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唇口目、无囊亚目、枝室超科(Order Cheilostomata;Suborder Anasca; Superfamily Cellularinoidea) 的双胞苔虫科(Bicellariellidae Levinsen,1909)的种类十分丰富,它的成员从潮间带至4000 多米的深海海底,从热带海洋到寒冷的极地海域,都有广泛的分布。 双胞苔虫科群体通常直立,有时多少平卧(recumbent),甚至松散被覆(encrusting)在基质上。分枝多数为双列,有时单列或多列。个虫(zooids)通常钙化弱,但几丁化强。在一列个虫中,每一个虫从其前位个虫的背面末端生出,故个虫末端多少重叠在其后续个虫的始端部分上。前膜(frontal membranes)通常大,常占个虫整个前表面,但有时较小,始端裸壁发达。个虫两侧通常内卷,整个个虫常呈陀螺形。刺通常存在,有端刺(distalspines)和侧刺(lateral spines)。有柄鸟头体(pedunculated avicularia)为双胞苔虫科所特有。有时无刺也无鸟头体。卵胞通常存在。群体分歧方式和粗胞苔虫科(Family Scrupocellariellidae)不同(图1):两支子分枝的内列个虫来自不同的虫室。为了叙述方便,可用字母统一标注与分歧有关的个虫。A是准备分岐的两个交替排列的始位个虫。B是与A连续交替、位于分枝另一侧的末位个虫。E是与分歧中轴密切相关的后续个虫,称为轴个虫;C与D是Y状分枝的一枝(子分枝)的外列个虫,分别是A和B的直接后续个虫,在形状上它们与A和B一致,与A和B的区别在于它们彼此分歧,以便让其他两个后续个虫E和F嵌在它们中间。E来自A,位于A的内侧,F来自B,位于B的内侧,即群体分枝分歧后的两支子分枝的内列(个虫)来自不同的个虫: F来自B,G来自E。这是双胞苔虫科的分歧模式。  相似文献   

2.
唇口目、无囊亚目的枝室类苔虫(Division Cellularina)通常包括5科:小隔苔虫科(Farciminariidae)、粗胞苔虫科(Scrupocellariidae)、双胞苔虫科(Bicellariellidae)、戎胞苔虫科(Euoplozoidae)和端口苔虫科(Epistomidae)。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从底栖拖网和潮间带搜集的标本中,已发现小隔苔虫科1属1种,粗胞苔虫科5属31种,双胞苔虫科8属41种,端口苔虫科1属1种;戎胞苔虫科至今尚未获得标本。Mawatari[1973:Studies on Japanese Anascan Bryozoa.2.Division Scruparina. Bull. Nat. Sci. Mus. Tokyo,16(4):605-624.] 提出把 Brettia 属和 Eucratea 属从微室类的Scrupariidae中分出,归于枝室类。根据这两属的出芽类型及群体的一般特征。它们与 Scruparia 属区别显著,而与枝室类的 Bugulella 属、Beania属近似。因此我们认为, Mawatari的意见是可取的。由于我们至今尚未获得 Brettia 和 Eucratea 两属的标本,故本文不予论述。 粗胞苔虫科是枝室类苔虫的两个大科之一;种类十分丰富。其主要特征是:群体直立或稍松散葡匐,通常在分枝分歧处有关节。个虫多列或双列。前、侧鸟头体通常存在。除三胞苔虫属 Tricellaria Fleming,1828外,背面都有振鞭体或鸟头体,刺通常存在。口上卵胞。本科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前膜上面覆盖一根盖刺(scutum),它是刺的变形,其形状多种多样。 在研究枝室类苔虫时,首先要弄清它们分枝的分歧方式,亦即弄清个虫在分枝分歧处的排列方式。所有枝室类苔虫在分枝分歧处群体结构大致相同,但个虫排列方式各异。一支双列分枝的分岐是通过个虫数目的一分为二来完成的。分岐进行的方式,一般是母节间部(parent internode)相对应的两个连续交替的个虫各自接续两个末位后生个虫(distal successor zooids)。为叙述方便,可用字母统一标注与分歧有关的个虫。A是准备分歧的两个交替排列的始位个虫(proximal zooid),B是与A连续交替、位于分枝另一侧的末位个虫(distal zooid)。E是与分枝中轴密切相关的后续个虫(successor zooids),称为轴个虫(axillary zooid)。