宙对中学地理教学带来客观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旨在探讨教育元宇宙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路径,同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园艺过程、宇宙过程的描述入手,简略地介绍了广义Logistic演替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对广义Logistic演替的改进,简述了Ⅰ优化系统的不破不立演替模型、Ⅱ非优化系统的不破不立演替模型、Ⅲ优化系统的不破也立演替模型、Ⅳ非优化系统的不破也立演替模型的基本内容。该文的内容是定性的,目的在于引出一种考虑演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山水颂     
##正##夜,静静的夜,陷入沉思。望星空,思宇宙之大,无边无际。我们立足的地球,也是无数星星中的一员;在我们的视觉之外,之外,……,又有,又有,……无数的星星。网络帮助我们扩大了视野。  相似文献   

15.
在酷热干旱的西非内陆国马里,中部耸立着绵延200公里的班迪亚加拉悬岩峭壁。在尘沙裸露的峭壁下面,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非洲部族——多贡族。他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艰难地与自然和命运抗争,发展出本民族的经济社会生活,刨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形成一套自成一体的宇宙人生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6.
孙尚楼 《地理教学》2011,(14):54-55
一、开展月相观察活动的意义 1.月球是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尤为密切。月相变化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天体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2,(19):63-64
载人航天,一条浪漫而布满荆棘的道路,路的一头是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另一头是在太空中升起中国制造的长期宇宙空间站,筑起中国“太空家园”。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地理环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用系统理论来研究和剖析地理教材,可更好地揭示教材中的内容和规律。然而要了解地球的运动,首先就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与月亮共同组成了地月系,而地月系仅是太阳系是一个系统,而太阳系又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子系统,银河系是总星系的子系统,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字宙的一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都自称为“天下”——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这并非没有根据。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或至少是值得关注的那部分宇宙的中心,这个态度是两个文明至为关键的特点。但是,现实的制约,加之从虚假自我意识生起的狂妄自大,从而导致一些错误和机遇错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两个文明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0.
一、“宇宙与地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自身的演化历程和地表形态的特征及成因。因此,本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通过学习“宇宙与地球”,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刻认识人地协调发展,明确人类改造地表形态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