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矿床的蚀变特征,对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和沙洲矿床不同标高的赋矿围岩及矿石样品进行了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制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典型常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相山矿田垂向蚀变分带明显,邹家山矿床浅部出露的蚀变岩以"碱性"蚀变为主,而沙洲矿床出露的蚀变岩以"酸性"蚀变为主,证实了相山地区蚀变"北碱西酸...  相似文献   

2.
正居隆庵矿床是相山矿田西部火山热液型铀矿床。前人对其地质特征和成矿特征研究认为(范洪海等,2003),该矿床铀矿化为典型的酸交代型。近年来,深部坑道工程施工发现,矿床还存在碱交代型铀矿化,碱、酸两种交代矿化类型在空间上既有分离也有叠合。文章通过详细坑道地质观察和典型矿化样品化学分析,阐述了居隆庵矿床酸、碱两种交代类型铀矿化蚀变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矿床地质特征居隆庵矿床位于赣杭火山岩型铀成矿带西南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金边寺矿床铀矿化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边寺矿床位于龙首山东部的青山堡岩体西南部边缘,其周边还发育有较多铀矿(化)点、异常点,具有较好的铀成矿背景。文章从矿床的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热液蚀变条件、淋积成矿条件、以及区域上广泛与铀成矿密切相关的碱交代热液蚀变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系统的阐述了该矿床的铀成矿条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即在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是寻找深部未被淋积的碱交代型铀矿体和继续扩大淋积型铀矿化,寻找新的赋矿空间。  相似文献   

4.
东草河地区地处祁连-龙首山碱交代型铀成矿带,铀矿(化)体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断裂构造多期次活动和碱交代岩的二次破碎是铀矿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岩相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东草河地区的铀矿化为碱交代型;东草河地区具备地层、构造、岩浆岩、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等有利成矿条件,围绕已发现的3条矿化蚀变带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蚀变矿物组合对热液型铀矿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相对于航空或航天成像光谱,地面成像光谱在小范围矿床尺度的蚀变精细识别方面更具优势。为研究江西相山铀矿化热液蚀变组合特征,利用HySpex地面成像光谱仪获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的钻孔岩心成像光谱数据,针对铀矿化的两种基本类型——水云母-萤石型和碱交代型,分别从蚀变单矿物和蚀变矿物组合两个角度分析和提取他们的诊断性光谱特征,建立了光谱识别标志。发现伊利石具有光谱多型特征,按特征波长位置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水云母-萤石型铀矿化蚀变组合包含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蒙脱石和Ⅰ型伊利石,碱交代型铀矿化蚀变组合包含绿泥石、碳酸盐、绿蒙混层、赤铁矿和Ⅱ型伊利石;基于光谱匹配模型和岩心填图结果对两类铀矿化段蚀变结构进行了分析,铀矿化中心由近及远分别具有蒙脱石→Ⅰ型伊利石→高岭石+地开石→高岭石和碳酸盐→赤铁矿+绿泥石→绿蒙混层→Ⅱ型伊利石的分布特征,均存在流体的叠置改造作用;通过岩心成像光谱编录及三维建模表明,两类伊利石具有空间上的上、下分带特点,这预示着两种铀矿化亦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上述研究为相山地区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植被覆盖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结果会受植被覆盖影响其效果。笔者基于西秦岭大桥—石峡地区,利用ETM和Aster影像数据,进行高植被覆盖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研究,探讨抑制植被干扰和提取遥感矿化蚀变信息的方法,提出了多元数据叠加分析法。采用"混合像元法剔除干扰+多层次分离技术分析波段相关关系+多元数据叠加分析法增强蚀变信息+正态分布阈值分割法分级提取"等系列方法,提取了研究区遥感铁染和羟基异常,其中铁染异常区占研究区面积1.63%,羟基异常区占研究区面积1.26%。矿床点与遥感异常相关比率为45.5%,说明该方法在高植被覆盖区提取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示矿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碱交代型铀矿是我国较为重要的铀矿类型之一。甘肃龙首山地区是我国碱交代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区,已探明的碱交代型矿床(点)多属中、小类型(黄净白和黄世杰,2005)。国外已发现的该类型铀矿床规模却较大,且矿床成群成带分布、矿石铀品位中等,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如何借鉴国内外同类型矿床的勘查理论与经验,围绕龙首山地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机理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对该区铀成矿  相似文献   

8.
<正>金边寺铀矿床位于甘肃省龙首山钠交代岩型铀成矿带的东南部,前人认为其为淋积型铀矿化。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发现区内发育有典型的钠交代热液蚀变组合,且其与铀矿化关系密切。1矿床地质矿床位于龙首山青山堡岩体的西南缘,岩体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早期为灰绿色闪长岩,呈捕  相似文献   

