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地名》2009,(5):42-42
据中国网报道,在世界的某些神秘海底或湖底隐藏着远古人类城市,这些远古建筑遗址孕藏着大量的人类历史信息。许多水下古城堙没于水下是由于数千年前地震、海啸或者其他自然灾难形成的。许多水下古城仅是近年来才被发现,或者这些远古遗址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下实现的。这些神秘的水下古城仍保留着许多秘密,它们的发现让科学家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人类历史文明形成了许多置疑和思考。以下是美国新闻媒体列举的全球七大神秘水下古城。  相似文献   

2.
干旱、盐胁迫下的植物水势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27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潜心研究植物水势,在植物水势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不同植物水势的日、年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植物叶、茎等不同部位水势对干旱胁迫的变化以及对不同土壤盐分或自身不同含盐量的反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该研究领域仍存在许多的漏洞与不足。笔者从研究对象、目标及内容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向。主要体现在,基于西部干旱区干旱缺水、风沙大、土壤盐碱度高的环境特点,可以借助于研究干旱区植物水势的特点,来揭示植物的抗旱和抗盐特性,创新之余也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韩晓时 《中国地名》2010,(9):51-52,73
许多优美奇丽的名胜景观,往往伴生出一系列动人的地名传说,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风貌,是最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也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旅游资源。这些传说中蕴含着许多有助于激发人们旅游兴趣和旅游好奇心的成分,对旅游活动的发生、对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目标分析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论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关系的前提下,运用多目标多阶段分析法,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计算了2010年、2020年的水资源最佳分配量。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常遇到许多不确定性或模糊性问题,需要不确定型或模糊模型予以解决。开发建立多层次、多用户的面向对象的交互式模拟与优化耦合模型,可以解决水资源配置的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许多学者认为,世界上真有一种沙斯夸支大脚野人存在。他们多分布在美洲,并且有足够的人证、物证证实了他们的存在。目睹使他们惊讶不已见过野人者如美洲的印第安人、白人牧人、捕兽人等。他们提供了许多有关野人的报道、照片、足印铸型、在足印附近发现的粪便、毛发以及大脚野人发音的录音带等。他们还搜集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当地印第安人的民间传说。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罗杰·帕特逊拍摄的那部著名影片,摄下了一个看来是雌性的大脚野人。在英属哥伦比亚佛雷泽河上麻比·克雷克的地方,住有姓查普曼的一户美洲印第安人。1940年某日,一个高2.40米…  相似文献   

6.
温州地名中典型的方言用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名》2011,(2):33-33
温州方言属吴语系统,因而其语音、词汇、语法等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既保留了很多古语古音,也含有许多当地的土话土音。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的非汉语地名文/陈桥驿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土地广大、民族众多的国家,在中国人口中占绝对大多数的民族即汉族,原来的境域并不很大,只是分布在今黄河中游一带。后来才逐渐扩大,不仅以武力占有了周边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它的优越文化,影响了周边的许多地区,使这...  相似文献   

8.
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雅风 《地理研究》1987,6(2):57-63
1920—1925年,竺可桢教授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在此,他创办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地学系,培养训练了老一辈的许多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繁衍出现代许多地理和气象机构。本文记述了他这一时期的活动,并介绍了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活动等。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4,(6):79-79
<正>1.地质遗迹的基本状况不清,缺乏系统、完整、翔实的基础资料。2.地质遗迹保护区数量过少,数量仅相当于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左右。许多有价值的地质遗迹尚未得到有效保护。3.地质遗迹破坏严重。一些重要古生物化石遗产地和重要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比较突出的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广西的许多溶洞、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地貌景观等。  相似文献   

10.
一、对地理作业认识上的误区 教师的作业观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通过对教师布置作业的调查发现,许多教师不能准确理解作业的内涵,作业观也存在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环境变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概述干旱区环境变迁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一个活跃领域,在许多方面取得令人注目的进展。直到70年代,人们还认为世界上许多沙漠是地质历史的最近时期形成的,甚至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然而,现已查明,世界上的沙漠都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卢钢  彭琰清 《地理教学》2012,(16):50-51
每年秋季学期的期中考试后,苏南地区的许多学校(特别是名校)都会开展一些主题丰富、规模不一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以展示学校形象、交流教学研究经验与成果等,这堪称是这个时节的一道教学风景。通过对外公开教学活动,我们领略到了许多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堂场景,也可以聆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师和教育专家的教学点评和建议,同时还可以发现平时自身教学中的种种不足,从而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清泉  韩延星 《热带地理》2004,24(2):177-181
西方的许多城市规划理论和学说都探讨了绿地规划模式,中国的绿地规划思想也经历了从古典园林到山 水城市的发展,这些均能给予中国城市绿地规划模式研究的许多启示.文中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实践中的现有若干模式、存在问题;基于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的困境,建议将"立体开发"模式作为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的一般性理论模式,并对应用这一理念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治平 《地理研究》1982,1(1):103-103
我国岩溶(又称喀斯特)分布十分广泛,无论是在华南还是在华北都有许多天然洞穴。岩溶区洞穴中各种碳酸钙沉积物、丰富的古脊椎、古人类化石和许多洞穴生物组成了一个奇异的地下博物馆,这里是研究碳酸岩溶蚀过程、第四纪生物的演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普及岩溶科学知识的场所和宝贵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东亚的季节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许多气象工作者从环流的季节变化来研究我国的季节。高由禧等在研究东亚季风的基础上,对东亚季节划分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东亚天气气候的许多重要规律。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以来,积累了许多对流层上层天气系统的研究资料,并开展了对青藏高原的作用,尤其是热力作用的系统研究,同时对我国雨带和雨季的特征也作了许多新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东亚季节的划分问题重新进行分析。分析季节的变化是认识长期天气过程的基础,我们希望这项工作对认识东亚的天气气候规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美国西部(约西经100°以西)的自然条件和中国的新疆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直到1848年开始的黄金热之前,还是一个仅有少量游牧业的荒芜之地。目前已经变成了一个以石油、化工、造船、汽车制造、原子工业、肮天工业为主的发达经济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经高于人口的比重。美国西部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对于开发新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与许多通用型和专业性软件不一样,用户对于通用的GIS平台软件似乎从来没有满意过,这种不满意不仅仅限于功能,还有许多在界面。毕竟,花了那么多钱购买的东西,看起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心里似乎  相似文献   

18.
在天津东部平原,有许多以“岭”“坨”、“台”命名的村落名称,仔细推敲这些与高地有关并具有指向意义的地名,竟然发现其中隐藏了许多自然之谜。在“天津市古海岸与湿地自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部,分布着4道由哈、蚶、坚、螺等海洋生物的遗骸(贝壳)组成的  相似文献   

19.
王梅 《地理教学》1998,(5):34-35
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也有许多似玉盘明珠般的大小湖泊.众多的河湖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我国文明发展的摇篮.但同时,也曾给人们造成过无数的灾难。因此,河流和湖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好、更深刻地学好这部分知识呢?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笼罩工业化国家许多地区的有害烟雾可能缓解温室温暖化,但温仍将存在下去。这种烟雾以单颗粒而言尤如病毒一样微小得看不见摸不着,其毒性微不足道。而从整体言,则是另一回事了。笼罩美国东部、欧洲和亚州许多地区的烟雾“粒子”携带能侵蚀雕像、毒害湖泊和使森林枯萎的酸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