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为研究轻小型机载LiDAR的航线设计,以VUX-1型激光扫描仪为例,计算多周期回波(multi time around,MTA)对飞机作业高度的限制;根据要求的点云密度、扫描频率、扫描线速度等指标,依照航空摄影测量原理以及机载LiDAR数据获取规范,从中区别机载LiDAR与传统摄影测量学的不同,并借鉴机载LiDAR的数据采集方式与传统挂载专业相机的摄影测量的相似之处,判定在不同情形下激光的测距变化(例如测区内不同类型的目标反射率不同或大气能见度不同导致的最远测距能力的变化等);在考虑以上问题基础上,对机载LiDAR系统进行航线设计;最后分别对比旁向点间距和航向点间距的误差,分析其原因并判定该航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从定角圆锥扫描式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激光测距仪内部结构出发,推导了棱镜、大气、海水中激光光线方向矢量方程,结合GPS/INS定位定姿系统,推导出激光脚点在成图坐标系中的定位模型。充分考虑对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定位精度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通过误差传播定律给出了圆锥扫描式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的综合精度评价模型。参照国际上应用广泛的相关仪器系统参数、指标,对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实际计算,并对定位模型中涉及的主要误差源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移动测量中定位定姿系统的精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精度,为了获得激光扫描仪采样时对应测量系统时间点处的轨迹数据,需要进行插值。本文介绍了移动测量系统和直接地理参考,给出了典型的插值算法,以笔者所在学校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轨迹插值测试,对各种插值算法在不同移动速度下的轨迹插值结果的精度和效率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对激光脚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位置进行移动线性插值,对姿态进行移动自然样条插值可以取得较好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田金炎  段福洲  袁媛  屈新原  高明亮 《测绘科学》2013,38(5):175-177,174
我国对低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客观需求促成了无人机遥感的发展,无人机飞行质量的评估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通过利用GPU加速SIFT算法进行无人机影像匹配,使用RANSAC剔除粗匹配点,根据匹配参数计算影像旋转角、轨迹重叠度、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航带弯曲度,对无人机飞行质量进行评估,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无人机飞行质量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高速铁路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铁路行业规范规定,上道检测轨道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需要通过标准轨道检验场进行技术认证。目前国内外关于标准轨道检验场的相关研究成果鲜有报道。本文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每隔50~70 m分段测量模式,提出了顾及非重叠区测点的轨道分段测量数据平顺连接方法,以重叠区轨道点的竖向和横向偏差为测站修正模型的约束条件,分别建立了每个测站的轨道点修正模型,对每个测站所有轨道测点进行了修正,以提高调整后轨道点的精度。在参与标准轨道检验场建设的实践中,采用精密机械量具进行了轨道点的更高精度测量,以比较评价新的分段连接方法和现有方法的测量结果。试验表明,新方法调整后的轨道点不仅保持了现有方法提高重叠区测点精度的优点,而且还能使非重叠区测点的精度提高为现有方法的2.6倍。研究成果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和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三维测量系统,通过采集的激光测量点(点云)对测量区域实现三维测量覆盖。由于三维测量覆盖的网格密度受测距范围、激光发射频率、扫描角度和扫描频率等因素限制,单通道激光扫描难以完成高网格密度三维点云数据采集。为探索提高激光雷达扫描点云网格密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了激光雷达双通道扫描系统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双通道三维测量的实现机理,设计了双通道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演示系统。通过对比目标地物的实际扫描试验结果,验证了双通道激光雷达扫描仪的系统可行性和获得更高分辨率、更完整测量区域表面三维点云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平缓地形扫描作业时,存在点密度不均匀、冗余数据多、有效扫描半径小等限制。为减少上述限制,提高作业效率,在深入分析三维激光扫描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分区扫描方法:根据到扫描仪中心距离的不同,将扫描范围分为若干环状区域,每个环状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竖直扫描夹角,各区域基于扫描点密度均衡的原则,设置不同的扫描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竖直扫描角度分别为88°~89°、85°~88°、70°~85°、45°~70°的分区扫描方法为较理想的方法,与整体扫描方式相比,前者在作业效率、有效扫描半径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数据点密度分布得到很大改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潮间带地形测量对保护与利用滩涂具有基础作用,本文提出联合船载单波束回声测量与机载激光LiDAR综合系统。首先采用ODOM MKⅢ双频单波束测深仪同步采集并验证无人机机载LiDAR潮间带范围点云成果符合精度;然后针对潮间带复杂环境设计了无人机机载LiDAR低潮航摄关键指标;最后优化了高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低潮时机载LiDAR滩涂陆地地形和高潮时船载单波束测深滩涂水下地形方式的潮间带。实践表明:(1)选取的816个重合区域测点高程比对测量符合精度,99%的比对点高程差值在0.2 m内,说明机载激光LiDAR测量可满足沿海滩涂测量要求;(2)无人机进出测区应依次轮换,且采用平飞结合八字飞行以避免IMU误差累积,控制航线弯曲度不大于3%,保障点云数据精度及有效覆盖;(3)该测量系统在潮间带高精度大范围地形测量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单镜头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为试验设备,针对复杂山地地区单一、高落差滑坡体,本文提出采用面向滑坡体立面航线规划,结合传统单水平航线、井字形交叉航线规划,构建不同航线下的三维模型。