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部资源》2013,(2):40-40
在多晶硅“双反”前夜,国内多晶硅价格较之2开始回暖,但江苏阳光旗下多晶硅子公司宁夏阳光茬下简称宁夏阳光)却倒在了路上,17.8亿元的投资堆多晶硅大厦由是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2.
王守春 《地理研究》2006,25(1):182-182
汪一鸣教授新著《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是对宁夏历史地理研究有着重要贡献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长期以来,汪一鸣教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委从事国土资源与经济管理工作,并在宁夏大学从事相关研究与教学。他对宁夏历史地理有着偏爱,一直孜孜不倦于此领域的探索,勤奋刻苦,著述颇丰。宁夏地区在我国地理上是一个过渡地带。其西北部是干旱地区,其东南部是半干旱地区。在人文地理方面,宁夏地区则是我国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地带,是由汉族分布地区向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过渡的地带。宁夏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曾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历史上宁夏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都经历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3.
宁夏冬季气温的变化及同期500hPa环流特征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40多年来宁夏冬季气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冬季气温总趋势是变暖的,冬季平均气温在1985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升温最明显的是中部干旱带;宁夏冬季气候变暖与大区域有不同之处,1967-1990年宁夏冬季升温过程,最低气温是主要的,但1990年以后宁夏冬季的变暖,并不完全是由于最低气温的变暖而形成,最高气温的变暖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冬季气候变暖的重要特征;宁夏极端气温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80年代末期以后极端最低气温的变率明显增大;冬季北半球500 hpa极涡面积、亚洲西风环流指数、东亚大槽位置、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宁夏冬季平均气温有较为一致的年代际气候特征;小波分析发现,以上环流特征量与宁夏冬季平均气温存在相同的4年左右的主周期变化,且在时、频域上有较为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双双  延军平  杨蓉  胡娜娜 《中国沙漠》2013,33(5):1552-1559
利用宁夏20个气象站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标准化降水指数等数理分析方法,对宁夏近50年旱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61—2010年宁夏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增温速率为0.38 ℃/10a,远高于全国和西北地区;②1961—2010年宁夏降水量波动减少且具有整体性,雨量带明显南移,干旱、半干旱区域逐年扩大。③1961—2010年宁夏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干旱化趋势明显。④在旱灾方面,宁夏南部山区旱灾频率相对较低,从南向北旱灾频率逐渐上升。北部灌溉区以轻微干旱为主,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主要发生在中部干旱区。⑤在涝灾方面,宁夏南部山区涝灾相对较少,依然呈现由南向北涝灾频率逐渐上升的空间格局。中等以上涝灾南部山区相对较多,严重湿润和极端湿润主要发生在北部引黄灌溉区。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0,(9):61-61
一向被誉为清洁、绿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近年来被戴上了“高污染”的帽子:国内许多新上马的一些多晶硅材料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许多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渣,污染了空气和土壤。  相似文献   

6.
宁夏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析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构建宁夏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式,该模式综合考虑了干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类风险影响因素,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宁夏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各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差异较大,风险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宁夏中南部山区的同心、海原、固原、西吉、彭阳等地,风险较低的区域集中在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南部泾源、隆德等地,这一结果与宁夏各地环境特点、经济投入、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近55年宁夏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1951-2005年宁夏秋季降水、SST、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及74个环流特征量,使用REOF、小波变换、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宁夏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SST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的遥相关.结果表明:近55年,宁夏秋季降水呈下降趋势,异常敏感区在宁夏北部和六盘山区;1979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降水明显减少,有显著的3年和6年左右周期变化;加利福尼亚西岸海区是影响宁夏秋季降水的SST关键区,3~5月是关键期,SST冷(暖)水位相与宁夏秋季降水偏多(少)相对应;3~5月加利福尼亚西岸海区SST在1979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500 hPa高度场变化显著,新疆脊、西太平洋副高和印缅槽是宁夏秋季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8.
宁夏的经济结构具有显著的高碳特征,煤炭与电力行业占全区工业产值的近一半比重,工业产值又占据宁夏GDP的半壁江山。低碳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减碳是对宁夏经济的重大考验与挑战。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宁夏各行业与碳排放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各相关产业区域专业化系数分析,提出了宁夏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宁夏的味道     
你从哪里来?宁夏?你们那地方是哪个省的呀?属于陕西吗?哦对了 ,是内蒙古……询问者满脸是真诚的惶惑。对宁夏自治区概念如此糊涂 ,难怪宁夏人在外面的世界大多会遇到无奈的“不知道” ,我们对这些早已习惯了 ,觉得很有意思。除了西北地区几个与宁夏毗邻的省份 ,人们对于宁夏的“未知率”普遍地高 ,这就使得宁夏的形象具有了特殊的味道。一提起大西北、提起宁夏 ,人们不由得要联想又黄又干的山圪 ,遮天蔽日的大风沙。要想真正认识宁夏 ,就必须调动你的想象 ,你一方面要确认她是地处雄浑苍莽的大西北黄土高原 ,另一方面要把江南某一个花红…  相似文献   

