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分为三部分:一挪威法与新奥法的区别,认为新奥法最适用于能够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开挖的松软地层,这时节理和超控不占主要地位,常能形成光滑断面,挪威法最适用于软硬的地层,这时节理和超挖占主要地位,常用钻爆法或硬岩隧道掘进机开挖,二是挪法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地质调查技术,岩体质量方法(Q-法)的应用,合同,岩石支护中的锚杆,钢纤维喷混凝土及湿喷工艺等,三是一个施工实例,介绍在困难条件下挪威法修建海底公路  相似文献   

3.
4.
5.
杨惠林 《探矿工程》1994,(2):19-21,27
从理论和实践对隧道开挖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三种开挖方法,即全断面法、台阶法及导洞法的应用条件及其优点,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对地矿系统在隧道施工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曾湘辄 《矿产与地质》1990,4(4):69-71,63
本文介绍了引进的两种80年代国际上先进的电法勘探仪器的工作实例,即瞬变电磁法新型EM—37仪器和85年开发出的新方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其V_4仪器。通过新疆某矿区的应用,说明CSAMT和TEM法在直接找块状硫化矿体具有较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较系统评述了现有的各种命名与判定宝石颜色的方法,如命名法中的二名法、类似法、色度法和三要素法;判定法中的目测法、仪器测量法和对比法。指出它们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缺点,但相对比较起来,用色谱图系的对比法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绘制标准曲线方法——数学模拟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作图法的度和实验意义,而且还有线性回归法的数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油可采储量是制定油田开发规划的基础,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编制调整方案的依据.原油可采储量预测方法主要有静态法、童宪章图版法、水驱特征曲线法、递减曲线法和增长曲线法.作提出了原油可采储量预测的新方法,改进流管法和随机模型法.它们是作多年研究的体会,其适用性正在大港油田原油可采储量预测工作中进行检验,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岩土钻凿工程》1997,(1):57-64
隧洞的施工方法因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隧洞长度,隧洞截面尺寸和形状,开挖设备型式以及隧洞的用途不同而异,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地下的地质条件和隧洞断面尺寸是决定隧洞施工方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不同的隧洞施工情况已经发展为几种不同的隧洞施工系统。本文将阐述隧洞的开挖方法(传统的方法和利用隧洞掘进机的方法)和包括新奥法在内的在岩层中的开挖隧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矿业权评估方法及其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矿业权价值评估的几种主要方法,就成本法中成本的内涵及地勘风险系数、贴现、现金流量法中矿业权超额收益的含义及可比销售法中要素的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双频激电法及其在示范区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比较了常见的激发极化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双频激电法的特点及在双频激电示范区的应用成果,作者认为双频激电法及其仪器设备在我国西部高山区寻找金融硫化物矿床具有轻便,快速,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可在我国资源大调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ICP-AES法测定岩石样品痕量的锡的各种条件,拟定了分析方法,用酝法对8个国家一级多金属矿石标样进行分析,其结果与推荐值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岩矿分析与经典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金秉慧 《岩矿测试》2002,21(1):37-41
回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经典的湿化学法(重量法和容量法)在岩矿分析方面的建立、发展情况。认为:经典法曾有过长期的持续发展,对地学研究有过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地学研究对象主要转移至痕量元素以及经典法不适合痕量分析,在一些以仪器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实验室,有被取代的现象。指出:由于经典法依据的是全部原子、离子或分子参与的不可逆反应,是能够直接溯源至SI基本测量单位的分析技术,其优点为绝大多数仪器技术所不及,因此,它可以在某些领域被淡忘,但是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9.
刘崧 《地质科技情报》1990,9(1):104-108
本文向读者介绍Macnae和Irvine 1988年提出的感应源电阻率(ISR)法和感应源激发极化(IIp)法。这些方法用一个不接地的大回线发射系统作为电场源并用一个接地电场接收机测量地中感应的电场。同常规的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相比较,ISR法和IIP法的主要优点是晚延时的感应初始场电平与大地绝对导电性无关,随深度减小缓慢并不受覆盖层导电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4种解决坑道中钻进超硬岩层时出现的钻头不进尺难题,即调换钻头法、腐蚀法、投砂法、选用弱包镶钻头法,这些方法的采用有利于提高钻进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