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r~(40)/Ar~(39)同位素计时法是七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和常规方法相比,此法有以下优点:①分析精度比常规 K—Ar 法高;②可追索样品结晶后的热史;③可测定硫化物的年龄。秦(岭)巴(山)地区位于中国东、西、南、北构造块体的交接处,经历了强烈的、多阶段的构造运动,致使常规的计时方法效果不好。1985年,陕西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花岗岩室在秦巴地区采了八个 Ar~(40)/Ar~(39)年龄样,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分析。年龄谱数据见表1。1.路家沟岩体:位于河南登封县,岩性为片麻状混合花岗岩。该岩体贯入登封群郭家窑组,并被嵩山群石英岩不整合覆盖。郭家窑组角闪片麻岩等时年龄为1931Ma~*。路家沟岩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K-Ar和Ar-Ar法定年的需要,年代学工作者研制了一个用于中新生代定年的K-Ar法年龄标准物质——ZGC粗面岩。该粗面岩采自广东省南海市走马营第三纪火山岩。~(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40)Ar~*在矿物晶格中保存均匀稳定,年龄谱平坦,~(39)Ar析出量高达97.9%。证明该粗面岩结晶以后未受过热扰动,完好地保持了~(40)K-~(40)Ar~*同位素计时的化学封闭体系。坪年龄为52.8±0.3 Ma,总气体年龄为52.9±0.8 Ma。~(36)Ar/~(40)Ar-~(39)Ar/~(40)Ar反等时线年龄为52.5±0.4 Ma,~(40)Ar/~(36)Ar初始值为296.6±4.2,此值与(~(40)Ar/~(36)Ar)。大气氩丰度比(295.5±0.5)一致,表明样品不含过剩氩。国内12个实验室参加了ZGC粗面岩K含量和~(40)Ar~*含量的定值分析。经统计学方法检验,结果显示全部定值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并具等精度。当置信概率为0.95时,~(40)Ar~*和K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40)Ar~*和K含量分析的认定值和不确定度分别为:~(40)Ar~*=4.199±0.022×10~(-10)mol/g,K=4.576±0.028%,由此计算得K-Ar年龄为52.2±0.5 Ma。根据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在0.05显著性水平下,K和~(40)Ar~*的F分布小于F临界值,说明该标准物质是均匀的。t检验法表明,该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40)Ar~*和K含量在有效期内不会发生显著性变化。ZGC粗面岩粒度为0.3~0.7mm,重量为850 g,缩分成最小样品单元100瓶,每瓶8.5 g。可供K-Ar和Ar-Ar法实验室使用43年。  相似文献   

3.
K-Ar法地质年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ZBH-25黑云母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ZBH-25黑云母采自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它的~(40)Ar/~(39)Ar 阶段加热实验结果表明,~(40)Ar~*在矿物晶格中保存均匀稳定,年龄谱平坦,~(39)Ar 析出量高达96%,~(40)K-~(40)Ar~*同位素体系封闭良好,证明该黑云母结晶以后未受过热扰动。坪年龄为133.0±0.3Ma,总气体年龄为132.1±0.6Ma;~(36)Ar/~(40)Ar-~(39)Ar/~(40)Ar 反等时线年龄为133.1±1.3 Ma,~(40)Ar/~(36)Ar 初始值为293.5±1.6,与大气氩丰度比(295.5±0.5)处于同一范围,表明样品不含过剩氩。激光显微探针单颗粒坪年龄为132.8±0.2Ma,年龄谱和 K/Ca 谱线平坦,激光熔样总气体年龄为131.3±0.2Ma(图6)。这几个 Ar-Ar 年龄的一致性,说明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理想的 K-Ar 和 Ar-Ar 法年龄标准物质。对均匀性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检验,在0.05显著性水平下,证明 K 和~(40)Ar~*的 F 分布值小于 F 临界值,说明该样品是均匀的。国内外14个实验室参加了 K 含量的定值分析,15个实验室参加了~(40)Ar~*含量的定值分析,经统计学方法检验,结果显示全部定值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并具等精度。在置信概率为0.95时,~(40)Ar~*和 K 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0.5%。两个特性量值定值分析结果的一致值和不确定度分别为:~(40)Ar~*=1.817±0.013×10~(-9)mol/g,K=7.60±0.02%,K-Ar 年龄(标准值)=132.9±1.3Ma(2σ).此标准物质纯度为98.8%,粒度为0.25-0.63mm,总重量为5800g,缩分成最小样品单元共400瓶,每瓶重量为14.5g。可供我国 K-Ar 和 Ar-Ar 法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使用120年。  相似文献   

