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煤炭企业广泛使用的全液压坑道钻机现场运行状况,剖析了全液压坑道钻机的故障机理和特点,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全液压坑道钻机故障进行预测与诊断的技术方法,探讨了各种最新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ZDY6000L型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液压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全液压坑道钻机液压系统的技术水平,对于改善钻机整机性能及提高瓦斯抽采孔的成孔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全液压坑道钻机液压系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钻探工艺和液压传动控制系统节能的要求,设计了ZDY6000L型覆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液压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行走回路、回转回路、给进回路和辅助回路。经型式试验和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该液压系统设计合理、先进可靠,具备良好的机动性,且节能增效。   相似文献   

3.
煤矿坑道钻机性能检测试验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煤矿坑道钻机性能检测试验台的功能及组成,经过两年多200余台各型坑道全液压钻机的检测运行,表明这种检测试验台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测试直观,数据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了全液压坑道钻机液压系统的污染来源及危害,以钻机油箱的设计环节为重点分析了液压系统油液污染控制方法,并对钻机其他元件污染控制及钻机使用阶段污染控制有针对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及坑道钻机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其他工程机械液压净化系统的设计维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般传统钻机主要由主机、操作台、泵站三大件组成,质量大,搬运不方便。ZDY4000LS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是一种新型的钻机,结构布置合理,辅助功能齐全,它能有效地改善中小煤矿钻孔施工效率,提高钻掘产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主要介绍了ZDY4000LS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布局特点、液压系统及生产试验情况。试验应用表明,对于巷道较小或者有运输皮带限制的煤矿巷道,该钻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瓦斯抽采履带式坑道钻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用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以分体式为主,钻机搬迁费时费力,钻孔施工效率较低,履带式钻机的研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4种新型履带式坑道钻机的研制及现场应用情况看,采用整体式履带车载结构,可在井下自行搬迁,方便快捷,工人劳动强度低;机身倾角调整方便省力,钻机固定安全可靠;钻机设计参数合理,配套高强度钻杆处理卡钻事故的能力强;采用全液压驱动,各执行机构既可实现联动,又可单独控制工作;液压系统采用多泵系统,可独立调节各机构工作参数、转速和扭矩无级调整;采用具有节能效果的负载敏感技术,泵控变量便于实现远程控制,符合钻进工况特性要求,可满足煤矿坑道不同孔深钻探施工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钻研中心研制的ZDY2-1000LF型全液压履带钻机近期进行了型式试验,现场各项数据正常,性能良好,试验获得成功。ZDY2-1000LF型全液压履带钻机采用分体履带形式,是我院首台双工作臂全液压坑道钻机,显著特点是宽度窄,移动灵活,可与掘进机交替施工,可用于煤矿井下  相似文献   

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日前推出新产品“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简称ZDY6000L型全液压履带钻机)”。该钻机是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ZDY6000L型履带自行式水平深孔瓦斯抽放钻机”的科研成果,主要解决了煤矿井下钻机搬迁运输难的问题,而且在技术上有新突破。与以往MK系列钻机所采用的手动控制、手动变量的液压系统相比,该钻机采用了负载传感变量控制技术和液压反馈控制等先进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钻石—300型全液压坑道钻机绳索取心绞车的原布局方案,占地面积大,且钻机受力不合理,影响了钻机的稳定性。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布局方案。计算和实践均证明该方案具有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坑道钻机液压动力系统复杂化带来系统中各元件间逻辑关系模糊、失效形式多态性及故障概率获取困难等问题,克服传统故障树在复杂机电液装备故障诊断分析中的局限性,实现及时准确获取设备故障信息,发现故障原因并采取措施,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故障树煤矿坑道钻机液压动力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以ZDY25000LK型钻机液压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以T-S模糊故障树描述系统的性能变量,进行分析建树。根据质心距离相似度的度量法对专家评估的底事件模糊概率进行修正,求解顶事件在不同故障程度时发生概率的梯形模糊数。通过T-S概率重要度分析,确定各底事件的重要度排序,指出在不同故障程度时液压动力系统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部件级到系统级事件发生严重故障的概率呈递增趋势,系统中多个部件发生轻微故障时,系统发生严重故障的可能性较大。各事件的故障程度对上级事件发生的贡献度不同,根据重要度排序锁定故障位置并判断故障原因。当液压动力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时,根据重要度分析结果,应优先排查安全阀工作情况、油泵内部磨损情况及内部串油情况。该方法实现在不同故障程度时系统中薄弱环节的快速定位,在鄂尔多斯淮河能源唐家会煤矿的工程试验中得到验证,为提高煤矿坑道钻机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有杆抽油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是国内外采油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示功图的不同形状特征可以反映抽油机的不同工作状态。将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应用于示功图的识别与分类,建立了一个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模型对示功图进行自动聚类,从而实现故障诊断的自动化。应用江苏油田的实测示功图数据进行实验,可以看出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分类能力和泛化性能,是实现油田抽油系统故障诊断的有效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盾构施工典型故障诊断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高  袁大军  杨全亮 《岩土力学》2009,30(Z2):377-381
随着盾构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典型事故,有必要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引入故障诊断技术,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从本质上讲,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技术是个模式分类问题,可以借助BP前馈神经网络来实现。结合广州地区的生产实例,在对典型故障简单分类的基础上,对具体应用BP网络实现盾构机的故障诊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算例表明,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盾构施工过程的故障识别与诊断是可行的。当然,为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果,应加强对典型故障数据的积累并提高故障间的可分离度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传感器信息集成的方法来进行麻花钻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思路并给出了模型,此模型中,信息集成所采用的传感器为:力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可采用的方法为: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诊断和灰色关联度诊断。  相似文献   

