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绍进  朱渭龙 《浙江气象》2003,24(2):11-13,46
分析了山区气候特点与优势,结合近几年山区花卉的种植实践,得出在600m以上山区发展花卉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且在海拔600—1200m之间的气候条件有利生产优质花卉。利用山区夏季温凉的特点种植球根花卉、调节花期具有成本和品质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平原地区与山区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山区在盛夏7、8月无高温炎热之害,近似平原地区春、秋两季温和凉爽的气候特点,对发展高山反季蔬菜在品种选择、播种期安排、菜地选择和山区全方位发展蔬菜生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林敬颂  刘云鹏 《湖北气象》1995,(4):15-16,45
依据天气环流形势和雷达回波生、消演变特征对“930904”冰雹过程的形成进行分析,揭示出宜晶县西北山区冰雹形成规律,尤其是中、低层天气系统的“逼近”在本县西北山区冰雹云生成、发展中所直到的重要作用为冰雹预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西部山区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西部山区太阳总辐射的实测资料分析,指出,西部山区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必须考虑日照,水汽分布及海拔高度的影响。为此研制了适宜于西部山区的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公式Q=Q0(a+bs1+cs1^2),进而讨论了西部山区总辐射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山区夏凉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发展喜凉蔬菜和建立猕猴桃产业 ,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山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1年6、7月份在新疆天山山区两个取样点取得的冰核资料,计算了山区中的冰核浓度,研究了冰核平均浓度日变化、日际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了天山山区冰核浓度与一些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可能原因。得出以下结论:天山山区的大气冰核主要来源于地面土壤,比较缺乏;冰核浓度易受气象因子、地表状况的影响,日变化和日际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天山山区近40a年降水变化特征与南、北疆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玉江  何清  喻树龙 《气象科学》2004,24(2):220-226
本文分析了天山山区近40 a来年降水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与南疆、北疆进行了比较,所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天山山区在年降水量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2)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北疆为最好,南疆最差,天山山区居中,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反向变化性,以天山山区为最大,北疆最小,南疆居中。(3)天山山区与南疆从60年代到90年代,年降水均表现出了持续的增加的趋势,北疆年降水从60年代到90年代,除70年代外,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8.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3年4月—1986年3月三年山区梯度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山区光、热、水农业的气候资源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作物气候生产力估算模式。模式中对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了修正。运用模式估算了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水稻、玉米、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计算结果: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单、双季稻、夏玉米气候生产力一般南坡大于北坡,西坡大于东坡;春玉米、冬小麦一般北坡大于南坡,东坡大于西坡。双季晚稻气候生产力大于双季早稻,夏玉米大于春玉米(神农架山区除外)。应该指出,目前高产典型水稻产量可达其气候生产力的60%以上,玉米和冬小麦仅达到30%—50%左右,表明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可开发潜力很大。本文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农业布局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气象》2005,25(2):F002-F003
邹城市和金乡县同处泰沂山区南麓。邹城是孟子故里,礼仪之邦,旅游胜地;金乡盛产大蒜、圆葱,被誉为“大蒜之乡”。为了加快当地气象事业发展步伐,邹城市与金乡县气象局结成帮扶对子,互助互学,优势互补,携手进入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李绍进 《浙江气象》2002,23(2):20-22
分析了山区气候的特点,结合蔬菜的种植特性,认为可利用山区的独特气候资源大力发展高山蔬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98~2015年TRMM卫星3B42的日降水资料,对秦巴山区的年降水量、季降水量、各个等级降雨日数、整个区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统计,同时还对各个不同降水类型的倾向率进行了统计,再根据他们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15年秦巴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呈现依次递减的变化特征且呈带状分布, 山区南部的降水量明显高于北部,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别不大;2)四个季节的平均降水均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无雨日数在整个山区呈增大的趋势,小雨日数在整个山区呈减少的趋势,中雨日数除山区东南外呈增大的趋势,大雨日数除重庆、河南、四川北部外基本呈增大的趋势,暴雨日数除山区东西部暴雨日数减少外其他地方都呈增加的趋势;4)整个山区年降水量随着时间的增长在缓慢的增多。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区热量资源立体分布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树庆  袁福香 《气象》1996,22(6):15-18
采用二次趋势势面函数模拟长白山区热量资料的地理分布,用地理细网格分析方法推算山区各地的热量资源状况,并以此为基本依据,分析山区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合理布局,指出不同品种在各地的适宜种植高度带,该项分析了已长白山区气候及农业资源立体开发中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爱梅 《山西气象》1998,(2):40-42,61
依据短枝型苹果生长发育所需的气象条件,在山西晋中丘陵高寒山区发展较困难。1987~1994年以来,在山西寿阳、昔阳两地丘陵高寒山区进行的短枝型攻瑰红苹果的抗寒、抗旱适应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探索到了针对高寒山区气象条件发展短枝型攻瑰红苹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农业区划成果针对商南县实际, 改革种植制度提高了山区玉米产量, 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多样化的特点, 发展经济作物, 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山区防雷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局限。山区县(市)气象部门要在防雷产业上有所作为,必须找到促进防雷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天山山区雨滴谱特性及分布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2001年6、7月份的新疆天山山区降水资料,对其山区中雨滴谱谱型进行了M—P分布和Г分布拟合分析,研究了微结构参量演变特征同时分析了各档雨滴对总数密度、总雨强的贡献,及大滴的破碎、小滴的形成情况,讨论了天山山区的降水与其他地区降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7.
草莓为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特点。我县地处山区,年平均气温19.6℃,无霜期306天,年降水量1680毫米,气候条件较适宜草莓生长。为发展草莓生产,振兴地方经济,我县繁种场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5月进行草莓生产性试验,以探讨提高山区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45a来,太原平川和山区年平均气温为明显上升趋势,夜间增温是太原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特征。1986年、1993年分别为山区和平川年平均气温转折年份,山区从1985年开始冬季平均气温发生突变。近45a来,太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主要是夏、秋季降水减少造成。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太原平川和山区年暴雨日数变化平稳,高温和春旱发生频次在增加,山区夏旱也呈缓慢增加趋势;太原山区霜期明显缩短,初霜在推迟,终霜在提前。  相似文献   

19.
秦巴山区核桃树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核桃树生长的生态气候条件,采用气象资料和有关实践经验,运用类比等方法,分析了秦巴山区核桃树生长对气候生态条件的适应程度,进一步探讨该山区发展核桃生产的气候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合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桂萍  涂悦贤 《广东气象》1996,(2):26-28,22
广东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放开发山区对手均衡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全省的经济形势,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1山区的基本气烧特征山区气候是纬度、经反、海拔高度、地形、植被等多种因于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又以海拔高度和坡向影响最为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热量和日照有所减少,雨量和湿度增加,气候由暖湿向温凉、潮湿、少日照变化。概括有以下特征。(1)气温垂直递减,高山温凉。根据本省乐昌、连平、信宜、高卅四个点的三个剖面(300、500、800米)的三年系统观测资料统计的各口平均、仅高、江低气温速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