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上元古界)囊括了该省80%以上的原生金矿(“沃溪式”金矿)和90%以上的砂金,也是世界名的金-锑-钨综合矿化带。其中,赋存于上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中,位于湘西北沅陵县的沃溪金-锑-钨矿,即湘西金矿为代表性矿床。它也是我国仅次于湘中锡矿山的第二大锑矿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湘西雪峰山隆起区钨锑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质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概述湘西雪峰山隆起带内主要有四个钨锑金矿带(图1),赋存着三种不同矿石类型的矿床:层状白钨矿矿床,层状钨锑金矿床和层状金矿床.赋矿层位主要为晚元古界板溪群下亚群和上亚群,岩性主要为板岩及碳酸盐岩.矿  相似文献   

3.
蓝景周 《四川地质学报》2012,32(Z1):43-45,49
白竹坪矿化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接壤地带边缘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穹窿构造带西段,构造发育,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区域上已发现岩金矿点、砂金矿点、锑矿点、铅锌矿点、白钨矿点多处,矿化条件较好。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元古界高涧群天井组第四段、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和第四系,其中天井组、震旦系江口群长滩组岩石中金丰度值较高,与金、锑矿成矿关系密切。主要控矿构造有F1和F2。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有自然金,局部地段可见黄铁矿、黄铜矿、铜蓝、斑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经过多期构造作用,在断裂产状变化地段、不同方向断层交切附近、破碎带的膨大部位容易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渣滓溪锑矿是本队近年来探明的一处大型锑矿床。为继续扩大找矿领域,根据矿床控矿特征,开展了以F3断裂构造为主要对象的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工作。经初步实践检验,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1 区域及矿区地质背景渣滓溪锑矿带位于湘西钨锑金矿带中段的西南侧,西南起自溆浦羊皮帽,经  相似文献   

5.
湘中前寒武系金矿地质及相关成矿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前寒武系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白马山-龙山-紫云山E-W向构造-岩浆岩带,包括锑金、锑砷金、砷金等不同矿物组合的矿床.金矿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和隐伏岩体上方.其成因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和热接触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区域矿床成矿规律性强,找矿标志明显,远景可观.  相似文献   

6.
江东湾锑金矿床位于雪峰造山带中段,产在区域主干断裂控制的断块上升隆起区.矿体呈脉状、薄板状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浅变质岩系中.通过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垂向分带、找矿前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江东湾锑金矿床是湘西龙王江金矿集区最具有找矿潜力的矿床.矿床浅部以锑或锑金为主,深部以金为主,且越向深部,金矿化...  相似文献   

7.
龙山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山金锑矿位于华南褶皱带的湘中凹陷中部、白马山-龙山东西向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东部之龙山穹隆核部.震旦系下统江口组上段浅变质碎屑岩系是成矿的有利母岩,NWW向、NNE向断裂是有利的导矿构造,成矿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关系密切.矿体侧伏规律明显,延深大于延长.矿床成因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矿床深部、边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共生金矿床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的湘西金矿,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称之为钨矿。该矿早在1875年就曾采过金,1898年发现辉锑矿后,以采锑为主。1946年认识白钨矿以后,以钨锑为开采对象,金只是附带回收。直至1963年才正式生产黄金,金与钨、锑才平起平坐,都作为开采对象。1977年,矿山正式命名为湘西金矿。矿山开发的这段曲折历史,是因为矿床本身存在着特有的地质特征,而这种特征又是逐渐被认识的。  相似文献   