9.
以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虎头崖矿区,应用成像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矿区矿化蚀变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成像光谱方法利用最小噪音分量(MNF)变换、像元纯度指数(PPI),n维可视化(n-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端元识别,并进行混合谐调匹配滤波(MTMF),最终得到矿区的矿物信息分布图。而主成分分析法则选择ASTER1、2、3、4波段提取铁染异常信息,1、3、4、5波段提取矽卡岩化蚀变异常信息,1、3、4、(5+6)/2波段提取蒙脱石、伊利石与绢云母等矿物的蚀变异常信息,1、3、4、8波段提取方解石、黑云母、绿泥石等矿物的蚀变异常信息。利用野外实地踏勘确定的矿床、矿(化)点,在ArcGIS10.1软件中对遥感提取蚀变异常信息进行验证显示,二者吻合效果良好,表明提取结果与数据处理方法较可靠,对于扩大找矿规模和发现矿化富集地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芨岭岩体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龙首山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铀矿化信息丰富,已探明数个矿床和大量铀矿化点。在阐述芨岭岩体南带成矿地质背景、铀源条件、铀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断裂构造、钠交代岩以及热液蚀变对铀矿化的作用,总结了铀矿床所处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在找矿方向上,认为钠交代型是今后勘查的重点,空间上应以花岗岩与闪长岩的混染接触带、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构造破碎带以及钠交代岩发育区域为主要探索目标。  相似文献   

11.
根据蚀变岩的TM波谱特征,在日土县以东地区进行了蚀变岩遥感信息提取。通过对研究区羟基(OHA)和铁染(FCA)两种异常的分析,为下一步地质调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西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之一。鹏姑山地区位于相山铀矿田西部,毗邻邹家山、居隆庵等大型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近些年,鹏姑山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要突破,区内热液蚀变具有典型的高温蚀变特征,晚期叠加蚀变较少,是研究高温热液蚀变与铀矿化关系的理想场所。鉴于此,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鹏姑山地区高温热液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高温热液蚀变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鹏姑山地区高温热液蚀变主要以钠长石化、去硅化、绿泥石化和伊利石化为主,局部叠加有磷灰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硅化。铀矿化与钠长石化、磷灰石化、碳酸盐化和去硅化蚀变关系较为密切。研究区铀矿化属碱交代型铀矿化,形成于中高温的还原性环境,磷灰石化促使了高品位铀矿化的形成。在碱交代蚀变之上叠加的磷灰石化和碳酸盐化在矿体部位发育最强烈,可视为鹏姑山地区找矿勘查中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龙首山成矿带查明有两个重要的铀成矿系列:与中条期混合岩化、岩浆作用有关的多阶段、多来源、复成因铀成矿系列,及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浆演化有关的铀成矿系列。前者产出伟晶白岗岩型铀矿床,后者产出钠交代型和硅质脉型铀矿床。它们是该区地壳发展演化特定阶段的产物,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浆、热液演化及围岩条件关系密切,矿化在空间上受不同级别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4.
北祁连中段北缘冷龙岭铀矿带处于祁连-龙首山NW向海西碱交代热液型铀成矿带,是典型的钠交代型铀矿带。铀成矿与钠交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矿体几乎都产在钠交代岩内。矿床内钠交代岩矿物组成上的最大特点是原岩矿物大多消失,代之以红色的钠长石。钠交代使岩石有效孔隙度增大,并且降低了抗压强度,从而成为构造活动的薄弱环节。钠交代促使原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发生改变,使铀发生活化转移。在钠质交代过程中,许多铀元素的载体矿物被钠长石交代,也是使铀发生活化转移的重要因素。以上事实充分说明,钠交代不仅为铀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而且为铀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相山矿田热液水云母化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山铀矿田广泛发育热液水云母化,且水云母以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居多。对典型矿床围岩、蚀变岩石和矿石中粘土组成的定量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随着U元素的逐渐富集,粘土矿物存在蒙皂石→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伊利石的转化过程,而且这一转化过程在本区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这一研究结果很好解释了相山矿田以群脉矿床的为主的特征;蚀变岩石中高蒙皂石含量的粘土矿物为后期富大矿起了富集U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讨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本文对相山铀矿田西部的居隆庵铀矿床和北部的沙洲铀矿床中的新鲜围岩、蚀变围岩及矿石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含较多热液成因萤石的居隆庵铀矿床中,从新鲜围岩到蚀变围岩到矿石,Zr、Hf含量先降低再升高;而在含少量热液萤石的沙洲铀矿床中,新鲜围岩、蚀变围岩和矿石的Zr、Hf含量基本一致。鉴于富F流体易汲取岩石中的Zr、Hf,因此,这两个矿床中不同类型样品Zr、Hf含量的不同变化趋势,可能与居隆庵铀矿床的成矿流体富F、而沙洲铀矿床的成矿流体相对贫F有关。这两个铀矿床中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与其各自的新鲜及蚀变围岩的稀土配分曲线形态相似但又存在差异,说明每个矿床的新鲜围岩、蚀变围岩和矿石之间的稀土元素既具有继承性、又受到不同性质的流体的影响。居隆庵铀矿床中矿石显示Eu负异常,可能主要是继承了围岩的Eu负异常;沙洲铀矿床中矿石Eu显示弱负异常至弱正异常的特征,可能与围岩中斜长石因热液蚀变作用而释放出的Eu的进入流体有关。基于新鲜围岩、蚀变围岩及矿石的U和REE研究,推断居隆庵铀矿床成矿流体中U和REE均以F的络合物形式迁移;但沙洲铀矿床中铀矿石品位较低,可能是与流体中相对贫F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金矿遥感异常在金矿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蚀变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的诊断性波谱特征,在中等植被覆盖区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压抑或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可以提取出金矿蚀变信息;根据金的植被遥感异常理论,在植被覆盖区可以通过提取异常植被信息的方法来获得与金矿找矿有关的信息。1,运用矿物指数乘性因子法对四川省九寨沟县草地金矿区及外围进行金矿蚀变信息提取,所提取的金矿蚀变信息与该区解译构造预测结果对比,二者吻合度较高。2.对比研究了黑龙江呼玛地区与金矿有关的植被遥感异常特征,提取结果表明:这种异常主要分布在以兴隆沟为中心的大型环块构造区和沿黑龙江西岸新街基一呼吗一线北西向构造带内。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蚀变遥感异常作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的主要参数,对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石英滩至赤湖地区3.3万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开展的ETM^ (TM)遥感勘察结果进行了蚀变异常提取,并依此进行了矿产资源快速评价与定位预测,还对部分异常点进行了实地查证。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矿(化)点122个,遥感异常与其中105个互洽,吻合率86%,与已知矿床的吻合率为100%。经首批地面查证扩大了一处已知金矿点的找矿范围。  相似文献   

