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吃在驻京办     
李小鹏 《地图》2010,(2):21-21
有朋友跟我说:生活在北京,一大福利就是这里汇集了各地的美食,天南海北、上天入地,任君选择、应有尽有。那是,谁让这里是首都呢?各地英雄都赶这儿赴英雄大会了。众多菜系的餐馆争奇斗艳,其中,驻京办餐厅又是北京特殊一景。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26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陈述彭院士不幸仙逝的信息传来,我深感悲痛.回忆起9月30日我到北大医院探望陈述彭先生,当时他坐了起来,精神状态还可以,我们交谈了一个小时.11月7日又去医院探望时,他身体状况明显差了,更为消瘦.我把喻沧和我合著的140多万字的<中国地图学史>最后打样稿简要给他介绍,他非常高兴地翻阅书稿.因他曾答应写个序言,这次说:"序言写不了啦,我用毛笔给书题词吧".我告诉他我马上要去美国.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8日至14日随华人旅行社组团,参加了八达假日举办的大美西七日游.8号早上在圣荷西"大华99"华人超市旁边的梁妈妈餐馆门前上车,途经旧金山、加沙缅度加州州府、内华达州、爱荷华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南塔克塔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等8个州,总行程三千七百多英里,除在宾馆睡觉时间,五分之三的时间在汽车上度过,有时走两三个小时看不到人,如同走在我们新疆大地上,不同的是车窗外多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而不是茫茫戈壁,因为所经加州、内华达州等都是美国著名的农业区.司机是膀大腰圆的黑人,大概有四十多岁吧,负责开车和管理行李,非常认真,也很死板,一切按既定方针办,当然死板并非坏事.  相似文献   

4.
1979年的元旦前后,我们在中越边界集结,准备发起那场著名的"自卫反击战".那时候我就喜欢琢磨地图,在上级下发的作战区域图上,我发现,在河口一带的滇越铁路上,有一串地名叫做"六条半"、"七条半"、"十一条"等等.这些地名当时对我们十分重要,每当看到它们,心里总会生出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云南的地名因为有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进入,所以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的字眼.不过叫某某"条"的确乎绝无仅有,它们只出现在河口一带的滇越铁路沿线上,而且在距离上似乎与里程有关联.这条铁路是百余年前法国人修建的,后来我曾试图在法语"公里"的发音上找答案,但是法语"公里"的字根是从英语"kilometre"过来的,即使用说云南话的舌头也找不到"条"的意思.这事至今还没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去年年底加入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那时我们第一次到此,方知峄城是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中国芸豆之乡"。当时已过石榴的收获季节,在大雾的笼罩下,我们参观了石榴盆景和青檀寺,有着百  相似文献   

6.
自小就是"三国迷"的我,年少时常常喜欢在地图上寻找《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地名.不过,我翻遍手中的地图,却总是找不到"襄阳"的所在.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三国时期闻名天下的"襄阳"已沦为一个小小的县名,而那块历代兵家必争的土地,人们都叫它"襄樊".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老测绘",早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即担任总参测绘局第二大地测量队和国家测绘总局第二大地测量队(三角)观测区队区队长,这两个大地测量队.就是现在著名的"国测一大队"的前身之一.  相似文献   

8.
提起芬兰,我便回想起少年时代读过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访问这个素以"千湖之国"著称的国家时留下的美妙诗句:"信是千湖国,港湾分外多.森林疑岭立,岛屿似星罗."  相似文献   

9.
"佛乐之航"     
《地图》2007,(5)
亲眷们到北京来,我总是建议他们到博物馆去看看.在我个人看来,来北京游览,除了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天坛几处不可不看的胜迹,与其看某些新造"古迹"或"全球拙劣抄袭"的"公园",还不如看看那些纯粹独一份的特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邛海,西昌之眼 说到凉山,许多人也许不了解,但提起它的首府西昌却一定不陌生.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其首府所在地西昌市为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城.当然,我千里迢迢赶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参观卫星发射基地. 火车从成都出发,在成昆铁路上一夜驰骋,伴着熹微的晨光,车开进了西昌站.一出车厢,我就感受到了凉山之"凉",虽然是盛夏季节,川西高原上西昌的清晨果然还是有些微凉.无心留恋西昌城内的风景,我直奔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邛海.  相似文献   

