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阿刀亥矿区CP2煤段粘土岩夹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绍暹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25(1):20-24,T001
内蒙大青山煤田CP2煤段含粘土岩夹矸多达40余层。与上覆CP3砾岩段冲刷接触的煤段顶板和顶部粘土岩夹矸,为伊利石或伊利石-高岭石粘土岩。其下煤段中夹矸及底板为高岭石粘土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铵云母化和一水硬铝石化。鳞片状、纤维状、条片状及晶粒假象铵云母沿粘土岩夹矸的节理裂隙呈脉状产出;微、细晶一水硬铝石沿碳质碎屑条带及富有机质的高岭石基质条带分布。这些特征表明,在有K^+离子带入的开放条件下,粘土  相似文献   

2.
渭北煤田面积约10万km2。分布于太原组顶部5#煤层中的粘土岩夹矸,上部层位分为两上分层,上分层夹矸厚度薄,下分层夹矸厚约02m,俗称“200矸”;下部层位夹矸厚度变化较大。该文详细论述了粘土岩夹矸的岩矿特征。根据“200矸”中含有副象β-石英、高透长石、锆石、磁铁矿等高温矿物组合,特有的粒序层理和岩性在全煤田十分稳定等特点,表明其原始物质来源于降落火山灰。根据TiO2/Al2O3比值的明显变化,探讨了陆源组分的加入对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化学成分的影响。以“200矸”为等时标志层,解决了5#煤层在区域上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煤层中高岭石粘土岩夹矸是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岩石,常形成一种分布广、层位稳定的薄层粘土岩层,国外通称为“Tonstein”。本文就其赋存层位、分布特征、性质和成因及其经济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模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采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性质以及高岭石表面对铅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高岭石表面在不同pH条件下对质子和铅离子的吸附反应可以用单一表面基团、无静电表面络合模式来描述。高岭石表面酸度常数拟合值分别为pKa1=2.75和pKa2=5.52,电荷零点pHzpc=4.1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铅的两种表面化合态〉SOPb^+和〉SOPbOH的浓度也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黑色高岭石粘土岩,是铜川王石凹煤矿石炭纪煤系地层顶部,五号煤层的上部一层稳定的煤矸石,经偏光显微镜及费氏台测试光性特性,化学试验及分析鉴定表明,这是一种由高岭石组成的,成分很纯,颗粒大,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粘土岩,据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此高岭石系淡水沉积物。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金鸡寨花岗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及侵位机制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金鸡寨花岗岩体位于大别山碰撞造山带东端,紧邻郯庐断裂,是由碱长石英正长岩和碱长花岗岩组成。这两种岩石的组成矿物均为碱性长石、石英、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磁铁矿及副矿物榍石、磷灰石,但矿物含量不同。它们的岩石化学特征也不相同:(1)碱长石英正长岩中常量元素的平均含量(wt%)SiO2为67.11%,Al2O3为17%,Na2O+K2O为10.97%,其中K2O>Na2O,微量、稀土元素均较富集,但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含量及LREE/HREE均大于碱长花岗岩中的相应数值。(2)碱长花岗岩中常量元素的平均含量(wt%)SiO2为75.13%,Al2O3为13%,Na2O+K2O为8.23%,其中K2O>Na2O,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但大离子亲石元素、重稀土元素含量则大于碱长石英正长岩中的含量。根据野外调查、岩石学特征及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研究表明,这两种岩石是同一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是于造山后形成的A型花岗岩,其形成经历了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两个阶段,源岩可能来自于北大别变质杂岩。金鸡寨岩体的侵位是以“半汽球”膨胀机制进行的,并与龙井关断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石炭-二叠纪高岭石粘土岩的岩石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石粘土岩是以高岭石及其多型变种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岩石。它在欧洲很多地区的石炭纪煤系中广泛分布,形成一种分布广、层位稳定的块状粘土岩层,通常称为“Tonstein”(Blatt,1972)。在我国北方和南方一些省区,不同时代煤系地层中都有高岭石粘土岩出露(Yiping Zhon,1982;夏琤等,1983),尤其是北方诸省产于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高  相似文献   

8.
杨忠芳  徐勇 《现代地质》1996,10(4):491-501
山西五台群文溪组和柏枝岩组岩石学特征和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这两个组中相应层位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递增变质作用使岩石贫Na2O、K2O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相对富集FeO、MgO及铁族元素。由于变质作用仅使稀土元素总量发生微小变化,而不改变其总体分布型式,所以稀土元素是指示岩石形成与演化的良好指示剂  相似文献   

