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通过ECDIS与GIS技术的集成,可以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促进ECDIS的应用与推广。本文通过对S-57标准与GIS数据模型的分析,研究了在GIS平台下建立S-57数据模型的方法,并在MapInfo平台下完成了S-57电子海图向GIS数据格式的转换,实现了ECDIS与GIS的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2.
国际标准电子海图显示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毅  翟京生  夏启兵  李汉荣  朱颖 《测绘科学》2007,32(3):40-41,48
针对我国建立基于标准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ECDIS)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电子海图显示平台,符合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颁布的S-57、S-52和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A)817、(A)694的数字海图显示标准。  相似文献   

3.
及时、准确的海上环境信息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海上交通日益繁忙,当前以海图等航海图书资料为主的静态化信息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船舶航海需求,给船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将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于航海,依靠现代化数字通信技术,建立一种实时动态、基于位置、按需服务的地理信息服务运行体系.测试结果表明,地理信息服务技术可以满足现代化航海中对动态变化的海上安全信息的需求,能帮助提高船员效率和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S-57数据的组织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颁布的国际通用"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提出了S-57标准的关键点和主要特征,建立了符合IHO S-57标准、支持"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显示的数据库,实现了标准S-57数据的导入、导出.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XML和MapGuide的ECDIS网络发布方法,讨论了XML应用于ECDIS的方法与优越性,以及MapGuide应用于ECDIS的方法与优越性,并讲述了XML和MapGuide如何兼容地进行ECDIS网络发布,最后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陆地和海洋统筹联动发展的趋势下,多尺度、多时相、多源的陆海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交互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陆海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给二者的融合和使用带来了困难。以地形图和电子海图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从二者的空间表现角度进行差异比较,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陆海地理数据空间差异和实现数据融合共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时代,电子航海图(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ENC)的迅猛发展使得纸质海图的未来引起航海界的广泛讨论.借鉴地图四面体模型,从4个层面探讨了航海图领域实地、纸质海图、电子海图和用...  相似文献   

8.
S-57数据的组织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颁布的国际通用“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提出了S-57标准的关键点和主要特征,建立了符合IHO S-57标准、支持“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显示的数据库,实现了标准S-57数据的导入、导出。  相似文献   

9.
对应用较为广泛的Shape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针对一幅全要素海图由于数据量大的原因导致读取和图形显示速度慢的问题,在实践中采用快速读取内存的方法,实现了数字海图的快速读取及显示,并且同以往循环读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PRIMAR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全球电子航海图数据库(WEND)模块标准执行的区域性电子航海图(ENC)服务中心。PRIMAR既可以根据官方ENC数据进行全天24小时全球范围在线更新服务,也可以以CD ROM的形式提供数据。PRIMAR由英国海道测量局和挪威电子海图中心(ECC)共同负责。ECC是该区域性电子航海图(ENC)服务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者,ECC使得PRIMAR能够顺利开展其全球性电子航海图数据服务。1PRIMAR加密方案的制定PRIMAR是欧洲区域性电子航海图协调中心(RENC)与欧洲及世界各国海道测量局(HO)进行海图信…  相似文献   

