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传钧 《地理学报》2002,57(3):372-372
由辽宁师范大学海洋资源研究所张耀光教授撰写的《中国边疆地理(海疆)》一书,己由科学出版社在2001年4月出版。全书共约52万宇,图25幅,表197张。共分为5篇24章。第一篇中国海疆自然地理概况与自然资源,阐述了中国近海特征、海岸带与大陆架、岛屿以及中国海疆自然资源等;第二篇中国可管辖海域(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与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为主体的缅甸排华思潮产生及其原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密松水电站事件之后,缅甸排华思潮不断攀升。这一思潮伴随着缅甸民主改革的进程不断发展,成为影响中缅关系转折和思考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重要触发点,文章结合缅甸各阶层的情感和不同行为体行为、利用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从缅甸排华思潮产生的国内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发,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构建缅甸排华思潮产生的分析框架。利用框架从缅甸殖民时期以来形成的"羞辱"文化、民主改革之后缅甸局势变动、长期形成的文化心理等宏观背景,以及缅甸民众的排华记忆、民族主义盛行、对中国支持军政府的误解、华企在缅甸投资的产业结构、未能更好融入当地、对投资地各阶层利益的忽视、非政府组织对民众的错误诱导、媒体过分关注华企和华人以及过分夸大华企的影响等微观主体剖析缅甸排华思潮主要原因。结合其产生的过程和形成的机制,从国家外交政策调整、华企和华人行为的转变、加强与缅甸非政府组织联系、正确引导媒体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其农业发展在国际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缅甸农业土地资源的评估,是对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评估的基础。本研究分析了缅甸适宜进行农业开垦的土地与主要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缅甸农业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1)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与缅甸农业土地适宜性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AUC 0.8),结合贡献度高低,筛选了包括土壤、气候、地形以及灌溉条件共11个主要因子;2)土壤厚度是影响缅甸农业土地适宜性的最主要的因子,土层厚度小于100cm时,农业土地适宜性较低;地形条件中,坡度是影响适宜性的主要的因素,当坡度大于20°时,农业土地适宜性较低;气候条件中,降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河网密度与土地适宜性呈现出正相关的态势;3)缅甸当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达到40万km~2,其中高度适宜性的土地(Grade5)面积达2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近40%;从行政区域来看,主要分布在马圭省、实皆省、伊洛瓦底省和仰光省,上述省份也是缅甸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集体撰写、王颖教授主编的专著<中国海洋地理>,由科学出版社在1996年9月出版.<中国海洋地理>全书近80万字,图133幅,表158张.共分4篇24章.专辟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海洋地理学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理学会于1982年10月14日至21日在南宁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专门的农业地图学术讨论会议。出席的代表来自21个省(区),47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6篇在大会上宣读,其它在分组中交流,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小型农业地图展览,共展出农业地图和农业  相似文献   

6.
喜讯     
《地理教学》2011,(12):49-49
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共全文转载论文246篇(分布在60种刊物上),其中《地理教学》杂志被全文转载的论文数量为32篇,占全部被转载论文的13%,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7.
薛亮 《地理学报》2006,61(9):封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汤国安、杨昕编著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一书,于2006年4月科学出版社以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系列丛书之一出版。本书是继作者2002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一书后,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方面的又一力作。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至第五章为ArcGIS基础操作篇,以空间分析前后的数据处理与制图为重点,着重介绍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ArcGIS应用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等内容;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为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篇,以专题形…  相似文献   

8.
正主编:杨载田书号:978-7-03-041462-5定价:39元出版时间:2014年8月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从事高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和教材建设的成果,是在《中国旅游地理》(第一至第三版)基础上的修订版。全书共3篇14章。上篇为中国旅游地理基础,共2章,对中国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与实践、旅游开发与规划进行了精要阐述。中篇为旅游地理总论,共4章,对中国的旅游资源、环境、产品、市场、旅游地理分区,以及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归纳。下篇为中国旅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地区面临着因缅甸内战和毒品经济产生的跨国影响而形成的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通过文本分析法,本文聚焦缅甸内战和毒品经济,在分析缅甸内战历史和现实致因、缅甸毒品经济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从地缘政治学视角,揭示了缅甸内战与毒品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缅甸内战状态下的毒品经济为何在缅甸蔓延?毒品经济又如何加深缅甸内战并阻碍内战的终结?缅甸内战与毒品经济相互纠缠,即缅甸内战不是由毒品经济利益所触发,但缅甸内战刺激了鸦片种植和催生了畸形的毒品经济,而毒品经济重塑了缅甸联邦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等各方利益,从而为缅甸内战解决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0.
刘祎  宋涛  孙曼 《世界地理研究》2019,28(2):124-132
缅甸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分析和研究缅甸的地缘环境对推进中缅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建构了多尺度的地缘环境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了缅甸的地缘环境特征,并在对缅甸地缘环境、政体及战略演化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缅合作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探讨了"人"字形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缅合作的主要领域。缅甸是大国角力的地缘破碎地带、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边缘区、山地与平原切割的多民族割据地缘空间。由于复杂的地缘环境,缅甸在史前及封建王朝、近代殖民时期、内战及军政府时期,以及后民主化改革时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地缘战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合作具有广阔的潜力,促进双方互联互通,互利共赢,能够为两国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1.
选取坡度、植被覆盖指数、交通密度和人口密度共4个因子,构建中缅边境地区边民防控部署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以中缅边境南段地区为例,基于GIS技术,开展中缅边境地区突发事件边民涌入防控点和防控带部署分析研究,得到边民涌入的分级防控点和防控带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防控点主要分布在大盈江、南碗河和瑞丽江3条江河与缅甸接壤的边境一线,防控带主要分布在陇川县章凤口岸一带和瑞丽市南部与缅甸交界沿线,瑞丽市南部与缅甸交界的边境沿线为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西部资源》2013,(4):53
缅甸曼德勒电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六方投资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28日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这标志经过3年建设的中缅油气管道跨国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当天下午,缅甸副总统吴年吞、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等在曼德勒举行的通气仪式上共同启动了投产按钮,位于中缅边境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南坎计量站放空火炬熊熊燃起,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相似文献   

