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闵隆瑞 《地质论评》1980,26(6):533-536
一、“黄土状岩石”一词的含义按风成说意见,“黄土状岩石”一词是用来区别于原生风成黄土而给其它成因的次生黄土的一个代名词。在最早的文献中仅见有“黄土状粉土”、“黄土状土”、“黄土状亚粘土”等名词。“黄土状岩石”一词  相似文献   

2.
李龙吟  田明中 《现代地质》1994,8(2):172-176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中国黄土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中国黄土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重新修订了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概念,建议废止“原生黄土”、“次生黄土”等概念,并对黄土成因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土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工作虽逐步开展, 但多限于微量元素的一般含量和分布。对黄土中元素的概率分布及背景含量的研究尚少。在日益深人进行的环境科学研究中,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重要研究内容。黄土及黄土状岩石在我国北方的覆盖面积很广, 形成了大面积的黄土区。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地区的黄土状堆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 《地球化学》1991,(3):292-300
本文从粒度、重矿物、化学成分和石英电镜扫描方面研究了三峡黄土状堆积物,它们分布在秭归、巫山、奉节、云阳等地的阶地上,各方面都与河漫滩和其他阶地堆积物相似,属于河流冲积物;与典型风成黄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土与黄土状亚粘土的建筑性质”一书的作者,将关于这种广泛分布并对建筑师极为重要的岩石的沉陷性问题的全部论述建立在十分正确的基础——黄土成因的特征上。他有力地指出,黄土类岩石的沉陷性是与它们的未达压密性、高的孔隙度、粉土成分,以及易为水破坏的胶结性碳酸盐和硫酸盐薄膜的存在有关的。胶结性的碳酸盐和硫酸盐薄膜胶结着粉土颗粒,主要是胶结石英,长石及其它稳定矿物(其中有很多矿物易于风化),而较少胶结粘土颗粒。所有这些决定黄土具有不良建筑性能的特征及性质,完全是由于它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时的自然地理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山陝甘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广泛分布着具有大孔隙结构的、遇水沉陷(湿陷)的黄土与黄土状土。在工农业大跃进的今天,在这些地区里将有更多的水工结构物、工厂、房屋等建筑起来,因此工程地质工作也将是非常繁重的。过去,我们在黄土与黄土状土分布地区进行工程地质工作时,主要系用挖探井的方法来采取黄土的原状试样的,这是一项既费力又不安全的操作方法,不能适应今日之需,因此必须要在这方面来个改革。  相似文献   

