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荘荫模 《气象学报》1957,28(3):225-233
本文计算了10或13公里以下密度平流对地面3小时气压变化的贡献,得到的结果是:在锋区地带密度平流多半可以近似地表示出地面的气压变化.根据密度平流计算出的地面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位置看来,密度平流不仅可以表示地面高低压系统底移动,而且也可以使地面高低压系统的中心得到发展.作者也试验了用密度平流和3小时变压实况来作24小时或12小时的直线外推预报,得到的结果很失败.  相似文献   

2.
资料信息     
我所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一批国外资料。现将其内容简介如下,并可向兄弟单位提供复制磁带。需要单位请向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所资料室办理手续。1、10′×10′(即1/6°×1/6°)全球地形(包括地形特征)资料。来源:美国海军。1600 BPI,GBYTES 格式共二盘磁带(包括一盘程序)。价格:一千元。2、世界各地月平均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共计约1800个站点:其中最早的记录开始于1752年。内容包括:多年降水、地平面气压、地面气温及日照等。来源:世界各国,由美国NCAR整理1600 BPI,EBCDIC码。共三盘磁带。  相似文献   

3.
自动填图与分析系统常见操作故障处理杨帆(广西区气象台南宁530022)l故障一1.l现象00时地面图分析时,不填变压但分析图正常,高空图也不填变高变温。1·2处理方法(1)检查前一天白天的原始资料发现只有128个字节,报量很少且基本上都是格点报。这说...  相似文献   

4.
高空天气图是预报人员了解高空压、温、湿、风等物理量场的结构,进行天气形势分析和预报未来天气的重要工具。提高高空天气图的填制质量,不仅要在减少填错、填漏电码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提高填图的内在质量,保证高空天气图资料的准确性。 大家知道,高空气象电报是经过多次传递才到填图,员手中,电报在传递中难免会出现掉码、变字、位置颠倒等错误(同时包括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分析资料、雷达产品和太原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6月28日出现在太原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高空冷涡和中低空暖湿气团配置为此次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②雷达回波的形状、结构、VIL均显示出强对流特征,速度辐合区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对应,垂直方向存在强烈的风切变。③逐小时变温场显示出冷空气入侵路径、强度,负变温中心未来成为强对流天气区。④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强对流发生的触发机制,逐小时变压场的负中心与随后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区有效对应。⑤对流发生前,单站气象要素出现显著的不连续变化,气压和湿度呈同位相变化,与气温变化则反位相,3者在对流发生前1h同步出现谷(峰)值,灾害天气出现在之后的要素陡升(降)时段内。  相似文献   

6.
小建议     
《规范》规定,最高(最低)气温日极值的挑选应从当日最高(最低)气温和各定时记录中挑取;《规范》新旧规定对照表中也提到不包括补充定时观测(05、11、17、23)的气温值。而地面天气报告电码在挑取过去24小时内最高(最低)气温时又规定,补充定时观测记录参加过去24小时最高(最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年来对气象传真产品的使用,并且经过多次调整和探索,发现下列几张图对汛期大雨预报(短期)参考价值较大,现介绍如下: 日本FUFE502和FSFE02图 (即500HPAH·ξ和地面气压、降水24小时报); 日本FSFE03和FXFE783图(即地面气压、降水和700HPAω、850HPA风、气温36小时预报);  相似文献   

8.
在钱永甫同志的“高原地区等压面和地面天气图的一种分析方法”中,对我们提出的“保风投影法”提出了批评。认为保风法“从原理上说是不合理的”;“有其根本的缺点……”。从他的文章中可见“保风法”之所以“不合理”就是因为采用了“地转风从场面至海平面保持不变”的假定。但是“保风法”并没有这个假定。在“保风投影法”一文中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该方法分析的是高原上的地面天气图而不是海平面的天气图,图1标明了表示高原地面的层次,而且指出:“保风投影法”在不同层次的分界线两侧附近並不能保证地转风关系得到满足;在结论中也特别强调指出:“保风法”所分析出来的海平面气压图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 对2005年4月19~20日河北省中南部一次沙尘暴过程的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沙尘暴过程是在有利的前期气候背景和当时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产生的; 变压风在地面大风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地转风风速与变压风风速之和接近地面10 min平均风速值。研究还指出了预报沙尘暴天气的主要着眼点: 地面正3 h变压主要由中低层冷平流决定, 蒙古气旋发展使补充南下的冷空气在地面产生明显的正3 h变压; 当中高层转为偏北气流后, 涡度平流随高度减小, 高层动量才得以下传, 造成500 hPa急流加强, 使对流层低层锋生, 加大了地面风速。  相似文献   

10.
影响海州湾4—7月温带气旋大风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从亚欧天气图上查找1988—1997年4—7月逐月逐时次位于30—40°N、110—125°E范围内的温带气旋,按气旋所处位置分为黄河气旋和江淮气旋两大类,再按某类气旋出现时次后12h内、24h内海州湾地区有无大风分成4小类(总共8小类)。根据上述8类气旋出现的时次分类收集平壤、北京等17个主要站点当时及其前12h、前24h地面气温和海平面气压资料,对各类各站温压资料进行地区差、时间差计算处理。利用所得的实测资料,采用二级分辩的统计方法建立有无大风的分辩函数,从而做出海州地区未来12h和24h内有无大风的客观预报。经检验,此客观预报比以往的主观预报准确率提高13.8%。  相似文献   

