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诺坝玄武岩中熔体-捕虏体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捕获的地幔橄榄岩及其解体矿物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捕虏晶,普遍发育反应边结构,提供了玄武岩浆在上升穿越岩石圈地幔过程中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捕虏晶反应边的成分变化一致,由核部富镁向边部富铁变化,趋同于玄武岩中相应斑晶的成分。斜方辉石捕虏晶反应边一般由橄榄石+单斜辉石+玻璃构成,多为双层结构,反应边矿物橄榄石、单斜辉石较相应的地幔矿物富铁,其富硅、碱的中酸性玻璃成分,为中国东部地幔矿物包裹体中存在的富硅、碱熔体的来源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发现橄榄岩捕虏体中尖晶石颜色、成分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地幔矿物捕虏晶反应边结构(非平衡结构)得以保存,暗示了玄武岩浆的快速上升。而大规模的熔体-捕虏体相互作用,改变着岩石圈地幔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洛火山群中发现的巨晶和捕虏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洛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部。科洛火山群与五大连池和二克山火山群构成了富钾火山岩带。形成于新生代的科洛火山群,其火山岩是富钾碱性基性和超基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在基性和超基性熔岩中,我们发现了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碱性长石以及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捕虏晶.而过去,人们所研究的巨晶和捕虏晶往往产于钠质碱性玄武岩中。  相似文献   

3.
五大连池火山岩带的地幔富集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邵济安  张文兰  张聪 《岩石学报》2008,24(11):2485-2494
小古里河-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新生代火山岩带是一条富钾火山岩带,本文选择科洛荡子山新近纪的白榴碧玄岩和其中的方辉橄榄岩地幔包体和白榴霓霞岩岩浆包体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大量地幔交代的证据,从而认识到以方辉橄榄岩代表的岩石圈地幔在来自软流圈富含不相容元素的流体交代作用下,形成了富集地幔,白榴霓霞岩包体和富钾的火山岩则来自这类交代型地幔不同阶段部分熔融的岩浆,因此火山岩具有低Nd、低Pb和高Sr的同位素特征。富钾火山岩带的K2O/Na2O等值线图表明长400km,宽50km的幔源富钾的火山岩带是受新生代陆内NNW走向的裂谷控制。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钾质火山岩石中普遍含有壳源捕虏体和捕虏晶,并多赋存于火山集块、浮岩砾、火山渣等各级火山碎屑物及盾状台地的表皮相到内部相火山熔岩中。花岗岩质捕虏体一般大小为5~50cm,捕虏晶一般为0.2~5mm,成分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少见花岗闪长岩及黑云母英云闪长岩和少量砂岩捕虏体。石英、斜长石、少数钾长石捕虏晶见于各期火山碎屑(物)和熔岩中,其中以石英捕虏晶最为常见。壳源捕虏体中的代表性矿物及浅色玻璃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火山岩SiO2偏高是岩浆上涌喷发过程中捕获了大量壳源物质的结果。五大连池火山群富钾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长期保持均一,说明其岩浆直接来自EMⅠ型钾质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明显混染。  相似文献   

