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了多个针对大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的航次调查.自从2007年在西南印度洋中脊49.6°E发现了第一个海底热液活动区以来,已经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海隆赤道地区发现了十几个海底热液区[1~4].2009年11~12月,大洋21航次在南大西洋中脊13°~14°S段发现了两个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大西洋中脊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也是当时发现的位于大西洋中脊最南端的两个热液活动区.  相似文献   

2.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国外在现代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是普遍发育于大洋中活动板块边界及板内火山活动中心的一种在岩圈和大洋之间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突出的表象是高温的热液从海底流出,并由此造成热液活动区和上限覆水体的物理和化学异常。海底热测量、海底岩石取样、水体的CH4、^3He和Mn异常观测、硅氧异常观测、多波束测量、OBS观测、深潜调查等都是进行现代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其中水体异常的观测是最为快捷有效的,而深潜器直接观测是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研究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海底热液系统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中脊、海山、弧后盆地等地.根据基岩环境的不同,海底热液系统主要分为玄武岩型热液系统和超基性岩型热液系统两种,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热液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磁异常特征.玄武岩型热液区主要呈现低磁异常特征,超基性岩型热液区则呈现高磁异常.这些热液区所呈现的磁场异常主要都来源于热液流体对基底岩石的蚀变作用.热液过程既可以破坏玄武岩中的磁性矿物,也可以与超基性岩作用产生磁性矿物.然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海底热液系统,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其磁异常特征也有些许差异.如在中快速扩张脊、慢速和超慢速扩张脊、弧后盆地、火山海山等不同地质环境下的玄武岩型热液系统中,热源活动程度和流体通道形态的不同会造成弱磁区在形状和范围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海底热液区的磁异常区只有几百米的范围甚至更小,它所产生的短波长磁异常通常难以在海面上分辨出来,近底高分辨率磁力测量则是探测热液场磁性结构、寻找热液矿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料的积累,不断发现与板块假说相矛盾的事实:地震层析没有发现地幔对流的证据,却发现大陆克拉通具有400km深的“壳根”;海洋地质调查发现一系列否定板块假说的重要证据,尤其是大西洋中多处发现古岩石;使海底扩张模型受到严重挑战;跨越扩张脊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实际实际上否定了扩张假说。  相似文献   

5.
资讯     
《地球》2012,(9):6-13
中央"海洋六号"第三航段任务启航执行关岛当地时间8月20日下午2时,执行中国大洋科考27航次任务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驶离关岛码头,前往太平洋结壳调查区开展最后一个航段的调查任务。据悉,大洋第27航次主要调查任务是在中西太平洋开展富钴结壳资源以及环境、生物调查;在特定海域为"蛟  相似文献   

6.
中央     
《地球》2012,(9):6-9
"海洋六号"第三航段任务启航执行 关岛当地时间8月20日下午2时,执行中国大洋科考27航次任务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驶离关岛码头,前往太平洋结壳调查区开展最后一个航段的调查任务。据悉,大洋第27航次主要调查任务是在中西太平洋开展富钴结壳资源以及环境、生物调查;在特定海域为"蛟  相似文献   

7.
星内粒子探测器观测结果与辐射带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将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的观测数据与辐射带模式AE8/AP8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的高能电子和质子的通量与辐射带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而在两极极光带的电子通量比AE8模型预测的低得多.根据NOAA卫星的观测结果,可以认为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在南大西洋异常区(内辐射带)和两极极光带(外辐射带)的粒子投掷角分布的差异造成的.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粒子倾向于各向同性分布,而在极光带粒子各向异性明显,投掷角接近90°的粒子通量比0°投掷角附近的粒子通量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热液硫化物矿快速、有效以及便捷地质勘探装备的要求,研发了由甲板控制系统、万米光电复合缆、仪器舱拖体和天线拖体组成的深海6000 m拖曳式瞬变电磁系统.为了便于拖体布放和快速发现异常,选择重叠回线收发装置类型;采用理论数值计算确定了在拖曳高度不大于50 m的前提下,观测1~100ms窗范围内的二次场响应,可以发现近海底深海热液硫化物矿堆;另外,通过不同拖延深度海上试验,研究了拖曳深度对瞬变电磁的影响规律及仪器性能.大洋第30航次第二航段在西南印度洋脊热液区,应用该系统发现了明显的瞬变电磁异常.印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地球》2020,(1):52-56
大西洋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他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0%,后期因大西洋的南端海域被命名为南冰洋,面积有所缩减,形状在平面上呈现狭长的"S"型(图1)。根据演变过程的差异可将大西洋分为南大西洋、中大西洋和北大西洋,南大西洋主要指南美洲和西非之间的区域.中大西洋主要包括北美中南部和西北非之间的区域,北大西洋主要指北美北部和格陵兰岛、挪威陆架之间的区域(图1)。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的古地磁学家们曾得出结论:大约16亿年前,地球半径只相当于现在半径的二分之一略多一点,而今天的各块大陆当时都是彼此靠得很近的。海洋考察船“弗拉基米尔将军号”和“法杰伊·别林斯高晋号”沿着第六大陆首次发现者——俄国帆船“东方号”和“和平号”1819—1821年曾经航行过的航线完成了环球航行之后,于不久前又有了另外一个重大发现。黑海舰队的海员们测定了今天地磁南极的位置,发现最近8年来它朝北西方向漂  相似文献   

