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存在问题浅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天气学原理的角度对2009至2010年全区上报的地面气象数据文件在人工观测和人工器测之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云的生消演变过程和产生降水的物理机制、天气现象“飑”的成因和特征;进一步阐述了云与降水的关系:同时对影响蒸发量的气象要素作了相关分析,提出了疑误记录的处理方法。对提高云状和天气现象记录水平,正确处理异常观测记录...  相似文献   

2.
云的观测是地面测报工作中的难点,该文拟通过对云形成、演变以及伴随的天气现象等进行解析,指出目前贵州云的观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  相似文献   

3.
宋敏  吕燕 《山东气象》2006,26(2):70-71
统计某气象站2000-2004年云观测记录编码情况,指出基层气象台站云的观测记录存在复杂云天记录简单化、一般云天记录模式化的趋势和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提高云观测记录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cb云的观测在整个测报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cb云的观测判断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春天,往往是小股冷空气入侵本地上空(长江中下游地区),系统不明显,cb云较弱,而且云层较厚,很难辨别cb云是否存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经验觉得以下几  相似文献   

5.
赖宗铭 《气象》1989,15(12):51-52
云的正确判断,是气象观测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近年来这方面有所放松,在云的观测记录上存在一些问题。赖宗铭的这篇文章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一些侧面。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采取必要措施,不断提高观测人员识别云的能力,以达到提高云的观测记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云变化迅速且类型复杂,获取准确的云观测信息具有一定挑战。本文使用2001-2010年期间南部大平原的大气辐射观测实验数据,定量评估了探空和地基主动遥感观测六种类型云(低云、中低云、高中低云、中云、高中云、高云)的一致性和差异。尽管探空和地基观测六类云的云量变化趋势相近,但是针对不同类型云,两者探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高云差异最大。两者对中低云、中云和高中云的云底高度的观测吻合较好,对中低云和高云的云顶高度的观测差异较大,对所有类型云的云厚度的观测均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云的观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作实际,指出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观测云时经常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强调观测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使云的观测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地反映大气状况,才能为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WRF数值模式,采用Lin微物理方案,对中国南方地区一次冷锋降水过程进行模拟试验,并用CloudSat观测数据对模式模拟的云量、云液态水和云冰水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式模拟云量的垂直分布范围小于CloudSat观测到的分布范围,模拟的云量在低空往往出现缺失,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CloudSat探测到的深对流云的分布,但对零散分布的小尺度云团模拟效果较差;模式模拟的云液态水分布范围也小于CloudSat观测到的分布范围,云液态水含量值略低于CloudSat观测值,对CloudSat观测的云液态水含量值较低的区域,模式往往不能模拟出云液态水的存在;模式模拟的云冰水垂直分布特征与CloudSat观测结果较为一致,特别是对冰水含量大值中心的位置模拟效果较好,但模式模拟的云冰水含量值远低于CloudSat观测值。整体来看,模式对云冰水垂直分布的模拟效果优于对云液态水的模拟,但Lin微物理方案对云液态水和云冰水的模拟还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cb云观测是地面观测中的重要项目,而如何准确判断cb云的存在又是观测中难题。尤其是初春季节,出现在本地的cb云体较小,而且往往与其他云混杂在一起,较难辨别。在今年二月中至三月末之间,本站共记载了三次cb云(经集体观测而定,若无集体观测确认,是不会记cb云的),但都无雷暴发生。事后笔者查看了本站从1980年至1994年之间二月和三月的航空簿记录,除有雷暴发生的以外,竟然没有一次cb云的记录,即使出现很强的阵雨,也没有记cb云,而记为积云性层积云。根据积云性层积云的定义和降水特性,这种云一般不会出现很强的阵雨。有时甚至出现观测时记普通云,观测后马上有雷暴发生的现象,这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是明显的误记。查看兄弟台站的资料,也有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初春时期cb云的漏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1引言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重要项目,虽然已安装了自动仪器,但云、能、天仍然是测报工作中目力观测的项目,云的观测是目测项目中最难的。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其中判定云状是云的观测中最关键的,只  相似文献   

11.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难点,尤其是夜间云的观测,更为困难.为了提高夜间云观测的水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夜间云出现的规律,不断总结夜间云观测的经验.下面,根据平时观测的经验,就“夜间云观测”这个问题,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云底高度的地基毫米波云雷达观测及其对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14年11月20日—12月31日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Vaisala CL51激光云高仪、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观测的云底高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能见度条件下,毫米波云雷达对云的探测能力明显优于激光云高仪,随着能见度的增加,两设备云探测能力差距在减小;毫米波云雷达与激光云高仪同时观测到有云时,二者观测的云底高度相关系数为0.92;毫米波云雷达与探空观测云底、云顶高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78;云雷达观测的云底高度均略低于激光云高仪和探空,云雷达观测的云顶高度略高于探空。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云的形态是复杂多变的,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高科技在气象观测中的不断投入和气象观测仪器的不断更新,很多观测项目都实现了自动化,而云的观测却仍然依靠目测。云的观测因以目测为主,观测难度最大,观测员的主观判断起决定作用,观测员所具备的观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复杂天气下的分析判断能力等都直接影响着云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云状的观测及云与天气现象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谷富生 《山西气象》2004,(2):41-41,46
在管理工作中,常常发现在云状的观测记录及云与天气现象的配合方面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各类云的定义及其所代表的天气意义掌握的不够,对相似云及复杂天气下的云不能准确地判断。二是在值班期间缺乏对云的连续观测或对云的演变规律掌握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夜间进行云观测的工作程序,对云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观测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云的观测在地面观测中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地面人工观测云的准确性,利用气象台站的探空资料,对相应时段的地面观测数据中的低、中、高三族云进行校对应用,增加目测云的准确性,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观测误差;并阐明探空资料应用于地面云观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云观测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凯 《吉林气象》2007,(4):43-44
1引言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重要项目,也是目测项目中最难的。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其中判定云状是云的观测中最关键的,只有云状判定正确才能选定正确的云码。但云状观测记录中时常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云的观测是观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项目。尤其是暗夜云与白天云相比,观测难度就更大了。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积累观测经验,是可以提高夜间云的观测能力及目测水平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漆黑夜间云的观测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朱君  曹晓钟  李晓兰 《气象科技》2017,45(4):611-615
选取激光云高仪观测的云高和可见光测云仪观测的云量,通过对比两种地面云观测设备观测数据在相同条件下的差异,分析不同要素对设备观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两种地基云观测设备的观测结果不同;激光云高仪和可见光测云仪受雾、霾、降水等天气现象以及云物理特性的影响,云观测数据会出现的漏报和误报的现象;激光云高仪还受自身探测高度和垂直分辨率的影响,对高云和薄云的捕获率较差。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在云的观测中易步入的几种误区并对其加以分析,指出在云的观测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切实提高云的观测水平和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