13.
苏晓波  蔡晓梅  周灿 《热带地理》2019,39(6):799-811
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缅甸北部少数民族自治邦,包括掸邦和克钦邦,构成全球第二大非法毒品生产地的金三角核心区。通过借助历史档案和学术文献,聚焦缅甸北部,基于政治地理的视角,理清缅甸北部毒品贸易的历史起源,探讨了自缅甸1948年独立后毒品贸易给该国带来的政治与经济危机,以及相应的地缘政治冲突和外部干预。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有:为什么毒品贸易能够在缅北扎根?毒品贸易如何影响缅甸政府在其北部山区的主权完整和领土控制?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毒品成为缅甸国内破碎主权和外部势力干预的原因和结果,毒品贸易以及与毒品相关的犯罪活动已经渗入缅北,严重危害了缅甸的主权完整。毒品贸易也为外部势力介入缅甸国内事务提供了契机。由于主体民族缅族控制的中央政府同缅北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民族和解缺乏基础,也无法为全面禁毒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因而,缅北的毒品贸易和缅甸的国家建设相互影响,导致国家主权破碎化和外部干预,导致缅北成为亚洲最贫穷落后的地区。文章分析以毒品为核心的开源权力机制与非正式或者非法全球化,丰富了Agnew有关主权的理论,在实践方面有助于认识中缅边境安全的复杂性,促进云南同东南亚的跨国区域化。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陈昱、廖克、施曼丽编著的地图科普著作《走进地图世界》,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科普角度,呈现既古典又现代的地图世界。全书三百余页,含古今中外彩色地图500余幅,共分为四篇:第一篇"地图的趣闻",包括100个地图故事,从远古到现代,把读者引入色彩缤纷的地图世界;第二篇"地图的魅力",300余幅各国彩色地图,使人赏  相似文献   

15.
当前缅北冲突与中缅边界管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缅甸因其特殊的地缘区位而成为大国地缘政治战略的交汇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等在缅甸不断推进,同时域外大国势力介入缅北地区,缅甸国内局势更加复杂,致使缅北冲突不断激化升级。2015年2月之前,缅甸政府军主动进攻缅北各民族武装组织,现阶段,缅北冲突发生了重大逆转,"缅北联军"开始主动突袭政府军。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缅北冲突原因以及中国扮演的角色,进一步提出缅北冲突对中缅双边关系、跨境贸易、边境安全以及边界管控带来新的挑战,并发现缅北冲突暂时不会对中缅边境地区带来较大的安全影响,但随着冲突的加剧,毒品、走私、跨境犯罪、恐怖袭击等问题将是影响中缅边境安全的潜在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边界管控措施,为国家和边境地方政府做好边界管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后缅甸国内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建国后的数十年里,中央政府与各地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冲突一直处于打打停停的战乱状态。然而2009年后缅甸国内冲突开始走向国际化,其未来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多变。2015年缅甸国内冲突的规模和持续性更进一步印证了这点。文章从地缘政治学视角,结合实地调研所做的访谈和问卷,得出一个基本观点:缅甸国内地缘冲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国内民族问题,而是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下的大国博弈的焦点之一;全球地缘格局变化导致大国地缘战略在缅甸汇聚,从而导致缅甸在全球地缘区位的变化。缅甸不过是大国全球博弈的一个新战场,再加上缅北和缅甸东部的地理特征和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的地缘关系成就了当前和未来的冲突,乃至缅甸的国内局势走向。  相似文献   

17.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背靠中国大西南,是中南半岛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缅甸资源丰富但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缅甸还是一个军人执政的国家,从1962年3月至今,军人已在缅甸连续执政45年多,成为二战后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军人政权。缅甸政府2005年11月突然宣布首都由仰光迁至内地的彬马那,并将新首都命名为内比都,缅甸为何突然迁都?现在缅甸新首都又发展的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8.
正28日,由中国、缅甸、印度、韩国四国六方投资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中缅原油管道(缅甸段)也即将竣工。据报道,负责中缅油气管道运营的东南亚管道公司中,中、缅、印、韩四国公司占股分别约为50.9%、7.4%、12.5%和29.2%,其中缅甸每年除获取作为股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于3月中旬在广州召开了学术会仪。出席这次会仪的有来自生产部门、科研单位的正式和列席代表120人。会仪共收到论文88篇,其中地貌55篇,经济地理33篇。地貌和经济地理的论文大都比较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这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与交流为生产服务的经验,讨论今后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以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于3月中旬在广州召开了学术会仪。出席这次会仪的有来自生产部门、科研单位的正式和列席代表120人。会仪共收到论文88篇,其中地貌55篇,经济地理33篇。地貌和经济地理的论文大都比较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这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与交流为生产服务的经验,讨论今后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