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步分析了竖版《中国地势图》与竖版《世界地势图》的适配关系,介绍了竖版图与横版图各自的特点,并从国民教育性、中国版图的相似性、表示内容的异同性、地图比例尺的规整性、表现风格的统一协调性等方面,说明了两图对称使用能构成最佳适配效果,达到了地图作品的视觉美,对加强我国南海地区的主权宣示、进一步丰富地图科普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测绘》2018,(6)
竖版中国地图相较以往传统横版中国地图的表示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完整呈现中国疆域全貌,在设计思路和图面效果展示方面都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势图》的设计思路和编制方案为出发点,从地图的选题策划背景、设计与编制特点、地图内容表达、设计方案、科学价值及使用价值等方面对编制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其他竖版中国地图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举世瞩目的交流盛会,为确保世博会期间不出现“问题地图”,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及早动员、尽早部署,通过“三大手抓”加强上海世博会地图管理工作。一抓地图编制和审核。组织力量编制世博版《上海市地图集》、《上海世博园区区位图》、《世博导览地图》、《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出入口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5.
朱鉴秋 《地图》2012,(5):116-123
M:首先我要转达我们编辑部对您的问候。非常荣幸、也非常开心今天能跟您对话,不只是因为您是海图学方面的权威,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是《地图》杂志的编委,更是因为您20多年前主持编制了《郑和航海图》的古今对照图,这个事情我们现在看来都很佩服。Z:谢谢。我跟《地图》杂志确实很有缘分,20年前,我就有幸担任杂志的编委,也曾在《地图》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有讲海洋测绘的,有讲  相似文献   

6.
《地图》2002,(1)
这是端木杰及其同事8年心血之作的《世界名胜地图册》。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书中介绍了世界遗产690多处,全国名胜2000多处,收集的资料和创作手稿有2米高,两年内再版3次。但是有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册》,从地图的编制到版面设计与之完全雷同,各国城市中文化遗产分布图、名胜游览图、著名景点手绘图几乎完全一样,例如长江三峡纵观图、英国温莎宫、法国卢浮宫的手绘图,略有增减的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  相似文献   

7.
杨守敬的《水经注图》问世已有八十余年了,直至今天,它仍是一些专家手中不可暂离的专著。《地图》杂志第二期刊载了陈桥驿先生提出重新编绘出版杨守敬《水经注图》的建议文章,代表了专业人员的愿望。如陈先生的提议能开花结果,无疑是对我国专门研究工作及历史地图发展的巨大贡献。这项工作是艰巨的,要涉及很多的学科,从  相似文献   

8.
李俊生 《地图》1995,(1):57-59
有关《皇舆全览图》的三个问题李俊生《皇舆全览图》是中国首次实测并绘有经纬网的地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成图后深藏内府,未能刊行,所以历史上有关的文献记载都比较零散,给后人研究该图带来一定困难。除地图本身之外,还有一些有关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北极地区图》的设计与生产 ,探讨了 DTP下超大幅面地图生产的一些技术难点。主要有 :地图图像数据的获取 ,与数学基础的配准 ,大量地图数据的有效组织以及超大幅面地图的印前处理等  相似文献   

10.
标准地图就是依据中国和世界各国国界画法标准编制而成的地图。基于此,阐述了我国编制发布标准地图背景、过程和意义,介绍了近几年湖北省标准地图编制和发布情况。重点以2021版《湖北省标准地图》项目为例,分析、思考和总结了项目开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对标准地图今后工作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根据《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武汉市交通图》的编制要求,从地图选题、地图内容、地图符号和色彩设计、地图编制方法、地图数据更新、地图工艺流程等方面阐述该图的编制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方华 《地图》2002,(2):26-28
杨守敬从20岁起,便与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个人之力编绘巨著《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历代舆地图》、《水经注图》,可谓独有千古。他的成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编绘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黄中和 《测绘通报》2012,(3):81-82,91
根据《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武汉市交通图》的编制要求,从地图选题、地图内容、地图符号和色彩设计、地图编制方法、地图数据更新、地图工艺流程等方面阐述该图的编制特色。  相似文献   

14.
“坠理”考     
正前两年在拍卖会上捡漏"拿"了一幅《坠理图》。《坠理图》有800年历史了,被王致远带到苏州刻石上碑距今也有773年,原碑早已被保护,碑拓已难获得,所以这件于史有载的著名古地图算是一件不错的收藏。包括《坠理图》在内,苏州碑刻博物馆内有《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等"四大宋碑",宋代国土大规模变动,地图制作非常发达,传世的《禹跡图》《九域守令图》《华夷图》都是宋代地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世界的理性接触从小学自然课和地理课就开始了.地理课告诉我们世界的空间结构,即使在传统的旧式教育中,也有《千字文》要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讲起,一篇韵文在摇头晃脑之中就把宇宙结构装进了孩子们的头脑中. 中国近代地图的出版要从魏源的《海国图志》(1842年)算起,此后有邹代钧的《中外舆地全图》(1903年),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1906年),后来又有了周世棠、孙海环编的《廿世纪中外大地图》(1907年),胡晋接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13年)和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34年),这些近代经典地图的出版都是与地理教育有关的.  相似文献   

16.
《地图》1993,(4)
中国地图测绘,自晋代裴秀以后多沿袭旧法,直至清初康熙年间,才吸收了西方的测绘技术,绘制出第一幅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是在清康熙帝玄烨主持下测绘的全国地图。康熙十二年至三十六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95年第4期一则文摘中报导:“1995年2月18日,我国发行了介绍鼎湖山的特种邮票(1995-3T),一套4枚。其中第一枚《鼎湖山·北回归线的绿洲》以鼎湖山区域航摄像片图为主图,下面配有以北回归线为轴线的条带形地图……这是我国第一次发行的以航摄像片为内容的地图邮票。”该图首先刊登在《DINGHUSHANBIOSPHERERE-SERVE》一书的封里①,此后,有些报纸在刊登有关鼎湖山的作品中也曾引用了该图②。笔者是该图的作者,感到由衷的高兴。为了使读者进一步认识鼎湖山,进一步了解该图创作意图,特借《地图》一角,作一些介…  相似文献   

18.
《地图》1996,(2)
一块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碎片一些文献当谈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图时,多指天水《放马滩地图》的7幅木板图。下面介绍一块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碎片。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了一块纸质地图碎片,此图是一汉墓中的随葬器物,此墓的时代,考古断代为西...  相似文献   

19.
《地图》1993,(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汉代以前的原始地图,汉以后的古典地图,以及清代康、乾以来的实测地图三个阶段。我国最早的地图传说是古籍《世本·作篇》记载的“史皇作图”以及民间流传的《河伯献图》故事。《左传》关于夏禹铸鼎所刻图像被认为是“山海图”,就是一种原始地图。《周礼》记载的“九州之图”被认为是较早的旅行图。另据《述导记》记载,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创造了最早的石刻  相似文献   

20.
围绕《湖北省历代地图成果概览》图集文字编撰工作,从文字编撰方案、解读地图特色、典型图例分析3个方面,说明了古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文字编撰的差异及特点,阐述了图与文有机结合、“以图解史、以文释图”之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