C和D是“Y”状分枝的一枝(子分枝daughter branch)的外列个虫,分別是A和B的直接后续个虫,在形状上它们与A和B一致。与A和B的区别在于它们彼此分岐,以便让其他两个后续个虫E和F嵌在它们中间。E来自A,位于A的内侧,F来自B,位于B的内侧,也就是说,群体分枝分歧后的两支子分枝的内列个虫来自不同的个虫:F来自B,G来自E。这是双胞苔虫科的分岐模式(图1:2)。 粗胞苔虫科的分岐模式与双胞苔虫科不同。在祖胞苔虫科,末位个虫B发育成为单列,从始位个虫A分出两个子个虫C和E,因此与A接续的不是B而是C和E。C是A的末位后续个虫,在A的外侧分出,发育成为单列。E是A的始位后续个虫,在A的内侧分出。E分出个虫F和G,因此从A长出完整的分枝。此分枝与群体分枝具有相同的外列和内列,分别称为B列、C列,而G和F分别形成A侧枝的内列和B侧枝的内列。因此,粗胞苔虫科在群体分枝分岐时产生的两支子分枝的内列来白同一个虫,轴个虫E产生F和G(图1:1)。 不同种类分岐方式不同。分岐方式在区別种属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里就本文涉及的种类,将粗胞苔虫科的分歧类型概述如下。 粗胞苔虫科有9属,在我国已发现5属。  相似文献   

3.
锥头虫科环虫,虫体多细长,口前叶圆锥形、球形或平截形。围口节1-2节,皆无附肢和刚毛。吻可外翻但无附属器官。疣足双叶型,鳃有或无。刚毛简单型:毛状、钩状、叉状或矛状等。躯干部分为两部:扁平、疣足侧生的胸部和圆柱状,疣足背生的腹部,这是锥头虫类区别于其他多毛环虫的重要形态特征。 除口前叶圆钝或平截的居虫属Naineris 栖于岩岸海藻丛中外,锥头虫多建造临时性的栖管,穴居于泥沙滩。 目前,锥头虫计有两亚科14属130余种(Hartman, 1959; Fauchald, 1977)。在黄海、东海我们只记录到锥头虫亚科的种类。 本文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保存的标本进行整理的,共报道5属14种,其中9种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4.
茎苔虫属(Caulibugula Verrill, 1900) 隶于唇口目、无囊亚目、双胞科(Cheilostomata,Anasca, Bicellariellidae)。茎苔虫的群体系由分节的长茎(stem) 和丛状分枝构成。每节为一空个虫。空个虫的前膜细长,侧壁有钙质加厚(Calcareous thickening)。附根一般由茎部始端的空个虫分出。泡状体(vesicles) 或有或无。分枝双列(很少单列),通常呈扇形。大多数种类扇形分枝始端的第一个虫与其后续个虫稍有不同,常呈倒圆锥形。普通个虫(ordinary zooids) 系双胞型(Bicellariella-type) 或草苔虫型(Bugula-type)。双胞型个虫呈陀螺形,前膜短但刺长;草苔虫型个虫细长形,前膜长但刺短而少,或无刺。鸟头体皆有柄,着生位置因种而异,吻和颚骨皆呈尖形,或全无鸟头体。卵胞或有(口上卵胞hyperstomial ovicell) 或无。 茎苔虫属的种可分为两组:一组种的扇形分枝的普通个虫为双胞型,如桑给巴尔茎苔虫C. zanzibariensis (Waters);另一组种为草苔虫型,如杯茎苔虫C.caliculata (Levinsen)。 Busk(1884)把具有双胞型个虫的种归于双胞苔虫属(Bicellaria, s, l.), 而Levinsen(1909)则把具有草苔虫型个虫的种放入草苔虫属。但是由空个虫构成的分节长茎是这类苔虫所特有的稳定特征,因而具有这一稳定特征的种,不能归于双胞苔虫屈和草苔虫属,只能归于茎苔虫属(Harmer, 1926:457)。 茎苔虫属的成员通常栖息在近岸浅海,有的种从潮间带至水深100多米皆有分布,多数为热带-亚热带种,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和南部、印度、非洲东岸、中国和日本。此外,还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和大西洋沿岸(佛罗里达、卡罗来纳、巴西)等地。 本文系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搜集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后写成,共报道10种,其中3种为中国首次记录,6种为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相似文献   

5.
