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处伏牛山腹地的西峡县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曾因发掘大量恐龙蛋化石群而闻名中外。近年来,在全省不动产登记的"攻坚战"中,西峡县主动作为、克难攻坚,不动产登记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6年,王海洋通过公开选拔脱颖而出,来到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两年来,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工作服务水平,用"走心"服务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形态"和"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大花园"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提升金华市和义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金华市于2017年率先启动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6年启动森林城市群建设工作,提出到2020年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等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并在广东珠三角开展了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森林,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比喻: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这个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森林的诸多重要功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统林业只注重林木、果品等单纯的林产品产出,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简称《规划》)提出,林业要从林木经营转向森林经营。实现转型,核心是要做到从专注个体到整体经营的转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2月9日,国土资源部公示了全国首批432个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名单,我省的卢氏县、灵宝市、栾川县、巩义市、西峡县、新密市、镇平县、修武县、永城市、鲁山县、汝阳县、辉县市、禹州市、信阳市平桥区、光山县等15个县(市、区)榜上有名。据了解,2009年至2012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全国累计建成1765个,覆盖  相似文献   

5.
<正>林草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而草原则有"地球皮肤"之称,与森林、河流等其他类型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态屏障。不同国家发展阶段、社会制度、林草资源类型各异,相应的林草资源管理体制也大不一样。但是,从维护地球生  相似文献   

6.
<正>初秋时节,放眼周口大地,城市街道满目苍翠,乡间田野林木葱茏。近年来,周口市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以不断提高群众"生态获得感"为目标,统筹推进森林城市、森林社区、森林通道、森林乡村、森林田园等五大森林工程,加快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全力实施"以绿荫城"战略,并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林地面积增加到2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是评估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和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和重要参照。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从方法可行性、数据映射和预测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南武陵山片区生态旅游适宜性展开实证研究。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丰富,脱贫后亟需开展生态旅游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将机器学习算法引入到区域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领域作为一种新方法,可为之后改进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方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2)随机森林算法可以有效应用在区域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方面,可作为适宜性评价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模型优化后的平均测试精度达86.4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坐标围成的面积(AUC)达0.95,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湖南武陵山片区生态旅游适宜性程度;(3)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最大,占比达到28.98%,人口密度、距景点距离和生物丰富度等因子的影响也较大,分别为16.34%、12.2%和10.65%,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应重点考虑这些因素;(4)生态旅游适宜性结果表明,高度适宜与适度适宜区占比高,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入春以来,干燥少雨,森林火灾进入易发高发期,作为全省36个森林火险一级县(市)之一,我们提前谋划,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阻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五一"假期,在登封市防火现场,该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登封市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序推进森林防火工作,全市的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一直控制在0.09‰以内,扎实有效的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河南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3月29日,在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会上,西峡县国土资源局王宜航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突出贡献标兵"。自2000年调入西峡县国土资源局信访办公室以来,王宜杭在信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乐于奉献、勤奋好学,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人生真谛。他深知,国土资源问题关系重大,上至全县经济社  相似文献   

10.
加班加点,两个小时为企业办理完土地评估手续。西峡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评估事务所认真负责,全力为企业搞  相似文献   

11.
正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芬兰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体现在各行各业、日常工作生活的各方面。森林缘何"越伐越多"芬兰有着"森林王国"的美誉,森林覆盖率高达74%,人均森林面积达5公顷,是欧洲人均林地面积最多的国家。林业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采伐量不断提高,但目前芬兰的木材资源量与20世纪初相比却增长了近60%。这种  相似文献   

12.
提起栾川,熟悉这方水土的人都会想到一些词:贫穷、矿业、山水游。是的,位于伏牛山深处,因钼储量居亚洲第一而被加冕为"中国钼都"的栾川,30年前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20世纪80年代后期,矿业成为栾川的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山水游"已成为栾川的最亮名片。从贫困,到疯狂无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到强势治理、规范矿业秩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经济,栾川人走过了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正>2016年12月9日,西峡县国土资源局召开"最美国土人"表彰大会,通过基层推荐,民主评议,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授予余义年等10位同志"最美国土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会处,全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近年来,我县立足"八山一水零点七分田"、人均耕地仅0.6亩的县情实际,以争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目标,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思路,认真落实"两保一高"总要求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国土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5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5.
正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总面积646平方千米,总人口32万,辖13个乡(镇、街道),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在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活动中,舞钢市委、市政府采取"六变六要"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舞钢实际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3年来,全市共腾出建设用地指标247公顷,盘活存量土地106.7公顷,新增耕地748.7公顷。一是变"粗放"为"精细",向规划管理要土地。土地粗放  相似文献   

16.
近日,西峡县阳城国土资源所与乡领导一起,对辖区内杜岗村黄龙庙湾违法占地进行现场办公。拆除违章厢房4间,厕所、猪圈9个,疏通道路100多米,水渠恢复了使用,杜岗村黄龙湾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祥和。村民王大爷激动地说:“几年来道路、水路不通问题得到了解决,多亏了咱们国土所的同志啊!”原来,西峡县阳城乡杜岗村黄龙庙湾是近几年来规划的一个新区,全组27户住家分前后两排南北向居住,中间规划道路3米,考虑到此地东面临河,西面靠坡这一地域特点,在前排后一米处修硬边水渠70多米,以保证旱时放水浇地,涝时及时排水。由于道路没有硬化,后排四户就在…  相似文献   

17.
<正>"沁阳是国家一级森林火险县(市),每年的防火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在‘预防’上狠下功夫,紧紧抓住管人、管火、管林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做到思想不麻痹、干劲不松懈、力度不减弱,为全市森林资源撑起了‘保护伞’。"谈起森林防火工作,沁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牛学锋说道。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总面积623.5平方千米,林地总面积20301.95公顷,其中,国有林地11816.56公顷。近年来,该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林草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而草原则有“地球皮肤”之称,与森林、河流等其他类型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全县共完成造林3.4万亩,植树176万株,任务完成率达109.2%。同时,新建苗木花卉基地0.18万亩;林下经济总规模达到6.6万亩。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5.8%,林木绿化率达到26.6%,走在城乡之间,处处都可以看到绿色。"说起国土绿化工作,扶沟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扶沟县围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目标,拓展创新生态林业发展模式,健全完善工作推进和保障机制,抢抓时机,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  相似文献   

20.
正西峡县位于豫西南边陲,总面积3454平方千米,总人口46万,其中山区面积占85%以上,耕地保有面积2.1万公顷,人均耕地仅有433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未开发土地,让企业"上荒山、下河滩",实行"大项目上山,小项目下乡,鼓励项目进标间",既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又为发展经济挤出了空间,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做出了一篇大文章。大项目上山,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