4.
本会同位素地球化学委员会K—Ar专业组,于1984年8月2日至6日在安徽屯溪召开了Ar~(40)-Ar~((?)0)计时技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0个单位的3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该项新兴技术方法是将快中子活化与同位素质谱测定技术结合,对在不同加温条件下的同一个样品测定一组年龄(坪龄)。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开展地质体的热史及其演化史的研究。与会代表非常感兴趣地听取了利用此法研究青藏高原、三江地区的板块碰撞热史和测定  相似文献   

5.
Cadogan(1977)曾采用~(40)Ar-~(39)Ar法的阶段加热技术,研究了泥盆纪燧石的~(40)Ar/~(26)Ar初始值(K含量100—150ppm)后指出,对于那些K含量低,地质历史简单的矿物是有可能测得氩同位素的初始值的。1982年,York对六个采自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黄铁矿样品进行了~(40)Ar-~(39)Ar法的计时,样品含K仅5—34ppm,获得全融熔等时  相似文献   

6.
采自上海地区基底变质岩系金山群中的外长角闪岩类,经Rb—Sr及Sm—Nd等时线法测定,其年令分别为11.23±0.27Ma和13.64±1.13Ma,再从角闪石Ar~(40)/Ar~(39)体系分析,又可视其后期曾有过多次热事件的叠加。通过上述同位素年令测定资料说明,区内存在一套较古老的变质岩系,其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甚至更早),在显生宙期间又显示出曾经多期改造的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这对认识、分析杨子地块东南边部之大地构造格局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用K—Ar法测定同位素地质年代时,由析氩仪所获得的氩样中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大气氩,因此需要用质谱计测定氩样中大气氩的百分含量。但由于氩样中Ar~(36)的含量很低,所以Ar~(40)/Ar~(36)的值一般高达几千甚至几万。为了准确的测定这一数值,不仅要求质谱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需要尽量低而且稳定的仪器本底(特别是M~(36))。否则将给测试结果带  相似文献   

8.
成矿时代问题往往导致对某一矿床成因的认识上争论不休,因此较准确的解决成矿时代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1986年6月,我所同中国有色总公司吉林地矿所合作,经反复探索实验,成功地对吉林省夹皮淘金矿区两个含金的石英样品(见表)进行了Ar~(38)稀释法年龄测定,其结果与地质情况符合。解决了该矿区重大疑难问题。专家们认为石英的Ar~(38)稀释法年龄测定,国内尚  相似文献   

9.
从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同位素等时线法,目前已在Rb—Sr法、U—Pb法、Th—Pb法、Pb—Pb法、K—Ar法及最近开展的Ar~(40)—Ar~(39)法和Sm—Nd法等年龄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Rb—Sr法中应用最广。由于岩石或矿物结晶时总是要捕获一些成因上与岩石矿物结晶时放射性母体同位素无关的初始子体同位素,而且在实验校正时又往往带来很大的误差,造成年龄偏差。采用等时线图解法不需要进行初始子体同位素的校正,可得到真实的年龄和捕获的初始子体同位素值。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94,40(1):96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地质研究室以陈文同志为首的课题组,从1991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于今年11月成功地建成了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年代测定实验室。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微区、微量样品~(40)Ar/~(39)Ar定年技术方面已接近国际最先进水平,同时也使我国的Ar法定年技术在历经了从K-Ar稀释法到~(40)Ar/~(39)Ar阶段升温法之后又取得了一次突破性进展。和传统的~(40)Ar/~(39)Ar测年方法相比,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定年法的主要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样品用量少(2μg):传统的~(40)Ar/~(39)Ar测年过  相似文献   

11.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Mg同位素测定的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进行同位素组成的准确测定,必须首先对待测样品中元素进行分离纯化.目前,用于分离Mg的主要方法为阳离子树脂交换方法.然而,利用阳离子树脂不能有效除去Mg接收液中的Fe、Al,而溶液中Fe、Al会明显干扰样品中Mg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本研究结合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探讨了针对不同种类样品的Mg分离纯化方法,分离提取了实际样品中Mg并进行了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①对于m(Fe)/m(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经过AG50w-X12树脂一次交换分离,即可用于Mg同位素组成的测定;②对于m(Fe)/m(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利用AG50W-X12树脂二次交换分离,可以满足MG-ICP-MS对Mg同位素测定的要求;③对于含有m(Fe)/优(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可先利用稀释50倍的稀氨水沉淀除去样品中的Fe、Al后,再经过AG50W-X12树脂一次交换分离,可以满足MC-ICP-MS对Mg同位素测定的要求;④对于含有m(Fe)/m(Mg)〉0.1、m(Al)/m(Mg)0.2、m(Na)/m(Mg)1的样品,可先利用稀释50倍的稀氨水滴定沉淀除去样品中的Fe、Al后,再经过AG50W-X12树脂二次交换分离,可以满足MC-ICP-MS对Mg同位素测定的要求;⑤运用所建立方法对海水和地幔样品进行了Mg的分离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其中,青岛附近海水的同位素组成为:δ25MgDSM=-0.43‰.δ25MgDSD3=-0.84‰;葫芦岛附近海水的同位素组成为:δ25MgDSM3=-0.44‰,δ26MgDSM3=-0.85‰.  相似文献   