11.
南黄海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黄海盆地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地震波受屏蔽,能量严重衰减,在海洋反射地震资料中很难识别反映中-古生界的反射地震波组,不能满足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油气资源前景评价的需要等问题,于2006年5月,开展了南黄海海域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在盆地内五莲斜坡和胶州凹陷区布设了3个海底大地电磁测深点,取得了可靠的海底观测数据.本文详细阐述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与常规大地电磁测深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的差别,论述了海洋电磁噪声对海底大地电磁场观测的影响,提出了海底大地电磁场实测资料“水平姿态”校正、“方位”校正和“海洋电磁噪声”校正的方法.通过对试验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反演,并结合地质、物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盆地海底以下深部还存留有古生代地层,这对于南黄海前第三系含油气前景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也证明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在研究古生代残留盆地方面的问题可以发挥相当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顶部电离层是低轨道卫星的运行空间,是能量粒子沉降的重要区域,认识这个空间的能量粒子分布特征对研究各种空间天气事件、地震、火山以及其他人类活动引起的扰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位于顶部电离层的5颗NOAA系列卫星数据,统计研究了100~300keV的电子和80~2500keV的质子的全球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高能电子和质子主要分布在两极辐射带和南大西洋异常区,两极辐射带观测到的高能电子通量比南大西洋异常区高几倍到一个数量级,而质子则相反;高能电子在两极辐射带地区通量分布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在北辐射带西经75°到东经90°存在低值区,相对应的是粒子主要聚集在其磁共轭区,且其边界和南大西洋异常区相交;高能质子两极辐射带对称分布,在南半球东经0°至东经50°存在高值区.利用概率密度统计分析发现,各颗卫星在南大西洋异常区和两极辐射带的高能电子和高能质子通量总体上均呈正态分布.在南大西洋异常区,NOAA-15观测到的高能电子通量比其他卫星的低,NOAA-16观测的高能电子通量比其他卫星的高,各卫星的高能质子观测结果基本相同.在两极辐射带,各卫星观测的高能电子通量结果基本相同,NOAA-18和NOAA-19观测的质子通量最高,NOAA-16和NOAA-17次之,NOAA-15最低,其中NOAA-19比NOAA-15观测到的质子通量要高一个数量级左右.在磁暴期间顶部电离层高能电子的变化表明地磁指数Dst和空间粒子通量变化具有时间同步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下一代电磁卫星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深海的科学探索,起步晚、发展快,仅二十多年的努力,就使南海成为深海研究的国际前沿.深海科学钻探、长期观测系统和海底深潜,被喻为探索深海的"三深"技术,三者为南海深部探索提供了技术基础,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进展.南海五次国际大洋钻探航次,在三四千米的深海区取芯上万米,其中6处钻进了岩浆岩基底,揭示了南海成因的奥秘.通过南海深海沉积的研究,发现了低纬区水、碳循环直接响应地球轨道变化的证据,从而提出了低纬过程也能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质疑北极冰盖决定一切的传统观点.通过洋陆过渡带基底的探索,发现作为西太平洋俯冲带产生的边缘海盆地,南海有着岩浆活动始终活跃、岩石圈破裂迅速等一系列特色,从而提出板缘张裂的新概念,质疑大西洋模式作为海盆成因机制的普适性,指出"南海不是小大西洋".通过深水锚系长期观测和深潜技术的应用,发现了南海深海环流的气旋式结构特征,实现了深海沉积的等深流和浊流搬运的现场观测,取得了微型生物碳泵和碳、氮耦合等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突破,发现了南海的锰结核、古热液口和深海冷水珊瑚林.南海的深海探索历来具有国际规模与重要影响,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是在中国科学家主持下取得,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期八年的"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研究计划(2011~2018),在科学探索中起了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西洋TAG热液活动区流体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型海底热液硫化物矿体内部,海水与热液流体的混合过程在热液硫化物矿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之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例如热液活动区不同性质热液流体之间的关系,热液硫化物矿体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等,成为近年来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TAG区热液流体化学组成的实测资料,模拟了经过不同程度改造的海水同热液流体之间的混合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TAG热液活动区黑、白烟囱流体之间的关系和硬石膏的沉淀机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①海水的加热和海水与热液流体的混合是控制TAG区硬石膏沉淀的两个重要过程.②下渗海水被加热应该不会高于150℃,而热液端员流体的最高温度则应该高于400℃.③提出了TAG区热液硫化物矿体内部流体的演化模式:海水在下渗过程中被围岩加热,加热海水与热液端员流体发生混合,混合流体经过传导降温和上升过程喷出海底形成白烟囱或者温度较低的黑烟囱.另外一部分热液端员流体未与下渗海水发生混合,经传导降温过程喷出海底形成喷溢高温热液流体的黑烟囱.  相似文献   