5.
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双辽火山群中碱性玄武岩及包含其中的地幔捕掳体的普通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表明:双辽火山岩以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玄武岩中的地幔捕掳体比较发育;对玄武岩斑晶以及地幔捕掳体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测试显示玄武岩中的橄榄石斑晶和地幔捕掳体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十分发育,其成分主要是CO2,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O,CH4,N2和H2O,与上地幔中的自由流体相组分一致。松辽盆地南部的CO2气藏主要是幔源-岩浆成因,成藏时间较晚,主要在新生代,与双辽火山活动的时间接近。尽管双辽火山活动规模较小,但是具有很强的释出CO2的能力,这些富含CO2和H2O的碱性玄武质岩浆很可能并未喷出地表,而是沿着深大断裂进入盆地内部,从而成为松南无机CO2气藏气源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浙江衢县西垄和金华龙游一带分布有许多第三纪的霞石玄武岩、玻基橄辉岩、橄辉玢岩和超基性火山角砾岩岩体和岩脉。它们富含橄榄岩类包体和来源于破碎的橄榄岩包体的各种捕虏晶(橄榄石、斜方辉石、透辉石和石榴石)。此外,还常含有富铝普通辉石、石榴石和钛铁矿巨晶。本文试图在大量的单矿物分析数据基础上,讨论橄榄岩类包体、捕虏晶以及巨晶的矿物化学及其形成条件。关于橄榄岩包体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因岩石学的研究,笔者已在另一篇论文中专门论述(从柏林和张儒瑗,1983),这里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二克山—五大连池—科洛富钾火山岩带中幔源超镁铁岩包体的岩相、组构、矿物及地化特征,并分析了包体的成因类型及交代作用。研究表明,该包体是受富含K2O+LIL+LREE±FeO±87Sr流体交代的、已亏损了的地幔样品,反映了地幔交代的普遍性和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代表金伯利质熔浆结晶演化产物的橄榄石巨斑、金云母斑晶和磷灰石粗晶中首次发现了岩浆包裹体。捕晶角闪石、单斜辉石及橄榄石中岩浆包裹体研究证实,其源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依据充填物相态和成分,将本区岩浆包裹体划分为两类:A,硅酸盐熔融包裹体;B,流体熔融包裹体,前者又细分出一个亚类(A′),即晶体-玻璃包裹体。经岩浆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值的测定和压力估算,原始金伯利质熔浆晶出巨斑橄榄石的温度略高于1116℃,压力约4.5GPa。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地幔金云母及钾质地幔熔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隋建立  李霓  樊祺诚  徐义刚 《岩石学报》2014,30(12):3587-3594
在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第四纪钾质火山岩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发现少量金云母矿物和富钾地幔熔体。金云母颗粒大小1~5mm,呈网脉状充填在橄榄石和辉石、石榴子石等地幔矿物间隙。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地幔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石榴石等矿物几乎不含钾质成分(K2O0.01%),而金云母矿物成分具有高钾(K2O~10%)、高钛(Ti O25.41%~7.74%)的特点,暗示区域地幔钾的富集与金云母矿物有密切关系。地幔金云母的成因往往与富钾地幔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在地幔捕虏体矿物反应边的硅酸盐熔体(囊体)中,发现富硅、富钾的熔体,K2O 4%~8%。结合前人地幔熔体研究,认为区域地幔经历了多期、不同成分地幔熔体的富集作用,其中富钾熔体对地幔钾质成分的富集起到重要作用。诺敏钾质火山正是富钾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钾质熔体成分的来源可能与俯冲再循环的壳源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辽西义县组玄武岩捕虏晶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底部有一套镁含量较高(MgO=8%~10%)的橄榄玄武岩,有人称之为“高镁玄武岩”。通过这些玄武岩所含的橄榄石、单斜辉石的形态特征、环带结构以及所包含不透明矿物的研究,笔者认为它们属于地幔捕虏晶。捕虏晶和玄武质熔体反应的结果形成了环带结构,由于捕虏晶比玄武质熔体富Mg、Ni、Cr,贫Fe、Mn、Ca,因此作用结果提高了熔体的镁含量。此外,辉石的反环带以及复杂环带结构反映了两种熔体的混合作用。因此上述橄榄石、辉石捕虏晶的发现有助于揭示:1)岩石圈地幔和熔体相互作用以及高镁岩石的成因;2)两种熔体的混合作用。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改造与破坏,理解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环境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中的矿物包裹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振信 《矿物岩石》1991,11(3):64-71
山东、辽宁金伯利岩区金刚石中的矿物包裹体是单晶相及多晶相的。大部分原生矿物包裹体为橄榄石,也有铬尖晶石、镁铝榴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自然铁、针镍矿、柯石英、方解石及石墨。云母为后生包裹体矿物。橄榄石包裹体矿物富含Fo及Cr_2O_3。镁铝榴石矿物包裹体为紫红色,含Cr_2O_3,MgO及镁铬榴石分子高,形成压力为7.5GPa。单斜辉石包裹体矿物为绿色,形成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531℃和4.5GPa。铬尖晶石包裹体矿物含Cr_2O_3及Cr/(Cr+Al)比值高,而含Al_2O_3低。柯石英的SiO_2含量为99.15%。自然铁含有少量的Co,Ni。针镍矿在金刚石中较常见。在橄榄石矿物包裹体内,见有方解石产出,其为同生矿物包裹体。  相似文献   

12.
山东蓝宝石中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萍  李国昌 《矿产与地质》1996,10(4):251-255
山东蓝宝石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包裹体,其中固态包裹体主要有镁铁尖晶石、普通辉石、钾长石、铌铁金红石和磁铁矿等。山东蓝宝石以及大部分固态包裹体中皆含有稀有元素铌或钽。  相似文献   