14.
圆弧形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神经网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的稳定性往往取决于一些难以确定的非线性因素。而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并行处理数据与信息、良好的容错特性和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可以通过自学功能从样本实例中获得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能模拟人脑的某些智能行为,因而适用于解决非确定性的边坡稳定性评价问题。本文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神经网络BP模型,用收集到的边坡稳定破坏实例作为样本进行学习,对桂林-柳州一级公路中K250段公路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法是一种有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FORECAST OF PREFERRED FAULT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优势面区域稳定性评价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 (ANN)的原理和方法 ,探讨了基于 ANN的优势断裂预报神经网络算法及模型 ,并结合实例检验表明应用反传 (BP)神经网络模型判定优势断裂的新方法是有效的 ,且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小波神经网络在基桩动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及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将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结合起来,从基桩动测信号二进小波变换的频域中提取特征,最后将这些特征输入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分类,进而实现基桩缺陷的诊断。数值模拟试验显示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程桩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成功的神经网络可以作为智能分类器对基桩常见缺陷进行识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17.
以Windods系列操作系统引起的网络故障为主线,对Windows的组网模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同时以网络的软件故障分析为重点,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逐层剖析网络故障的方法,并把在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中的一些实际经验介绍给读者。在案例中分析了由Windows98(第二版)引起的一个网络常见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问题,在总结现有突水预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特征选择实验得出水压、距工作面距离、砂岩段厚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断层落差、裂隙带、开采面积、采高、走向长度是影响突水发生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复杂、非线性的特点。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构建的突水预测模型,将煤矿突水实例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LSTM神经网络模型与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正确率更高,稳定性更好,更适用于煤层底板突水预测。   相似文献   

19.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nterpret magnetic anomalies caused by 2D fault structures.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version, utilizing particularly modular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The inversion process is implement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2D fault structures where it has been verified first on synthetic models. The results of the inversion show that the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the inversion agree well with the true ones. The analysis of noise has been studi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approach where it has been tested for contaminated anomalies with 5 and 10 % of white Gaussian noise. The results of the inversion provide satisfactory results even with contaminated signals.The validity of the approa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rough real data taken from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A comparable and satisfactory agreement is shown between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 the neural network and those from techniques published in literatures.  相似文献   

20.
随煤层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突水机理和多变的突水主控因素,且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不确定性,使底板突水预测的难度不断增加。为准确预测底板突水危险性,针对底板突水的小样本、非线性问题,首先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将网络随机赋值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初次优化,再选取搜索能力强、稳定性较好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对权值和阈值进行二次寻优,从而建立SSA-GA-BP神经网络底板突水预测模型。分析整理山东省滨湖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选取含水层水压、含水层厚度、隔水层厚度、断层密度、断层分维值、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底板破坏深度共8个因素,作为预测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绘制各主控因素3D映射投影曲面图;利用Surfer软件中的克里金插值法提取50个数据点作为模型的输入样本(分为训练集40个,测试集10个),对模型进行训练学习,训练误差精度达到要求后,对滨湖煤矿3个未开采工作面的12个数据点进行突水危险性预测。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利用BP、GA-BP、SSA-GA-BP这3种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为避免模型仅与BP网络预测对比的片面性,同时选取以熵权法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将各网络模型及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SA优化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突水预测误差较小,预测结果准确率更高,为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