15.
大洋中脊周围的大洋地壳一般是由熔岩流动形成圆丘状岩石表层。然而,2013年第6期在线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Geoscience)上的《地质构造:横跨整个海底的地幔扩张》(Tectonics:Mantle spreadacross the sea floor)研究有了新的发现。该研究利用西南印度洋洋脊的大洋地壳遥感影像,发现由于地壳扩张和剥离作用,海底暴  相似文献   

16.
洋底特殊环境的限制使数值模拟成为研究海底热液对流与成矿机制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洋壳渗透率单因素变化对热液对流系统的形态和输出参数(热液喷发温度和热流值)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洋壳平均渗透率分别与热液喷发温度和热量输出呈反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符合达西流体热对流的基本解析规律.另外,洋壳渗透率的垂向变化不会使洋壳内部的对流系统产生明显的横向偏移,只使热液羽规模在垂向上产生规律性变化,且渗透率越大,热液羽规模越小.渗透率在水平方向的变化则是引发热液羽和热液喷发位置横向偏移的主要因素,且只有在特定的渗透率水平变化率范围内,上涌热液羽才会发生向高渗区的明显偏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今拆离断层相关的热液系统均未发育于断层终止线上的事实.以大西洋Trans-Atlantic Geotraverse(TAG)热液区为例,断裂带高渗区必然影响相邻洋壳内部热液的上涌路径,但受区内拆离断裂带周缘的渗透率水平变化规律的影响,上涌热液羽不至于完全偏移至断裂带,从而产生拆离断层上盘的热液活动.  相似文献   

17.
FY 1C星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能够实现对质子能谱、电子积分通量及重离子成分的同时测量.在第23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对860km高度的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高能粒子辐射进行了长达3年的连续探测.本文根据实测结果,得出了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粒子辐射特征,分析了太阳质子事件和地磁暴对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粒子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利用NOAA17卫星对内辐射带高能质子的观测结果研究了大磁暴期间内辐射带质子通量的变化过程.我们发现内辐射带质子出现两种不同的暴时损失事件.在大磁暴发生时,内辐射带外边界质子通量会迅速减小,然后缓慢恢复;而在内辐射带中心区的质子通量(即南大西洋异常区(SAA)质子通量最大值)的暴时变化表现为质子通量的一个迅速的减小和迅速恢复.内辐射带外边界的损失事件主要发生在较低能量质子能档,而内辐射带中心处的损失事件发生在所有质子能档.两种损失事件中质子通量的不同变化意味着内辐射带质子可能有不同的损失和产生机制.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内辐射带外边界处质子通量损失事件主要由磁场曲率散射机制造成,而其恢复机制主要是宇宙线反照中子衰变(CRAND).内辐射带中心区(即南大西洋异常区质子通量最大处)质子通量损失事件可能与Dst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夏威夷群岛之一的一座海底火山的一侧已发现向海洋发生了滑坡。尽管只监测到几厘米的位移,但可能预示着一次巨型滑坡即将来临。眼见为实。尤其对于地球科学家们,这句话的分量更非同一般,因为能“看见”的事件实在太少。地质记录表明山脉不断被建造,又不断被冲刷进海洋;整个大洋盆地像一扇门一样开开闭闭;全球表面多次被1英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东沙海底冲蚀河谷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覆盖南海北部东沙区的50多条多道地震剖面进行了解释.通过剖面解释,发现东沙隆起后,南海北部海底地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其中包括东沙岛在陆架坡折处的隆起,以及沉积地层以较大的幅度向上翘起.向上翘起的地层在很大的范围内遭受海底剥蚀.在东沙隆起区的北侧,海底发育下切沟.本文解释为现代海底在更强烈的剥蚀条件下形成的海底冲蚀地形,称为海底冲蚀沟.海底冲蚀沟分布于东沙岛的北侧,大致与陆架坡折线,以及600m等深线相平行,其宽度一般在20km左右,NE-SW向长度可达200km,本文称为东沙海底冲蚀河谷.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东沙岛以北的吕宋海峡都有黑潮分支从太平洋贯入南海.这一黑潮分支在冬季演化为太平洋-印度洋贯通流,在夏季演化为吕宋海峡次表层流.东沙海底冲蚀谷的分布与太平洋-印度洋贯通流,以及吕宋海峡次表层流的位置完全一致.本文认为,黑潮分支在遇到南海北部陆坡的阻挡后,黑潮水体由陆坡向陆架堆积,并因水深变浅,水体通过空间变小而使流速加大,从而有能力对海底产生剥蚀.东沙区海底地层的剥蚀,以及东沙海底冲蚀谷的发育都是黑潮分支在东沙陆架区形成的强底流和海底长期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