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一是完善预案,落实责任。及时编制出台《磐安县200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磐安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磐安县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各项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二是建立健全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及时调整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村级防灾应急与监测小组成员,完善县、镇(乡)、村三级“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三项制度;编制“磐安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和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单点防灾避险方案。制作防灾明白墙,发放防灾明白卡;及时发布地质灾害等级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乡级人民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更一步理顺乡、村、群测群防员之间的工作职能,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流程,完善预案编制、“三查”、信息报告、值班及管理台帐等相关制度,健全“县、乡、村和群测群防员”四级防治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3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国土资源局将地灾防治列入全年工作重中之重,汛期到来之际,各项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地灾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落实责任,加强防治体系建设。从实际出发,编制完成了《通化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通化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了相关人员分区监管和县、乡(镇、街道)、村、监测人分级负责的双套责任体系。二是全面排查摸清情况,做好预报预警。该局通过主管  相似文献   

4.
日前,余杭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验,这标志着该区在地质灾害防治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救援“四大体系”建设方面又迈出了重要步伐。据悉,余杭也是杭州地区唯一的区(县、市)代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是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备“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2009年6月,国土资源部为进一步推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监测预警的科技水平,下发国土资电发[2009]4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函>,明确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对危害较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装监测仪器,实施自动化监测预警.同时,国土资源部向各地推荐一批由中国地调局研制的简易、实用的小型监测仪器,滑坡预警伸缩仪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国土资源部首批20套滑坡裂缝预警伸缩仪已拨付我省,永康市方岩镇铜坑村滑坡、开化县村头镇大黄山村后山滑坡等省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已安装到位,开始实施自动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6.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137-138
济南 2007年汛期已至,济南市历城国土资源分局积极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出台了《历城区2007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针对西营镇拔槊泉村、柳埠镇青杨峪村、仲宫镇卧虎山水库等重点防范区域,完善群测群防预警网络,采取工程治理、加强汛期检查,为受威胁居民搬迁避让,设立警告牌、标志牌等有效方式,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汛指挥部关于防御9号强台风(麦莎)的工作部署,浙江省国士资源厅先后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今年第9号台风(麦莎)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今年第9号台风(麦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厅地质灾害预报组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使用ALPS系统密切监测雨情变化,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地地区实时发布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入汛以来,西咸新区切实贯彻落实省、厅地质灾害工作安排部署,立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以监测预警为抓手,以巡查排查为手段,以应急值守为保障,不断提高防范处置能力,多角度、全方位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新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理清新区工作方向和思路,明晰工作职能和流程,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积极构建新区、新城、乡镇、村组多级联防体系。二是筑牢基层阵地,发挥基层监测、预警、防治作用,确保群测群防责任落到实处。摸清底子,吃透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实做好2010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3月18日,怀化市人民政府与所辖13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签定了《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投入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巡查值班、预警预报,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经费不得小于1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浙江国土资源》2012,(10):23-24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对各市政府的绩效考核。《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完成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灾害调查任务,加快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完成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的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临沂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发育情况,总结了临沂市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对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一套集远程自动测量和预警预报于一体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想,对提高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水平和预警预报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是领导到位。各级领导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主要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亲自过问,亲自安排和部署,在工作中抓住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二是责任到位。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切实担负起责任,履行好职责,在汛前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监测工作落实下去,制定落实岗位责任制。三是资金到位。县政府将逐步增加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对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险项目的资金缺口进行补助,同时坚决克服“等、靠、要”和无所作为的思想,统筹做好项目包装。四是宣传到位。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认真组织人员培训,学习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通过社会性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运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方法,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老百姓对政府的避险救灾工作的理解。五是预报预警到位。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报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做好2006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淄博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总站淄博分站,对沂源县三岔乡泥石流易发区、沂源县燕崖乡大洪峪崩塌、博山区过境路(205国道)673千米路牌桥东600米处崩滑危险区、博山区池上镇池上汽车站北西500米滑坡和崩塌危险区、淄川区峨庄乡滑坡危险区、临淄区洋浒崖灰坝不稳定斜坡、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查看了博山区、临淄区南部山区、淄川区济潍路两旁停止采矿情况,具体了解各区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目前,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层层成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地质灾害月报制度,成立了应急分队,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任务也已层层落实到乡镇、单位、人,形成了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座谈会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会议,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5.
瞭望八桂     
正崇左: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日,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国土资源局以"五个加强"为着力点,扎实有效地做好201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行地灾点联络员汇报制度,建立了覆盖区、乡镇、村、屯四级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体系。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和防灾救灾常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  相似文献   

16.
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7%,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7.
赵凡 《国土资源》2010,(4):28-29
<正>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始终坚持不懈地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各项防灾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知》要求,各地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克服麻痹  相似文献   

18.
近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开发的移动电话短信平台投入使用。该短信平台面向省、市、县、乡四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现了通过移动电话短信通知会议、发送工作动态、督办机关办文事项、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通知当事人办件结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荥阳市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注重基础调查、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处理,为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2014,(10):57-57
近日,一种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中能够对地下不同深度位移情况进行连续多点监测并实时回传监测数据的地下位移自动监测仪,由福建省地矿局所属的福建省地灾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丘陵山地地灾防治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成功,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据悉,该监测仪可自动监测地下不同深处的变形(位移)量,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回监测预警中心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