12.
长石类矿物^40Ar—^39Ar坪年龄谱图及地质意义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从七个地区,具有不同地质热历史的酸性、碱性花岗岩和火山岩中选出斜长石、条纹长石、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等共生矿物对,测定14条~(40)Ar-~(39)Ar坪年龄谱。结合矿物学、地质热历史和共生矿物~(40)Ar-~(39)Ar坪年龄谱图分析,讨论了斜长石、条纹长石~(40)Ar-~(39)Ar坪年龄谱图所具的不同地质意义和作为~(40)Ar-~(39)Ar计时方法的适用性范围。  相似文献   

13.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层状矿体广泛发育,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利用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对采自92号层状矿体的三个锡石样品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n(206Pb)/n(207Pb)—n(238U)/n(207Pb)等时线年龄为95.8±2.6 Ma(MSWD=6.3),与通过石英40Ar/39Ar法、透长石的激光原位40Ar/39Ar法及石英Rb-Sr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91.4±2.9~94.52±0.3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通过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定年在该类型矿床的年代学研究行之有效。同时,通过年代学佐证了锡的成矿与龙箱盖岩体第二阶段侵位(96.6~93.86 Ma)为同一时期,认为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9,他引:36  
用常规K-Ar、~(40)Ar-~(39)Ar、~(14)C等方法系统测定了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龄,获得近百个有效年龄数据。其精度和准确度都很高,与地质背景相当吻合。对于玄武岩中超镁铁质岩色体也进行了年龄测定尝试、发现包体中含继承氩,并可能存在~(36)Ar过剩。在阶段加热过程中,样品中氩的释放有两个高峰,一个在低温阶段(450—620℃),另一个在高温阶段(>1000℃),约50%的放射成因~(40)Ar在低温阶段释放。  相似文献   

15.
再论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成矿时限问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化区黑云母-磁铁矿伟晶岩脉中黑云母、含金钾化蚀变岩和金矿石中的绢云母样品进行了详细~(40)Ar~(39)Ar 同位素年龄测定。每件样品各个加热阶段所获数据均构成一条相关性很好的直线,它们对应的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分别为1992.73±38.94Ma、322.58±3.24Ma 和239.76±3.04Ma。3件样品~(40)Ar/~(39)Ar 初始值分别为299.7、279.6和286.6,低于或接近尼尔值(295.5)。考虑到所测样品均采自来受到明显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或其它热事件影响的岩(矿)体, 因此,1992Ma、322Ma 和239Ma 分别代表了黑云母-磁铁矿伟晶岩脉、含金钾化蚀变岩和金矿石的形成时代。根据野外地质证据,并且结合上述同位素年龄数值,可以推测,哈达门沟地区金矿化发生的时间分别为海西中期和印支早期,其中印支早期是金矿康的主要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16.
王松山 《地质科学》1982,(2):226-234
常规的K-Ar法是基于40K通过K-层电子捕获衰变成40Ar*这一机理,应用衰变定律而定年的。它具有测定对象广、测定年龄范围大等优点,是同位素地质定年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40Ar*是气体,当岩石、矿物形成以后受到搅动时(如岩浆的侵入、构造活动、宇宙物质的冲击等),40Ar*容易丢失,使年龄值偏低。1962年由Sigurgeirsson提出的,后经Merrihue、Turner等人逐步完善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技术,很好地克服了K-Ar法的局限性。40Ar-39Ar定年分为两种:一是全熔融法(total fusion),样品被快中子照射后一次加热熔融,然后计算年龄,此值与常规K-Ar法结果相当;另一种是阶段加热法(step-heating),被照射的样品从低温到高温被逐步加热,分别计算各温度阶段的40Ar/39Ar视年龄,并进而得到一条年龄谱和一个坪年龄(plateau age)。后一种方法对研究地质体是否受过热的挠动、岩石矿物的早期结晶年代、后期热挠动次数、热挠动年代、岩石矿物对氢的保存性、过剩氩的存在状态等具有独特作用,它开辟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将着重介绍应用40Ar-39Ar阶段加热技术研究地球物质及陨石受热历史的某些成果。  相似文献   

