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ECLOGITESOFTHEMETAMORPHICMELANGEINTOBAI-WESTERNDABIEOROGENTXECLOGITESOFTHEMETAMORPHICMELANGEINTONBAIWESTERNDABIEOROGENJinWeij...  相似文献   

2.
GEOLOGICALINTERPRETATIONOFNANTIANMENTHRUTFAULTFROMTMIMAGEANDITSSIGNIFICANCETXGEOLOGICALINTERPRETATIONOFNANTIANMENTHRUSTFAULTFR...  相似文献   

3.
BACKANALYSISOFCOMPLEXENGINEERINGSYSTEMTXBACKANALYSISOFCOMPLEXENGINEERINGSYSTEMSHanBeichuanInstututeofGeology,AcademiaSinica,Be...  相似文献   

4.
GENETICSEQUENCESOFGOLDDEPOSITSINEPICONTINENTALOROGENCMINERALIZATIONZONE———THETECTONICMETAMORPHICMINEROGENICBELTINTHEAILAOSH...  相似文献   

5.
GEOLOGICALEVIDENCEOFMUUSDESERTVO-LUTIONSINCE0.5MAB.P.TXGEOLOGICALEVIDENCEOFMUUSDESERTEVO┐LUTIONSINCE0.5MAB.P.SunJimin,DingZhon...  相似文献   

6.
战术性与战略性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谢学锦 《地学前缘》1998,5(2):171-183
多年来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圈定出露及亚出露矿化四周的地表次生分散晕和分散流找矿或圈定盲矿上方地表的原生晕找矿,取得极大效果,但对被厚层运积物或厚层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由于地表次生异常与原生晕皆被掩蔽而显得无能为力。80年代以来发展了一些新的能有效探索被厚达数百米运积层及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澳大利亚的MMI方法,加拿大与美国的酶提取方法,前苏联的CHIM方法,瑞典的GEOGAS方法及中国的NAMEG与MOMEO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是用于详查中,用在地质预测认为深部有远景或地球物理方法发现深部有某种异常,但又无法取得可靠的矿化直接证据的地区,而中国的NAMEG与MOMEO方法则既是战术性的,又可在找寻隐伏的大型、特大型甚至巨型矿床上发挥巨大的战略作用。文中列举了在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巨型金矿及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巨型铜铀金银矿周围进行的战略性深穿透NAMEG与MOMEO测量的结果,笔者认为这种战略性与战术性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发展将会加速在隐伏区找到大型至巨型矿的进程,并为勘查地球化学在21世纪开拓广阔的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沉积型(贡溪式)重晶石矿床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积型(贡溪式)重晶石矿床模式车勤建(湖南省地质研究所,长沙410007)AMETALLOGENICMODELFORSEDIMENTARYGONGXI-TYPEBARITEDEPOSITS¥CHEQinjian(HunanInstituteofGeo...  相似文献   

8.
MIXEDSILICICLASTICCARBONATESEDIMENTATIONSDURINGTHEEARLYMIDDLECAMBRIANINTHENORTHCHINAPLATFORM:AEXAMPLEFROMZHANGXIA,SHANDONG,...  相似文献   

9.
SEDIMENTARYENVIRONMENTSANDCOALACCUMULATINGCHARACTERISTICSOFYIMACOALFIELD,HENANWangYunquanDepartmentofGeography,GuangzhouNorna...  相似文献   

10.
PERMIANSEDIMENTARYBASINSANDREGIONALSEDIMENTARYMODELSINTHESICHUANYUNNANGUIZHOUGUANGXIREGIONANDCORRELATABILITYOFSEALEVELCHAN...  相似文献   

11.
MEG钻井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琰  陈铸 《现代地质》1998,12(4):607-612
摘 要  MEG 泥浆是国外最近才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无环境污染的油基泥浆替代体系。扼要 介绍了 MEG 母液和泥浆的性能及作用机理‚给出了在国内首次开展的关于 MEG 新型泥浆的 部分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研制出的 MEG 泥浆确实具有优良的抑制性、润滑性、储层保 护特性和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大斜度井及水平井钻进的MEG钻井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艳  张琰 《地质与勘探》2005,41(1):93-96
大斜度井及水平井钻进的特点对钻井液的性能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出一种仿油性水基钻井液,该钻井液的流变性、滤失性以及抗温性能良好,并且具有类似油基钻井液的较好的页岩抑制性、储层保护特性及润滑性能,同时可以避免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适用于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的钻进的钻井液.  相似文献   

