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泥岩中顶管施工顶推力计算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类市政工程的发展,顶管工程已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结合顶管工程现场实测数据,对泥岩地质条件下顶推力的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得出在该地质条件下顶推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成功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顶管施工技术中的土压平衡式顶管方式施工要点,包括顶推力计算、导轨及工具管安装、触变泥浆减阻技术、施工测量、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最后提出质量保证措施要求。  相似文献   

3.
顶管矩形工作井复合式后背墙反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海和 《岩土力学》2007,28(6):1212-1216
顶管工作井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受力复杂,主要表现在:确定千斤顶推力在内部结构、围护结构和后背墙外侧土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如何传递,土体变形对墙背土体抗力发挥的影响以及其对结构内力计算分析的影响。对现有顶管工作井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基础上,通过对工程算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求证了后背墙各部分反力在宽度和深度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为探求一种合理简化更加接近实际的顶管复合式后背墙结构计算方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
张治国  张孟喜  王卫东 《岩土力学》2014,35(Z2):121-128
基于层状体系解析刚度矩阵理论解,结合5节点Gauss-Legendre求积公式,提出了层状地基中顶管施工正面附加推力、掘进机与土体之间摩擦力以及共同作用力引起的附加荷载计算方法,分析了顶管推进引起的土体竖向附加荷载分布规律,也研究了地基等效均质性、土层力学参数、计算点间距以及顶管埋深等因素对顶管施工诱发附加荷载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掘进摩擦力引起的附加荷载在掘进面前方迅速达到压应力峰值,其量值大小和影响范围均要大于正面附加推力,是顶管施工引起临近地层附加荷载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层状地基土体参数的改变会对顶管施工扰动地层的附加荷载产生一定影响,地基等效均质性、计算点间距以及顶管埋深等因素对附加荷载大小及分布均存在显著影响。成果可为合理制定顶管开挖对周围土工环境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盾构隧道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保松  张雅春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5):229-232,259
曲线顶管施工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总结了国际上常用的曲线顶管施工技术,分别以SS MOLE和Ultimate Method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工法为例介绍了曲线顶管技术的地层适应性、适用管道直径、应用领域和所能达到的最小曲率半径。对曲线顶管施工中顶进力计算这一重点和难点,给出了曲线顶管顶推力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了曲线段顶推力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顶管过程中,顶推力在平衡抵抗力和推动管线向前移动时起决定性作用。曲线顶管的驱动机构比直线顶管复杂,所以它的顶推力也是更加难确定。这个研究理论地探索了曲线顶管的顶推力,主要通过考虑土压力的静力平衡、剪切面的抵抗阻力,管面摩擦力以及管线后面的推动力。这种派生的理论公式可以用来评估直线顶管或曲线顶管的驱动力。案例研究运用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相结合来进行。经过校准,修正过的公式是更加的精确实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粗砂地层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过大、顶推力过大是困扰顶管施工多年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地层的顶管泥浆性能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验确定了泥浆各组分对泥浆粘度和失水量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方。最终该配方成功应用于珠海某大型顶管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在中粗砂地层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过大、顶推力过大是困扰顶管施工多年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地层的顶管泥浆性能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验确定了泥浆各组分对泥浆粘度和失水量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方。最终该配方成功应用于珠海某大型顶管工程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管过程中的管一土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在将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比对校准之后,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对顶管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破坏机制和管-土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作用于开挖面上的推力对于顶管是至关重要的:推力过小是造成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而推力过大则会引成地表隆起。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管道的埋深对于选取合理的推力以及确保开挖面的稳定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0.
相邻平行顶管推进引起附加荷载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胡昕  黄宏伟 《岩土力学》2001,22(1):75-77
利用弹性力学的Mindlin解,分析了在各种条件下顶管正面推力引起的附加荷载在相邻管道上的分布,讨论了正面推进对相邻管道的影响范围,其分析讨论的结果有助于双孔顶管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1.
考虑泥浆套不同形态的顶管管壁摩阻力计算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双  夏才初  葛金科 《岩土力学》2014,35(1):159-166
大直径、长距离顶管施工常通过注浆形成泥浆套来减小阻力,泥浆套的形态及其完整性对管壁摩阻力大小有决定性作用,现有摩阻力计算公式一般未考虑不同泥浆套形态对摩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根据不同施工状况对顶管外壁泥浆套的可能形态进行了分类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判断3种常见泥浆套形态的方法。利用半无限弹性体中柱形圆孔扩张理论探讨了注浆压力对泥浆套厚度的影响,结合非线性流体力学计算泥浆与管壁接触产生的摩阻力,最终采用挖掘面稳定假设,针对3种泥浆套形态提出了摩阻力计算公式。采用该方法对工程案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现有摩阻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过于保守,所提出的计算公式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顶管穿越技术在油气管道穿越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层情况,采用不同的顶管穿越方式。介绍了气压平衡顶管法的原理、特点及分类情况。并结合中山—广州天然气管道工程实例,总结了气压平衡法在油气管道穿越软土地段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亚运顶管工程施工,研究了软弱土质大口径长距离钢筋混凝土管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包括工作井、顶进施工、监控量测、纠偏、注浆减阻、中继间、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等方面。解决了顶管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从顶管工程质量、施工技术、项目投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大直径混凝土管性能,混凝土管具有耐久性好、环保、节省前期投资和后期维护费用、施工效率高、施工工艺可操作性、可曲线顶进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顶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市政项目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长距离顶管是顶管工程中施工工艺最复杂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了长距离顶管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指出顶管技术通过与精心细致、信息化施工相结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中。  相似文献   

16.
Small diameter tunnel excavation method using slurry pipe-jacking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workers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for environmental and cost reasons, efficient small-diameter shallow tunneling methods have recently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regards to outside plant engineering such as for water supplies, electricit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gas. The effects of the above projects in overcrowded urban areas are significant and often result in substantial impact and traffic delays associated with a loss of travel time. Clearly the solution to these utility placement problems, if the full impact of trench excavation is to be avoided, is trench less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for construction work near existing facilities, underground tunnels that are excavated by slurry pipe-jacking are being increasingly employed in order to avoid problems. Slurry pipe-jacking was firmly established as a special method for the non-disrup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s of sewage systems. Pipe-jacking, in its traditional form, has occasionally been used for short railways, roads, rivers, and other projects. Basically the system involves the pushing or thrusting of a drivage machine through concrete pipes ahead of jacks. This method utilizes mud slurry that is formed around the pipes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surrounding soil. Moreover, in recent years, the rectangular shape of the concrete pipe in using slurry pipe-jacking was introduced due to the effective uses of the space. Based on his reason, the rectangular shape of the concrete pipe is often adopted in Japan.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shapes have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soil by means of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econ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d slurry around the drivage pipes by means of the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gian seepage analysis. Moreover, in slurry pipe-jack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d slur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ushing process. Finally, the thrusts in slurry pipe-jacking can be predicted accurately by evaluating the resistance between the mud slurry and the concrete pipes and the resistance between the soil and the pipes in the curved jacking area.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二维MT有限元模拟(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二维大地电磁场的模拟,本文的第一部分给出有限单元法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这部分给出四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有限元中,分别采用双线性播值和双二次插值,计算结果与解析法或有限差分法进行对比,吻合得很好。算例表明,本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网络剖分简单、模拟功能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再论油气初次运移量计算及其参数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世澄 《地球科学》1990,15(1):9-14
  相似文献   

19.
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二维MT有限元模拟(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有限元法进行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二维大地电磁的模拟。本文第一部分给了有限元法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可用于编制有限元法的计算程度。模型上的计算结果和计算精度的分析交城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