9.
赵忠海 《城市地质》2001,13(3):32-35
东西向构造带是北京地区一条主要的金矿化带,本文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曹碾沟-上窝铺-带金矿普查的基础上,以北干沟金矿化点为例,对该构造带的演化及其对金矿化形成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龙王江锑砷金矿带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王江锑砷金矿带位于湘西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西南侧,赋存于板溪群浅变质岩系中,主要为与剪切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标志可作为成矿预测和找矿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之冷家溪群中,已发现12条,呈NNE向带状分布.金矿化主要富集于石英斑岩体内之石英脉、蚀变带及其接触破碎带中.金以细粒自然金为主,形成于浅成、低温环境.含金斑岩体的发现,不仅开辟了湘西钨锑砷金矿带找矿领域,而且也为金与岩浆岩有密切关系的认识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2.
湖南龙山矿区金锑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山金锑矿床赋存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的龙山穹窿之震旦系江口组浅变质岩系中,江口组第一、二岩性段是成矿的有利母岩,矿体呈陡倾斜交错脉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侧伏规律明显,延深大于延长.NWW向断裂是最有利的导矿构造,成矿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关系密切,成矿作用主要与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及隐伏岩体上侵作用所产生的(热)变质热液有关.矿床成因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初步揭示了在龙山地区金锑矿的矿化富集规律与找矿方向,对其中5处找矿远景区资源潜力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二十多年来,广西冶金地质战线在锡钨矿的找矿勘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对原生锡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本文是对所掌握资料的一个初步整理和归纳,以期对今后的找矿工作有所助益. 区域地质构造特点本区位于东亚大陆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西缘,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中段.区内发育东西向、南北向构造体系及其他各种扭动构造型式.构造的基本骨架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基本定型,燕山期更趋复杂化.加里东期以来,桂北、桂东南、桂东长期隆起,其他地区则下沉.隆起  相似文献   

14.
湖南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床划分为微细粒浸染型金属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等三种类型,描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总结了微细粒浸染型(高家坳式)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龙山式)金锑矿床和石英脉型(古台山式)金矿床的找矿标志。认为该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应依托穹窿构造来开展,并提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招掖金矿带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北隆起西北端栖霞复背斜北翼,受东西向阜山背斜控制.金矿床受新华夏系北东向压扭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控制,金矿带内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胶东群,其下部蓬夼组是金矿带的主要层位,分布于混合花岗岩体的周边地段.中部民山组零星分布于矿带北部边缘;上部富阳组分布于招掖以东.胶东群地层走向为东西-北西西  相似文献   

16.
湖南邵阳县龙山金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山金锑矿床处于华南板块之江南地块南东部,往南与南华活动带相邻,区域构造兼具隆起带和活动带的特点。白马山-龙山EW向构造隆起带控制了区域钨锑金矿带的展布,龙山穹窿控制了龙山金锑矿床的就位。龙山地区经历了四次主要构造运动,雪峰运动形成EW向龙山穹窿雏形,加里东运动形成NE向复式褶皱,印支运动主要表现为NNE向劈理(硅质条带充填)叠加,燕山运动以NNE向断裂为主要特色,经历了由塑性到脆性、由褶皱为主到断裂为主的形变过程。龙山倒转复式背斜控制了龙山金锑矿床的就位及矿脉(体)的展布,核部发育的多组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就位,其中与区域劈理大角度相交的NWW组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与NNE、NE向断裂及密集的轴面劈理相交部位成矿有利,沿其交线附近往往有板柱状矿体分布,矿体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一般延深为走向长的1~5倍,并明显向北西侧伏,与褶皱轴面倾向大体一致。NWW向矿脉是下一步找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湖南瑶岗仙钨矿花岗岩中云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区概况瑶岗仙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部,加里东隆起带与印支-燕山凹陷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矿区构造发育,主要为印支期-燕山期NE-NNE  相似文献   

18.
葫芦沟金矿床位于陕南驾鹿地区,属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的复合部位。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片麻岩系。矿区为一向北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并有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断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湘西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赋矿层位为冷家溪群和板溪群马底驿组;导矿和控矿构造为东西向构造;板岩、砂质板岩和变质砂岩的主要成矿元素丰度相对较高;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砂岩曲线具有相似趋势,说明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20.
按照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将区内划分为迁西群分布区的弱变形域和遵化群分布区的强变形带。根据各种形变特征,认为迁西群及遵化群分别存在三次及两次叠加褶皱,其中迁西期形成的为轴面南倾的东西向线状同斜褶皱;遵化期第一幕为北东向摆动的紧密线形倒转褶皱。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叠加在迁西群上的褶皱,轴向转为近南北向。迁西期褶皱因属同斜而具简单层状体特征,故每个单体的叠加背向形并非三斜对称,主要部分也并非穹盆构造,而为w形蛇形弯曲,不存在原生的穹隆或卵形群构造;遵化期第二幕表现为舒缓的东西向叠加褶皱。区内的主要构造样式为包括迁西群在内的由叠加褶皱及两组共轭韧性剪切带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迂西-曹在卵形隆起区;遵化群的弧形褶皱群被密云-喜峰口-王厂左行平移韧性断裂带带动形成的宽城-遵化帚状构造亚区以及由遵化群形成的青龙王厂-迁安重熔片麻岩穹隆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