17.
K-Ar、~(40)Ar/~(39)Ar定年中,用以计算囚禁~(40)Ar绝对量的~(40)Ar/~(36)Ar,称为初始氩比值。现代大气中的初始氩比值叫尼尔值,为295.5。K-Ar、~(40)Ar/~(39)Ar定年的表观年龄都是在假设初始氩比值与现代大气中的尼尔值一致的基础上得到的。事实证明,地球样品的初始氩比值不总是尼尔值,因此这种假定不可靠,尤其在对年轻样品进行K-Ar、~(40)Ar/~(39)Ar定年时,会带来错误的表观年龄结果。对于K-Ar、~(40)Ar/~(39)Ar精细年代学,特别对于年轻样品和低钾含量样品,只有初始氩比值才对定年研究有意义,而初始氩比值只能通过~(40)Ar/~(39)Ar等时线法求得。所以严格地讲,只有等时线年龄才是可靠的。结合实验流程,本文分析了~(40)Ar/~(39)Ar定年中为什么大多数等时线获取的初始氩比值接近尼尔值,一是因为常规~(40)Ar/~(39)Ar坪年龄的计算方法,二是因为吸附氩的干扰。初始氩比值的一致性,被用来证明样品同位素同源和封闭特性,对年龄数据的精度及可靠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年轻样品。因此,在~(40)Ar/~(39)Ar定年中要选取氩同位素初始比值一致的同源样品,并在实验流程中尽量克服样品吸附气体。本文对传统~(40)Ar/~(39)Ar方法中坪年龄、年龄坪的意义提出了质疑,对提高~(40)Ar/~(39)Ar定年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并使之能够应用到极年轻的火山岩定年中。  相似文献   

18.
40Ar/39Ar年代学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非  师文贝  朱日祥 《岩石学报》2014,30(2):326-340
40Ar/39Ar年代学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中重要的两个"金钉子"手段之一(另一个为U-Pb法),广泛应用于重大地质事件、地质界线的精确定年,是确定地质年表的主要手段。40Ar/39Ar年代学测定的母体元素钾为常量元素,且实现分析时由于只需测定Ar同位素的比值,因而具有很高的分析精度,因此可以测定非常年轻(数千年)地质体的年龄。此外,由于在自然界中不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特性,Ar在矿物中的扩散可被准确地定量描述,因此40Ar/39Ar年代学也是热年代学的重要支柱,被广泛应用于地球深部物质上涌、折返、剥露、变质的冷却历史,率先提供了解析造山带、地壳作用过程等热历史的定量模型。这些特点使得40Ar/39Ar年代学成为地质年代学的三大支柱之一。那么,近年来该方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其精确度和准确度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为何年轻火山样品中极少发现过剩Ar?高压环境中的样品过剩Ar为何难以辨认?压力影响矿物的封闭温度吗?缓慢冷却K-长石的年龄谱是否可以真实地反映岩体所经历的热历史?多重扩散域模型(MDD)遇到了哪些挑战、该如何应用?40Ar/39Ar法和U-Pb法在构造热过程研究中有何不同的应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期推动大家对40Ar/39Ar年代学的深入探索,推动其在我国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氩-氩定年法国际标准物质BSP-1角闪石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BSP-1角闪石选自中国吉林省桦甸县老牛沟的角闪石岩。~(40)Ar-~(39)Ar分析和均匀性检查表明:此角闪石结晶以后未受过热扰动,~(40)Ar~*保存性好,谱线平坦,K/Ca和Cl/K比值稳定。定值结果显示,在置信概率为0.95时,~(40)Ar~*和K含量的相对偏差均<5‰,是目前最理想的Ar-Ar和K-Ar法国际标准物质,可供全世界Ar-Ar实验室使用80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国际标样Durango磷灰石(U-Th)/He年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们认识到可以用放射性成因4He对矿物进行定年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利用富含U、Th的矿物进行(U-Th)/He定年是近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由于U-Th-He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低(磷灰石4He的封闭温度为~75℃),该方法极大的拓展了中低温热年代学研究(如40Ar/39Ar,裂变径迹等)的温度范围下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浅表地质过程的研究中。Durango磷灰石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磷灰石(U-Th)/He定年的标准样品,准确测定其年龄可以对实验方法及流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U-Th)/He定年实验室建立于2013年,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与摸索,我们建立了完整、可行的化学分析流程和仪器测试流程,并采用Durango国际标样进行了流程验证。重复测定了4批共40个Durango磷灰石颗粒,40个年龄结果分布在28.95~34.11Ma之间,全部年龄的概率分布峰值为31.61±2.7Ma,与国际标定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Th/U比范围为16.43~23.72,与国际报道值一致,表明我们所建立的实验流程准确可行,实验室已经可以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