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南方岩溶地下河系形成演变的链式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中国南方岩溶区地下河系形成与发育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地下河系形成演变的链式规律,并加以详细评述,为今后岩溶地下河系水能调控空间定位与水资源开发提供相关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岩溶地下河系及其水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南方岩总长度可达15000km之多,总流量约1600m^3/s。岩溶地下河系在域的时空分布方面具量值和形态复杂性,在含水介质空隙空间体方面有多重性,在河系的主干与支干与支干的组构方面存在非均匀性,使岩溶地下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量计算等方面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针对中国南方岩溶区岩溶地下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遇难点问题:(1)地下河系空间定位;(2)地下河系水资源变化规律与预测评价等进行内容选定,总结经验,创新理论与技术,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3.
地苏岩溶地下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文俊 《中国岩溶》1988,7(3):223-227
通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探测与深入研究,获得了关于岩溶地下河系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新认识。本文论述了中国南方最大的地下河系——地苏地下河系的发育条件,制约因素,补给、迳流、排泄,水运动特征与规律,水资源等。地苏地下河系有12条文流,总长度241.1km,集水面积1004km~2。上游管道较简单,中游呈脉状,下游发育为网状河系。地下河系具有多层结构特征,流速4—10km/d,最大流量达544.9m~3/s。年排泄水量12亿m~3/y。   相似文献   

4.
郭纯青 《地质论评》2000,46(Z1):388-391
本文选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组构及其内部水流运动与传输过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岩溶地下河系空间定位等,在科学发展方向、科学方法论、认知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论贵州岩溶水赋存的地貌规律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明德 《中国岩溶》1982,1(2):81-91
贵州地处我国南方一个亚热带岩溶化高原,岩溶水丰富、赋存条件复杂,是在地质、地貌、气候三者长期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成。本文从地貌侧面对岩溶水在上升地貌发育区的一系列表现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岩溶水的二元结构、三维空间规律、地貌富水面以及地下河系补给类型等新认识;对岩溶水开发利用也作了地貌条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岩溶浸没内涝灾害是岩溶区特有的,并且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灾害类型.减轻并控制其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岩溶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岩溶浸没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对灾害全过程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评价的目的①对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作出评估;②不断提高人类抗御灾害的认识能力和技术能力.岩溶浸没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学是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它以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中地表水系为主线,岩溶地下河系为支线.二者相互交叉组成的岩溶地表地下流域网络单元为研究对象,应用地质、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财富损毁的灾害过程,本文将重点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戴建玲  蒋小珍 《中国岩溶》2005,24(2):109-114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经过岩溶发育地区,水任- 南宁高速公路No. 4合同段大约有10km穿过岩溶极为发育的岩溶谷地,下伏著名的地苏地下河系,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威胁。本文以该路段为例,从多源空间数据的管理、数据可视化、动态分段、数据查询、空间分析和专题地图制作等方面介绍GIS在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岩溶流域水文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卫中 《水文》1995,(2):29-33
岩溶流域水文模型初步研究卢卫中(广西大学)1岩溶流域径流形成特点岩溶地区由于石灰岩出露,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形成大量的裂隙、溶沟、漏斗、天窗、竖井和落水洞。降雨时地面径流通过这些通道大量涌入地下,成为地下径流。一次雨洪径流过程中,地下径流所占的比重较...  相似文献   

9.
<正> 湖南洛塔地区系主要由二叠系、下三叠统碳酸盐岩组成的岩溶向斜汇水盆地,地质构造上属北北东向新华夏系的洛塔向斜。由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向斜内断裂纵横交错,十分发育。东翼以北(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为主;西翼以北西向张性断裂为主(图1);轴部北东向压性裂隙及北西向张性裂隙更为发育,在碳酸盐岩中,裂隙密度平均达7—10条/米,这给岩溶管道和地下河系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空间。挽近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岩溶区管道流及其水动力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管道流是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貌水文现象,它是岩溶双重含水介质和二元结构典型表现,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从岩溶地貌和管道流的补给特征入手,阐述管道流的水动力特征,认为管道流水文特性是受管道结构、补给方式和路径所控制的。文中着重介绍利用流域上游地下水库进行水脉冲试验分析地下河系结构、管道分水比例以及水动力参数的方法和分析结论,这对深入研究岩溶管道流具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南部的岩溶及其与华北岩溶的对比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道先 《第四纪研究》1992,12(4):352-361
由于特殊的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和新构造运动等条件,中国西南部发育了以峰林地形、封闭洼地、深尖溶痕、红土、地表钙华、巨大的洞穴系统、地下河系以及较多的洞内次生碳酸盐沉积为特征的岩溶形态组合,而华北半干旱区的岩溶则以常态山、霜冻作用残余灰岩尖峰、石灰岩角砾、浅细溶痕、干谷、大泉、小型洞穴以及少量洞内次生碳酸盐沉积为基本岩溶形态特征。两类岩溶在东面以山东的泰山—鲁山为界,西面以秦岭为界。  相似文献   