掌苔虫属(Genus Kinetoskias Danielsen,1868)隶于唇口目、无囊亚目、双胞科(Cheilostomata, Anasca, Bicellariellidae),除南极海域、地中海、加勒比海未见报道外,各地都有记录,但多数种类在北极海域分布较广(Kluge,1953)。掌苔虫系深海类型,有的种能栖息在水深4670米的深海海底。掌苔虫的个虫系草苔虫型(Bugula-type),与草苔虫不同处是个虫始端不分叉。掌苔虫和茎苔虫(Caulibugula Verrill,1900)的群体都由一根长柄和分枝部分构成,但掌苔虫的长柄为膜质;无任何钙质沉淀,仅由一空个虫(keno zooid)构成,而茎苔虫的长柄分节,由许多空个虫构成,往往有钙质加厚,因而两属极易区分。掌苔虫群体分枝的分歧方式属于Harmer的模式7(见Harmer,1923:326,pl,16,fig.7),即双列分枝在分歧时,两个内个虫(inner zooids)F和G分别由轴个虫(axillary zooid)E相连接,轴个虫产个虫F和G,它伸到与个虫A对应一侧分枝的始端,个虫B不参与个虫数目的复分(图2)。 掌苔虫虽系深海类型,但有的种深度分布范围很广,如Kinetoskias arborescens栖息在水深19-1229米,K.smitti分布在水深65-1210米,S. mitsukurii则分布在水深20-3400米(Kuge1953、1962;Menzies1963)。 掌苔虫的群体借助于膜质长柄插入海底淤泥,由长柄始端分出的微细附根附着在砂粒等基质上。个虫由于特殊的个虫牵引肌(flexor: Zooidal muscles)的伸縮彼此间能活动。鸟头体皆侧位,都长在个虫自由缘上,或位于个虫中点(mid-point)。或位于中点以上(cephlad of the mid-point),或位于中点以下(caudad to the mid-point);有的种鸟头体长在特殊阶梯状突起(step-like process)上,但有些种类无此阶梯状突起。  相似文献   

6.
张立新  范晓 《海洋科学》2002,26(11):18-22
海洋苔藓虫属真体腔动物 ,是海洋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之一 ,种类多 ,分布广 ,常常形成群体 ,密布在岩壁、鱼网、船底、浮标等物体上 ,在海洋污损生物中的出现频率很大。世界上现有苔藓虫5000多种 ,中国海估计有700多种。其中 ,总合草苔虫(BugulaneritinaLinnaeus,又称多室草苔虫)除南北极外 ,广泛地生息在世界各个海域中 ,该群体为紫褐色或褐色 ,幼年时呈扇形 ,老熟后似草丛 ,常常长到10cm以上 ,每只有个虫两列 ,交互排列。1982年 ,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Pettit研究小组成功地从采集于加里福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4种离子(K 、Ca2 、Mg2 、NH4 )和五种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缩写为GABA、乙酰胆碱、L-多巴、多巴胺、5-羟色胺)不同浓度溶液对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幼虫附着的影响。结果表明,10—70mmol.L-1的K 和高于10mmol.L-1的NH4 均有效地诱导幼虫附着在培养皿底部,而1—50mmol.L-1的Mg2 则明显延长幼虫的浮游时间并抑制幼虫的最终附着。Ca2 对幼虫的附着没有明显的影响。10-2mol.L-1的GABA可以诱导幼虫附着,但低于该浓度则没有明显的作用。乙酰胆碱(10-2—10-3mol.L-1)、L-多巴(10-3—10-5mol.L-1)和多巴胺(10-3—10-4mol.L-1)均诱导幼虫的附着行为,但是却不能诱导幼虫的最终附着,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限制了幼虫的活动能力,进而降低了其在探索过程中寻找到合适基质的机率。10-3—10-5mol.L-1的5-羟色胺通过强迫幼虫维持浮游而抑制幼虫的最终附着,据此推测5-羟色胺及其衍生物应用于开发无毒型的防污漆会有良好的前景。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苔藓虫幼虫的附着机制以及开发无毒环境友好型防污物质或是人工养殖苔藓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基因组的获得传统上通常是采取长PCR结合鸟枪法或步移法测序。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蓬勃发展,以454,Solexa和SOLiD测序平台为代表。