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益 《地理教学》2021,(5):F0002-F0002,F0003
说到地下溶洞,人们总是首先想起西南云贵地区,但其实在安徽省广德市境内,也有一座地下溶洞,让人有兴趣探幽揽胜。此洞名为太极洞,亦名长乐洞,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它与“钱塘江潮”“雷州换鼓”“海市蜃楼”一起被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天下四绝”。《中国石林》中称道“桂林山水,广德石洞”,民间也有“黄山归来不看山,太极游完不看洞”之说,可见其中景色之奇丽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天桂山典型溶洞景观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天桂山地区的喀斯特洞穴集中分布在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地层中,多沿NW-SE、NE-SW和近S-N断裂发育.受第四纪间歇性构造抬升影响,溶洞具有成层分布特点.以溶洞景观类型为基础,将该区溶洞分为侵蚀型和堆积型两大类,分别以银河洞和珍珠洞为代表,前者多发育各种窝穴、流痕、边槽等侵蚀及坍塌景观,后者则发育各种化学堆积景观.研究溶洞景观成因类型及特征对于天桂山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焦阳 《中国地名》2012,(5):56-57
"岩溶瑰宝"具极高的科学价值"溶洞奇观"富极强的观赏性"溶洞之王"有极大的吸引性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  相似文献   

4.
贵州织金洞客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旅游者行为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论述织金洞各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旅游者行为特征,寻找出该地客源市场发展的障碍因素,并对贫困地区旅游溶洞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论述织金洞客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旅游者行为特征,寻找出该地客源市场发展的障碍因素,并对贫困地区旅游溶洞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花水洞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八一农场的英岛山下,距儋州市30公里,北临热带植物园景区,南临著名热带雨林尖峰岭景区,为海南难得的特色地质景观。洞内发育生长的"一石二花"——卷曲石、文石花、方解石晶体花均为国宝级珍品。1998年,八一农场进行石灰石采掘时,在英岛山意外发现了一个石花溶洞。次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专  相似文献   

7.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本溪县境内,与沈阳、鞍山、丹东、辽阳等城市毗邻。交通方便,四通八达。 2002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名胜风景区, 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本溪水洞深邃宽阔。洞口在太子河岸畔,坐南朝北,依山傍水。洞口像一坐天然的凯旋门,宽28米,高20米,呈半月形。洞口的“额头”是宛如刀削的悬崖峭壁,上面刻有薄一波手书“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水洞地下暗河全长5800米,现在已开发 2800米,面积为3.6万平方米,容积为36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 38米,宽50米,长80米。水洞之水是从溶洞尽头一座“大厅”的四壁和地下渗流喷涌而出,汇成长河,缓缓外流。河道曲折蜿蜒,“三峡”、“九弯”清澈见底,故名九曲银河。银河两侧石笋林立,千姿百态;洞顶穹隆钟乳高悬,神趣盎然。本溪水洞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上奇观”、“亚洲一绝”、“世界罕见”。洞中百余处景点,各具特色,四季如春, 常年对中外游客开放。  相似文献   

8.
易顺民  卢薇  周心经 《热带地理》2021,41(4):801-811
通过对广州夏茅村岩溶塌陷进行地质勘察,系统探讨了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塌陷的灾害特征、岩溶发育条件和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区内第四系覆盖土层厚度大且分布不均,土洞大量发育,隐伏可溶岩的富水性好,溶洞发育;同时,覆盖层内的松散岩类孔隙水与下伏灰岩裂隙溶洞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密切,含水砂层内地下水位的改变会直接引起下伏灰岩裂隙溶洞水的水位波动,构成岩溶塌陷的水动力因素;钻孔桩施工时钻孔揭穿覆盖层内土洞顶部的黏性土层盖板,造成盖板上部的细砂及淤泥流入土洞,是岩溶塌陷的直接触发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岩溶分布区的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网,对岩溶塌陷地段进行灌浆处理,是根治夏茅村岩溶塌陷的主要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河北临城白云洞洞积石形成与风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育于中寒武纺厚层状鲕状灰岩和薄层泥质灰岩中的河北临城崆山白云洞是一个上下三层,总长500m、面积4200m^2的小型旅游洞穴。洞内碳酸钙景观极其丰富,其是石幔、卷曲石、石葡萄。白云洞老洞积石发生了强烈的风化,洞积石已变得疏松,易折断和掉块。在老洞积石强烈风化处或在风化洞积石上,发育了新的洞积石。在白云洞所在的崆山山脊上保留了三十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笋基群和洞穴石葡萄、石瘤和钙板等。根据洞穴中的裂隙  相似文献   

