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区气象部门体制改革已经一年多了,实行以业务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总的来说,正常,良好。但是,在少数地方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有的同志认为,我们是归“自治区领导” 的单位,同当地可以“平起平坐”了,对党政领导机关的招呼不听,令不行,禁不止,某县局有两个干部不听当地关于“机关干部不要养猪”的三申五令,养一头不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一天的自然课上,老师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说,在地球上,相同时刻不同地点的温度相同吗?”我们都说不同。老师又问:“你们知道相同时刻乌尔禾区和克拉玛依市区哪个地方气温高吗?”同学们纷纷猜测,有的说乌尔禾区的高,有的说克拉玛依市区的高。最后老师让我们讨论一个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我们说:“派人到乌尔禾去测一下就行了嘛,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2月 1 8~ 1 9日 ,本地区出现雨夹冰粒现象 ,相邻台站现在天气现象电码有的编报“68” ,有的编报“79”。笔者对电话询问的台站观测员的答复 :应选电码“79”。现在天气编码表中 ,电码“68”是指小的雨夹雪 ,电码“79”是指冰粒。电码表中没有雨夹冰粒的特定电码。于是 ,有的观测员认为 ,雨夹冰粒是液态和固态同时下降的稳定性降水现象 ,符合雨夹雪的电码意义 ;也有的认为 ,所谓雨夹冰粒是雨和冰粒并存的现象 ,应为电码“60”和“79”并存 ,按照选码原则 ,理应选数值大的电码编报。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因为在气象学中雨夹雪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张宏生 《气象》1981,7(1):19-20
我站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属苏州地区,邻近上海。每年6—7月间常出现持续阴雨的“梅雨”天气,有些年份“梅雨”常出现两段,中间有一个间歇时期,当地群众习惯地把前一段称之为“早黄梅”,后一段称之为“正黄梅”。由于出现“早黄梅”时正值我县夏收夏种的农村大忙季节,因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当地领导和群众对这个问题是十分关心的。但在本地区的预报讨论中常只把“正黄梅”作为“梅雨”来看待,轻视“早梅雨”的存在。如关于1979年的“梅雨”问题,对此我有不同看法。下面谈谈我对“早梅雨”的看法: 如何确定“早梅雨”? 我县一般年份从6月中旬后期入梅,至7月上旬后期出梅,梅雨期约一个月左右,但在有些年份“梅雨”常分为两段:第一段出现在6月上旬(个别甚至  相似文献   

5.
几百年前,西班牙音译的“Elnino”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渔民的心中曾是一个非常美丽、可爱的名词kk圣婴,被奉之为“上帝之子”。它原意是指每年圣诞节前后,当地海水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在有些年份里海水增暖异常激烈,暖水区一直发展到赤道中太平洋,持续时间也很长,不仅严重扰乱了渔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当地气候反常,还会给全球气候带来重大影响。现在“Elnino”一词已被气候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这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异常增暖现象。90年代以来“Elnino”频繁出现(1991~1992、1…  相似文献   

6.
在34种天气现象中,“=”、“∞”、“S”都是使水平能见度在10.0km之内的视程障碍现象,它们的特征不一定完全符合《规范》规定,加之,我们地处湘西南,“∞”和“S”出现机会较少,对“∞”与“S”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都还不够深刻.所以,在实际观测中,如果不准确地掌握“=”、“∞”、“S”三者的区别,就难免出现记录上的差错,引起记录失真.例如在我局就曾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习惯性地早晚记“=”,中午就记“∞”或“S”;有的把相对湿度作为“=”和“∞”、“S”区别的唯一依据;有的还没有记录过“∞”  相似文献   

7.
说说倒春寒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这说的就是春天的气候。春天是个气候多变的季节,虽然春季逐步回暖,但早晚还是比较寒冷,冷空气活动的次数也较为频繁,有的年份还会出现明显的倒春寒。  相似文献   

8.
本人在上网时 (用的是微软的IE浏览器 ) ,发现浏览器的标题栏中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广告语和IP地址 ,感到很奇怪 ,后经查找资料 ,找出了解决的方法。1 出现广告语和IP地址的原因标题栏中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广告语和IP地址的原因是别人通过网页修改了自己机器的注册表 ,而自己的浏览器采用的是默认设置 ,对这些无防护措施。2 去掉广告语和网址的方法去掉这些广告语和网址的方法是在Windows中 ,点击“开始”后 ,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regedit” ,再点“确定” ,即打开注册表。在菜单栏 ,打开“编辑”栏“查找目标”后 ,…  相似文献   

9.
看了《气象科技资料》关于“韵律”问题的讨论颇受启发,现根据个人的体会讲两点意见。一、在《关于韵律予报方法的准确率问题》一文中,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当地“前期出现一个明显的气压槽”对应未来150天有一次降水这个韵律关系的予报准确率,与当地同期降水的气候概率相当,判定两者之间实际没有什么对应关系。我也认为像这样的韵律指标当然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评比优秀,鼓励先进,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好办法,也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重要措施。可是,过去有的单位搞年终评优,十来个人的小单位竟设七、八个项目的优秀奖励,结果是“见者有份”,“皆大欢喜”。 也许有人会说:“先进越多不是工作越好吗?”果真如此,当然不错。遗憾的是,现在有的单位并非是工作很好的先进多,而是工作平平过,照顾的“先进”多。有的领导,为了照顾个别人的“情绪”,先进不够条件,就随便安个名目,反正让大家都“金榜题名”。以为这样一来就工作好做,领导  相似文献   

