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日刚刚闭幕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 )第 2 3届大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IUG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陈运泰当选为新一届IUGG执行局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夏军研究员当选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AHS)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当选为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 (IAMAS)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忠良教授当选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乐肯堂研究员连任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学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郑州地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中俄和海峡两岸地震监测预测学术研讨会"(Sino-Russian and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于2013年10月20-21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涉及地震机理、地震监测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及其实践成果.共有31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报告,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曾佐勋教授做了题为"地震预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倪四道研究员、郝晓光研究员和胡小刚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超浅地震"、"强震短临预测研究战略思想探讨"和"汶川地震震前地脉动分析"的报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申旭辉研究员做了题为"地震遥感监测技术十年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球深部研究(SEDI)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7月20-2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60多名从事地幔动力学、高温高压实验、动力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和深部地质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提交  相似文献   

4.
据《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记事报》1980年第139期和140期的综合报道,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于1979年12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全体大会期间,通过选举产生了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从1980年到1983年期间主持事务的办公署和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名单:美国加州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尔特(B.A.Bolt)任办公署署长;  相似文献   

5.
地质家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张文佑,1909年9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张文佑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4年至1949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7年兼任中央大学教授。解放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地质学院和北京大学教授。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1955年任地学部委员和常委。1955年至1966年任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副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国  相似文献   

6.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和减灾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1月4—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举行.此次大会由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UGGDeGj、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发起和主办,并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家地震局国际合作司、湖北省科技委员会、湖北省科技协会、福建省地震局等单位联合资助.此次会议的召集人是许厚泽院士、宁津生院士、王建华研究员.当地组委会主席是徐菊生研究员.大会宗旨是:促进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大地测量和…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地球化学所名誉所长涂光炽任团长,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元龙,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克良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地学考察团,于1987年6月8日至6月23日访问了苏联科学院有关单位。6月10日至17日到哈萨克斯坦考察了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地学部及地质研究所。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设有地球物理实验室。该室从事深部构造的研究,主要用人工地震方法、重力方法及大地电磁等方法研究深部地壳构造。在全哈萨克斯坦完成了  相似文献   

8.
《地震地质》2001,23(1):1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马杏垣先生 ,于 2 0 0 1年 1月 2 2日在北京与世长辞。中国失去了一位卓越学者 ,广大科学工作者深感痛惜 ,以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科学大师的光辉生涯和非凡业绩。马杏垣先生 1919年 5月 2 2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1938年加入由周恩来亲自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地下党 ,同年考取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 ,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应聘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副教授 ,195 1年晋升为教授。 195 2年院系调整时 ,他转入北京地质学院 ,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务长、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1978年调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他曾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 ,1980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马杏垣院士先后担任过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第六协调委员会“喜马拉雅及其邻区分委会”副主  相似文献   

9.
现代地震学和地球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安艺敬一先生2005年5月17日在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逝世,享年75岁。安艺敬一教授被公认为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著名的地震学家和现代理论与观测地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Quantitative Seismology被认为是地震学家的“圣经”。安艺敬一教授生于1930年3月3日,1958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1984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之后任南加州大学教授和地球科学系主任。他创立了著名的南加州地震中心。1979年他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荣誉会员、美国地震学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9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暨中国测绘学会1998年重力与地球形状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2月20-23日在福建厦门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解放军郑州测绘学院及总参测绘研究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16个单位的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重力与固体潮专题组主持。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厚泽院士作了题为《大地重力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的特邀报告,介绍了近两年来国内外在地球重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阐述了6个热点问题:1.围绕…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0月1日至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欧洲地震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来自世界7个国家250多人出席了会议。欧洲地震委员会建于1950年,主要致力于地震学方面的交流。它是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灾害防御研究委员会、台友经济发展公司(厦门)、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市地震局,于1993年3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联合召开了199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来自全国地震、气象、水利、地质、地理、环保、天文等部门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44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主持了会议,福建省副省长王良溥、省科  相似文献   

13.
作者简介图版Ⅰ李建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1966年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毕业.一直从事遥感地质、地震地质工作.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会员.黎凯武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研究员.1967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天文大地测量系毕...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1 0月 2 0~ 2 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 1 5届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水利、国土资源、有关高等院校等部门的专家、教授、学者共 393人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主题是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地球物理。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禺页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刘光鼎致开幕词 ,并作了“2 1世纪中国地球物理的研究”的报告。德国地球物理研究中心鲍曼教授作了“研究中心在德国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作用”的报告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黄庭芳教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6月22日至25日在西安召开了1992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教授的委托,郭增建、王涌泉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科研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26人参加了会议,其中20人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交流了各学科对天灾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顾功叙先生,1908年7月5日出生在浙江省嘉善县,汉族。1929年于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后,任浙扛大学物理系助教。1934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习及做研究工作,并获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硕士学位。1938年回国后任前北平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学会第5届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和岩石力学学会第3届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2月1日至7日在长沙召开。与会人员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西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地质学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等。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瑾教授致开幕词。全会共收到87篇论文或摘要,内容覆盖了震源物理、新构造活动、岩石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10)
<正>专家简介:张明祥,1972年生,山东苍山人。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1997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生态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7月至2009年2月在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工作。2009年3月开始在北京林业大学担任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6):1060-1060
刊  名编辑部所在地主 办 单 位城市与减灾北京北京市地震局大地形变测量天津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地方地震工作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科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进展兰州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等地球物理学报 北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进展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信息科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震 北京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 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20—21日,地震科学基金会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了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鉴定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省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十多名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的刘庆龄教授提供了书面意见。会上由6名成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蒋邦本副教授为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具体组织鉴定事宜。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合作,1986年9月至1990年3月由地震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历时3年半。课题组成员经过数年的努力、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期间,他们在北京地磁台做了大量的测试、仪器比测工作,并到琼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