11.
我一生中到上海的次数已然数不清,然而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暑期前,我在复旦大学史地所访学,所以有时间跟所里的学者在上海的里弄里转来转去.豫园是上海的地标景观,毗邻它的一条老街在旅游手册里被称为"上海老街",而这条老街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田吉舷 《地图》2011,(3):26-29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听过许多创城记,先驱们长途远征、历经劫难,才寻到梦想中的宜居之地。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我们不好跟物理学先贤抢风头,姑且把口气放缓一些吧:给我一个点,我能建起一座城。  相似文献   

13.
第13个"世界湿地日"来临的时候,我们俯视大地,发现中国的北方,竟然大规模笼罩在旱魔的控制之下。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我突然想,也许我们就是没有处理好上下游关系,大地才变干了。不仅仅是中国的北方,中国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都在萎缩。连续几年,我碰到的每一个案例几乎都在诉说干旱的故事。内蒙古的各个"淖尔"在变干,黑龙江  相似文献   

14.
周尚意  理池 《地图》2012,(5):141
今年6月,美国肯塔基大学著名地理教授Stanley D.Brunn来京做短期访问,送了我一本1877年在美国纽约和辛辛那提同时发行的地图集。这是一件"古董级"的礼物,14开本,138页,木屑压合板(chipboard)封面,丰富精美的彩色套印地图、铜雕版地图、景观图,泛黄的书页,旧书特有的古香……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地图集的"古董"特质。书中还夹着一张《不受待见的哈奇太太》(Unwelcomed Mrs.Hatch)的海报(1902年3月),百老汇数据库资料显示,该剧只在1901年到1902年于曼哈顿的百老汇上演过,这与海报上的日期吻合。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到河南省淮滨县采风,问起名胜古迹,当地朋友说,此地历史人物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楚国名相孙叔敖,可惜遗迹多残缺不全,问我要不要去看看。我说,看,一定要看。依我所见,历经世代风雨侵袭,战乱天灾,遗迹残缺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若齐全完美了反倒有些奇怪。我最早知道孙叔敖这个名字,还是上小学时从那个著名的"两头蛇"故事说起。荀子在《非相》中说,"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意即他是期思这个地  相似文献   

16.
桂雅文 《地图》2012,(3):118-125
M:您是典型的博物馆达人了,从求学到创业,都围绕着博物馆文化,能说说在您心目中,究竟什么是博物馆?它都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G:其实我还蛮怕成为一个专家,给一个定义,然后大家听我的.我只能说,我此刻想的,博物馆是一个说故事的地方,让我的创意的灵魂能享受片刻跟其他创意的灵魂相遇,这些灵魂可能是在15世纪或16世纪或是不同国家,具体不知道.这个短暂的相遇在博物馆里就像电光火石一样,我自己形容叫被"电"到.当然,有很多创作的人,像文字工作者、画家、广告人啦,他们常常要进到博物馆,其实是有意识的想要看到精品或者之前的文明所留下的东西,给他一个刺激.国外有非常多的艺术教育拉到博物馆去做,搞不好就是这个原因,想要被"电"到.  相似文献   

17.
吴忠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教育家.近40年的交往,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正直、朴素、勤奋、诲人不倦的学者.50年代中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刚设立地图制图专业,为提高师资水平,曾组织一批青年教师去北京军事测绘学院制图系参观学习.我就在这次机会有幸见到了这位久闻其名而未曾谋面的学者.自此以后,我们在专业活动、学会工作与学术会议上常能见面.由于主要从事相同的专业学科,更多了一些交往.所有这些接触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我是他门墙外的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14年前游日本京都,是为上岚山,因为山上有周恩来的"诗碑".14年后重游京都,是为了看金阁寺.游金阁寺的理由来自日本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同名小说《金阁寺》.小说中的金阁寺具有一种神秘和奇异的力量,令我有亲眼目睹的冲动.  相似文献   

19.
主席先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今天为2002年推选出的10座"我心中的中华名山"举行揭晓仪式暨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使我联想到山地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以及我们科学工作者肩负的社会责任。 山地高原是陆地表层上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随单位慰问组到测区跟随我们的队员进入羌塘高原,在作业期间,大家同甘共苦,以亲身的经历目睹了国测六队测绘队员们的点点滴滴,回首过去,一幕幕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感人情景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唯觉眼角湿润…… 挺进羌塘高原 "羌塘"为藏语,意为"北方旷野",羌塘高原面积约为7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气候严寒,空气稀薄,交通非常不便,自然条件非常严酷,人迹罕至,是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