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2003年火星和地球最近距离“亲密接触”,欧洲的“猎兔一号”,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等火星探测器都抓紧契机相继升空,日本也在加紧研制“希望号”,估计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期间,火星周围将出现“太空堵塞”。到时人们对火星的观测知识必将进一步提高。而中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但据齐锐等天学专家说,按科研实力来讲等时机成熟(忙完“登月”),中国必将是下一个“探测火星大国”!  相似文献   

2.
11时08分,杨利伟开始吃他的第一顿太空餐,而且自称食欲不错,航天食品的味道也很好。“飞船入轨后大约1小时37分,我吃了在太空中的第一餐。此后间隔七八小时,我又吃了两餐,主要是小月饼,鱼肉丸子等,品种很多。”  相似文献   

3.
35年前,一曲响彻天宇的“东方红”,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中国人从此踏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空间事业之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浩瀚太空斗转星移,在我国卫星遥感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呢?我方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卫星遥感应主要发展自主遥感系统。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东风航天城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将中国的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空之旅。 至此,浩瀚太空口已经接待了5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张福林、焦立中、卢杰、杨利伟。他们以出色的表现,让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人类宇航史册中。  相似文献   

5.
10月15日晚,在“神舟”五号飞天揽月遨游太空之际,《科学探索》杂志与新浪网在河北隆国家天台联合举行了“搜索太空”天科普观测活动,北京天研究员吴宏在现场为观测介绍观测知识。  相似文献   

6.
《发现.图形科普》2003,(10):100-101
“地面人员请注意,请给欧洲探测器通电。”“明白!”2003年7月5日,当记走进中科院空间中心实验室时,“双星”有效载荷联试,正在紧张地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宇航员的大小便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早期航天中是用胶布把便袋粘在宇航员的臀部,但这个办法显然不太“安全”。后来,“天空实验室”、“和平号”、航天飞机等航天器上都有了志门的太空厕所分别有不同的小便收集器,大便则是通过马桶的气流抽入一个袋中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俄罗斯设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秩序井然。随着一声号令,耸立的火箭喷焰四射,呼啸而起,把“伽利略”系统首颗600公斤的实验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轨道。  相似文献   

9.
闹剧!这个“月球大使馆”用闹剧形容最贴切!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对买卖月球土地一事,态度非常鲜明。他向记者表示,如果有人真的去“买月球土地”,他的月球土地的所谓所有权不会得到任何政府或者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认可。李竞说,太空中的各种星体都是全人类共同所有。从来没有任何国家或个人能将太空中的星体划归自己。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国际认可的对太空的唯一权利是命名权。例  相似文献   

10.
太空飞一天,训练已五年。有人说这五年进行的是“魔鬼训练”并不夸张。千挑万选、脱颖而出自不必说,此后长年不懈的身体、心理、专业技能等的训练,造就了中国真正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火箭呼啸而起,把“伽利略”(GALILEO)系统首颗实验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轨道,这标志着“伽利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实施阶段。GPS几十年的发展,实际上为其他卫旱导航系统的建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基础,也正是吸取了它的建设经验。“伽利略”系统将具备后发优势,更显先进.更加有效,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
《全球定位系统》2004,29(6):45-46
据美国《商业周刊》2004年10月24日报道,美军已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在必要时”摧毁欧盟未来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消息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了全球范围的高度关注,法新社、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等纷纷予以转载。2004年10月26日,英国广播公司甚至就此作了专题报道,分析美国将怎样对付“伽利略”系统的卫星。不少媒体说,美国此举使太空中的火药味更浓了。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 2 0 0 2年 5月 15日 9时5 0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将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一同送入太空预定轨道。“风云一号D”是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应用气象卫星 ,卫星质量为 95 0kg ,卫星设计寿命 2年 ,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负责使用 ,主要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等。“风云一号D”卫星发射升空后 ,我国有两颗极轨气象卫星同时在太空运行 ,呈双星状态。另外 ,我国还有两颗地球同步轨道气…  相似文献   

14.
“GPS之父”帕金森.欧洲太空局官员海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谭述森……  相似文献   

15.
《地图》2008,(5):13-13
在观测遥远的太空时,你怎么判断那个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呢?最近,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从5000万公里的外太空拍摄的“月球凌渡地球”图像序列将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曾前后到过桑干河畔涿鹿县的人,无不为这座因上古时期“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被《史记》记载“千古明开涿鹿”的古城巨变而惊叹!的确,这座古有“京畿右卫”之称的小城,经过近年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其客貌已非昔日可比。这其中凝聚了涿鹿县国土资源局的许多心血与汗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建造自己的太空卫星导航网——“地区导航卫星系统”,它将为印度提供不依靠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1日12时42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四号”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于峰 《地图》2005,(5):73-79
“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天鹅舞!”当朋友发出“最美”的赞叹、用“天鹅舞”来形容他在一个叫空伸的苗寨的所见所闻时,我被他的话噎了半天——是笑得。谁都知道天鹅舞是多么的高贵、典雅和优美,却被这小子信手拈来形容一个深山老林里的苗族舞蹈。真不知这一趟他都看见了些什么,让他说话都找不到北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近太空平台及主要特点,提出了在近太空平台搭载各类传感器进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初步设想,分析了它们的测绘性能,认为未来近太空平台摄影测量系统将成为航空和卫星系统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