10.
发育于中寒武统厚层状鲕状灰岩和薄层泥质灰岩中的河北临城崆山白云洞是一个上下三层 ,总长 50 0m、面积 4 2 0 0m2 的小型旅游洞穴。洞内碳酸钙景观极其丰富 ,尤其是石幔、卷曲石、石葡萄。白云洞老洞积石已发生了强烈的风化 ,洞积石已变得疏松 ,易折断和掉块。在老洞积石强烈风化处或在风化洞积石上 ,发育了新的洞积石。在白云洞所在的崆山山脊上保留了三十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笋基群和洞穴石葡萄、石瘤和钙板等。根据洞穴中的裂隙网和迷宫洞道、洞穴太湖石、地下湖及地下水补排特征 ,作者认为白云洞是喀斯特地下水对石灰岩泡蚀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若尔盖草原是中国高寒湿地发生大范围沙化的典型地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造成若尔盖草地主要鼠害,研究旱獭活动与若尔盖草地沙化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划定研究区域,应用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数字高程数据、野外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了旱獭掘洞对若尔盖盆地草地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斑的分布在海拔和坡度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旱獭洞的分布与沙斑在海拔、坡度及坡向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旱獭洞在沙斑内部及其周围和陡坎处呈现聚集现象,旱獭掘洞加剧了陡坎和凹坑边缘向未沙化草地一侧扩展。未沙化草地上的旱獭洞密度最小,随着草地沙化程度加深,并在极重度沙化之前,旱獭洞密度随之增加,当草地退化为流动沙地后,旱獭洞密度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2.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特性与开发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溶洞旅游资源是一类位于地下的特殊景观资源,具有五大特征:1.不可再生性但可永续利用。2.资源旅游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3.在岩溶分布区具遍在性和景观自身的雷同性。4.因属环境脆弱性资源,故旅游开放后表现出高度变异性。5.存在旅游生命周期律。在溶洞资源开发中,必须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即:1.调查、研究、评价。2.科学规划。3.合理开发利用。4.有效保护和管理。此外,对在溶洞资源开发中的近邻互斥效应和立法保护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青眉山溶洞的岩溶景观、文物古迹及其旅游开发价值,重点从地史、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了该洞及其景观的成因。研究认为,景观边际效应是该深洞旅游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至于该洞对于全球变化,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意义,尚待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4.
岩溶区路桥基础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目前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目前,对溶洞地基稳定性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塌陷发育机理及预防等定性评价方面,少见定量评价.在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地基中溶洞洞壁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判别应力集中影响范围,再利用莫尔一库仑强度准则对溶洞地基稳定性计算模型进行改进,最后,以沪蓉国道主干线K198 189.85花石板1#大桥桥基稳定性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改进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基础底面尺寸、埋深、溶洞洞体形状以及地下水位埋深对溶洞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该类溶洞塌陷破坏的机理.研究表明,改进模型是可行的,基础底面尺寸越小、埋深越浅、洞形越尖、地下水位埋深越浅,溶洞稳定性系数越大,越有利于溶洞地基的稳定,且地下水位对溶洞稳定性影响较为敏感,地下水位小幅度下降就可能导致溶洞由稳定变为破坏失稳.因此在溶洞地基稳定性评价中,应重视定量评价,尤其是地下水环境下的溶洞地基,同时计算所得的溶洞基础最大尺寸、临界埋深、最大水位埋深对溶洞地基的治理与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江油观音洞是近年发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风景溶洞,因拥有酷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南海观音"立像的特型石笋而赋名,以丰富的洞穴化学沉积景观和古代火药原材料——硝石生产系列遗迹为特色,属于难得的喀斯特自然遗产与火药历史文化遗产叠加的复合遗产,具有重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从洞穴系统、溶洞喀斯特风景、溶洞古代硝石生产遗址和保护与开发战略构思对其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南京汤山葫芦洞是著名的南京直立人化石发现地,洞穴碎屑堆积与演化研究是该地点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洞穴4个剖面碎屑堆积氧化物和植硅体化石记录,结合洞穴堆积物特征厘清了各剖面间地层对比关系;借助地质雷达等物探技术反演了洞穴东部埋藏堆积的空间结构和特征,进而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将洞穴碎屑堆积自下而上划分为7层,建立了洞穴碎屑堆积剖面与埋藏碎屑堆积间的对比框架。受气候环境演变、洞穴内部动力系统变化以及侵蚀基准面局部调整的影响,洞穴侵蚀堆积的发育可分为洞穴北侧堆积、东部堆积、南裂隙堆积、中部锥状体堆积和西部堆积5个阶段。洞穴演化过程时空上的显著迁移特征及洞穴宜居性差,暗示葫芦洞并非是早期直立人的居住地。  相似文献   

17.
省级风景名胜区──龙岩龙硿洞张建焱,伍恒发(龙岩市教师进修学校,龙岩市第一中学)龙洞位于龙岩市雁石镇东部的龙康村,离市区48公里,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其洞腔结构复杂,有大小十多个支洞,主洞长约1000米,最宽处50-60米,整个洞腔面积达15000平...  相似文献   

18.
东雁荡山断崖峭壁西雁荡山群瀑碧潭南雁荡山群峦叠翠北雁荡山泉瀑雄奇中雁荡山洞幽寺古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乐清县境内,始开发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东南第一山"、"古火山立体模型"之美誉。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山以"天下奇秀"而闻名。"日景耐看,夜景消魂。""一景多变,移步换景",是它与其他名山的区别所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针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旅游开发中自然环境的特点,探讨溶洞景观的保护、喀斯特地表生态环境保护、水体的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福建溶洞景观资源及其开发曾从盛,陈志华(福建师范大学应用地貌研究中心)(惠安县国光中学)洞穴景观是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洞穴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占有相当显要的地位。其旅游价值在于给人们以奇特、粗犷、幽静等自然美的享受,即以奇、幽、险、美等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