7.
黄土(包括典型黄土及黄土状土)在中国北部尤其是黄河流域有所分布,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构成蔚然壮观的黄土高原。全国解放后,在黄土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铁道、公路、引水、蓄水和城市等工程,以及群众性的改造自然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考察,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和科学工作者对中国黄土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地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主要对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湿陷、渗透及边坡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朱海之 《地质科学》1963,4(2):88-100
黄土属于粉砂岩类。粉砂岩占沉积岩的很大一部分。就以黄土和黄土状沉积为例,它分布的面积约占整个大陆10%。目前对粉砂岩的研究还远不如对砂岩、粘土岩、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岩等做得详细,所以也影响了对黄土的研究。我国黄河中游地区黄土的发育最为典型,其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沉积的地质时期也延续较长。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对黄土进行岩石学研究。通过岩石学研究,不仅能对我国黄土的特征有所了解,有助于工程建设,并且还可以对现在还进行得较少的粉砂岩类的研究提供许多有意义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9.
凌源钢铁公司场地黄土状粘土的特征、危害及地基处理凌源钢铁公司位于辽宁省西部凌源市境内,笔者结合参加公司厂区32项工程地质勘察实践,对场地内的黄土状粘性土的特征、危害及地基处理问题,谈以下几点认识。(1)凌钢黄土状粘性土的特征凌钢黄土状粘性土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10.
沉积矿物是记录物源信息和古气候变迁的良好载体。通过显微镜碎屑矿物鉴定和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峰能谱分析对芝罘岛黄土状黄土2 个剖面13 个样品进行处理, 并对数据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矿物种类、矿物形态特征、磁铁矿和岩屑的高含量等都揭示了黄土来源的多源性和近源性, 末次冰期时的海底平原沉积物以及洪积、残积物是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的重要物源, 而西北内陆沙漠吹来的细颗粒物质相对较少。普通角闪石、绿帘石含量较高的黄土堆积后期是以远源沉积为主, 且以风力搬运为主; 磁铁矿、岩屑含量较高的早、中期是以近源沉积为主, 搬运动力较复杂。根据黄土状黄土的剖面层序特征, 碎屑矿物以及黏土矿物垂相变化特征, 说明黄土堆积的早期, 气候是相对温暖湿润的, 之后变得寒冷干燥, 后来又逐渐回暖, 然后再转冷, 呈现出末次冰期该地冷暖交替的气候旋回。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二十年代末以来,许多学者曾对马兰黄土进行过研究。岩石、古生物地层证据表明,马兰黄土系晚更新世的风成堆积。但迄今没有提出过可靠的年龄数据。本文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了甘肃境内马兰黄土底部年龄,目的是了解不同地点马兰黄土堆积的起始年龄。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作为我国能源基地、农牧业生产基地和旅游基地,工程活动正在不断加强,但对于陕北黄土地区的区域工程特性研究较少。因此,结合野外调研以及相关勘察资料,对陕北黄土地层地貌及工程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陕北黄土地层可划分为全新统风积沙、上更新统黄土、中更新统黄土、新近系岩石和古近系岩石; 陕北黄土地貌可划分为黄土侵蚀-构造堆积地貌、黄土现代构造(变形)地貌、黄土湿陷地貌和黄土侵蚀地貌; 因沉积年代和赋存环境的不同,陕北南部和北部黄土的工程特性(主要包括湿陷性、渗透性以及力学性质)迥异。陕北黄土地层地貌特征及工程特性的研究不仅与陕北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等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陕北黄土分布区的生态、经济以及国防等国计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黄土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厚度大,连续沉积,对地层便于划分和对比。在以往,对黄土地层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生物地层学、气候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等方法。六十年代,刘东生等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对黄土地层的划分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模式,即晚更新世——马兰黄土;中更新世——离石黄土上部、离石黄土下部;早更新世——午城黄土。这一标准模式在地学界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黄土磁性地层学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使得黄土地层学的划分和对比工作前进了一步。本文利用黄土的热释光年龄及其他年龄值,对黄土的年代地层学及其几个主要地层界线进行划分和对比,提出来,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4.
豫西东部堆积了第四纪不同时期的风成黄土及冲积、冲洪积黄土状土,全新统黄土、上更新统黄土具有湿陷性,为弱—中等湿陷。中更新统黄土一般不具有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与土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关系密切,全新统黄土颗粒间为开放或次开放式架空结构,具有较高的湿陷性,上更新统黄土接近接触式胶结,存在粒间架空孔隙,潜在弱—中等湿陷性;中更新统黄土为不等粒基底胶结结构,存在骨架接触式孔隙,一般不具有湿陷性;同时,黄土的渗透性又具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5.
景才瑞 《地质论评》1960,20(5):226-226
众所周知,黄土在我国占有巨大的面积,我国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典型的区域,所以研究黄土问题就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过去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解放几年来大家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也展开了一  相似文献   

16.
黄土类土(指典型黄土和黄土状土的统称)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纬30。以南,温暖少雨,带有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总面积达60余万平方公里以上。山西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皆为黄土类土覆盖,研究黄土类土分布区的地下水赋存规律和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土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年轻、且正在堆积的高原,它记录着240万年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灾害演化的丰富信息,每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这一地区。本文概述了黄土地质灾害的危害现状,分析了目前黄土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当前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思路和课题:研究黄土地质结构和黄土介质力学行为对灾害孕育的协同控制规律,概化黄土重大灾害的基本成灾模式;破解复杂动力作用下黄土重大灾害发生、突变、演化机制和灾害链演变规律;建立黄土重大灾害超前判识、预警预报与风险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黄土地区重大灾害减灾示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黄土的地质问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仅就中国的黄土成因、中国黄土高原形成的地质背景与古环境演化、中国黄土区域地层等基本地质问题加以论述,并着重论述和研究了中国黄土区域地层问题。我们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和年代地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中国黄土地层形成发育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学术界有争议、尚未纳入现行抗震规范的黄土液化的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Prakash等的室内黄土液化试验、Ishihara等的对塔吉克境内黄土地震液化引起滑坡灾害的野外调查与分析等国外研究成果及国内由大量黄土液化室内试验得到的应变与孔压增长模型、液化标准的建立、黄土液化的微观机理及黄土液化的野外爆破试验、黄土液化与震陷的区别等,并对未来研究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新生代火山岩K—Ar年龄和Pb-Sr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国山东境内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新生代火山岩,主要在临朐、沂水、蓬莱及栖霞一带(图1)。对这些火山岩曾在不同程度上做过地质、岩石及岩石化学工作。王慧芬等进行了临朐山旺组玄武岩K-Ar年龄测定工作。周新华测定了6个玄武岩的锶同位素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