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吕志鹏 《地下水》2023,(4):138-139
目前国内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提高灌区灌概用水效率意义重大。本文以黄河中上游某灌区为例,选取9个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灌区灌溉用水效率正贡献率高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比、渠道衬砌率、当年节水改造投资、节水灌溉面积;而负贡献率较高主要有常规水稻净灌溉定额、水稻种植比例。这些因素反映了灌区的种植结构、管理水平以及水利设施的现状。为此,在灌区要大力发展滴灌等节水技术;积极转变农业结构,例如:鼓励、引导农民发展高经济效益蔬菜、花舟、水果、草、牧;通过科技实验,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9,(6)
清原县是优质水稻的生产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迅速。北三家拦河闸作为清原县重要的引水工程,担负着闸址下游两岸2 400亩水田灌溉任务。本文就灌溉范围内水稻的灌溉方式、各时期的灌水定额、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水率进行计算,并对水平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三家拦河闸除险加固完成后,能够满足灌溉面积3 000亩灌溉用水量需求,可有效提高灌区粮食超量、增加人民经济收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叶尔羌河流域三个典型灌区1990-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经测算,近20 a以来叶尔羌河流域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总体呈现递增变化,相比于90年代,2010年代灌区水利用系数提高15.8%。由于灌区季节来水不均衡使得叶尔羌灌区属于缺水灌溉,需要对区域内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区域节水力度,有效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6)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其综合反映了设计水平年灌区"标准状态"渠道系统工程状况、田间灌溉水平和能力条件下的总体灌溉用水效率。本文结合辽阳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概况,对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思路进行探讨,认为在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设计时,需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左右,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5左右,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5)
为解决青龙河灌区渠首破损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防渗渠道漏水、损坏严重,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输水干渠断路无法供水等问题,本文结合灌区工程实际合理设计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案,并以工程实践分析了方案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明显改善了青龙河灌区的灌溉条件,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基本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理科学、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政友 《地下水》2003,25(1):34-36
通过对小麦和玉米生长期间的有效降雨量及灌溉水量、灌溉利用系数、灌溉水量及作物产量的关系分析计算 ,阐明了有效降雨量 ,充分利用有效降雨量合理进行灌溉 ,提高灌溉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0,(3)
新疆阿瓦提县属于典型的灌溉农业大县,县域内不产水,无调节性水利工程设施,区域用水主要从阿克苏河限额引入。本文基于2013-2016年供用水资料,对县域供水现状和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水平、用水结构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及落实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可知:阿瓦提县为农业大县,农业灌溉面积较大,加之灌溉水利用率偏低,水资源的98%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居民生活及城镇生态环境用水的增加都受到水资源量的制约,人均用水量逐年减少,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减少,工业用水效率不断提高;用水总量基本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之内,但是地下水用水量超标,工业用水量在控制指标内,农业灌溉用水超标,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完成规定任务,灌溉水利用系数率高于“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则在控制指标之内。在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继续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王日海  程保军  赵坤 《地下水》2008,30(5):110-110
集雨节灌工程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效率,省地、省工、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进而推动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4)
我国农业灌溉模式以联合运用多方水资源为主,以定值作为用水配置优化模型的相关参数值,通常无法客观反映灌溉面积与地下水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排队理论构建灌区配水优化模型,以喀左县水泉灌区为例,探讨地表水灌溉的等待历时与地下水灌溉农田面积之间的作用规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优化的配水方案,以期提高灌溉水优化配置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以黄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准确预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制定优化的调控方案,从"经济社会-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互馈机理出发,建立水资源承载力水量、水质、水域空间、水流的全要素诊断体系,识别关键驱动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系统动力学等多种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定量动态预测模型,同时制定调控目标,结合分析驱动指标的实现难易程度和代价,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承载力提升和减负方案。应用于黄河流域水量要素承载力的诊断、预测与调控,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调水工程运行前各规划水平年黄河流域、上游区、中游区、下游区均处于超载或严重超载状态,运行后均处于临界超载或超载状态,选择非常规水利用、入海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灌溉面积、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增加值等6个关键驱动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各水平年水量承载力均不超载的最优调控方案,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莉新 《水科学进展》2007,18(6):879-883
首先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水资源供需紧张度系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动力学评价思路。进而结合江苏省水资源特点,计算了包含经济增长率、供水水平和保证率三组参数8种典型方案的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周亮广  梁虹 《中国岩溶》2006,25(1):23-28
