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云分布的变化会对气候变化产生一个重要反馈。大气环流模式模拟表明在气候变暖时高云向上移动,自由对流层云总的说来减少。高云的移动可能是由对流层顶的向上移动引起的。据认为相对湿度及下部云量的减少可以归因于较暖气候条件下垂直运动的厚度增加,并且由于比湿增加大气辐射冷却也会向上移动。关于大气环流模式响应的诊断研究结果与这种机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在斜压大气中,温度场的不均匀分布是大气运动能量的来源。大气的波动运动带动冷暖空气进行垂直和径向交换,使温度场得到调整。而温度场在调整中通过热成风作用也改变着大气的运动。天气系统的生消、强弱和移动均受大气流场和温度场配置的影响。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分析热成风对天气系统的作用是天气形势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云状由于气温、水汽、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是不断变化的。云的外形、数量、分布、移动和变化都标志着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状况。因此,借助于云的观测,对于了解空气中气象要素变化和大气运动状况,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云的观测记录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不少观测员为了记录简便,避免出现有争议的记录,常把云状记录简单化,普通化。根据日常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重力、科里奥利力以及大气和外界的热量交换是决定大气运动基本性质的主要因子。而一切热力因子的作用都必须通过大气运动的动力学过程才能实现,因此,研究大气运动的基本动力过程对于认识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天气演变过程以及运动和热源的相互作用过程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们在大气动力学方面,也就是对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动力过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这里仅就一些主要内容概括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平面法,在不引进kdv方程的情况下求解了无摩擦条件的p坐标大气运动方程组,分析了所求各解表征的大气运动结构及其存在条件、移动特点。结果表明,处于发展初期的弱高压或弱低压系统,其存在条件、移动状况、结构特点受大气静力稳定度、凝结潜热加热、感热加热等作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云状由于气温、水汽、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是不断变化的。云的外形、数量、分布、移动和变化都标志着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状况。因此,借助于云的观测,对于了解空气中气象要素变化和大气运动状况,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云的观测记录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不少观测员为了记录简便,避免出现有争议的记录,常把云状记录简单化,普通化。根据日常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大气中有各种不同尺度的波动和涡旋,例如行星波、气旋、台风、西南涡、龙卷等等。天气分析要求能分辨出各种不同尺度的运动系统,追踪它们的移动,判别它们发生发展的阶段和条件。卫星云图能给我们提供上述直观图像。在卫星云图上,各种不同尺度的运动系统都有其相应的特征云系。本文只介绍几种常  相似文献   

8.
大气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自然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大气运动是极其多种多样的.在时、空尺度上以及在形态和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别.大体上说可以分为全球规模的和行星尺度的运动——即所谓大气环流、大尺度天气系统、涡旋、波动、对流以及边界层湍流.我们这里只讲关于前三者的一些问题. 一、大气环流和大尺度运动的动力学 1.在引力和旋转力场中流体运动的一般特点简言之,大气运动是由地球吸收太阳辐射能所推动的.然而它又是在地球重力场和旋转力场作用之下.  相似文献   

9.
热带大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崇银 《大气科学》1984,8(1):106-116
热带大气控制着约地球面积的一半,热带大气的运动、热带地区的天气气候情况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地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而热带大气获得太阳能最多,加之热带大气有充足的水份,从运动能量的观点,热带大气又是能源之所在。因此,热带大气运动的研究是气象学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人们对热带大气运动规律的了解还相当不够,热带地区天气预报(包括数值预报)的准确率还很低;而热  相似文献   

10.
云的变化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它表征着不同天气的变化,是天气和气象要素的综合反映。它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特别是积云性云(cug)和积云状云(cuf),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大气稳定状况。积云性云表示天气由不稳定趋向稳定,无论是积云性层积云(Sc cug)还是积云性高积云(Ac cug),一般都预示着对流的减  相似文献   

