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定水井影响半径的方法很多,如:利用观测孔直接观测;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根据单位涌水量或单位水位降低,根据含水层岩石特性等求得。当然最精确的方法是直接观测。应该指出,当计算地层渗透系数(K)时,影响半径(R)对它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计算渗透系数公式中,影响半径(R)是取其对数值。但为供水目的而正确布置水井时,影响半径的意义就特别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2.
海底隧道涌水量数值计算的渗透系数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隧道的建设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水害则是海底隧道建设期间风险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隧道涌水对施工安全与建成后的运营成本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海底隧道进行涌水量预测便显得尤为重要。数值计算方法是当前涌水量预测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而计算涌水量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渗透系数的确定。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计算、模型试验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底隧道建设期涌水量的预测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海底隧道开挖后涌水量现场监测,得到开挖后涌水量变化曲线;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围岩渗透系数的取值进行反分析,对渗透系数进行不断修正,并在数值计算中成功拟合实测涌水量曲线,所得到的渗透系数即为数值计算中应采用的合理渗透系数。在结合试验段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将合理渗透系数与前期地勘压水试验得到的渗透系数进行比对,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模型试验的手段对以上结论进行验证。将其应用到海底隧道的涌水量预测中,通过正演数值计算预测围岩相似洞段的涌水量,其结果对海底隧道涌水量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 概述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计算集水井涌水量的公式,可分为,一为理论公式(如裘布依公式),一为涌水量经验公式。在采用经验公式时,首先根据抽水试验资料(一般为三次降深)确定曲线方程的类型,其次在已确定曲线方程类型的基础上,确定方程中的参数。方程类型及参数确定后,即可建立相关方程式,继而根据建立的相关方程式-经验公式,预测一定降深条件下的出水量或一定出水量条件下的降深值。本文仅就PC-1500计算机对完成前两项工作的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含水层渗透系数是评价地下水资源,拟定开采方案的主要参数之一。用裘布依涌水量方程求得的渗透系数一般偏小,实际是抽水井孔壁附近水位和井内水位之间存在着一个差值,即所谓的水跃值。裘布依在推导“方程”时没考虑水跃值。本文希望通过阐述水跃值的产生及其计算方法来证实水跃值对参数的影响,从而确定准确求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2)
基坑降水设计常采用大井法计算基坑涌水量,但是当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非均值性,防渗围堰的存在且渗透系数的不确定性时,利用"大井"解析法求解涌水量时,概化的条件较多,往往降低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而数值法不受其限制。因此本文采用了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对基坑涌水量进行了模拟。在正确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确定数学模型,通过非稳定流计算求取基坑涌水量,并对防渗墙的防渗效果进行三种方案模拟计算,结合工程降水实际,推求防渗墙的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6.
FLAC3D在青岛地铁渗流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福才 《岩土力学》2013,34(1):299-304
首先,基于考虑衬砌和注浆圈的解析解,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计算与自动绘图程序,研究水头、隧道半径、围岩渗透特性与衬砌渗透系数和隧道涌水量、外水压力的相互关系;其次,基于FLAC3D软件平台,通过数值解与理论解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在隧道渗流场中应用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青岛地铁典型区间隧道,分析了隧道开挖阶段以及运营期的渗流场,并研究了在不同注浆圈厚度以及注浆圈渗透系数下隧道注浆圈的涌水量和外水压力。结果表明,在隧道周围施作注浆圈的方法来减少隧道的涌水量是可行的。注浆圈厚度越大,其渗透系数越小,隧道涌水量就越小,而外水压力变化规律与涌水量恰恰相反。研究成果为地铁隧道衬砌的设计和注浆圈范围的初步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井抽水地下水直线运动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法国达西同时期的水力学者裘布依于1857年把达西德渗透定律应用到天然含水层中。得到了著名的裘布依微分方程。然而,它只能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去解释地下水运动规律。这个理论方程式无法处理和解释地下水在天然水力坡度的作用下,进入抽水井降落漏斗影响范围内的天然径流量这个客观事实,其计算结果可信度低。本文提出了渗透系数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渗透系数等于井管抽水单位涌水量除以所利用含水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以映射和叠加原理为基础,探讨了均质、等厚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井作三维运动时,地下水稳定运动基本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并与裘布衣公式作了对比。由于求解时考虑了地下水流速的水平、垂直分量,故所得结果较裘布衣公式更为准确与合理。  相似文献   

9.
对单井抽水资料的处理及精度评价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井损的基本特征,着重讨论了单位涌水量、涌水量曲线方程及参数获取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推举一种计算井损及校正降深的有效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裘布依渗透系数与泰斯渗透系数间的理论相对误差关系同客观实际相吻合。由理论误差分析式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所推举的校正降深方法之理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梁志才 《地下水》1992,14(4):203-205
抽水试验过程可以看成是井内形成的水位下降迫使含水层的水向集水井流动,运动的水流要克服阻力损失水头,而水头的损失来源于井内形成的负压水头,其数值应加到井水位降深上。根据这一设想,结合裘布衣条件下流量与降深的比为常数的等量关系导出一公式,此公式经笔者对37眼抽水井资料进行对比验算,发现与传统的经验公式法的计算误差很小,而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了。  相似文献   