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Solexa)并结合巢式PCR扩增,完成了大室别藻苔虫(Membranipora grandicella)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大室别藻苔虫线粒体基因组是目前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条苔藓动物软壁亚目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基因组全长为15861 bp,比已完成的4种苔藓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略大。大室别藻苔虫线粒体基因组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0个转运RNA基因。通过与已测得的苔藓动物进行比较,发现目前已完成的5个苔藓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显著不同。苔藓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的比较,今后可能会成为探讨该类群系统演化关系的重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自1984年12月至1985年2月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即南纬61°11′-66°49′,西经55°06′-69°19′,包括南设得兰群岛周围海域和阿德莱德岛西北海域,进行了底栖生物调查,共获得大约500号苔藓虫样品;大部分样品是由底拖网(三角网)获得的定性标本,少数为大洋采泥器(0.25㎡)获得的定量标本。 本文系根据此次考察获得的420多号唇口类苔藓虫标本系统研究整理而成。在所获样品中仅有78号样品属于栉口目和环口目,约有25种,将另行研究发表。 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所获得的唇口类苔藓虫按群体形态可分为10个类型(colonial types, zoarial types): I. 被覆型(encrusting),共22种;II.分胞型(celleporiform),共5种;III.藻苔虫型(flustriform),共7种;IV.草苔虫型(buguliform),共19 种;V.壳苔虫型(eschoriform),仅1种; VI.索带苔虫型(vinculariform),共六种; VII. 胞苔虫型(cellariiform),共16种;VIII.网孔苔虫型(reteporiform),共8种; IX.链胞苔虫型(catenicelliform),仅1种;X.角胞苔虫型(adeoniform),共有11种。现有标本仅Smittina obicullata 群体属壳苔虫型。有的种,如被覆类型的 Osthimosia eatonensis 和 Arachnopusia monoceros,有时也能形成单层管状群体绕圆柱形基质生长。按群体生长方式可分为被覆型(encrusting type)和直立型(erect type)两类,但某些群体介于中间状态,如壳苔虫型、索苔虫型、角胞苔虫型和网孔苔虫型的某些种类,其群体最始端部分被覆在基质上,而群体绝大部分则脱离基质直立生长,其生长方式属于被覆—直立(亚直立)型。从表1可知,现有种类群体绝大多数系直立型(59种);完全被覆型的种类只有19种,匍匐(松散被覆)的种类2种,被覆一直立(或亚直立)的种类16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中国海缨鳃虫科(多毛纲、缨鳃虫目)的麦缨虫属 Megalomma 物种的报道。除模式种麦缨虫 M.vesiculosum (Montagu, 1815)外, 异眼麦缨虫 M.heterops Rerkins,1984和双眼麦缨虫 M.bioculatum (Ehlers, 1887)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1.
卤虫的发育与蜕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在盐度为60,水温为19—28℃的条件下,自卵内孵出无节幼虫长成至性成熟产仔(无节幼虫或卵),需经蜕皮12—15次,其中多数为14次,历时15—18天,随后每次产仔即行蜕皮一次,本文描述了卤虫各个不同令期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并根据其蜕皮次数和形态特征,将卤虫的发育分为十五令(15th instar)。此外还观察到在孤雌生殖的卵中有发育成为雄性的个体。  相似文献   

12.