11.
唐口是我县终南公社东面廿多里处的一个生产大队。站在我站观测场东望,常可看到该队附近的山脚下有一种云雾现象出现。当地群众称此为“唐口拉烟雾”。且很早广泛流传有“唐口拉烟雾有雨”的天气谚语。(一)烟雾与降雨的规律为了验证“唐口拉烟雾有雨”这条天气谚语,我们十多年来,一直对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一位曾在气象部门工作30多年,调离后仍十分关心气象工作的朋友来信,对在参加当地人大、政协会议,看到会场上及代表(委员)们下榻处,不少部门、厂家竞相制做各类广告,有的还将实物、标本摆到餐厅门口进行宣传,有的不惜重金租用气象部门的彩色气球,悬挂大幅标语飘浮空中,格外醒目,煞是好看,不仅增添了“两会”气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这些单位及其产品的知名度.这位  相似文献   

13.
王鹏飞 《气象》1976,2(9):28-29
雷雨云造成的闪电,有的藏于云体内部;有的通过相邻云块的间隙;有的出现于云和大气之间;也有的从云底通过大气到达地面。打到地面的闪电,称为“云地闪”。它是破坏地面物体、影响人类地面活动的最有威胁性的一种闪电。  相似文献   

14.
S市气象局的一项科研成果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委通知要派该项科研成果的主持人去参加授奖大会。消息传开,在气象局内引起了轰动。 这天下午,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M局长正在主持第三次科站长会议。会议气氛看来不大热烈,干部们有的喝茶,有的抽烟,有的神腰蹬腿。 “大家再议一议看,谁去参加授奖大会合适,争取这次会议最后敲定。”M局长面对这场景,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知道大家开会都开累了,也想早点结束会议。 这时,年轻的业务科长站起来说:“我还是坚持在前两次会议上的意见,主持该项成  相似文献   

15.
郭用镬 《气象》1988,14(12):22-22
英文气象学名词中的whiteout一词,指的是阳光穿越均匀云层,射向为冰雪覆盖的地面,在云层和冰雪表面之间往复反射,所引起的一种视程障碍现象。该现象常会在高纬和极地区域出现,对飞机起落有妨害。属航空气象学的名词。过去,有人将该词译为“乳白天空”,有的译为“白失”,有的  相似文献   

16.
郭秀明之歌     
鹿原 《陕西气象》2001,(4):46-48
人活着为什么吃喝繁衍这无异于动物贪吞地球竟不怕肚子撑破劫掠夺尸骨上营造安乐窝用人民给的权把人民宰割手莫伸手伸必被捉对罪恶等着的是镣铐和绳索一个哲人曾说“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的人死了还活着”郭秀明就是一个永远活着的人这个共产党员这个“村官”以短暂光辉的人生告诉人们人为什么活着走路怎样迈双脚险滩如何越过没有硝烟的战场咋样赴汤蹈火时刻想着应该是什么(一 )一个乡村医生治病救人收入也不薄是人们看好的一份工作可郭秀明放下了肩上的医药包自荐当选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治沟治坡惠家沟四面是沟壑土少石头多他顶风冒雪带领党员…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4,(7):24-25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近年来甘肃省冰雹的研究和群众性的人工防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冰雹是甘肃省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冰雹出现的时间早,范围广、强度大,常常给农牧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各地群众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与冰雹灾害展开了斗争,使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减少。如岷县八郎公社原是特重雹区,当地群众流传说:“霜灾有,病害少,早不住,涝不了,恨死的大敌是冰雹”。在1949年—1964年的  相似文献   

18.
翻阅气象报刊,发现“像”与“象”这两个常见字混用的情况很严重。为什么会出现“像”“象”混用的现象,而编辑们层层把关还没把住呢?原因有两条:一是有的编辑迷信辞典、字典等  相似文献   

19.
海堑     
一、《气象》1975年第8期和1982年第1期发表了“‘蓝冲’与天气”和“‘青龙卷’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文章初步分析了这一现象与当地天气的关系,并阐述了它的特点和成因。这种天气现象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曾观测到。在福建,人们称之为青龙卷;浙江温州称为蓝冲;广东称为风缆;山西称为海堑。欧美有的国家民间则称之为“太阳吸水”。  相似文献   

20.
农谚浅释     
李志超 《气象》1975,1(8):9-9
天空中有薄薄的云层时,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个淡淡的彩色光环。有经验的老农看到了这种现象,就很有把握地说:“天气就要变坏了,你们看天上起阴圈啦!”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围绕太阳或月亮的光环在气象上称之为晕或华。晕一般出现在卷层云上,是日月光通过冰晶发生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