13.
常珑严 《探矿工程》2015,42(8):6-12,21
水包油钻井液作为一种深井低密度欠平衡钻井液流体,适用于低压低渗透地层的施工。通过调研国内外低密度水包油钻井液的发展状况,进行液体黄原胶水包油钻井液的室内试验。根据钻井液体系的不同,将试验分为5组,试验研究了液体黄原胶不同添加量对各组钻井液体系乳化性和流变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液体黄原胶量的增加,各钻井液体系乳化性逐渐变好,流变性能得到了改善。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优选出聚磺水包油钻井液体系配方,该体系润滑性比较好,现场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优选出低密度充气钻井液体系配方,该体系适用于欠平衡压力钻井,能够有效地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14.
废弃水基钻井液是石油钻井工程作业过程中的废弃物,若直接排放,不但会使钻井液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对废弃水基钻井液进行低温干燥处理后再利用,是既经济又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对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磺化钻井液体系及四川2口页岩气井钻井液体系低温干燥技术实验研究及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在120℃条件下干燥处理后性能恶化严重,降低干燥温度能降低其恶化程度;磺化钻井液体系及四川2口页岩气井钻井液体系在120℃条件下干燥处理后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低温干燥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废弃水基钻井液回收再利用,且处理成本低,处理后固体物质便于储存与运输,能够大幅降低钻井液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少废弃钻井液排放量,降低石油钻井工程污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叶舞凹陷ZKX井位于叶县盐田范围内,该钻探的目的是河南叶舞凹陷盐矿的普查,该井设计井深2630 m,在2000~2400 m连续取心,主要钻遇以泥页岩、砂岩、含盐膏层及盐岩为主的沉积岩地层,钻进过程中存在防塌、护心、井壁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和难点。针对ZKX井的钻井难点,在钻井液体系优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层分别采用了防塌钻井液体系、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和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解决了水敏性泥页岩钻进的防塌及盐岩地层连续取心的钻井液技术难点,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盐膏层取心钻进的低成本钻井液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深部岩心钻探钻井液技术应用现状及研究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龙 《地质与勘探》2019,55(3):826-832
出于深部找矿与科学钻探的需要,岩心钻探由浅孔向深孔迈进,钻遇易坍塌地层、硬岩地层、高温高压地层、盐膏层等复杂地层的几率增加,从而对深部取心钻进钻井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各类深部复杂地层取心钻进钻井液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了强抑制防塌钻井液、强润滑减阻钻井液、高温钻井液、饱和盐水钻井液、高密度钻井液的研配要点及难点,提出了针对性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调控思路以及研究重点,为深部岩心钻探钻井液体系选用提供借鉴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勘查开发,环保型水基钻井液将成为发展方向。随着钻探深度增加,地层温度越来越高,对环保钻井液的抗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近10年来抗高温环保水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包括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甲酸盐钻井液、有机盐钻井液、聚合醇钻井液、硅酸盐钻井液及甲基葡萄糖苷钻井液等。总结了现有抗高温环保水基钻井液体系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抗高温环保水基钻井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地层的室内实验模拟研究停留在较小尺度上且可靠性难以验证,尚需利用与实际地层物性参数较为贴近的沉积物模型, 开展大尺度的实验模拟,为改善水合物地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工艺和测井准确识别与评价水合物储层提供依据.根据墨西哥湾水合物地层主要物性参数指标压制了相应的人造岩心,进行了人造岩心钻井液侵入实验.结果表明:水合物在加热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压力呈上升趋势,而电阻率先升高后下降,水合物相平衡条件不仅与温压条件有关,还受孔隙水盐度不断变化的影响。钻井液侵入岩心过程中,压力的传递速率快于热量的传递,易使原始岩心孔隙中的水、气在压力升高而温度尚未改变的情况下生成二次水合物.钻井液温度是水合物分解的主要因素,而压差有利于提高孔隙水压力,保持水合物的稳定.高密度钻井液虽有利于形成高压差和抑制水合物在钻井液中形成,但也会导致钻井液低侵并使井周水合物更易分解.因此,在实际水合物地层钻井中,为了减少钻井安全事故,应在安全密度窗口范围内尽可能提高钻井液密度,选用温度较低的钻井液并加入一定量的动力学抑制剂或防漏失剂.电阻率测井应该选用随钻测井方式或者深侧向测井值,从而避免因水合物分解导致的测井失真.   相似文献   

19.
WFSD-4孔深部流体分析和多组分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力君  劳昌玲  范凡  王健  王广 《地球学报》2015,36(4):434-440
采用场内钻探流体实时分析和场外钻探泥浆分析的方法,获得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4号钻孔(WFSD-4)中深部井段流体多组分分析结果。研究钻孔深部井段的流体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来自地下深部流体在钻探过程中会保存在钻探循环泥浆中,随钻流体实时分析可记录明显的组分变化信号。钻孔岩心的岩性变化易引起钻探泥浆气体的变化,特别是钻探泥浆气体中的多组分变化,在钻孔岩性裂隙较为丰富的井段,是钻探泥浆气体组分变化强度较大区间。通过比较钻探泥浆的多组分和岩心岩性的弱相关性,可以推测钻探流体与余震相关性较强的区域和周期,更可能获得钻探流体与余震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的关注越来越多, 水合物地层钻井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日益重视.但是, 水合物地层钻井存在井内水合物分解与重新生成从而影响井内安全的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水合物地层的钻井特点, 结合现有的纳米材料, 通过大量实验优选出一种适合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用的纳米SiO2钻井液: 海水+2%纳米SiO2+3%膨润土+1%Na-CMC+3%SMP-2+1%PVP(K90)+2%KCl, 并对其低温常规性能和水合物生成抑制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该钻井液具有适中的密度、良好的低温流变性和泥页岩水化抑制性, 并能够长时间有效抑制近井壁地层中的水合物分解气在钻井液循环系统中重新生成水合物, 有利于保障井内安全和钻井作业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