11.
在矿床水文地质勘探中,计算矿坑涌水量是个重要内容。它既是一切矿床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归宿,也是用各种勘探技术所取得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的反馈。该项工作虽然如此重要,但是至今未能圆满解决。无论以稳定流为基础的裘布依系列公式,还是以非稳定流为基础的泰斯系列公式,来计算今后采矿区(坑)的涌水量,在公式的选择与计算结果上,都难  相似文献   

12.
涌水灾害问题广泛存在于隧洞工程的建设之中,它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洞室稳定性及人身安全。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出大量的隧洞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但不同计算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选取合理的计算方法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将当前广泛应用的隧洞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分类总结为4种:经验公式法、解析公式法、数值计算法和物理模拟法。经验公式法多来源于大量工程案例的总结,着重于相似地质条件下隧洞涌水量计算;解析公式法则基于严密的理论推导过程,计算过程快速简洁;数值计算法适用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涌水问题的计算;物理模拟法借助于试验的手段,直观地显现出隧洞的涌水规律。本文对现有计算方法的理论原理、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展望了隧洞涌水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多世纪以来,裘布依涌水量方程方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用“方程”求得之渗透系数往往偏小,且是一个与井内降深、观测孔距离有关的随机变量,与理论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14.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1,28(2):118-121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抽水井口径对抽水试验成果存在较大影响、传统的裘布依井流公式对井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本文以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含水层中井抽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井径与井涌水量以及含水层水文参数计算成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裘布依井流计算公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底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水底隧道涌水的预测计算问题,利用经验法和有限元法对某拟建海底隧道工程方案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和对比分析,探讨了竖向和水平走向裂隙发育情况对隧道涌水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有限元相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水底隧道涌水量偏小;②当水底岩层张性裂隙(尤其是竖向裂隙)较发育时,隧道涌水量增长较大;③当隧道临近或穿越断层破碎带时,隧道周边的渗流场具有显著的三维特征;④如果水底隧道上覆地层中没有显著的隔水层,则由于水源无限充足,隧道的涌水量将主要受到水位相对高度和隧道围岩渗透系数的影响,与隧道上覆地层的厚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考虑应力状态的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确定方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了近四十年来国内外不同学者计算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介绍了确定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讨论了影响渗透系数的若干因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q/s曲线长度A和单位涌水量q、水位降深s之间关系,用达西渗透公式诱导和假设建立了求地下水向井q/s曲线及q/s曲线段间渗流速度公式,并用q/s曲线段间渗流速度Rs求得含水层渗透系数K,又用渗透系数K建立了反求影响半径R的假设公式。所建立的公式只适用于稳定流抽水试验中计算含水层的K和R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8.
张建山  李俊亭 《地下水》1989,11(4):206-209
本文通过对潜水裘布衣非完整井园岛理想模型实验研究,推出了该模型抽水井出水量的经验计算式。经方差分折,该经验公式具有高度显著性.实验证明,流量与滤水管长度关系曲线尾部近乎平行于横座标轴。这说明在大厚度含水层中,滤水管达到一定限度后,再单纯依靠增加其长度来增加出水量是有限的,且是不经济的。本文还据此推出了最佳开采深度的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爆破振动效应下海底隧道涌水量预测目前仍是一个难题。以青岛地铁1号线瓦屋庄站—贵州路站过海区间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利用镜像法推导考虑损伤区因素的海底隧道涌水量计算公式,通过正演与反演的方式,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以及实际工程监测结果综合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并分析损伤区因素对涌水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得隧道周边围岩孔隙水压力会在短时间内急速上升,到达峰值后随着爆破振动的减弱及消失开始缓慢下降;在损伤区因素影响下,隧道涌水量随着损伤区厚度增加逐渐变大,但不会随着损伤区渗透系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数值模拟计算考虑爆破损伤区与否的隧道涌水量比值为1.4,与文章所推公式计算结果 1.342相比误差仅为4.1%,且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相比仅少0.53 m3/(d·m),相对于传统计算公式结果更接近实测结果,说明本文计算公式适用于考虑损伤区因素的隧道涌水量计算,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矿井涌水量计算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从区间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基于非概率集合理论,推导出了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影响半径和根据观测资料给出影响半径这两种情况下承压-无压水涌水量区间解析表达式,定量刻画了参数的区间不确定性下涌水量的区间响应,实现了从确定型计算公式到区间不确定性型计算公式的转变。通过对比蒙特卡洛法得到的实际区间上下限和推导出公式计算的上下限,分别给出了两个区间涌水量预测公式计算结果相对误差的绝对值控制在5%和10%以内时,相应变量的允许变化率,分析结果表明:公式一计算最大(最小)涌水量的相对误差为5%和10%时,变量的允许变化率分别为0.18(0.08)和0.28(0.12);公式二计算最大(最小)涌水量的相对误差为5%和10%时,变量的允许变化率分别为0.08(0.05)和0.12(0.08);在相同误差要求下,两个公式计算最大值时的允许变化率高于最小值时的允许变化率,这对计算矿井涌水量的上限有利。这为矿井涌水量计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