养殖贝类的污损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会莲 《海洋科学》1999,23(3):42-44
污损苔虫(Foulingbryozoans或Bryozoanfoulers)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6]。与其他污损生物一样,污损苔虫常附着于海中的浮标体、船舰、发电厂等的冷却水水管、石油平台的水下构造物、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网笼以及海底电缆等,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损失[2,3,5]污损苔虫对养殖贝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堵塞养殖网笼的同孔使网笼内外水流交换受阻,从而影响网箱内养殖四类的生长发育[2,4,7];(2)与养殖贝类竞争浮游生物饵料,使养殖贝类处于“饥饿状态”而阻碍其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SLAF-seq,对重要药源生物多室草苔虫的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开展了研究。控制区序列中检测到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130 7和0.000 7,单倍型网络图和NJ系统进化树的结构都较简单,无明显拓扑结构。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均表明多室草苔虫未经历过大规模群体扩张。Fst和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SLAF建库共开发得到214 409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3 437个,共开发出99 432个SNP位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且低于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基于SNP所做的系统发育树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各群体之间没有显著的遗传结构。综上所述,我国沿海多室草苔虫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不同地理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多室草苔虫较强的扩散能力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研究还验证和讨论了SLAF-seq应用在海洋生物群体遗传分化研究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火体虫科(Pyrosomatidae),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樽纲、磷海樽目,全球海域已报道8种。本文描述了采自南海火体虫科一新记录种短轮火体虫 (Pyrosomella verticillata) 群体和单体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群体长度、宽度与轮数的关系,并比较了该种与已在南海发现的大西洋火体虫(Pyrosoma atlanticum)的形态差异。研究标本保存在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火体虫科(Pyrosomatidae),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樽纲、磷海樽目,全球海域已报道8种。本文描述了采自南海火体虫科一新记录种短轮火体虫(Pyrosomella verticillata)群体和单体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群体长度、宽度与轮数的关系,并比较了该种与已在南海发现的大西洋火体虫(Pyrosoma atlanticum)的形态差异。研究标本保存在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6.
星斑川鲽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摸清星斑川鲽仔、稚、幼鱼各期形态发育特征,2006年4-7月在实验室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通过电脑显示屏观察、测量、拍摄记录星斑川鲽胚后发育形态变化.培育水温14.0~19.5 ℃,S 27~31,光照度500 lx左右,饵料依次为经过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星斑川鲽初孵仔鱼全长1.80~2.08 mm, 1日龄仔鱼平均全长2.89 mm;3日龄开始摄食;5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进入后仔鱼期;15~16日龄全长8.84 mm,开始伏底变态进入稚鱼期;20日龄全长10.12 mm,稚鱼右眼完全迁移至左侧,变态完成营底栖生活进入幼鱼期.星斑川鲽仔鱼变态发生日龄与培育水温有关,在12~15 ℃需24~27 d;15~16 ℃需18~20 d;17~19 ℃需15 d.开始变态仔鱼全长9 mm,变态完成时全长11 mm.幼鱼期鳞被形成,基本具有成鱼的外部形态和习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海多毛纲龙介虫科(石灰虫科)Serpulidae的分类区系,除吴宝铃和陈木(1985,1991)、陈木和吴宝铃(1978,1980)发表过6个新种以及杨德渐和孙瑞平(1988)作过一些常见种报道外,迄今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作者近年来调查补采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共鉴定龙介虫科盘管虫属28种,其中11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检索表的形式记述了甲壳动物门介甲目蚌壳虫科隐妇蚌虫属的17个现生种。对其中的1个新种石泉隐妇蚌虫Caenestheria shiquanica sp.nov.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列表比较了近似种川候隐妇蚌虫C.Kawamurai(Ueno,1940)Hu,1988与新种的主要形态区别特征。文中附有亚洲产的12种隐妇蚌虫的形态图58幅。  相似文献   