12.
湘西洛塔岩溶水的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洛塔以屋檐洞地下河系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缺乏。采用修建溶洼水库、地下河出口和岩溶泉围堰、堵地下河引水的开采方法,在深埋大于200m的地下河内开凿引水隧道,引水灌溉并供人畜饮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通过对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开发,解决了分散居民长期困扰的生活用水问题。根据区内水资源分布特点,总结出高洼堵洞修建溶洼水库;斜坡谷地堵截引水;河间谷地建立梯级电站开发水能资源;发展林业,增加森林对地下水资源调蓄能力的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岩溶型地热是地热系统的重要类型,岩溶介质的特殊性使得其形成过程中易与浅循环水系统发生更多的相互作用,而有别于其他介质地热系统。本文以四川盆地边缘的铜锣山背斜岩溶地下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等方法和手段,结合区内地热地质和岩溶地质条件,系统探讨了岩溶地热系统热水出露过程中的冷、热水混合作用,揭示了冷热混合作用对岩溶地热系统形成模式的遮蔽性,并建立了铜锣山岩溶地下热水成因模式。结果表明,铜锣山岩溶地下热水出露过程中冷热水混合作用极为强烈,冷水混入比高达73% ~89%;冷热水混合会破坏热水携带的地热系统信息,使得补给高程和热储温度分别被低估约78%和45%。铜锣山背斜岩溶地下热水形成模式为大气降水在北部2100~2400 m高程的岩溶裸露山区渗入地下,在深循环过程中被地温增温加热,岩溶热储层温度为128~172 ℃,热水受岩溶和构造控制由北东向南西径流,并沿裂隙和岩溶通道向上径流,在此过程中与岩溶槽谷背斜局部浅循环冷水大量混合,混合后的热水以38~62 ℃的温度自然出露于深切河谷地段或被人工揭露。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紫云—罗甸县丛里地下河系统流域面积211km~2,系统内可溶的碳酸盐岩石在平面上广泛分布,空间上厚大产出。经多期地质构造迭加,岩石多数地段较为破碎,使地表及地下岩溶化程度较高。新构造运动不断使地壳抬升,排泄基准面的不断下切,形成系统内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次的岩溶管道系统。由于岩溶发育的差异和不均匀性,构成了不同的地貌形态及地下暗河埋藏深度的差异。地下岩溶管道系统与表层的岩溶个体的交融所形成的可特景观,在地质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中生代岩溶作用有两期:地洼初动和激烈期。这两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下洞穴,分别为T_3-J_2、K-E的洞穴堆积物——岩溶沉积岩充填或成为目前已不被现代地下水循环所利用的化石岩溶-古岩溶沉积体。地洼初动期岩溶作用,与Cu、zn、Mo、Ag、Sb、Au、U等成矿关系密切,形成古岩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先成的矿源层、体或矿化、经表生风化浸出,由地表水带入古地下洞穴中,在细菌作用下富集成矿。这种类型矿床,在广西找矿潜力很大。找矿模式可归纳为:先成的矿源→地洼→古叠置型岩溶洼地→地洼初动期岩溶沉积体→亲硫元素和放射性等异常→沿古岩溶方向沉积体中下部→矿体。  相似文献   

16.
铜陵市小街地区岩溶塌陷形成机制与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岩溶,土体,地下水流场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指出“水动力条件的突变”是区内塌陷集中出现的制约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岩溶塌陷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典型岩溶现象及发育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核部及两翼的可溶地层中发衣分布有大量的典型岩溶现象,本文详尽讨论了岩溶洼地,槽谷,巨型组合槽谷和地下溶洞等大型岩溶形态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受控因素,并进一步认识到其发育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性和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18.
范承钧 《云南地质》1993,12(3):235-246
云南省境内各地质时代的碳酸盐岩层颇为发育。本文将云南的岩溶矿床分为:①现代岩溶矿床,②古岩溶矿床,③层间岩溶矿床。列举了一些矿床实例,论证了这些矿床的形成过程和识别特征。在云南,除直接暴露于地表或沉积间断面上的岩溶砂矿或古岩溶砂矿外,大部分岩溶矿床都与层间岩溶或古岩溶遭受后期热液改造有关,即岩溶直接形成于地下热水循环过程中,富集成矿与热水沉积关系密切。本文从岩溶成矿角度探讨了某些所谓“高温热液”,成因的锡一多金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的银一铅一锌、“超低温热液”成因的汞—锑—砷等矿床。以往由于忽略了对这些矿床在空间上受岩溶控制这一主导因素,往往造成勘查过程中事倍功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淄河断裂岩溶发育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店子、文登铁矿钻孔资料,分析了淄河断裂地下岩溶的发育规律和控制因素。根据抽水试验资料进行了富水性分区,发现各区的富水性与地下岩溶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华  魏俊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316-318
四川省江油地区的岩溶分布较广,形成的地下洞穴,常造成地表建筑物塌陷、水库渗漏、交通损毁,对该地区厂矿建筑、水库坝体、交通线路等构成威胁。研究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对于岩溶塌陷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