11.
分段多次填图程序设计及对原程序的几点改进李惠敏,马志强(赤峰市气象局)地面天气图是天气预报的基本资料和重要依据。提供准确、及时、清晰的地面天气图,无疑是搞好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环节。微波线路的开通以及实现计算机自动填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面天气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NCEP/NCAR的25°×25°格点再分析资料以及南宁站气温、露点、能见度、气压等常规观测资料与河池、北海站探空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典型个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05—2013年广西“回南天”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特征。结果发现:①不同影响程度“回南天”发生前均受到较长时间的冷空气影响;②“回南天”发生时,地面有暖低压或倒槽发展,中高纬度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南下,850 hPa和925 hPa上南风强盛,锋区逆温接近近地层,温度骤升,气压剧降,湿度加大,当日14:00露点温度高于当日最低气温;③“回南天”结束方式有两种: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④“回南天”预报依据:如果广西冬春季在较长时间的冷空气影响之后,925 hPa温度和湿度突增,同时预测到未来1~2天,14:00露点温度将高于当天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椒江市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1987、1988两年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定时风速等5个实时观测记录,求其24次和4次日平均值,并对两者的日、旬、月、年差值进行统计. 1.气压日最大差值为-1.4 hPa;日平均差值在±0.4hPa以上者,元月最多,为17天;7月最少,4天.月平均误差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自动气象站网经过20余年的建设,地面自动观测已实现全省乡镇覆盖。当前基于行政区划的自动气象站布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对自动气象站的布设进行科学评估。基于02°×02°的经纬度网格(空间分辨率),对陕西省自动气象站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的观测站点覆盖率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陕西省自动气象站点分布不均,观测空白区较多,气温、气压、湿度、风的观测站点空白区占比分别为21%、43%、43%、33%。杨凌、西安、渭南和铜川4类气象要素观测站点的覆盖率在各地市(区)中均较高,气温覆盖率为94%~100%,湿度、气压、风的覆盖率为80%~100%;商洛、汉中、宝鸡、安康和咸阳的覆盖率居中,气温覆盖率为83%~88%,湿度、气压、风的覆盖率为55%~85%;延安和榆林较低,气温覆盖率为67%~71%,湿度、气压、风的覆盖率为45%~56%。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假设推导出建筑物内壁温度与气温及15CM地温的关系式,利用历史“回南天”过程记录确定了关系式的相关系数,建立了建筑物内壁温度的拟合公式,有效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回南天”观测资料缺少的难题;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回南天”主要天气影响系统及特征,结果表明南宁市“回南天”过程是在冷高压和暖低压的交替影响下产生,分为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两类过程,并总结两类过程的单站内壁温度、气温、露点、24小时日平均变压等要素变化特征和天气形势场特征,分析它们与“回南”影响时间及强度的关系,得出冷性结束“回南天”过程,“回南”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出现频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吴丹  李美琪  郭蕊  贾小卫  刘浩  柳泉 《干旱气象》2021,39(5):775-784
采用2014—2017年河北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31次低空风切变航空记录、地面观测资料及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正定国际机场低空风切变特征及发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形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7年正定国际机场低空风切变主要出现在午后和傍晚,14:00为峰值;春季最多,夏季次之;2015年低空风切变出现次数最多。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出现低空风切变的天气形势主要有西北气流型、低涡型、西风槽型和横槽型,其中西北气流型出现低空风切变次数最多,且多在春冬季,春季最多,另外低涡型的对流天气易出现低空风切变。低空风切变预报时要多关注西北气流天气形势下的3 h和1 h正变压及负变温以及低涡天气形势下短时间内的气压和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环境数据、西安气象自动站逐时实况数据和探空数据、NCEP 25°×25°再分析资料以及GDAS 1°×1°数据,对2020年1月21—26日西安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背景、气象要素及输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中高纬地区纬向环流,850 hPa暖平流,地面弱气压场是大气污染前期的典型天气形势。重污染期间24 h变压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呈6 h超前正相关,2 m气温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呈现一定同期正相关;高湿条件下,污染物粒子的吸湿增长作用使污染程度加重;污染物积累阶段,地面弱的偏东风使上游污染物向西安地区输送,受关中向东喇叭口地形影响污染物易在近地面层聚集,后期较长时间的偏东风的增强使污染物得到迅速扩散。此次重污染过程的输入污染主要来自河北、山西与河南一带,自东向西向关中平原地区输送污染物颗粒。  相似文献   

18.
填图是天气预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张地面天气图要填5220个数字和符号,高空等压面图要填4800个数字和符号,质量要求达到5000:1,要完成每张图需要连续填写二、三个小时,这其中眼、脑,手要高度协调、集中,快速、准确地分辨每个电码,再转换成数字和符号,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达到高质量的要求就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劳动。所以气象部门的人都称填图是“埋头苦干”的工作。而填图的好坏,又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等,对发生在黑龙江省的一次春季大风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在高压脊引导下向南移动堆积,在南下过程中有冷空气补充到冷涡中,冷涡不断加强。地面大风主要出现在地面低压的气压水平梯度大值区和冷高压前部(冷锋)的气压水平梯度大值区。500 hPa强冷平流使得地面加压,导致变压梯度加大,变压风加大有利于增强地面风速。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和干空气侵入易引起动量下传,使地面风速加强。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地跨26°—40°N,70°—104°E的广大范围,面积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拔海4公里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高原上山峦叠障、气象万千,天气异常复杂。由于拔海高,海平面气压难以使用,地面天气图不易分析等压线,天气系统难以辨认,高原分析一直是一个难题。 1982年汤懋苍等对高原分析的发展史作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将以往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简洁的讨论,並提出“保风投影法”分析;随后,钱永甫又提出了“保热成风法”分析等等。这些无疑对高原分析研究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