19.
原生动物肉足虫纲的很多种类在生活中都形成孢囊,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如变形虫目的二期纳旧虫 Naegleria bistadilis (Puschkarew)的孢囊可在废水池中找到(《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1976);又如与等辐骨虫亲缘关系很近的太阳虫类中的光球虫 Actinosphaerium sp.,可以看到它的孢囊及其自配现象(Hollande, A. et M. Enjumet,1957)。等辐骨虫的孢囊发现较晚, 1907年才由Mielck在德国北部俾斯麦群岛采到;他还观察到当等辐骨虫演发成孢子时,中央囊膜会变成一个凝固的壳。这类壳富有弹性,但硬压易破;壳外的骨针折断,壳内充满孢子,然仍有尚可辨认的残留骨针;壳大多呈椭圆形或棍棒形,并具较大的开孔。其中在一种壳,Mielck 认为是属于十字交叉棘虫 Acanthochiasma decacanthum Popofsky 的生殖期,并对它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当时并未给予“孢囊”这个确切的名称。Schewiakoff (1926)曾对等辐骨虫孢囊的形成过程提出一些设想。后来,Hollande et Enjumet (1957)看到等辐骨虫的粘合棘虫类(Symphyacanthes)、节棘虫类(Arthracanthes)和松棘虫类(Chaunacanthes)等不同类群存在着相同的孢囊形成和繁殖过程:在孢囊形成时,等辐骨虫形态有所变化,身体排出其虫黄藻,去掉所有残存的消化物,收缩周围的外原生质和轴足,并形成一囊壳,壳外骨针溶解,壳内骨针亦逐渐由外围向中心溶解,壳的一极形成一个较大的开口等等。他们的观察证实了Schewiakoff的设想。他们所获标本的形态与后人采到的基本相同。虽然Hollande 和Enjumet的阐述着重于细胞学方面,对所获孢囊(为数甚少)井未做分类学的研究,但认为对孢囊形态的研究必将导致等辐骨虫分类系统的修改。Bottazzi于1966年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采到较多的这类标本,他推想它们是等辐骨虫孢囊产生同形孢子生殖期的个体。1973年,他又在上述各海洋中找到许多形状不同的孢囊,并按字母顺序由A-I, L-R 将其分为16个型(forma),对各型的细胞柔软部分的结构(如细胞核及其它颗粒等)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我们于1958年和1960年在海南岛东面和南面外海采到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孢囊标本,不少标本还保留着骨针中心结构,另一些标本,骨针中心结构虽已离解,但骨针的某些特征尚残存。这些标本的发现,将增加人们对等辐骨虫孢囊的了解。 综合前人的工作,并根据我们对所采到的不同时期孢囊标本的观察,从形态来看,孢囊的演发过程似乎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正如Mielck以及Hollande和Enjumet所述,身体开始变成一个有口的硬壳,骨针开始掉落,这情形在我们采到的部分标本中显示得非常清楚(图版I: 7a, b;图版II: 1-5;圈版III: 3-4 ;图版V: 8一9)。这时期的骨针中心结构尚未离解,据其特征可认出系某属的孢囊,但无法鉴定到种。中期,囊中骨针结构己离解,按离解的程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骨针离解不久,离散的骨针尚残存着一定的构造特征(图版I: 1-6 ),根据这些特征又可进行分类;另一类是骨针离解时间较久,骨针特征模糊(图版IV: 6-7),已无法从中找出分类依据。后期孢囊特点是囊内骨针全然消失,孢子逸出,孢囊成为空壳而逐渐消萎,这类孢囊(图版IV: 1-5 ,图版V: 2-7)因无骨针特征可寻,若不能追溯与之相连的前、中期孢囊标本,分类是十分困难的。 关于孢囊的详细情况,目前尚不可能通过实验室方法(例如培养)获悉,只能通过采集的方法从自然界里获取其生殖周期中各个不同时期的标本来探索,以证明它们的种、属归属问题。而目前所采到的孢囊标本,虽然从形态的多样性来看比Bottazzi的标本丰富,而且某些标本在分类上可进一步鉴定到属,但所获标本数量仍少,分类受到局限。要全面了解某一个种的孢囊,必须获得该种孢囊的全时期(前、中、后三个时期)标本,并能从中看到它们之间的演发过程及其联系方有可能;如果标本数量过少,即便是特征较明显的前期标本,将其归隶某种仍有困难,所以本文对孢囊的分类也仅是初步研究。 等辐骨虫孢囊的分类范畴,按照第15届国际动物学大会通过的动物命名法规的原则,它属于亚种以下的级别。对这个类群,因目前尚未找到其确切的分类归属,所以我们暂用分类学中的中化名词——型(Forma)来安置;型的名称则用实名称呼,这样可以通过实名反映出孢囊的实体形象,并便于记忆和在分类上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栖息在安徽省合肥市四里河附近淡水鱼苗培育池中的介甲目蚌壳虫科蚌壳虫属的一个新种—中华蚌壳虫Cyzicus sinensis Hu,1987 sp.nov.该新种是蚌壳虫属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列表比较了本新种与近似种尼泊尔蚌壳虫Cyzicus nepalensis Ueno,1967的主要形态区别特征:新种壳周缘具短毛;第1触角有感觉乳突15个(雄)及19个(雌);第2触角内、外胶有15—16节;雄性有19个体节具背棘刺,雌性则有17个体节;雄虫执握肢第4内叶内缘中部凹陷较浅,无突起;雌虫携卵肢鳃叶呈小椭圆形;雄虫尾节背缘生小齿29个,雌虫则有32个;雄虫尾爪具羽状刚毛17条,小齿38个,而雌虫则分别有9条及94个,尾爪背面中部有1个长棘。附新种与近似种的形态图20幅。模式标本保存在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