通过重叠度、三维模型完整性、布设地面标靶分析三维模型精度3个方面,对不同航线下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立面航线能达到98.72%航向重叠度和88.82%旁向重叠度;采用立面航线得到的模型纹理细节、颜色信息和地面信息的丰富程度均优于传统两者航线所得到的;通过地面标靶的测量误差计算,采用立面航线得到的模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机载LiDAR系统会受到多种误差源的影响,系统误差会给激光脚点的坐标带来系统偏差。针对安置向量误差、安置角误差、激光测距误差以及扫描角尺度因子误差这几种重要误差源,从机载LiDAR系统几何定位方程出发,推导了机载LiDAR系统误差影响计算公式,并结合模拟实验,分别研究了这几类误差源对激光脚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类误差对机载LiDAR系统定位精度的综合作用。文中的结果为设计系统检校方法并消除这些系统误差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卫星气象的迫切需要,提高低层大气常规大气参数测量的精度和垂直分辨率,并兼顾中高层大气研究的需要,借鉴了医学上的CT扫描反演的思路,发展了一种“卫星层析扫描反演技术”即采用一种具有天底横向扫描;沿轨多角度扫描的中低分辨率传感器,利用CT反演方法,可以在低层大气中获得1-2km垂直分辨率1—10km水平分辨率的温度、湿度廓线的三维分布,能够探测较高层大气,并能快速覆盖全球。采用美国标准大气模式,在理想情况下对探测器光谱通道进行了优化,并利用美国NASA的实际温度廓线作了模拟计算(考虑了测量噪声).反演结果表明,理想的层析扫描反演方法的温度反演精度比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了约40%。  相似文献   

12.
地图扫描数字化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余晓红 《测绘科学》2001,26(4):49-52
对地图扫描数字化的作业特点和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扫描数字化窨数据的误差性质和精度进行了探讨,并用几幅1:500的地籍图进行扫描数字化试验,对其中明显地物点的扫描数字化误差进行了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扫描数字化数据误差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且更多地表现出系统性,本文的分析对今后进一步分析扫描数字化误差性质,控制GIS数据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TopoSys laser scanner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oduc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at a maximum accuracy of 0.5 m in x and y and 0.1 m in z. The regular scan pattern and the measurement frequency of 80 000 measurements per second (on average 5 measurements per m2) form the basis for high quality DEMs.
The mainly automated data processing makes it possible to generate DEMs of large areas in a short production time. The DEMs produced come into common use as basic data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ome of which ar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horeline control, planning of utility lines and urban planning (simulation of noise and pollution distribu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help of DEM sections produced with the TopoSys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地图扫描数字化是GIS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地图上的图形经扫描数字化后,其几何形状和面积因误差的存在而发生改变。文中利用几何纠正与面积会合的方法建立数字化点的误差模型,并根据解算结果对GIS中的图形进行纠正,使数字化的图形面积与实测面积相一致,以满足土地管理及城市规划等部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孟志义 《北京测绘》2012,(3):32-34,46
以首钢高炉的虚拟展示为例,针对工业遗址的真实感建模和三维虚拟展示问题,提出完整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业遗址数字化方案,对工业遗址的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国土业务都以数字化测绘产品为基础,传统硬介质图件由于保存、使用的不便,而逐渐被数字化产品所替代.然而在许多国土部门却依然存在大量历史纸图,这些图件数量大、种类多、精度低、现势性差,但在某些日常业务中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针对这种情况,从单位的实际出发,开发设计了扫描图件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解决了历史图件的存储、管理和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面激光扫描与数码相机数据的联合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数码照机与地面扫描仪数据联合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联合处理方法能获得很好的精度,可更加全面地获取滑坡表面几何信息,为滑坡变形分析和解释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无人机航摄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对硬件系统总体架构和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数据编辑和滤波算法,形成了一套无人机空中激光扫描测绘系统。并在西安未央湖附近进行了实地飞行试验,对系统硬件的稳定性和软件各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最后对采集的点云数据处理后的线划图精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该系统采集的点云数据滤波后内插生成的地形图主要指标达到了1∶500地形图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连续、自动、快速获取目标物表面的采样点数据。本文以文物为例,介绍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给出三维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和结果。探讨采用点云数据进行文物建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激光扫描数据的建筑物信息格网化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载激光扫描点云的分布密度,提出了一种把扫描数据格网化进行信息提取的新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率高,可以自动从密集的扫描数据中快速提取出建筑物信息,能够满足城市三维建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