11.
康顺  陈军  彭舒 《测绘学报》2019,48(6):767-779
地表覆盖与更新是地理国情监测、环境变化评估、生态系统保护等不可或缺的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制图技术已成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但因地物光谱、纹理及时相等特征复杂性,地表覆盖更新数据往往存在错分、漏分,从而导致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现有地表覆盖更新数据不一致性探测主要以人工检查为主、部分自动化为辅的方式,生产实践中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与时间,缺乏行之有效的不一致性自动化探测工具。本文研究分析了栅格地表覆盖更新数据不一致性检查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复合逻辑量词的栅格空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置信区间的更新期地表覆盖错分目标初判规则构建,以及利用空间约束多重匹配的更新期错分目标后验判断,形成了“关系-规则-判断”的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性探测体系。试验以山东临朐、垦利GlobeLand30数据为研究对象,经与统计一致性检核方法对比分析、参照真实地表影像数据,实现了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性探测与有效性检验,验证了探测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S63标准采用Blowfish算法对原始海图数据加密后发行,数据的解密成为电子海图系统数据转换和更新中一个耗时的过程。为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针对Blowfish分组密码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图形处理器(GPU)的海图并行解密算法,并采用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同步技术进行了优化。测试表明,采用GPU的并行解密算法是纯CPU串行处理的9.8倍。该算法不仅可大大加快海图数据转换和更新过程,对地理信息系统海量数据处理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电子航海图(ENC)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安全问题,结合S-57标准下CRC校验和完整性认证需求,提出了一种顾及点位篡改定位特性的电子航海图零水印算法。该算法在分析ENC物标(要素)中以经纬度表示的离散点位坐标数据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构造离散点经纬度坐标数据校验码生成模型,结合离散点经纬度坐标数量对ENC单元格网进行二叉树分块处理,并分块解算基于离散点经纬度坐标校验码的二值序列,通过该二值序列与置乱加密后的水印图像进行异或操作构造零水印图像。算法中离散点的经纬度坐标校验码和格网分块技术的引入,在保证ENC数据精度和满足CRC校验的同时,具备点位篡改定位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不可见性和一定的篡改定位精度,适用于电子航海图数据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等高线作为地势起伏与地形凹凸特征的表达,与水网表达有着密切的约束关系。在空间数据库集成与匹配中,由于来源不同,这两种数据往往出现不一致,导致水网"爬坡"现象。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等高线与水网匹配及一致性改正方法,利用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等高线基础上通过弯曲分析提取地形特征,基于河流分布与谷地走势的相关性,建立水网与等高线间的匹配关系,进而识别两者间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仿射变换等几何方法完成一致化操作,包括水网移位匹配等高线和等高线移位匹配水网。  相似文献   

15.
电子海图高速显示的数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普通数据和复杂空间对象的一体化及高效的空间索引组织结构作了较深入的描述。一方面,通过广义MBR信息和四分形编码建立了空间索引,使得快速确定空间对象间的二元几何关系成为可能,实现了快速的空间检索和图形显示;另一方面,通过R树建立航海资料的二维索引结构,以及采用“上下文相关”的文本格式,体现航海资料自然的层次结构,从而提高搜索航海资料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核心要素数据包含4个比例尺,每年需要进行2次更新。在多尺度核心要素数据更新时,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数据质量检查时很难被发现,特别是属性的不一致性问题。通过引入GUID型字段可以将更新前后的核心要素数据关联起来,并开发基于GUID字段的变化要素提取程序,用于变化要素的快速提取,从而实现多尺度核心要素数据的级联更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复合分层分类方法:在用马氏距离判决分类基础上,引入了土壤图、地形图和纹理结构信息以及专家知识,对初始分类结果进行了分层判决。提高了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8.
Map Libraries     
Colour distortion, which is caused by the unavoidable mismatch between a map’s gamut and a device’s gamut, negatively affects the semiotic quality of maps. Cartographic communication often suffers from undesirable colour inconsistency. This method models cartographic colour reproduction as a constrained transform problem, namely, adapting a map’s gamut to fit a device’s gamut while preserving the semiotic quality. Fir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p’s gamut are investigated by considering cartographic principles, and the fundamental concerns of preserving semiotic quality are proposed. Then, the self-organizing map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iteratively optimize the cartographic colour reproduction. We implement this method and evaluate it based on a series of thematic map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ffers better results than two alternatives in terms of facilitating cartographic colour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9.
王福杰 《北京测绘》2020,(5):657-660
自2016年开始,地理国情工作的重心由普查转移到监测上来。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的各项质量指标均比普查时更严格,如何更好地做好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直接影响监测数据成果的质量水平。本文结合山东省2019年度国情监测数据成果验收工作,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提高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质量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