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996年、2000年、200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选择2000、2002年美国七号卫星ETM数据、1996年美国五号卫星TM数据为新、IE/时相,采用计算机影像融合、动态监测、监督分类等遥感技术,对全盟前后7年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遥感定量获取,在132个外业遥感样区的验证下,获得了阿拉善盟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了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在“海量”的GIS数据库支持下,实现了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本文着重介绍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环境“3S”技术定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承安  安春梅  杜斌  昝成功 《测绘科学》2005,30(3):78-79,82
20 0 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 996年、2 0 0 0年、2 0 0 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选择2 0 0 0、2 0 0 2年美国七号卫星ETM数据、1 996年美国五号卫星TM数据为新、旧时相,采用计算机影像融合、动态监测、监督分类等遥感技术,对全盟前后7年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遥感定量获取,在1 32个外业遥感样区的验证下,获得了阿拉善盟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了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在“海量”的GIS数据库支持下,实现了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本文着重介绍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四川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有效实现四川省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运用RS、GIS和GPS技术,以2004年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2000年TM遥感影像解译的数据为基础,对2004年遥感影像进行解译,修改2000年数据库;手持GPS接收机,在野外对解译成果进行验证,更新数据库;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2000~2004年期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得到2000~2004年期间四川省高精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库。最后对四川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对四川省生态环境的下一步研究指名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周亦  吕从  王慧敏 《测绘通报》2019,(1):97-100
“资源一号”02C卫星自成功发射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调查,以及国土资源、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等应用领域。“资源一号”02C卫星是一颗填补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空白的卫星,是根据国土资源主体业务需求定制的第一颗国产高分辨率业务卫星。本文以吉林省和浙江省某试验区“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为例,对“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融合影像进行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变化信息检测能力的方法试验。根据试验区数据变化信息提取试验结果,对“资源一号”02C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变化检测能力和适用性开展了试验、分析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广安市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开展典型地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分析是认识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现状的重要途径。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通过建立广安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广安市2000-2007年间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动态度变化和转移变化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初始状态矩阵...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植被生态环境遥感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晋明 《测绘学报》2005,34(1):93-93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以陆地资源卫星TM影像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在GIS数据的支持下开展了植被生态环境的系列研究,通过对植被覆盖的科学预测,初步掌握了福州植被在未来50年变化趋势;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设计出了生态环境速查技术并对福州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评价获得了基于遥感信息的生态环境等级;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开展了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遥感本底值的研究,获得了福州生态环境遥感本底值,为实现业务化监测奠定了基础;最后根据遥感监测结果和GIS数据在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的支持下对典型区进行了3维虚拟表达,为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建立了山东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分析了山东省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陆地卫星MSS、TM或ETM+影像,"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提取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结合DEM数据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及区位意义进行分析,将北京市重新分区.分3个时间段(1978年9月~1995年4月、1995年5月~2000年3月、2000年4月~2005年11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动态监测.引人多项指标对北京全市及各区、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时空变化特征与景观特征分析.选取14项社会、经济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影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对于农村的合理规划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分辨率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推广应用,矿山遥感监测必将成为该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结合西藏自治区矿山遥感监测工作的特点,以资源一号02C(ZY-1 02C)及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在ArcGIS环境下,提出并实现了从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管理、增强与校正、信息提取、统计分析以及成果图制作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在矿山遥感监测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大规模开展多期次动态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10.
论TM图像与GIS数据综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M,SPOT卫星遥感图像以及相应卫星影像图,综合土地利用专题图等GIS非遥感数据,针对宁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际需要,进行有关遥感信息专题提取和应用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