喀斯特地区水文运动规律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承载力也不同于非喀斯特地区。本文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入手,选取了供水模数、需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供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耕地灌溉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等评价指标,并用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贵州省各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了合理排序。最后对人口、GDP、水资源量和喀斯特面积与评价结果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以上四因素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其关联程度大小顺序为: 水资源量> 人口> GDP> 喀斯特分布面积;喀斯特分布面积对其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其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不明显;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喀斯特分布面积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将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姜锋  王丽霞  孙烨 《地下水》2012,(4):117-120
基于陕北延河流域2000-2009年的水土资源相关数据,依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导则》中对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测评模型,计算流域水土资源承载力和承载指数,并对比评价了流域各区县的水土资源承载现状。结果表明:①延河流域各区县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均为超载,其中延长县和志丹县为过载,宝塔区和安塞县为严重超载。②延河流域各区县的土地资源承载状况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宝塔区和延长县的为严重超载,安塞县和志丹县的为平衡有余。研究可为水土资源在县域之间、省际之间等不同级别行政区域中的合理均衡和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雷雷 《地下水》2011,(4):119-121
大连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大连市水资源环境现状出发,在全面分析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模拟了在现状延续型、经济发展型、节水型、协调发展型4种方案下模拟了2005~2025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前提下,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是提高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满意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为例, 利用熵值法分析原理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及指标客观赋权, 并得出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综合得分值. 结果表明: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各县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较低, 且出现了下降趋势, 而且空间差异显著. 影响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变化的动力因子是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双重不合理, 并对水资源承载力产生较强的制动效应, 用水效益的缓慢提升和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减少, 也影响着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提升和流域可持续管理, 建议加强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建设, 发展节水农业和高效用水灌溉技术, 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 提高用水效益, 完善流域管理法规、 法律条例, 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建设统一管理模式, 建立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Coastal area is the region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argest ecological stress in current China, where the proportions 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eveloped coast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are determined by projects planning.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is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ensur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ject planning. Based on the pressure types of projects planning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and contents of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were redefined for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ogress and advances related with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were reviewed, which included habita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ea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e conclusion noted that domestic research of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needs to build a complete system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methodology based on extensive reference to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visualization research related with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ces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oustal areas.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土地承载力是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回顾总结了我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进展,将目前的土地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为三类:根据环境因子潜力结构计算土地生产潜力的方法(包括环境因子逐段订正模型和气候因子综合模型)、根据植被潜力结构计算土地生产潜力的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并讨论了各类方法的使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最后对土地承载力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矿产资源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定义矿产资源承载能力为一定时期内,在尽可能减少资源和生态环境损耗的前提下,区域矿产资源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定义和数据可获取原则,选取开采矿石量、破坏土地面积、排污量为投入的资源环境指标,矿业经济、矿业就业为产出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以湖南省20个资源型县(市、区)为例,采用DEA模型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苏仙区、安化县矿产资源承载能力高,北湖区、临武县、新化县、涟源市、攸县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较高,衡南县、祁东县、江华县、双峰县、新邵县矿产资源承载能力中等,宜章县、冷水江市、浏阳市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较低,桃江县、桂阳县、花垣县、平江县、常宁市矿产资源承载能力低。影响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的短板要素主要是"三废"污染较重且治理率较低,采矿占用、破坏土地资源严重,矿业经济疲软、结构亟需优化。实证研究显示,DEA模型可以定量评价矿产资源承载能力情况,较客观地反映了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短板要素。  相似文献   

19.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