9.
许保良  阎国翰 《岩石学报》1999,15(2):208-216
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广泛出露在冀北地区,从中可以识别出碱钙性、过铝质和碱质三个岩石系列。本文系统报道了它们的产状、岩类学、主要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年代学和ISr资料;重点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问题。碱钙性岩石系列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元素、二长花岗岩元素、正长花岗岩构成;SiO2含量变化范围是62%~75%;K2O+Na2O在7.63%~8.88%之间;A/CNK<1.05,CA指数55。过铝质系列由流纹斑岩为代表,具有高硅(SiO2>73%)、富钾低钠(K2O/Na2O为1.44~9.13)、过铝质(A/CNK是1.17~1.43)的特点。碱性系列的岩石组合是碱长正长岩(碱长粗面岩)-碱性石英正长岩(碱流岩)-碱性花岗岩(碱性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它们的SiO2含量变化于57%~77%之间,K2O+Na2O、K2O、Na2O分别大于9%、4%、5%,NK/A为0.9~1.12。以过铝质、碱钙性和碱性为序,三个岩石系列的Nb、Ta、Zr、Hf、REE含量依序增高,显示出明显的区别。上述特征表明,三个岩石系列的性质和特征明显不同,分别属于三种岩石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0.
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郭原生  孟桂生 《岩石学报》2000,16(3):337-344
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玄武粗安岩-英安流纹岩-流纹岩。其中基性和中基性岩类为碱性系列和亚碱性系列,碱性玄武岩主要为钾质玄武岩系列。酸性岩类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全碱含量平均为5.76%,K2O/,K2O/Na2〈1,Fe2O/FeO平殚为0.74;TiO2绝大部分样品含量小于1%(在酸性火山岩中含量较低:0.2%~0.83%,平均为0.53%;基性和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空间均值的方差的两种算法分析了自相关距离对固结系数的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相关距离的增大,固结系数的变异性增大。分析了不同土层的固结系数的不同,变异性对一维平均固结度的影响是不同的。结果表明分析一维固结,应视土层情况和工程性质考虑是否用随机场来模拟土的固结。  相似文献   

12.
盆地类型是油气远景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不同类型盆地的叠加关系反映了不同时期成盆动力体系的不同.大庆探区外围中新生代盆地是经历强烈构造改造残留的叠合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基底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导致不同成盆期的盆地类型不同.按照盆地的成因分类主要发育裂谷(断陷)、拉分、前陆(挤压)和拗陷4种盆地类型,及前陆\断陷、断陷\拗陷、陆缘裂谷\断陷\挤压\拉分3种叠加形式.提出了按照构造层约束的4个成盆期演化.通过对盆地演化、古地理环境、构造运动等资料分析,确定了4期盆地演化的盆地类型.  相似文献   

13.
判别分析在岩石可钻性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判别分析根据已知岩石级别判别未知岩石级别,或者对已经认定的岩石级别进行检验的方法。此法不仅快速简便,准确性高,而且易于在地质勘探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利枢纽库区巫山县城新址地质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系统分析新址地质环境条件、预断评价的目标、环境要素的构成基础上,选用敏感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址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断评价,分析了评价成果,提出了新城建设-地质环境系统调控措施,可作为合理制定新城规划、进行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不均匀性与矿产资源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充分收集、整理、综合研究中国大陆11条地学断面(简称GGT)、数十条其它地球物理剖面(地震剖面、大地热流、大地电磁测深等剖面)和覆盖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结构、岩石圈结构和软流圈结构,并对中国大陆矿产资源预测作了简单的讨论。中国岩石圈结构是在三种不同性质的软流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明显的继承性。中国岩石圈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地构造单元相吻合,说明地壳构造受到岩石圈的影响和制约。尤其在地震波垂向低速带上(地壳上地幔都表现为低速性质)是内生多金属矿带的良好产出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对地应力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地应力场中的坝基岩体稳定分析应考虑计算块体侧面的阻滑力。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个坝基岩体稳定分析的三维计算方法,并以长江葛洲坝工程坝基岩体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此稳定分析方法可进一步挖掘岩体稳定的潜力,提高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狄恒恕  王松贵 《地球科学》1991,16(5):533-539
本文通过近年来的地震反射信息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透过红山地区这个窗口,揭示柴达木盆地内中、新生代两个世代的构造成因类型,展示二者叠置关系和构造样式,认为该区存在先张后压的演化历史,且后期挤压作用破坏和改造早期拉张构造样式,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盆地中生代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18.
虎跳峡地区新生代以来应力场演化及断裂新活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虎跳峡地区的实地调查、区域地质图的详判、断层擦痕矢量解和震源机制解等综合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新生代以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并对研究区的主要断裂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区域应力场的演化次序为早第三纪东西向、中新世近南北向、上新世北西向、早更新世北北东向、中更新世早期近东西向以及晚更新世以来北北西向多期应力场;区内北西向中甸—永胜断裂的新活动性强,其次是丽江—小金河断裂,楚波—白汉场断裂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地质制图最佳视觉效应;提出了盆地分析工作中超常规图件编制的实例;对客观地质体的几何形态在信息反馈上给予全方位,多层次的揭露,打存以往传统式常规的单一编图模式。  相似文献   

20.
闫成云 《甘肃地质》2006,15(2):81-84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浅析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的地下水潜力的概念和方法,以水文地质盆地为地下水系统单元,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三大盆地———玉门踏实、安西敦煌和花海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3个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利用潜力的方向,并计算各潜力大小、潜力系数级别、潜力模数大小,为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