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于1997年4月19日至24日在河南开封召开了“南方地区第八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近30个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各类论文共36篇。会议主要围绕南方复杂构造地区的地震勘探方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和其它物探方法的应用等展开了讨论。其中,有关海相地层油气勘探技术方法研究和前景分析的部分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据悉,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将于1999年召开两个学术研讨会。1.“复杂地表复杂构造条件下的物探技术研讨会”,1999年8月召开,会期5天,规模130人以下。承办单位:西北石油地质研究所(730020兰州市雁儿湾路),联系人:孙丹(电话0931-8497330-3614)。主题为:(1)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采集;(2)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下成像问题;(3)复杂构造地区的地震解释;(4)利用综合物探解决复杂条件下的地质问题。2.“碳酸盐岩地震勘探经验交流会”,1999年10月召开,会期5天,规模80人左右。承办单位:四川石油地调处(637000南充市西藏路1号),联系人:青銮文(电话0817-220188-5671)。主题为:(1)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2)碳酸盐岩出露区地震采集及处理技术;(3)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技术;(4)碳酸盐岩出露区地震勘探前景及应用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水文物探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到会正式代表52人,他们来自地矿、水利、铁道、煤田、核工业、兵器工业、冶金和建材部门的科研院所、大学和野外队、个体经营者。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在会上宣读了23篇,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水文物探的现状。综合报告中,回顾了我国水文物探的发展进程,展望了进入21世纪我国水文物探的发展目标和前景。在找水方面,有地面电法、航空电…  相似文献   

4.
1996年5月27—30日,在贵州安顺市召开了“南方地区第七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石油学会、贵州省石油学会联合召开。这次研讨会主要集中交流了三个专题:南方中、新生代盆地;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方法;电磁法在南方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内容涉及:(1)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2)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和油气藏描述;(3)MT 方法;(4)盆地结构和沉  相似文献   

5.
姚敬金  孙鸿雁 《物探与化探》2005,29(6):I0005-I0006
1会议概况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桩基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联合主办,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福建省地质学会赞助,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承办的“勘探地球物理2005学术交流会”暨“全国物探院(队)长座谈会”,于2004年10月31—11月2日在福州召开,与会代表180人,分别来自国土资源、煤炭、水电、铁道、交通、建设、核工业、石油、电子、院校、研究院(所)、仪器厂、  相似文献   

6.
《江苏地质》1993,17(1)
由江苏省地质学会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同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固体矿产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及水工环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物探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9月15日至17日在句容召开,与会代表计42人。会议收到论文19篇,会上交流15篇。经民主评议,评选出5篇优秀论文。其中刘建生《中国大陆岩石圈厚度特征及金刚石深部预测研究》和徐晓连等《工程地质勘察的新技术——横波浅震》两篇论文获一等奖;肖延生《论火山岩及红层地区物探找水的新进展》,黄启生《论屏障过渡激发极化法对激电弱异常的识别》和刘遵长等《关于提高重磁解释效果若干方法应用的探讨》等三篇论文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与会人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土资源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共24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3篇,论文全文2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分会宣读论文52篇。会议开幕式由大庆油田…  相似文献   

8.
学会之声     
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9~ 12日 ,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 4 2个单位的 2 4 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 133篇 ,全文 2 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 ,分会宣读论文 5 2篇。主要涉及古地理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1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青年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昇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给青年物探工作者提供了一次在全国性会议上报告自己的成果、互相交流的机会;也是学会为发现人才、鼓励年轻同志奋发、创新而安排的一次活动。从本年初开始筹备以来,就得到各方面的热情支持和青年物探工作者的热烈响应。  相似文献   

10.
<正> 该会由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石油学会联合主办,举办时间安排在第三季度。会议将就近几年来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及勘探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及发展方向展开研讨,重点是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11.
于1982年11月8日至1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有地质、核工业、冶金、石油、城建、中国科学院等各部门所属生产、科研、教学等80余个单位的150余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14篇,其中8篇在大会上宣读,其余大部分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原生环境水文地球化学及地方病病因;浅、深层卤水、油田水文地球化学;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2.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1994年度学术报告会会议于1994年8月25~28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煤炭、地矿、石油、冶金系统的勘探、教学及科研单位代表共70人。会上共收到论文70篇,除煤田地质专业外,还包括了相邻专业和煤田地质新拓宽的研究领域,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1984年9月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89个单位135人。山西省科协、省地质学会、省煤炭学会、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领导到会祝贺。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石油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4日-16日在中国北京顺利召开。共有26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德国、韩国以及国内的18个科研院所和34个油田公司。这次大会提交的会议论文和摘要116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28篇,分会交流34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于1980年9月16日—9月25日在西安,联合召开了碎屑岩沉积相模式和相标志的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74名,来自生产、教学、科研的106个单位,提出交流论文83篇。会议分三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10—11日,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在南京召开了下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研讨会。来自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石油地质局、地矿部石油物探研究所、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第六物探大队、南京大学、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南方新区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等单位的2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下扬子地区海相油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12至17日,由地矿部石油物探研究所主办,在南京召开了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普查勘探方法技术国际讨论会。到会中外代表共百余人,论文近百篇。就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普查勘探方法技术进行了学术讨论。中国代表论文约占4/5,其内容表现了我国六·五期间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的油气普查勘探方法技术上取得的新进展。第一是在物化探及实验方法方面形成一大批新方法技术,有20多项单项新方法技术;如上扬子地区的山区地震;上、下扬子地区的超多道地震;三维面积地震;宽线地震;纵波-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次金属矿勘探地球物理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1月3~7日在烟台举行.来自地质部、冶金部、二机部以及科学院和大专院校的112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学会副秘书长王绍舟,常务理事王敬尧、谭承泽、熊光楚,理事杨尔煦、秦葆湖、黄树棠、章晔、程方道、蒋光跃、傅良魁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80篇,大会宣读的有13篇,分组会上宣读的33篇.这些论文介绍了近年来物探在找黑色、有色、稀有和放射性矿产方面所取得的地  相似文献   

19.
由本会沉积学会、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盐类沉积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8—22日在四川自贡召开。来自地矿部、化工部、轻工部、国家建材局、石油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系统所属49个单位的代表共112人参加了大会。会议收到论文近百篇,大会上宣读的有22篇。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工程物探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工程物探学术会议”于2008年11月17~1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全国建筑、交通、水电、地矿、煤炭、石油、冶金、大专院校、国防系统及国内外勘探公司、仪器生产厂商的100余名工程物探界代表出席了会议。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