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中秀 《地理教学》2013,(13):34-36
正一、对自主学习的探讨国家与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强调高中阶段教育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在上海一期、二期课改指引下成长的青年教师,无论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还是教育实践改革上,都带有时代的先进性,但是传统教育的思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专家讲: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即使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轻快活泼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将“作业”视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如何更好地设计作业,以高质量的作业引导学生高质量学习,成为教师高度关注的专业话题。同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书,凝聚了作者对作业的系统思考,吸纳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团队有关“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品质”项目的部分重要研究成果,为当下作业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卢梭认为:儿童的工作就是要成为自由人,儿童的教育应该由儿童的需求引起,应该来源于儿童天性或者他们的倾向性。如果教育能够满足儿童的需求,而且教育内容也是儿童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那么,就不存在强制性的教育。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尝试自由学校因景下学生多样化英语学习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徐艳 《地理教学》2010,(21):16-18
一、缘起 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经推进了很多年。多年来,我一直在践行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6.
马季青 《地理教学》2014,(12):155-156
网络时代的悄然而至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进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目标均发生了系列变化,单凭课内语言教学显然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应科学借助网络技术与学习软件,充实英语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科学的语言实践环境,通过校园英语学习平台,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获得飞快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戴剑 《地理教学》2023,(4):28-31
气候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气候变化的驱动、课程标准的要求、气候教育的复杂性和校外开展气候教育的优势,为开展气候教育及相关学习实践提供了空间与支持。在此背景下,学情的差异性与气候学习内容的多元性,决定了青少年学生的气候教育应以进阶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其中,课程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聚焦点和落脚点,主题开发要针对不同学段开展进阶式气候变化主题课程设置,同时,要遵循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六步法”,落实活动实践。  相似文献   

8.
李卫 《地理教学》2010,(12):18-20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校全面推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时我就没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心里还暗自嘀咕:虽说《地理课程标准》一直倡导“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地理学习必须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但我在想,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知识吗?讨论的时候场面失控导致课堂混乱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有幸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教育实习,教高一《地理2》。半年的锻炼,使我成长许多。这里仅以湘教版《地理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的学生作业为例,谈谈学生给我的感动。  相似文献   

10.
王珏 《地理教学》2010,(7):11-13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在教师心目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形成了共识。而“如何用教材教”则是老师们一直努力探讨和不断实践的主题。教师的成长,是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如何“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感晤和经验积累是教师成长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教师的成长往往会出现一个高原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地理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与传统教育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对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基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指出教师在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和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角色、更新观念、终身学习、利用资源等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明红 《地理教学》2010,(18):49-50,43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或倾向,并具备了与之相应的一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曹隆坤 《地理教学》2022,(11):51-55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天文学基础》需要地理教师具备较多的天文专业知识,而地理教师在大学系统学习中涉及的天文知识较少,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比较少。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广东实验中学在实施校本课程《天文学基础》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模式:从天文教育课程的设置、理论和实践培训、教学方法、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渗透科学精神。此模式的成功运用,不但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但决不是此放任自流,尤其是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我们毕竟还是引导者、合作者,而决不是旁观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我们要不断地加强教学反思,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和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5.
承载着中国教育理想的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太多的新鲜和兴奋,在巨大的冲击波过后,我们不由冷静地总结反思:新理念视界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笔者认同:“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雅斯贝尔斯《什么是幸福》)因此,作为学生生命成长引路人的教师应确立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励和鼓舞学生,就像是点石成金的魔棒一样,往往会让你眼前一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为学生建立综合的、动态的成长记录袋,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我们把学生的日常听课、发言、作业情况都作为考核评定的一部分,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降水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组织了小组讨论,体验不同角色(农民、学生、军人、建筑工人……)在不同天气(或相同天气)下的感受和相应的行为,并进行全班交流。以六人小组为单位确定扮演内容,每组派代表参赛,代表的得分即为小组每个人的得分,并计人课堂表现成绩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各组都认真准备,效果特别好,还不乏深刻和独特的见解。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教师必须把自己个性化的东西转变为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出来,实现课堂评价的价值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教委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于2020年10月出台了《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以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以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和研究为着力点,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上对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研究比较权威的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ion for Education),致力于在全球普及和推广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能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养.该研究所所著的《项目学习教师指南》是一本被广泛使用的项目化学习方法指南,为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在我国当下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都是实施项目化学习可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对实践探究教学的意义探讨多于对实践方式的探讨,我们早就明白让学生多参加实践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凡意义,但由于学校封闭教学的特点,高中教学任务的艰巨性,我们并没有下大的力气在实施上走得更远一点。跟踪研究表明,一些在高中阶段选择了地理学科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参加工作之后,其所用地理知识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重新学习和培训。而有的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地理知识却不会在实践中使用,例如不认识地图上的方向,看不懂公司发展的基本统计图。曾有一个地理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家里设计一个取暖炉的烟囱,他把烟囱从他家住的五楼一直延伸至一层,结果是烟没有排出还引起了火灾。像这样背了许多地理原理却不知道这些原理如何应用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在当前,学生应用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要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背景下,当我们审视忽视了实践探究所带来的难以回避的问题时,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朱英芳 《地理教学》2010,(19):35-36
陶行知先生说过:“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要求,它立足于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倡导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与时代特征、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强调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经济困难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让广大困难学生感受到党的温暖,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确保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2005年1月27日和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分别就解决寒假(春节)返乡和留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实际问题,安安心心过好年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