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雷和雨     
陈柏林 《气象》1975,1(7):30-30
我哨位于长江中游地区,4月中旬的连阴雨对秧苗和春熟作物都很不利,因此,报准连阴雨在农业生产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今年,4月16日夜间我地出现雷阵雨,我们根据“一夜起雷二日雨,雷自夜起必连阴”这条天气谚语,加上雷声沉闷,预计可能出现连阴雨,就发布了连阴雨预报。结果,出现了三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总雨量达121毫米。16—18日连续三个晚上出现夜雷,我们又进一步分析,18日晚上的夜雷和16、17  相似文献   

2.
回顾一年来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和服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非常必要的,现一吐为快。初夏干旱早知道头场暴雨服务好农家无闲月,春忙夏更忙。春播之后,三夏天气如何?这是领导和群众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局早在去年4月15日制作下发的“汛期天气趋势预报”中就分析出“6月上—中旬有初夏少雨干旱时段发生”,紧接着又在5月19日下发的“三夏天气专题预报”里报出:5月底—6月初有2到3天短时  相似文献   

3.
“九”里的冷暖与伏旱“三九冰厚伏雨好”、“九九有雪,伏伏有雨”。大量的群众经验证明,“九”里的天气与伏期天气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人们常用“九”里的冷暖、降雪、吹风等推断伏期降水之多寡。水、.密切根据群众经验提供的线索,我  相似文献   

4.
虹与天气     
陈谋 《气象》1978,4(10):19-19
“东虹晴,西虹雨”的天气谚语,在我国各地流传甚广。从谚语的含义来看,出现东虹未来必是晴天,而出现西虹未来定会下雨。这对中纬度西风带而言,天气系统多是自东向西移动,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我们经过多年实际检验及通过对1954—1977年历史资料验证发现,“西虹雨”符合我地实际,但“东虹晴”却不全对。如:出现西虹当天、未来第一天、未来第二天有雨(包括微量,下同)的机率分别为84%(32/38)、89%(34/  相似文献   

5.
王芳 《气象知识》2012,(3):28-29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晴 今天的天气真好,下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出太阳了。我把实验包里的凤仙花籽种下了,它们长大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好期待!种的时候,我先把泥土轻轻地弄了几个小洞,把种子放下去,再把土盖上,  相似文献   

6.
日华与天气     
陈景奎 《气象》1975,1(9):25-25
在闽南劳动群众中,流行着这样一条谚语:“天上烧饼大变小,天气好不了。”所谓“烧饼”,指的是日华及月华。据老农说,出现这一现象天即将下雨。 我对日华进行了7年观测,并记载了华的变化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发现日华的华圈由大变小(由明显变模糊)对未来短期内的天气变化确有指示性(见附  相似文献   

7.
唐口是我县终南公社东面廿多里处的一个生产大队。站在我站观测场东望,常可看到该队附近的山脚下有一种云雾现象出现。当地群众称此为“唐口拉烟雾”。且很早广泛流传有“唐口拉烟雾有雨”的天气谚语。(一)烟雾与降雨的规律为了验证“唐口拉烟雾有雨”这条天气谚语,我们十多年来,一直对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F_C、F_n与F_s三者都是破碎的低云,外形相似,有时不容易区别,山地测站,所见的碎云更为复杂,千姿百态,变化无常,常较难正确判定。有些观测员往往缺乏认真全面的考虑,认定那么一条所谓的常规:“下雨时的碎云记为F_n,无雨时的碎云记为F_e,有雾无雨的碎云记为F_s”。表面看来,云与天气现象十分配合,毋庸置疑。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在天气转折,云的过渡阶段也会遇到:测站无雨也有F_n,测站有雨也有F_c,无雾有雨也有F_s,或者F_c、 F_n、 F_s三者共存的五花八门的复杂情况,一些山区的测站就屡见不鲜。如早晚及雨后,低层空气特别潮湿,测站某一方向半山腰形成F_s,尔后又有对流天气发展或者锋面天气影响,测站开始下小阵雨或小雨、F_s  相似文献   

9.
读了“也谈干支测天法”一文后,很高兴。尽管这一问题学术性不强,但是这种讨论有助于活跃学术空气。因此,我愿再借陕西气象的有限篇幅,以就教于肖、王两同志。“也谈干支测天法”一文(下称肖文)对干支测天作了较高评价。该文指出:“它不仅能预测超长期、长期天气变化,更主要在短期、中期天气预报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气象》1976,(4)
我们管天组干1963年成立,十多年来,我们结合开门办学,走出校门,向有看天经验的贫下中农学习,用辩证法指导管天,为农业生产服务,取得较好的效果。 毛主席教导我们:“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我们在管天的实践中体会到,天气变化也是如此。例如天气的冷和热、晴和雨、旱和涝,都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它们既矛盾又统一,而且在不断地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在天气实践中要掌握对立统一的法则,分析矛盾转化的条件,才能正确地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11.
陈洁 《气象》1977,3(5):7-7
一、观风 风是气之脉,观风能识天。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久晴风大雨,久雨风大停。 群众好经验,唯物又辩证。 春南转北雨,北风雨南停, 和南天气晴,紧南雨快成, 仲春东南早,风紧大旱生。 夏日北风雨,七月西风水, 旋风落地旱,乱风是雨媒, 初夏怕西南,雨急风雷随。  相似文献   