10.
生态退化状况下的宁夏沙尘暴发生发展规律特征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赵光平  陈楠 《中国沙漠》2005,25(1):45-49
利用近10 a宁夏8大类土地详查资料和沙尘暴实况及风速资料,结合亚洲环流指数和NCEP(1990-2002年)全球再分析资料,对宁夏沙尘暴多发区生态环境年际变迁与沙尘暴演变规律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 a来,宁夏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呈逐年退化趋势,尤其是中部干旱带地区,由于牧草地和耕地面积明显减少,草场品质及载畜量下降,恶化趋势更为严重;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多发区沙尘暴发生前后的风速为逐渐减小趋势,这与宁夏地区生态特征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近10 a沙尘暴多发的4月,其发生次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所增多。即生态环境的退化,导致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沙尘暴起暴阈值明显下降,发生机率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宋春玲  全晓虎 《湿地科学》2007,5(2):174-180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湿地类型丰富多样,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且大多数湿地主要分布在银川市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科学地和可持续地开发宁夏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在调查评价宁夏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着重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当地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既是防止宁夏现有湿地资源进一步破坏,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又是加快宁夏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59~2009 年宁夏极端温度阈值变化及其与AO指数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59~2009年宁夏10个测站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运用百分位法定义不同测站的逐年极端高、低温阈值,研究了宁夏近51 a来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检验得出宁夏各气象站点温度发生突变的年份;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极端温度阈值与AO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 宁夏极端高温、低温阈值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但极端低温阈值上升趋势更显著;② 极端高温阈值北高南低,极端低温阈值南高北低;③ 宁夏极端低温阈值发生突变的时间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极端高温阈值的突变时间相对较晚;④极端高温阈值与夏季AO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极端低温阈值与冬季AO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性,北极涛动对宁夏冬季低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彭乃志  梁旭 《地理研究》1995,14(3):82-87
本文用较新的资料,研究了宁夏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数学模拟以及气温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气温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南低北高的地域分异规律;用海拔高度、地理纬度、经度模拟当地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精度;宁夏气温多年变化普遍存在着10-12年及2.2-2.5年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4.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大米名天下。宁夏盛产大米,历史悠久,早在清康熙年间,宁夏大米因醇香软嫩,味美爽口,曾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而被赐定为皇宫食粮,品居“贡米”之列。康熙帝专访宁夏时,还钦点为宴席主食,称之为“珍珠粳米”。又因当时宁夏叫“朔方”,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出产的大米叫“朔方贡米”。宁夏大米,极富营养价值,具有“粒圆、色洁、油润、味香”四大优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淀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其中直链淀粉含量达20%,蛋白质含量达7.95%,胶稠度达99毫米,糊化温度为七级。用珍珠粳米焖制的大…  相似文献   

15.
李苏  刘浩南 《干旱区地理》2022,45(4):1281-1290
快速城市化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如何构建城市化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干旱区内陆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遥感技术从韧性角度解读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宁夏为研究区域,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韧性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性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05—2020年两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宁夏城市化水平提升较快,以银川市为中心的沿黄城市群灯光璀璨,而宁夏南部呈现众多面积较小零星分布的灯光像元。(2) 宁夏生态韧性水平整体稳中有升。银川市生态韧性水平全区最高,吴忠市次之,石嘴山市、固原市和中卫市生态韧性水平则相对较低。(3) 宁夏城市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性稳步提升,除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外,其余各市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调期。(4) 宁夏城市化和生态韧性的相对发展尚未达到理想上的等同。  相似文献   

16.
近13a来黄河宁夏段凌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黄河宁夏段近13 a凌汛情况的统计分析,结合黄河宁夏段封河和开河期间气温变化规律,找出预报着眼点,积极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开展黄河凌汛监测与预报服务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黄河宁夏段凌汛气象服务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估是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基于生态足迹计算的发展能力指标是较好的评价指标之一。采用生态足迹模型,首次对宁夏1991-2010年长时间序列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对生态赤字的构成进行了分析;修正了Ulanowicz的发展能力模型,创新性的在计算公式中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因子引入,对宁夏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1-2010年宁夏人均生态赤字高于全球0.4 hm2,和全国0.68 hm2的水平相比,1991-2010年宁夏生态赤字扩大5倍,20 a间系统稳定性逐渐下降,但近年有向良性化方向好转的趋势。在2010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上升,2010年最大,为2.993,是20 a前的16倍多。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是宁夏提高发展能力的途径;且通过政策手段对能耗进行控制,宁夏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可期待的。  相似文献   

18.
宁夏太阳辐射特征及太阳能利用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桑建人  刘玉兰  林莉 《中国沙漠》2006,26(1):122-125
分析宁夏1961—2004年的实测资料和计算各站的太阳辐射,结果表明,宁夏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北部多于南部,且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太阳能可利用日数多,太阳能装置的利用率较高。利用主成分综合分析,银川的太阳能及其可利用状况在全国排名第3位,固原排名第12位\.由此可见,宁夏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太阳能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运用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测算的理论方法,对宁夏1995-2004年间以及2004年宁夏各市县的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0年来,宁夏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一直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其中北部引黄灌区各市县属承载力富余区;而南部山区各市县则属重超载区,存在着较大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宁夏要建设和谐的人地关系,必须在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超载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温的宁夏初霜冻日期气候演变及环流异常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莹  杨建玲  李欣  崔洋  马阳  张雯 《干旱区地理》2022,45(2):359-369
利用1961年以来宁夏20个气象站地面温度、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逐月位势高度场资料、研究宁夏初霜冻日期最新的气候演变特征及其环流异常的影响,为宁夏开展霜冻灾害预测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宁夏初霜冻日期呈现"南早北晚"空间分布特征,黄土丘陵区最早,中部干旱带次之,最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