11.
准地转理论基本问题回顾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小刚  王秀明  陶祖钰 《气象》2013,39(4):401-409
准地转理论是大气动力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它提供了从大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大尺度天气系统演变的方法。准地转理论有助于预报员理解中高纬度大尺度天气系统的三维结构,分析、预报天气系统的发展和移动,因此被称为短期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准地转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了较多的基本假定,故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有混淆。本文从基础的动力学知识出发,对准地转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近似、核心理论及其在实际天气预报过程中的应用作了回顾和讨论。内容包括:准地转运动与准地转近似定义、准地转运动理论的范畴、天气图上的大尺度运动、准地转运动理论与短期天气预报的关系、由斜压二层模式下的准地转理论对高空槽脊和地面气旋发展与移动的判断等。  相似文献   

12.
王为德 《气象》1981,7(7):38-41
一、概述 各种天气情况都是大气运动的产物。大气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长波槽脊、锋面气旋、飑线、龙卷风等等,每一种形式都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根据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大小,可将大气的各种运动形式分为四类: (1) 行星尺度:包括全球规模的大气环流、高  相似文献   

13.
引言 谢义炳教授提出空气湿度对大气运动有重要影响,并指出台风移动应当以能量传播观点来代替。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对台风移动的预报是有实践意义的。本文采用分析等压面图上湿热能量场的方法,试图探讨湿空气对台风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球自其形成以来,是不断运动和不断变化着的。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圈也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着。大气运动就是指各种不同规模的大气环流及其所引起的天气、气候现象;大气变化是指大气圈与地球表层及宇宙空间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物理的和化学的)而引起的大气成分变化。大气成分的变化可以影响大气运动,也会给生息在地球上的包括人类的各种生物生存条件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这就是当前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保护地球大气的缘故。根据探测技术对行星大气的了解,地球大气的构成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但对地球上原始物质的分析后,有充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关于台风路径研究,一般着 重于台风环境流场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并取 得明显效果,但是,对于客观、定量预报方 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问题。本文利用大气基 本运动方程求出台风中心移动方程表明:台 风外围环境流场和台风本身的环流结构各自 所产生的梯度力,以及台风移动而产生的柯 里奥利力都直接影响台风移动路径。所以该方程具有客观定量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使用ECMWF1980—1986年7a格点资料对大气运动的正压模进行了分析。指出:对流层中大气正压运动流场显示的副热带高压带仅能反映出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与亚洲夏季风有关且反映季风局地性的则是副热带高压带南侧的东风带上的波状扰动;东风带上的经向风分量存在着纬向传播且传播方向和扰动幅度与印度、东亚季风子系统有关;随着北半球夏季的到来,亚洲季风区大气运动的斜压模有较大的增长且斜压运动动能占气柱内整层平均总动能的绝大部分,而在赤道附近的其他经度上则是正压运动动能的成分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大气中,对流层中、上层的环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如1—2天),由纬向型发展成为经向度很大的流型,即波动的振幅随时间迅速增长,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长波不稳定。大气的长波不稳定,以及其他各种不稳定,都能使天气系统较迅速发展,并伴随着较强烈的天气现象。本讲主要讨论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几种不稳定及其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导出一个支配台风中心移动的基本方程。方程中包括了非绝热加热、温度场分布、地形与摩擦等各种可能影响台风移动的强迫因子。对非绝热加热与水平温度分布的作用所作分析表明,非轴对称的非绝热引导作用可使台风加速、减速或转向运动;温度场上的冷区对台风有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崇银 《气象》1984,10(2):35-39
在第一讲里已指出,热带大气动力学的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不仅因为热带大气的运动与中高纬度地区的大气运动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而且在所谓的大气“热机”中,驱动大气热机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为热带地区的地球大气所吸收,以后通过大气运动才由热带将能量输送给中高纬度地区,因而热带是大气热量、动量和水汽的源。因此,热带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对揭露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也有重要的意义。热带大气动力学的内容极其广泛,这里只能就其基本部分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选取青岛2000—2015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和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2015年逐日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青岛大气混合层高度和大气稳定度的变化特征,对青岛日最大混合层高度与空气污染物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16a来,青岛大气混合层高度年际变化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日变化呈现单峰结构;大气稳定度以D类的出现频率最高,深秋到初冬大气较为稳定,4—8月A,B,C类稳定度较其他月份升高;清晨和傍晚大气以中性层结为主,中午弱不稳定发展,夜间稳定层结明显增强。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日最大混合层高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污染物质量浓度越大,日最大混合层高度越小;反之,污染物质量浓度越小,日最大混合层高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