12.
孟宪红 《气象》1980,6(10):16-16
我们在短期预报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连几个天气过程,系统比较明显,大台预报有雨,本站要素也具备降水条件,可就是云来云往,迟迟没有降水,或只有微量降水,造成空报。但当这个“少雨”阶段结束,转入“多雨”阶段,我们还没有接受完前段空报的“教训”,认为雨难下来时,雨竟在天气系统较弱、不明显的情况下,三天一次,五天一场,接二连三地下起来,又造成漏报。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7,(3):13-16
一、从“三暖一寒”说起“三暖一寒”或“奇暖三日必有一寒”,说的是内蒙地区冷暖交替的天气规律。意思是:暖几天,特别是“奇”暖几天之后,就要变冷。换句话说,一个突出的升温过程是寒潮降温天气的前奏。这条经验在内蒙颇为流行,广大气象人员对此也都有体会。本文围绕着“三暖一寒”列举大量现象,人对大量现象的概括、归纳与可能的解释中提出寒潮天气形成过程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去年十二月,我厂与县气象局签订了气象服务的有偿合同。合同签订后,双方履行得较好,给我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四月廿五日下午六点钟左右县气象局来电话预报:“当晚有雨”。厂长立即组织工人突击盖砖坯。由于工人同志们劳累了一天,刚到下班休息的时间,又接到要突击盖砖坯的任务,而天空一时又看不到下雨的征兆。因此工人一边盖砖,一边议论纷纷: “我看没有雨下,白找我们辛苦”,“这是  相似文献   

15.
前言“强雨天气”是指最大一小时雨量达20mm 以上,且12小时雨量达50mm 以上的大暴雨天气。由于其雨量大且集中,极易成灾,是浙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8—9月份浙江发生的强雨天气常与热带系统活动有关,一般近地层均在偏东气流控制下,故称之为“东风强雨天气”。和发生在5—7月份与梅雨锋相联系的西风强雨天气相比较,东风强雨天气具有更明显的突发性和局地性,预报也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6.
论灾异者,已疑于天用灾异谴告人矣。更说曰:“灾异之至,殆①人君②以政动天,天动气以应之。譬之以物击鼓,以椎⑧扣钟,鼓犹天,椎犹政,钟鼓声犹天之应也。人主④为于下,则天气随人而至矣。”曰:此又疑也。夫⑤天能动物,物焉能动天?何则?人物系于天,天为人物主也。故曰:“王良⑥策马,车骑盈野。”非车骑盈野,而乃王良策马也。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矣。故天且雨。商羊⑦起舞,使天雨也。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故天且雨,蝼蚁徒,蚯蚓出,琴弦缓,固疾⑧发,此物为天所动之验也。故天且雨,巢居之虫动;且雨,穴处之物扰:风雨之气感虫物也。故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  相似文献   

17.
“春不分不暖”。意思是说春天的天气要到“春分”以后才能真正回暖。这对于广西大部早稻烂秧天气来说,也就是要过了“春分”以后才不会有烂秧天气。如果过了“春分”以后还有烂秧天气,那就是道道地地的“倒春寒”天气了。众所周知,1970年和 1976年的“倒春寒”天气,是解放以来最为典型的,其造成的烂秧十分严重。因此,生产上非常关心“倒春寒”。 “倒春寒”天气是由冷暖两种不同性质的空气交绥而成的。从环流形势看,冷空气来源有三:一是乌拉尔山高压脊前,二是蒙古低气压后部,三是雅库次克高压前部。春季冷空气活动仍然很频繁,一般经过5—7天就可以有一次。暖空气来源有二:一是孟  相似文献   

18.
云霞     
同志,你打问高云霞?那可是干胡基地里泼水润(问)到向上了。我是云霞她哥。你也要到俺公社去,正好咱们一路走,一路片。俺妹子眼下是公社气象哨的头头,大伙叫她“公社里的管天人”。哎,不是我当哥的夸妹妹,俺公社谁不说高云霞有两下子,说风就是风,报雨雨就到。就连俺公社王书记也常问:“明格儿啥天气?”“多会儿有雨?”说云霞是公社的“气象参谋”哩。  相似文献   

19.
章正英 《气象》1979,5(12):21-21
在气象站天气预报中,验证天气谚语是一件重要工作,下面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理解天气谚语的含义 本地夏季有“雨后东风雨更凶”和“夏东风一场空”的谚语。都是吹偏东风,为什么雨后东风雨要大,而光吹东风就不下雨呢?我们用历年7月份偏东风(ESE—ENE)来验证,雨后东风共出现38次,次日下雨者31次,占82%,其中中雨以上的降水占51%。而夏东风(不包括雨后的东风)共出现45次,次日下雨的仅11次,占24.4%,且大多是小雨。从普查天气图中发现,凡是下雨后吹东风,往往是地面  相似文献   

20.
关于“麦收八十三场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收八十三场雨”这是在我们运城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句农谚。它的意思就是说:阴历八月、十月和次年三月这三个月的雨水好,各有一场透雨,小麦丰收是十拿九稳;若这三个月雨水不好,则小麦就要减产,甚至出现歉收。所以,长期以来我地广大群众把“八十三场雨”看做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并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