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新疆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通讯实际工作情况,利用RouterOS技术,解决卫星链路VPN上网,该方法在不改变网络拓扑,基本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为地震现场设备以及地震现场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上网途径,详细叙述了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灾害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部门的现场工作要求,设计了区域现场地震工作系统。提供可靠的地震现场调查和通讯手段,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信息,有效地进行应急指挥与调度。本文详细介绍了区域现场地震工作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流程、设备功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黑龙江省地震监测台站发展的需要,结合黑龙江省区域维修中心工作任务和技术系统的特点,通过对全省台站监测设备信息收集和整理,运用SQL、PHP、Web、My SQL数据库等计算机程序开发出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设备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省地震监测设备信息的统一管理,实用性良好。介绍了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总体架构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前台网站功能模块设计和后台网站功能模块设计,以及部分设计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4.
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是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地震应急处置的重要支撑手段.北京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由传统的硬件视频会议组成,经过多年的运转和使用,硬件设备问题和局限性凸显.云视频会议作为一种新兴视频会议技术,在调配灵活性、兼容性和资源利用率方面有明显优势.文章围绕云视频会议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融合应用展开研究,实现了远程培训、远程参会、地震应急现场通讯演练、会议监控等多功能应用场景.实践表明,该融合应用是提高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GPS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研究和设计一套地震救援便携式移动终端,完成救援行动中救援队员位置信息、生理信息和救援现场环境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设备的研制,实现对救援行动的跟踪与监控.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技术在浙江省地震台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浙江省地震监测台站不断增多,地震设备管理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地震设备物联网化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台站设备从采购、仓储、安装、维修、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控与盘点。与传统资产管理模式相比,该系统能确保地震台站设备管理精确和高效运行,并可为地震台站设备故障原因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震应急卫星通讯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云南地震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卫星通讯技术系统的三类设计方案。实现了卫星通讯技术系统与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集成。该系统集成在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和模拟应急演习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最后分析了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技术系统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以AHP层次分析法为基础,从系统的设备构成、功能特点、制约因素三个方面,阐述了各层面间的相互联系与系统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这些因素对实现总目标的影响或重要程度,并对决策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比分析近几年云南典型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技术保障实例。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地震数据机房存在业务扩展成本高且周期长、维护繁琐、无法保障重要业务系统的无故障连续运作等问题,采用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实现地震行业网的私有云服务。华为FusionCompute云服务系统将主机、存储等物理资源虚拟化,并整合为统一资源,供多个虚拟机使用,行业专网内运维人员通过用户接口远程访问云平台,在虚拟机上可快速、高效地按需搭建业务系统。地震私有云平台不仅减少业务扩展运营期间的设备采购、系统搭建、运行维护等人力和物力投入,且通过FusionCompute的迁移技术,实现业务系统的"零宕机"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地震发生后,利用卫星通信向抗震救灾指挥部回传地震现场画面,存在灵活性和全覆盖性低的特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WiFi技术的地震现场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终端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地震现场全覆盖不间断的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对于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