19.
陈云杰 《地质与勘探》2022,58(3):501-513
青山堡花岗岩体位于龙首山成矿带东段,为探讨该岩体细粒闪长岩与铀成矿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U含量的增加,SiO_(2)、Al_(2)O_(3)、Fe_(2)O_(3)、Na_(2)O、K_(2)O、MgO的含量增加,FeO、CaO的含量减少,这与成矿期发育的碱交代蚀变关系有关;同时岩石具Rb、Ta、U、Hf等元素相对富集,Nb、Zr、Ti等元素相对亏损及轻稀土右倾分馏明显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内沿断裂分布的细粒闪长岩是铀成矿的有利赋矿岩石之一,而其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面为铀矿富集提供了物理化学环境突变的成矿结构面;含矿蚀变闪长岩矿石中发现有网脉状、细脉状的沥青铀矿脉。结合区域资料表明,志留纪龙首山地区广泛发育的碱交代铀成矿作用在青山堡岩体中亦有发育。后期龙首山东段抬升剥蚀速度较中段要强烈,潜水氧化作用发育,前期区域性碱交代热液成矿作用所形成的含矿构造蚀变带是后生潜水氧化改造叠加形成浅部淋积型工业富铀矿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多源遥感信息在喀喇昆仑火烧云一带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广利 《地质与勘探》2017,53(6):1164-1173
本文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开展新疆喀喇昆仑萨岔口-火烧云一带铅锌矿找矿预测工作。在对研究区典型矿床不同岩、矿石光谱特征测量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光谱特征。赋矿灰岩具有强CO_3~(2-)吸收峰、弱Al-OH吸收峰,铅锌矿化体具有CO_3~(2-)吸收峰、Fe~(3+)吸收峰和Al-OH吸收峰。利用比值分析、密度分割和多特征匹配滤波等方法对ASTER数据有针对性地提取方解石、铁染、Al-OH遥感异常信息,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与区域地质体展布相吻合。本文以火烧云铅锌矿区为例,建立了区域铅锌矿床以"强方解石、弱Al-OH异常,伴有铁染异常"为特征的遥感找矿标志。结合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征及构造解译,以及成矿信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遥感异常信息进行筛选。利用相似类比理论,圈定五处找矿有利部位。结合异常查证,显示萨岔口、马鞍山、牛郎山、歪头山、金鱼山具有较好的铅锌矿找矿前景。利用多源遥感信息有助于推动喀喇昆仑这类高寒景观区的铅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