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屏南灵峰钼矿床赋存于中生代北西向浦城—宁德构造岩浆带内钼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主要控矿地质因素为燕山期(含斑)细粒花岗岩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钼矿化与硅化、绢英岩化和黄铁矿化蚀变密切相关.通过数据分析,表明灵峰钼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充填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白垩纪.  相似文献   

2.
曹文清 《西部资源》2015,(3):178-180,183
研究区位于北东向德尔布干——呼伦湖深大断裂带的北西侧,额尔古纳兴凯褶皱带西南段。区内大多数矿床在时空分布上均与燕山期和华力西期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显示了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密切关系。在矿床的成矿时代上,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其优势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矿床、热液脉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3.
小狐狸山铅锌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中——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赋矿岩体划分为三个相带,即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其岩性分别为云英岩化细粒似斑状花岗岩,钠长石化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钾长石化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辉钼矿呈浸染状、星点状或细脉状分布于小狐狸山岩体的边缘相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和过渡相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中,属典型的斑岩型铅锌钼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该矿床成矿特征典型,总结其成矿规律,该地区继续寻找类似矿床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脊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带的北西坡,该构造带是由强烈火山喷发形成巨型的火山岩浆构造带,是东北亚大陆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为铅、锌、银等成矿元素富集区,成矿与燕山期或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且根据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本区Pb、Ag、Zn、Mo、W等金属元素浓集明显,说明在本区内寻找上述矿种是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5.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境内,通过对呼扎盖吐斑岩型钼矿床的发现并总结成矿特征,为该地区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燕山早期岩体侵入对金属成矿起到了关键因素.矿体主要受岩体所控制,岩体内金属矿化单一,深部矿化比较富集,为该区下步找矿提供了方向,该矿床有望成为大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6.
李学源  姜惠  李文圣 《西部资源》2013,(1):150-152,161
架子山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段西坡,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位于著名的贺根山缝合线附近,属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Ⅲ级成矿带。架子山矿区银钼矿体赋存在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安山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尤以内接触带一侧矿化更发育,均为隐伏矿体。矿体形态受接触带起伏控制,呈似层状,矿化类型为细粒浸染状、网脉浸染状及细脉状。钼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尤其在硅化(网脉、细脉)较强的地段和裂隙发育地段易形成富矿体。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钼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期岩体既为成矿母岩,又为赋矿岩体。同时矿体受岩体与地层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控制,构造裂隙为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故构造+岩性为钼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大东山岩体位于多组深大断裂交汇处,区域构造应力环境由挤压造山变为陆壳伸展,伴随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铀成矿作用。区内发育NE、近SN向两组构造,其中NE向为区内控制矿化的主要构造,控制了燕山期各阶段花岗质岩浆的侵入形态、定位以及铀矿点、铀矿化点及铀异常点的空间展布。在矿化部位的中基性岩脉中发育硅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及绢云母化,可见黄铁矿,方铅矿,钙铀云母等。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硅化带型铀成矿地质条件,铀资源找矿潜力良好,铀矿化严格受北东向硅化断裂带控制。  相似文献   

8.
老君山矿集区处于华南褶皱系之滇东南褶皱带上,位于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和印支地块的交汇部位。自古元古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构造岩浆演化,区内大规模岩浆作用主要有两期,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南捞片麻岩、团田及老城坡花岗片麻岩等岩体,为一套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老君山复式花岗岩体是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年龄为86Ma~90Ma。在印支期以前,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成矿物质的初始富集,印支晚期开始爆发大规模的成矿作用,主要有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晚期两个阶段,围绕老君山岩体矿床类型和成矿元素都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绝大多数产于太古代、元古代老变质岩中,成矿物质来源于老变质岩,并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中迁移、富集成矿。同时深层区域构造对金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类金矿称为"燕山期层控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该矿床是近几年来在南岭地区开展矿产地质远景调查时发现,经普查、详查工作,现为大型钨钼矿床。项目成因类型被列入湖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6年来的四大找矿新类型突破之一。矿床位于寒武系香楠组地层与印支期花岗岩接触带内带,受近东西向构造断裂控制,矿(化)体中含矿石英脉发育,当含矿石英脉达到一定密度时,则形成矿体。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高温岩浆热液充填—石英脉型(细脉带型)钨钼矿床,是湖南省首次发现大型的该类型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周边寻找相同类型矿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建平  孙长征 《西部资源》2014,(1):131-132,135
