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整体过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5个大中城市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判断: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整体过热和一定程度的泡沫;与此并存的是房地产还存在严重且在进一步恶化的供给不适应需求的结构问题;但同时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经济高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已经形成巨大的可持续的需求潜力。因此,对房地产未来形势可持谨慎乐观态度,相信只要中央宏观政策操作得当,组织实施得力,中国不仅可以成功地吸收业已形成的泡沫,还可以使房地产继续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05,(2):58-59
年末岁首,盘点总结去岁之经验得失,放眼前瞻来年之市场大势,早成各行惯例。面对2004年房价居高不下、泡沫过热的种种质疑,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日前表示,2005年我国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尽管如此,房地产开发商却仍然一致看好来年,言必称上涨。姑且不论对房地产存在暴利和泡沫的批评是否合理,但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房地产投资增速快速回落,已经低于2003年的水平,但同时全国各地房价却普遍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扬。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题为《房地产投资和需求平稳增长,房价涨幅将趋缓》的报告,对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房价上涨过快抑制了其他消费。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指出,房价上涨大大快于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给人民群众住房消费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房价持续走高,带动了人们对住房增长的消费预期,很多家庭希望尽快解决住房问题,从而压抑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使得居民整体消费率降36%左右,为几十年来的新低。  相似文献   

5.
2OO4年,由于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在南宁市举行,城市中心的扩张和需求的扩大给房地产市场注入养分,加上南宁市政府积极推进“136”城建工程,加快了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重点配套项目的建设,促使基本建设投资的稳定增长,南宁市房地产保持良好的投资和销售势头,房价比2OO3年略有上扬。国家实施的土地政策不仅使南宁土地的交易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部委     
下半年房价仍会稳步上涨 7月9日,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中国指数研究院在京召开发布会,对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进行了展望。数据显示,5~6月土地市场明湿升温。预计下半年成交量可能在小幅振荡中逐步上升,房价仍会稳步上涨,个别城市可能会出现较怏增长。(孙同瑞)  相似文献   

7.
土地对于房地产业来说不仅具有承载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产要素,地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成本和利润。正因为如此,房地产开发商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总是千方百计地以较低的价格获取适合自己开发的土地。同时,当房价涨高时,很多人经常会从土地供应和地价上寻找原因。不可否认,土地供应对房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土地供应小于需求时,会使更多的资本争夺较少的土地,引起地价上升,进而影响房价;二是当土地供应从紧时,会使人自然地产生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加当前的房地产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自住型需求),引起房价上涨。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供应对房价的影响是与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仅简单地理解为当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围绕房地产业的诸多争论也从未停止过,比如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是否过热?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怎样看待炒房现象?过高的房价与地价是什么关系等等。前不久,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房地产等领域存在着投资规模偏大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日前,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就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形势谈了一些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反映中国房地产全景的《房地产蓝皮书》2007年版日前发布。专家学者从土地、地价和住宅等方面对今年房地产市场趋势进行分析,提出——  相似文献   

10.
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价、地价谁决定谁”就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典型观点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群体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是“招、拍、挂”的土地供应方式和“紧缩地根”的宏观调控政策抬升了地价。进而抬高了房价。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则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需求的增加拉高了房价,从而使得地价上升。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自引经据典、理不让人。那么,到底房价地价谁决定谁,应该如何去看待和协调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晟南 《国土资源》2006,(12):50-53
近年来,我国各地房价都迅猛上涨,国家的调控和抑制并没有起到快速而有效的作用。其实,并非只有我国的房价在上涨,纵观全球楼市,各国也是“涨声”一片。如何抑制过高的房价,防止房地产泡沫,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今年8月份美国的旧房销售中间价11年来首次同比下跌,更为欧美各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我国7个大中城市房价泡沫超50%。"——中国社科院12月8日发布《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泡沫程度偏大,部分城市房价泡沫程度过大。泡沫指数最高的前7个城市分别是:福州、杭州、南宁、青岛、天津、兰州、石家庄。这些城市的泡沫成分均占实际价格比例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 房地产蓝皮书》2007年版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房地产协会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官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国内广泛使用的房地产指数是中国指数研究院编制的中国百城房地产指数.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网站,中国百城房地产指数的房价样本范围,包括各城市所有在售商品房项目(新房). 国内广泛使用的房地产指数是中国指数研究院编制的中国百城房地产指数.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网站,中国百城房地产指数的房价样本范围,包括各城市所有在售商品房项目(新房). 这一曾在成熟国家被广泛被采纳的编制方法,在过去一段受到了国外学界的广泛质疑.在国内高速变革的经济环境下和城市化快速推动的进程中,国内房地产指数编制中的样本选择偏差,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土地神话”幻灭留给我们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与金融的土地本位制度、汇率改革以及土地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在泡沫形成之后,日本政府对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有效阻止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2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类似之处,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强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与金融的土地本位制度、汇率改革以及土地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在泡沫形成之后,日本政府对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有效阻止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2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类似之处,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强化土地的公有属性,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房地产税收制度,使房地产市场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从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说,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房价进一步上涨,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2006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0.5%.  相似文献   

18.
一、200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历程从2003年至今,房地产市场年年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房价上涨的速度,但房价上涨的趋势依然难以遏制。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关于中国楼市崩盘的文章炒红网络,文章中作者将近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过程与日本房地产市场大泡沫时期(1985~1991年)进行了比较,表面上看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文章的结论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在2011年彻  相似文献   

20.
媒体广场     
正中国成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近日,《石油蓝皮书:中国石油产业发展报告(2018)》在京发布。蓝皮书披露,2017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成品油市场需求侧有所改善,表观消费达3.2亿吨,同比增长2.8%。蓝皮书预计,2018年,我国成品油需求同比增加3%左右。中长期来看,我国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第一财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