13.
岩浆岩中的熔体包裹体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夏林圻 《地学前缘》2002,9(2):403-414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矿物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天然岩浆珠滴 ,它们有效地保存了大量有关其主矿物形成时周围岩浆介质的物理化学信息 ,所以它们是其主矿物结晶演化史的忠实记录员 ,它们能够提供岩浆系统成分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文中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若干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 ,它们涉及 :(1)熔体包裹体的一般特征 ;(2 )熔体包裹体封闭过程中和封闭后的演化 ;(3)熔体包裹体的均一化研究 ;(4 )熔体包裹体化学成分和挥发组分研究。熔体包裹体研究可以对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1)重建天然岩浆结晶演化的热历史 ;(2 )提供有关岩浆沿下降液相线的成分数据 ;(3)查明天然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迁规律 ;(4 )解决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如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混染作用、岩浆中硫的性状、地幔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将熔体包裹体数据和常规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实验岩石学信息综合一体 ,可以提高我们模拟岩浆作用过程的能力。熔体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浆岩石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锡矿床包裹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跃鹏 《矿产与地质》1991,5(4):300-305
系统地研究湘桂粤赣地区主要类型锡矿床的包裹体特征,表明锡石主要形成于250~400℃范围,成矿流体以中低盐度为主,属Ca~(2+)-Na~+-F~-型的富CO_2流体.同时还指出包裹体在矿田和矿床范围内具有分带的特征,最后提出流体的沸腾和混合是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矿物包裹体的成因矿物学标型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谢奕汉  范宏瑞 《现代地质》2001,15(2):202-204
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玻璃包裹体、斑岩型矿床中的高盐沸腾包裹体、绿岩带脉型金矿中的低盐 CO2 包裹体和油气田中的有机包裹体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矿物包裹体。它们不仅能清楚地反映矿物的成因 ,而且有一定的指示找矿的作用 ,可以作为成因矿物学的标型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夏林圻 《地球学报》1985,7(1):55-77
本文从下述六个方面对岩浆包裹体的研究状况及意义进行评述:1.岩浆包裹体的形成机制和分类;2.岩浆包裹体的测温研究;3.岩浆包裹体的测压研究;4.岩浆包裹体的化学成分;5.利用岩浆包裹体进行实验岩石-矿物学研究:6.岩浆包裹体可做为矿化作用指示剂。虽然有几类异常岩浆包裹体(特别是在月岩样品中)还无法加以解释,但是。岩浆包裹体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岩浆结晶演化、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火成侵位时挥发组分的含量、性状及演化、玄武岩浆起源、以及岩浆岩体的潜在含矿标志等重要情报。其中有些资料,从其它来源无法获得。岩浆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火成岩石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独立分支,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18.
有机包裹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目前研究有机包裹体已初步取得成效的较常用的五种新方法,并对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还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矿床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有机包裹体在地质学中的应用研究前景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红宝石、蓝宝石及其包裹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银汉  陈卫  陈燕  燕永恒 《矿物学报》1991,11(4):298-304
我国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有岩浆型、接触变质型、伟晶岩和砂矿等,岩浆型为主要矿床类型。红宝石以玫瑰红为主,血红色少见;粒度一般为5mm±。蓝宝石为靛蓝色,墨水蓝罕见;粒度一般5~50mm。两者莫氏硬度为9±0.1,比重4±0.1。宝石中有晶质包裹体、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CH包裹体。岩浆型和接触变质型宝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1380℃,压力(1~24)×10~8Pa。根据包裹体信息指出:指纹包裹体及其中CH包裹体是天然宝石的鉴别标志。宝石的颜色与亲铁元素及CH包裹体有关。星光宝石与六面针包裹体有关。  相似文献   

20.
萤石中流体-熔融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四川冕宁稀土矿床霓辉重晶石伟晶岩型矿体早期萤石中笔者发现了大量的流体-熔融包裹体。矿物的光学性质及激光拉曼光谱特征表明,流体-溶融包裹体内晶体矿物为重晶石。萤石中流体-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493.7—502.3℃,其捕获温度更高,这说明主矿物萤石的形成温度很高,笔者认为这类萤石是由富含挥发分,以氟化钙、硫酸钡为主要成分的盐熔体直接结晶而成的,即该类萤石以及与之共生的重晶石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