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Ⅰ)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Ⅱ),宝音图台隆(Ⅲ)中段,苏吉音花复背斜(Ⅳ)南翼,矿体赋存于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内,主要受北北西和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控制。钼矿化围岩蚀变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等。根据查干花钼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属印支期岩浆热液型。区域内石英—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石英—孔雀石化等面状蚀变晕是重点找矿标志,为今后同类型区域地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中生代以来,特别是燕山期,本区成为欧亚板块滨太平洋大陆边缘的一部分,从而卷入太平洋西岸古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并发生了强烈的断裂、断块活动,控制了本区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以及矿化活动,并伴随广泛的铜、铅、锌、银、锡等多金属成矿作用,从而形成了本区域重要的矿产资源。构造活动与岩浆活动紧密相关,大规模岩浆活动造成地壳强烈运动形成褶皱或大规模断裂带。构造岩浆活动对成矿又有很大影响,是矿床形成(尤其是热液矿床)的重要条件。区内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的交汇部位为成矿有利地带。育林五队的铅锌多金属矿点产在北东和北西向构造的交汇处,多个矿点呈北东向排列。该区具有明显的化探异常,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桐柏——大别山造山带中部,团麻断裂以东,桐柏——浠水断裂北缘,芦家河构造岩浆穹隆的南东侧,本区处于成矿极为有利的构造岩浆活动区。岩浆活动集中于两个时期,一期是晋宁期,主要有芦家河基性——超基性岩带、鲤鱼寨英云闪长岩体以及广泛分布的片麻状二长——钾长花岗岩等;另一期是燕山期,主要有龙井脑岩体群,岩性主要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是区域上金及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研究区地层特征、岩浆岩、构造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成矿物质来源、矿化富集规律、控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进行研究,最后对研究区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研究区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前古生代变质地层是海南岛金矿重要的矿源层,海西印支期-燕山期酸性侵入岩浆为金矿的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构造控制着金矿的空间定位和形态,金矿的典型类型有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5.
钼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类型,也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钼矿以优良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在社会很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应用,如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特种钢生产以及军事科技等方面。加强钼矿资源勘探开发意义重大。蘑菇峪钼矿床分布于河北省兴隆县境内,矿床规模属于中型,该矿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式背斜宽城凹褶束构造单位中,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具有非常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加强该矿地质特征研究,寻求找矿突破,对增加我国钼矿资源矿产产量,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蘑菇峪钼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了该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和矿体特征等,结合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矿中深部岩体中与外围找矿潜力巨大,指出了找矿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查干花钼矿床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现的典型大型斑岩钼矿床。宝音图群是成矿前的基底,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既是成矿母岩,也是主要的赋矿围岩。矿区构造发育,矿床受德尔陶勒盖断层(F8)和查干楚鲁断层(F13)形成的"X"型断裂构造控制。本文通过几年来对查干花钼矿床的野外调查,总结查干花钼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并借鉴前人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成岩时代等研究,对查干花斑岩钼矿床成矿模式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达来敖包钼多金属矿赋存在深部细粒花岗岩外接触带宝力高庙组变质粉砂岩、细砂岩内。钼矿化与北东向构造裂隙或构造破碎带有关,矿化体呈细脉状。矿体及围岩中,云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比较强烈,并在细粒花岗岩外接触带发育,表明与岩浆热液的多次活动有关,属热液型矿床。通过目前勘查程度,达中——大型钼矿,分析其成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环境等,认为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明星沟火山岩盆地周边,构造基底由太古界上集宁群片麻岩和太古代混合岩化花岗岩组成,矿区中心主要出露燕山期正长花岗岩和石英斑岩。1990年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队在内蒙古大青山中段(榆林—后房子)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扫面工作中发现该处异常既大苏计异常(Hf10甲1),后经岩石剖面测量控制异常浓集中心,激电扫面圈定了矿体范围,然后对异常地段进行工程验证,发现一处赋存于碎裂石英斑岩、正长花岗岩体中,成因类型属低品位斑岩型钼矿床。目前该矿床已达到勘探程度,控制储量接近15万吨。该矿床的成功发现,地球化学测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萍乡坳陷位于九岭和武功山两大复式花岗岩岩基之间,经历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作用。具备成矿"热、运、储"及矿源层等多方面条件,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粤北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均有岩浆侵入活动,其中侵入规模以燕山期最大,尤以早侏罗世岩浆侵入最为强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二队在红岭钨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取得重大发现,寻找到大型云英岩型钨矿矿床,笔者通过对成矿岩体和周边燕山期的岩体进行地球化学特征角度对比和研究,寻找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异同点,可以为红岭钨矿周边寻找类似矿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